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重庆市客运服务体系“十四五”规划要点汇总 构建主城都市区“1小时通勤圈”

打造便捷舒适客运服务体系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水平,构建高品质、一体化、多元化的客运体系,全面推动交旅融合发展,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构建高品质城际客运体系

优化航空服务网络。发展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及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国内经济中心城市及重点旅游城市的国内航空快线。积极拓展西南旅游特色、高原特色航线网络,建设西南地区高品质旅游中转机场和集散中心。优化万州五桥、黔江武陵山、巫山、仙女山等支线机场国内航线航点,探索“通用+支线+干线”的运营模式,积极发展通航短途运输。

提升铁路出行便捷度。加密与国家中心城市间的列车发车频次,加开直达、始发的高铁列车,至全国主要城市群发车间隔努力控制在30分钟以内。大力推动旅客联乘运输,增设联运旅客换乘通道,实现“安检互信”。加强跨方式运输企业合作,开发铁公空联运联程产品。建立“出行即服务”公共出行服务平台,实现“一站购票”“一票出行”,提升旅客出行体验。

提升公路水运出行品质。开行约30条川渝毗邻地区城际公交线路,有序实现两地公交优惠乘坐政策的衔接。试点开行川渝毗邻跨区域水上旅游航线,推动成渝水上客运融合发展。加快推进800公里以上超长客运线路退市,鼓励中短途客运班线定制化发展,加强与高铁、航空等方式的衔接,满足人民群众“门到门”、“点到点”出行需求。

二、构建主城都市区“1小时通勤圈

推进主城都市区出行同城化。构建铁路公交通勤圈,充分利用渝遂铁路、渝万城际、渝贵铁路等铁路富余能力,开行公交化列车,满足中心城区至周边地区通勤需求。大力推进干线铁路、市域(郊)铁路和城市轨道的无缝衔接。推动璧山、江津等同城化先行区与中心城区城市公交一体化发展。开行中心城区至合川水上航线,打造宜行宜游的主城都市区水上客运体系。

提升中心城区运输服务品质。扩大公交覆盖面,新增优化公交线路200条,扩大“小巷公交”开行范围,强化轨道公交的无缝接驳,中心城区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100%,轨道交通50米公交接驳率达到85%。全面推广纯电动、无障碍的环保公交车型,提升乘客出行体验。推进渝南、重光等公交枢纽站,冉家坝、石井坡等公交首末站,职教城、三角岗等公交停车场,以及陈庹路、长生桥等公交维保场建设,实施菜园坝公交站场、牛角沱公交枢纽站等公交站场及一批调度用房标准化改造,全面提升公交站场形象、品质和功能。加快配套完善充电桩、加气站以及公交“五小设施”。适度调控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发展,建成1—2个出租汽车综合服务区。积极引导“雷锋的士”队伍建设,打造行业精品工程。

三、创新发展城乡客运

大力发展镇村公交。推广涪陵区创建城乡交通一体化示范经验,持续开展全市城乡交通一体化示范创建工作。推动重庆市绿色出行示范区县创建,建立远郊区县城市公交运营服务评价标准,加快远郊区县公交发展。在江津、璧山等城镇化率较高的区县,针对城乡结合区、城区至乡镇以及乡镇至乡镇客运需求旺盛的客运线路,实施公交化改造,开行城乡公交线路,提升群众出行满意度。

创新发展农村客运。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完善农村客运线网布局,提高农村客运班车通达率。充分发挥“互联网+”作用,推行预约响应式农村客运模式,解决农村地区运力供需不平衡问题。加大农村客运招呼站、客运站建设扶持力度,探索推动农客带货模式。通过线路资源整合、规范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促进农村客运健康发展。

四、构建宜行宜游交旅融合体系

构建“快进慢游”铁路旅游体系。依托高铁、城际铁路构建“快进”交通网络,优化配置列车班次,根据需求增开旅游专列,提高旅游目的地的通达性和便捷性。鼓励景区结合铁路遗存、自然景观等,设置旅游体验或短途观光线路,构建“慢游”铁路体系。针对市场需求探索开行旅游列车、慢行列车、旅馆列车等特色产品,提升乘客出行体验。

构建城景联动公路旅游体系。完善高速公路、国省干线服务区旅游服务功能,因地制宜推进露营基地、自驾车房车营地、观景平台、休憩平台等设施建设。推动建设2180公里旅游公路,打造旅游公路样板工程,基本实现4A级及以上景区通二级公路、基本实现3A级景区通双车道公路全覆盖。围绕重庆红色旅游资源,推动长征文化公园等红色旅游道路建设,打造一批人文线路、红色经典线路、热门景点线路。推动开展最美乡村旅游公路示范项目创建。

