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21年中国场地试验技术服务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根据《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2012〕31号)的行业分类,场地试验技术服务行业属于“M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下的“M74专业技术服务业”;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场地试验技术服务行业属于“专业技术服务业”(M74)。

1、行业主管部门

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2022年中国场地试验技术服务市场分析报告-市场竞争环境与发展前景评估》显示,场地试验技术服务行业是汽车行业的伴生行业,主要接受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生态环境部、国家市监总局等部门的监管和指导。

行业主管部门

主要管理职责和内容

国家发改委

制定汽车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审批和管理投资项目等。

工业和信息化部

拟订并组织实施行业规划以及行业技术规范和标准,指导行业质量管理工作,提出优化产业布局、结构的政策建议。负责审批汽车企业新车型《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的申请,对强制性检验和定型试验的检测机构进行授权。

交通运输部

全国交通运输的主管部门,负责按照《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检测和监督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规范实施车辆燃料消耗量市场准入制度及相应检测机构的授权。

生态环境部

全国环保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汽车企业新车型申请《车辆产品环保目录》时,进行强制性标准“车辆/发动机排放”检测的检测机构的授权。

国家市监总局

对经“国家认监委”评定认可的检测机构的检测项目以及业务范围进行授权。通过对国家级的机动车检测机构授权,管理机动车产品的“强制性检测项目”。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行业自律协会

场地试验技术服务行业的自律组织主要包括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中国质量检验协会机动车安全检验专业委员会以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等。

(1)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成立于1987年5月,系经民政部批准的社团组织。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要有产业调研和政策研究、行业信息统计服务、咨询服务与项目论证、汽车工业标准制订、市场贸易协调与发展、行业自律、会展服务、行业培训、国际交流等职能。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设有37个分支机构,其中针对汽车试验场业务板块,设置了汽车试验场分会。

(2)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系1988年由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成立,下设30个分技术委员会。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完善汽车标准体系,提高标准水平,推动标准实施,增强服务能力,提升汽车产业整体水平和竞争能力,促进汽车行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成立于1985年,系经民政部注册登记的全国性社会团体,下设15个分支机构。中国橡胶工业协会主要有提出行业发展和立法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制定并组织实施行业自律性规范;实施名牌战略,培育和推荐知名品牌;倡导科技创新,推进循环经济、节能减排;开展行业预警和对外贸易磋商,组织协调企业应对贸易摩擦等职能。

(4)中国质量检验协会机动车安全检验专业委员会系经民政部注册登记的全国性社会团体中国质量检验协会下属分支机构。中国质量检验协会机动车安全检验专业委员会的主要职能为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对机动车安全检测行业的管理,在政府与机动车安检机构、检测设备生产和经营单位、用户和相关部门间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为中国机动车安全检测事业服务,引导广大企业重视产品质量、提高机动车安全检验技术和服务水平,促进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的和谐发展。

(5)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于1963年成立于长春,系由中国汽车科技工作者自愿组成的全国性、学术性法人团体,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目前下设50个分支/代表机构,并与各个省级汽车工程学会建立了业务指导关系。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的宗旨是推动汽车工业科技进步;培养汽车科技人才;促进国内外汽车产业技术交流;传播、普及汽车科技知识;弘扬汽车文化以及筑建科技工作者之家。

3、行业的主要政策法规

汽车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以及安全、环保要求的不断提升,我国汽车行业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日臻完善。

我国汽车生产企业和产品实行准入管理制度,包括工信部的“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管理制度、交通运输部的“道路运输车辆达标车型公告”管理制度、环保部门的“机动车环保公告”管理制度、国家市监总局(国家认监委)的“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CCC)”等。

相关准入体系涉及的主要管理制度如下:

涉及监管部门及事项

主要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

发布时间

工信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制度体系

《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50号)

2018.11.27

《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准入审查要求》和《道路机动车辆产品准入审查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19年1号)

2019.1.3

《关于公开检验检测机构备案信息及相关管理工作实施细则的通知》(装备中心[2019]882号)

2019.11.13

《关于修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令第54号)

2020.7.24

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车辆达标车型公告”制度体系

《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检测和监督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09年第11号)

2009.6.26

《关于实施重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管理的通知》(工信部联产业[2012]12号)

2012.1.6

《关于贯彻落实交通运输行业标准<营运客车安全技术条件>(JT/T1094-2016)的通知》(交办运[2017]31号)

