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21年中国汽车租赁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2022年中国汽车租赁行业分析报告-行业发展现状与投资战略研究》显示,汽车租赁业属于交通运输服务行业,它因为无须办理保险、无须年检维修、车型可随意更换等优点,以租车代替买车来控制企业成本,这种在外企中十分流行的管理方式,正慢慢受到国内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用户的青睐。

国家层面政策汇总

汽车租赁作为中国新兴的交通运输服务业,是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出行、商务活动需求和保障重大社会活动的重要交通方式,是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法规的不健全、管理的不规范等状况已成为困扰汽车租赁业发展的一个瓶颈。

在此背景下,国家推出了一系列政策促进汽车租赁业健康发展。如2020年8月出台的《小微型客车租赁经营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主要从备案管理、经营服务内容、监督管理、法律责任四个方面制定小微型客车市场行为规范,促进小微型客车租货市场健康发展。

2017-2021年8月我国汽车租赁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发布时间

政策名称

重点内容

2021年8月

《小微型客丰租赁经营服务管理办法(2021修正)》。

汽车租赁行业协会应当加强行业自律,建立完善行业自律性管理约束机制,规范会员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2021年6月

《交通运输部关于修改《小微型客车租赁经营服务管理办法〉的决定》。

将第二十五条:“小微型客车租赁经营者违反本办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小微型客丰租赁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处3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一)未按照规定办理备案或者变更备案的:。(二)提供的租赁小微型客车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上路行驶条件的: (三)未建立小微型客车租赁经营管理档案或者未按照规定报送相关数据信息的:。(四)未在经营场所或者服务平台以显著方式明示服务项目、租赁流程、租赁丰辆类型、收费标准、押金收取与退还、客服与监督电话等事项的。”。中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修改为“3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

2021年2月

《商务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商务领域促进汽车消费工作指引和部分地方经验做法的通知》。

推进完善机场、火车站等交通枢纽以及客流集散地停车站点设施,吸引企业发展汽车租赁业务。鼓励汽车租赁企业扩大网点覆盖面,优化经营网点布局,提供“一点租多点还“一城租多城还”等服务:发展长租、短租、分时租货等多种租赁模式:运用信息化手段集成车辆预订、取还车、电子支付和保险“-一站式“服务,规范收费和服务标准,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高品质租车消费需求。

2020年12月

《小微型客车租赁经营服务管理办法》

办法要求租赁经营者以显著方式明示服务项目、收费标准、押金收取与退还等事项;交付的租赁丰辆应当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上路行驶条件,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租赁车辆进行检测、维护。

2020年8月

《小微型客车租赁经营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主要从备案管理、经营服务内容、监督管理、法律责任四个方面制定小微型客丰市场行为规范,促进小微型客车租货市场健康发展。

2020年5月

《中国银保监会关于引发融资租赁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明确业务范围和负面活动清单:落实指标约束,对融资租赁公司的融资租货资产比重、固定收益类证券投资业务比例、集中度管理等指标进行限制。

2019年3月

《交通运输新业态用户资金管理办法.(试行) (征求意 见稿)》。

就网约车、汽车分时租赁和共享单车等交通新业态资金和押金管理办法向社会征求意见。新规明确运营企业原则,上不收取用户押金。新规设置了收取押金的上限,如汽车分时租赁的单份押金金额不得超过适营企业投入运营车辆平均单车成本价格的2%。

2017年10月

,《关于调整汽车贷款有关政策通知》。

自2018年1月1日起,自用传统动力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为80%,商用传统动力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为70%,自用新能源汽车贷款比例上限调高至85%, 商用新能源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提高至75%,二手丰贷款最高发放比例从原先的50%提高至70%。

2017年8月

《关于促进小微型客车租赁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对保护用户权益、提高小微型客车租赁有效供给、优化交通出行体系、促进行业健康规范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2017年6月

《关于促进汽车租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

合理确定分时租赁在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定位,统筹考虑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道路交通、停车资源等实际情况,研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车辆投放机制,使其与公共汽车、地铁、出租车、共享单车等协调发展,共同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出行需求。

2017年4月

《汽车销售管理办法》(商务部[2017]1号)中

规定了销售汽车的行为规范、销售市场秩序以及市场的监督管理。涉及主体主要为为供应商跟经销商,打破了经销商品牌授权单一化体制,为汽车融资租赁行业带来新一轮发展浪潮,同时“以租代购”的新模式迅疾发展,众多资本向融资租赁行业涌入。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YYJ)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及部分省市在线旅游行业相关政策:鼓励各地运用在线旅游平台开展旅游宣传营销

我国及部分省市在线旅游行业相关政策:鼓励各地运用在线旅游平台开展旅游宣传营销

为促进在线旅游行业高质量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等发布《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鼓励各地运用社交媒体、在线旅游平台、生活服务平台等开展文化和旅游宣传营销。

2025年09月16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旅游景区行业相关政策:支持旅游景区景点拓展服务项目

我国及部分省市旅游景区行业相关政策:支持旅游景区景点拓展服务项目

为促进旅游景区行业高质量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7月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部门等发布《促进农产品消费实施方案》组织非遗促消费活动,支持非遗工坊、旅游景区等场所推出一批非遗产品和体验活动。

2025年09月13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银发经济行业相关政策:强化银发经济金融支持

我国及部分省市银发经济行业相关政策:强化银发经济金融支持

为了进一步推动银发经济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等发布《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持续完善养老金融相关政策,强化银发经济金融支持,促进中国式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09月01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康养旅游行业相关政策:发展银发经济 推广康养旅游产品

我国及部分省市康养旅游行业相关政策:发展银发经济 推广康养旅游产品

我国各省市也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规划,对各省市康养旅游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支持当地康养旅游行业稳定发展,比如北京市发布的《北京市深化改革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福建省发布的《福建省开展森林“四库”联动试点区建设方案》。

2025年08月28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循环经济行业相关政策:促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

我国及部分省市循环经济行业相关政策:促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

为促进循环经济行业高质量发展等,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1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等发布《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促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支持园区循环化改造、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

2025年08月25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城市更新行业相关政策:建立健全城市更新实施机制

我国及部分省市城市更新行业相关政策:建立健全城市更新实施机制

为促进城市更新行业高质量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等发布《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建立健全城市更新实施机制。创新完善以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牵引的城市更新体制机制。全面开展城市体检评估,建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评估效果、巩固提升的工作路径。

2025年08月21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海绵城市行业相关政策: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我国及部分省市海绵城市行业相关政策: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为了进一步推动海绵城市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等发布《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保护修复城市湿地,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推进城市水土保持和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

2025年08月20日
我国及部分省市会展行业相关政策:加大支持中小企业参加国际展览活动力度

我国及部分省市会展行业相关政策:加大支持中小企业参加国际展览活动力度

为了进一步推动会展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多项政策,如2025年5月生态环境部、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门等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打造生态文化阵地。充分利用博物馆、展览馆、科教馆以及具有生态文明教育功能的科研院所等,开发生态文化展示、体验等服务功能,深化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工作,宣传美丽中国建设生动实践。

2025年08月1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