建设山水交融水上旅游体系。提升中心城区“两江四岸”水上航线品质,开行朝天门至钓鱼嘴等水上航线。大力发展长江三峡国际精品旅游,积极推动“三峡库心·长江盆景”文化旅游和乌江画廊生态旅游发展。推行重点水域水路客运联网售票以及旅客实名制登船,更加便捷安全地服务群众出游。

发展特色鲜明的航空旅游体系。完善以江北国际机场为主、各支线机场为辅的旅游航线布局,优化旅游旺季航线航班配置,打造进出重庆的多条旅游通道。提升仙女山、巫山等旅游特色支线机场保障能力,建设低空旅游产业园、通航旅游小镇与飞行营地。积极开展通用航空旅游试点,支持开发低空旅游线路,鼓励开发空中游览、航空体验、航空运动等航空旅游产品。(TC)

相关行业分析报告参考《2022年中国客运服务行业分析报告-行业营销环境与发展机会预测

行业分析报告是决策者了解行业信息、掌握行业现状、判断行业趋势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调整,未来我国各行业的发展都将进入新阶段,决策和判断也需要更加谨慎。在信息时代中谁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谁将在未来竞争和发展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摩托车行业:2025年H1产销量同比增长均超11% 出口市场则呈高增态势

我国摩托车行业:2025年H1产销量同比增长均超11% 出口市场则呈高增态势

从产量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摩托车产量为先增后降再增趋势,到2024年我国摩托车产量为1997.08万辆,同比增长0.79%;2025年1-6月我国摩托车产量为1061.41万辆,同比增长11.83%。

2025年08月08日
中国智能仓储市场规模突破1700亿元 立体仓库面积稳增 政策+技术双轮驱动行业升级

中国智能仓储市场规模突破1700亿元 立体仓库面积稳增 政策+技术双轮驱动行业升级

全球市场规模来看,在全球贸易持续扩张、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及可持续发展需求提升的推动下,数字化转型与自动化技术升级正成为推动该市场增长的核心动力,全球仓储自动化解决方案市场不断增长。2024年全球仓储自动化解决方案市场规模达到4894亿元,同比增长5.2%。

2025年07月19日
我国为全球集装箱产销大国 国际标准干货集装箱为行业主要种类

我国为全球集装箱产销大国 国际标准干货集装箱为行业主要种类

具体来看,在2024年我国集中度总产量中占比最高为国际标准干货集装箱,占比为91.3%;其次为冷藏集装箱,占比为3.8%;铁路35吨敞顶箱和罐式集装箱占比则分别为0.7%、0.6%。

2025年07月17日
我国智慧交通行业:政策面利好 市场规模稳增 城市智能交通千万级中标金额逐年提升

我国智慧交通行业:政策面利好 市场规模稳增 城市智能交通千万级中标金额逐年提升

从市场规模来看,2019年到2023年我国智慧交通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智慧交通行业市场规模为2432亿元,同比增长14.0%。

2025年06月25日
我国智能仓储行业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政策支持仓储智能化发展

我国智能仓储行业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政策支持仓储智能化发展

从行业投融资情况来看,2021年之后我国智能仓储行业投融资事件逐年下降,到2024年我国智能仓储行业发生4起投融资事件,投融资金额为11.1亿元;2025年1-5月18日我国智能仓储行业发生4起投融资事件,投融资金额为2.8亿元。

2025年05月20日
我国无人配送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行业相关投融资金额强势回升且创新高

我国无人配送市场规模逐年增长 行业相关投融资金额强势回升且创新高

从行业投融资情况来看,我国无人配送行业投融资事件较少,截至2025年5月16日我国无人配送行业发生26起投融资事件,到2024年我国无人配送行业发生2起投融资事件,投融资金额为4亿元;2025年1-5月16日我国无人配送行业发生2起投融资事件,投融资金额为2.01亿元。

2025年05月19日
我国冷链物流行业需求总量及市场规模增长 但增速渐放缓 资本市场热度逐年下降

我国冷链物流行业需求总量及市场规模增长 但增速渐放缓 资本市场热度逐年下降

从物流总额来看,2019年到2023年我国冷链物流总额持续增长,到2023年我国冷链物流总额为8.9万亿元,同比增长4.6;2024年1-6月我国冷链物流总额为3.22万亿元,同比增长3.9%。

2025年05月19日
我国智慧物流行业市场规模稳步增长 新能源、快递快运和快消为三大主要应用领域

我国智慧物流行业市场规模稳步增长 新能源、快递快运和快消为三大主要应用领域

市场规模来看,2020-2024年,我国智慧物流市场规模呈增长走势。2024年我国智慧物流市场规模约为8546亿元,同比增长8.1%。

2025年05月1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