2017.3.7

《关于做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营运货车安全技术条件第1部分:载货汽车>(JT/T1178.1-2018)实施工作的通知》(交办运[2018]44号)

2018.4.4

《交通运输部关于修改〈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规定〉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9年第19号)

2019.6.21

生态环境部“机动车环保公告”制度体系

《关于开展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环保信息公开工作的公告》(国环规大气[2016]3号)

2016.8.24

《关于发布<机动车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公告》(环境保护部公告2017年第69号)

2017.12.11

国家市监总局(国家认监委)“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CCC)”制度体系

《关于进一步深化汽车强制性产品认证改革的公告》(国家认监委2017年第1号公告)

2017.1.3

《关于调整完善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和实施要求的公告》(市监总局2019年第44号)

2019.10.16

《关于进一步完善强制性产品认证自我声明评价方式和明确有关实施要求的公告》(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2019]26号)

2019.12.25

《关于优化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的公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告2020年第18号)

2020.4.21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除上述涉及行业准入有关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之外,近年来,国家还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汽车工业发展战略及促进汽车工业转型升级的有关政策,主要的相

关政策如下:

颁布时间

出台的政府部门

具体政策

2017.4.6

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

《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工信部联装[2017]53号)

2017.12.27

工信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车)》(工信部联科[2017]332号)

2018.6.8

工信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总体要求)》(工信部联科[2018]109号)

2018.12.25

工信部

《车联网(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工信部科[2018]283号)

2019.9.19

中共中央、国务院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

2020.2.10

发改委等11部委

《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发改产业[2020]202号)

2020.4.15

工信部、公安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车辆智能管理)》(工信部联科[2020]61号)

2020.4.28

发改委等11部委

《关于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发改产业[2020]684号)

2020.10.20

国务院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国办发〔2020〕39号)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YZX)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在线旅游行业相关政策:鼓励各地运用在线旅游平台开展旅游宣传营销

我国及部分省市在线旅游行业相关政策:鼓励各地运用在线旅游平台开展旅游宣传营销

为促进在线旅游行业高质量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等发布《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鼓励各地运用社交媒体、在线旅游平台、生活服务平台等开展文化和旅游宣传营销。

2025年09月16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旅游景区行业相关政策:支持旅游景区景点拓展服务项目

我国及部分省市旅游景区行业相关政策:支持旅游景区景点拓展服务项目

为促进旅游景区行业高质量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7月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部门等发布《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组织非遗促消费活动,支持非遗工坊、旅游景区等场所推出一批非遗产品和体验活动。

2025年09月13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银发经济行业相关政策:强化银发经济金融支持

我国及部分省市银发经济行业相关政策:强化银发经济金融支持

为了进一步推动银发经济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等发布《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持续完善养老金融相关政策,强化银发经济金融支持,促进中国式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09月01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康养旅游行业相关政策:发展银发经济 推广康养旅游产品

我国及部分省市康养旅游行业相关政策:发展银发经济 推广康养旅游产品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康养旅游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康养旅游行业稳定发展,比如北京市发布的《北京市深化改革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福建省发布的《福建省开展森林“四库”联动试点区建设方案》。

2025年08月2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循环经济行业相关政策:促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

我国及部分省市循环经济行业相关政策:促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

为促进循环经济行业高质量发展等,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1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等发布《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促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支持园区循环化改造、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

2025年08月25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城市更新行业相关政策:建立健全城市更新实施机制

我国及部分省市城市更新行业相关政策:建立健全城市更新实施机制

为促进城市更新行业高质量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等发布《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建立健全城市更新实施机制。创新完善以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牵引的城市更新体制机制。全面开展城市体检评估,建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评估效果、巩固提升的工作路径。

2025年08月21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海绵城市行业相关政策: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我国及部分省市海绵城市行业相关政策: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为了进一步推动海绵城市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等发布《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保护修复城市湿地,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推进城市水土保持和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

2025年08月20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会展行业相关政策:加大支持中小企业参加国际展览活动力度

我国及部分省市会展行业相关政策:加大支持中小企业参加国际展览活动力度

为了进一步推动会展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5月生态环境部、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等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打造生态文化阵地。充分利用博物馆、展览馆、科教馆以及具有生态文明教育功能的科研院所等,开发生态文化展示、体验等服务功能,深化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工作,宣传美丽中国建设生动实践。

2025年08月1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