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十四五”时期内蒙古自治区湿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发展主要指标

全面推进湿地保护恢复, 加强国家重要湿地监测, 维护湿地 生态系统健康稳定, 提升湿地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 以打击非法交易为重点, 推进野生动植物保护, 提升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能力, 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局面的形成

相关行业报告参考《中国公共服务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2-2029年)

 

一、 湿地保护和修复

在黄河、 嫩江等流域开展生态治理、 退耕还湿等生态建设,重点加大黄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 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在呼伦湖、 乌梁素海、 岱海、 察汗淖尔、 达里诺尔、 哈素海、 黄旗海、 居延海、 乌拉盖、 泊江海、 罕马、 毕拉河等重要湿 地开展生态修复, 实施退牧还湿、 退耕还湿、 湿地恢复等生态修 复措施。 加强重要湿地监测, 掌握天然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变化情况, 维护湿地生态系统健康。 探索开展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工作。

 

十四五时期内蒙古自治区湿地保护和修复建设重点

湿地保护和修复建设重点

重要江河流域及重要水源地生态恢复。 在黄河、 额尔古纳河、 嫩江、 辽河、 深河、 永定河、 内陆河水系等流域, 开展生态修复 和林草植被恢复, 保护和建设生态湖滨带和水源汤养带, 优化防 护林树种结构。

"一湖两海” 湿地保护与修复。 在呼伦湖、 乌梁素海、 岱海 周边开展湿地保护与恢复等措施。

察汗淖尔生态保护与修复。 在乌兰察布市商都县, 开展盐碱地草本植被恢复工程;开展保护、 宣教、 监测等基础设施建设。

退耕退牧还湿。 在大兴安岭、 黄河流域等重点地区, 对没有权属争议、 不属于基本农田, 具有还湿水源保障条件的耕地和牧草地, 实施退耕退牧还湿。

 

资料来源: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二、野生动植物保护

加强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 将珍稀濒危野外种群及栖息地纳入重点保护范围, 开展遗鸥、 大坞等种群抢救性保护;推进陆生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和疫源疫病监测站建设。 加强野生动物保 护宣传力度, 加大对野生动物人工繁育和经营利用的监管, 全面禁止食用和非法野生动物交易。 对自治区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进行调整。 加强四合木、 裸果木等珍稀濒危野生植物种群监测工作。 加强外来有害生物防控能力建设。

 

十四五时期内蒙古自治区野生动植物保护建设重点

野生动植物保护建设重点

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保护。 推进重要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状况的调查, 调整自治区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加强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

重要鸟类迁徙通道保护。 加强鸟类迁徙过程巡护监测, 配套必要的巡护、 救护、 监测设备。

野生动物救护繁育。 推动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救护站建设, 加强野马、 糜鹿野外放归论证、 监管工作。

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体系建设。 建立和完善自然保护区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 配齐配全野生动物巡查巡护、 监测人员、 设施设备;建设覆盖全区的野生动物疫病监测直报系统。

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控和预警。 依托相关科研单位, 在全区鸟类迁徙通道和兽类栖息地开展野生动物疫病主动预警工作。

极小种群监测。 依托相关技术单位, 开展四合木、 半日花、 裸果木等种群数量少、 分布范围狭小、 人为于扰强的濒危珍稀物种种群长期监测工作。

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保护。 保护地范围外的珍稀濒危野生植物主要分布区域, 划定野生植物原生境保护点, 开展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工作。

 

资料来源: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网站、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在线旅游行业相关政策:鼓励各地运用在线旅游平台开展旅游宣传营销

我国及部分省市在线旅游行业相关政策:鼓励各地运用在线旅游平台开展旅游宣传营销

为促进在线旅游行业高质量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等发布《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鼓励各地运用社交媒体、在线旅游平台、生活服务平台等开展文化和旅游宣传营销。

2025年09月16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旅游景区行业相关政策:支持旅游景区景点拓展服务项目

我国及部分省市旅游景区行业相关政策:支持旅游景区景点拓展服务项目

为促进旅游景区行业高质量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7月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部门等发布《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组织非遗促消费活动,支持非遗工坊、旅游景区等场所推出一批非遗产品和体验活动。

2025年09月13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银发经济行业相关政策:强化银发经济金融支持

我国及部分省市银发经济行业相关政策:强化银发经济金融支持

为了进一步推动银发经济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等发布《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持续完善养老金融相关政策,强化银发经济金融支持,促进中国式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09月01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康养旅游行业相关政策:发展银发经济 推广康养旅游产品

我国及部分省市康养旅游行业相关政策:发展银发经济 推广康养旅游产品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康养旅游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康养旅游行业稳定发展,比如北京市发布的《北京市深化改革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福建省发布的《福建省开展森林“四库”联动试点区建设方案》。

2025年08月2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循环经济行业相关政策:促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

我国及部分省市循环经济行业相关政策:促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

为促进循环经济行业高质量发展等,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1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等发布《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促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支持园区循环化改造、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

2025年08月25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城市更新行业相关政策:建立健全城市更新实施机制

我国及部分省市城市更新行业相关政策:建立健全城市更新实施机制

为促进城市更新行业高质量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等发布《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建立健全城市更新实施机制。创新完善以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牵引的城市更新体制机制。全面开展城市体检评估,建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评估效果、巩固提升的工作路径。

2025年08月21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海绵城市行业相关政策: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我国及部分省市海绵城市行业相关政策: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为了进一步推动海绵城市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等发布《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保护修复城市湿地,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推进城市水土保持和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

2025年08月20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会展行业相关政策:加大支持中小企业参加国际展览活动力度

我国及部分省市会展行业相关政策:加大支持中小企业参加国际展览活动力度

为了进一步推动会展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5月生态环境部、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等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打造生态文化阵地。充分利用博物馆、展览馆、科教馆以及具有生态文明教育功能的科研院所等,开发生态文化展示、体验等服务功能,深化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工作,宣传美丽中国建设生动实践。

2025年08月1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