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垃圾填埋气治理行业政策 促进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循环利用

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 年修订),垃圾填埋气治理行业属于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N77);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 年修订本)垃圾填埋气治理行业属于鼓励类项目第三十八项规定的城镇垃圾及其他固体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工程”。

1、行业管理部门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垃圾填埋气治理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2022-2029年)》显示,垃圾填埋气治理项目涉及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电力项目投资与建设、可再生能源开发、大气污染防治、碳减排核证与交易等多个行政管理、监督或指导事项。其中,国家发改委、住建部、环保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部委承担行业宏观管理和指导职能,主要负责制定相关的产业规划、产业政策和行业财政税收政策。同时,住建部、各地方的主管部门负责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行政管理与指导工作,各级发展改革主管部门负责电力投资建设项目以及电力价格的核准与备案,国家能源局负责对可再生能源产业相关事项的监督管理,各级环保主管部门负责对环境保护事项的监督管理。

 

2、行业协会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成立于 1993 年,是由在中国境内登记注册的从事环境保护产业的科研、设计、生产、流通和服务单位以及中国境内从事环境保护产业的行业专家自愿组成的社会团体,主要活动包括开展全国环保产业调查、参与制订国家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技术经济政策、行业技术标准等。

 

3、行业管理主要法规政策

政策名称

发布机构

主要相关内容

发布时间

《关于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的通知》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等

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支持研发、制造、使用单位或园区合作建立重大环保技术装备创新基地,搭建产品研制放大、熟化及产业化之间的桥梁。

20221

《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共同推进生态环保重大工程项目融资的通知》

生态环境部等

针对金融资金支持特点,在中央项目库中补充建立金融支持生态环保项目储备库,加强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处理处置及资源综合利用、区域环境协同治理等重大项目,以及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生态补偿、“无废城市”建设等试点项目的储备与支持。

20214

《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2020年版)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

加快先进环保装备研发和应用推广,提升环保装备制造业整体水平和供给质量,为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207

《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节能环保企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

进一步开放重点行业市场。 在石油、化工、电力、天然气等重点行业和领域,进一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放开节能环保竞争性业务,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20205

《环保装备制造业(固废处理装备)规范条件》

节能与综合利用司

加快引导环保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行业技术创新,提升绿色发展水平

20204

2020年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向公众开放工作实施方案》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

生态环境部组织对全国设施开放工作进行调研,进一步掌握各地开展环保设施和城市污水垃圾处理设施例行开放及集中开放活动实施情况,评估各地设施开放工作的知晓度和影响力,推动工作走深走实。

20203

《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

国务院

1、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产业绿色发展,大力培育绿色环保产业;2、加快调整能源结构,构建清洁低碳高效能源体系;3、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环境经济政策,拓宽投融资渠道,加大经济政策支持力度。

2018 7 3

《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

国务院

推进农村垃圾就地分类、资源化利用和处理,建立农村有机废弃物收集、转化、利用网络体系。

2018 6 16

《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

发改委、住建部

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形成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统筹规划建设生活垃圾终端处理利用设施,积极探索建立集垃圾焚烧、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垃圾填埋、有害垃圾处置于一体的生活垃圾协同处置利用基地

2017 3 18

“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 发改环资[2016]2851 号)

发改委、住建部

——

2016 12 31

《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发改能源[2016]2744 号)

发改委、能源局

稳步发展生物质发电。在具备资源条件的地级市及部分县城,稳步发展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有序发展农林生物质直燃发电和沼气发电,到2020年,沼气发电达到50 万千瓦。到2020年,生物质发电总装机达到150 万千瓦,年发电量超过90 亿千瓦时。

2016 12 26

《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发改能源[2016]2619号)

发改委

推动沼气发电、生物质气化发电,合理布局垃圾发电。有序发展生物质直燃发电、生物质耦合发电,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热电联产。

2016 12 10

《生物质能发展“十三五”规划》(国能新能[2016]291号)

能源局

因地制宜发展沼气发电。结合城镇垃圾填埋场布局,建设垃圾填埋气发电项目;积极推动酿酒、皮革等工业有机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沼气设施热电联产;结合农村规模化沼气工程建设,新建或改造沼气发电项目。积极推动沼气发电无障碍接入城乡配电网和并网运行。到2020 年,沼气发电装机容量达到50 万千瓦。

2016 10 28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YZX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在线旅游行业相关政策:鼓励各地运用在线旅游平台开展旅游宣传营销

我国及部分省市在线旅游行业相关政策:鼓励各地运用在线旅游平台开展旅游宣传营销

为促进在线旅游行业高质量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等发布《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鼓励各地运用社交媒体、在线旅游平台、生活服务平台等开展文化和旅游宣传营销。

2025年09月16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旅游景区行业相关政策:支持旅游景区景点拓展服务项目

我国及部分省市旅游景区行业相关政策:支持旅游景区景点拓展服务项目

为促进旅游景区行业高质量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7月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部门等发布《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组织非遗促消费活动,支持非遗工坊、旅游景区等场所推出一批非遗产品和体验活动。

2025年09月13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银发经济行业相关政策:强化银发经济金融支持

我国及部分省市银发经济行业相关政策:强化银发经济金融支持

为了进一步推动银发经济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等发布《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持续完善养老金融相关政策,强化银发经济金融支持,促进中国式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09月01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康养旅游行业相关政策:发展银发经济 推广康养旅游产品

我国及部分省市康养旅游行业相关政策:发展银发经济 推广康养旅游产品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康养旅游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康养旅游行业稳定发展,比如北京市发布的《北京市深化改革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福建省发布的《福建省开展森林“四库”联动试点区建设方案》。

2025年08月2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循环经济行业相关政策:促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

我国及部分省市循环经济行业相关政策:促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

为促进循环经济行业高质量发展等,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1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等发布《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促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支持园区循环化改造、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

2025年08月25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城市更新行业相关政策:建立健全城市更新实施机制

我国及部分省市城市更新行业相关政策:建立健全城市更新实施机制

为促进城市更新行业高质量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等发布《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建立健全城市更新实施机制。创新完善以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牵引的城市更新体制机制。全面开展城市体检评估,建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评估效果、巩固提升的工作路径。

2025年08月21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海绵城市行业相关政策: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我国及部分省市海绵城市行业相关政策: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为了进一步推动海绵城市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等发布《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保护修复城市湿地,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推进城市水土保持和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

2025年08月20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会展行业相关政策:加大支持中小企业参加国际展览活动力度

我国及部分省市会展行业相关政策:加大支持中小企业参加国际展览活动力度

为了进一步推动会展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5月生态环境部、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等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打造生态文化阵地。充分利用博物馆、展览馆、科教馆以及具有生态文明教育功能的科研院所等,开发生态文化展示、体验等服务功能,深化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工作,宣传美丽中国建设生动实践。

2025年08月1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