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已牵头完成对GB 6675《玩具安全》系列强制性国家标准的第三次修订。此次修订旨在全面提升玩具产品的安全门槛,其主要技术要求与国际标准接轨,以期更有效地保障儿童健康安全。
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何亚琼在发布会上介绍,本次标准修订基于对中国玩具行业技术发展现状的深入调研,并充分对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欧盟等国际标准,对玩具产品的质量安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进行了全面升级,显著增强了强制性国家标准的约束力与适用性。
修订内容涵盖多个关键安全领域,体现了对儿童潜在风险的前瞻性防范:
多个关键安全方面对儿童玩具潜在风险的防范
| 方面 | 相关内容 |
| 防范健康损害方面 | 新标准显著加强了对化学有害物质的管控,增补了甲醛、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短链氯化石蜡、硼元素等共10类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大幅扩展了管控范围,旨在解决儿童因将玩具放入口中、接触皮肤等行为可能导致的健康风险。 |
| 机械物理安全方面 | 标准增加了对明火装置玩具、食品造型玩具等新兴产品的技术要求,同时对悠悠球、充气玩具、吸盘弹射物等现有细分品类产品的特定安全规定进行了优化和完善。 |
| 防火安全方面 | 新增了对面具等头戴玩具的阻燃性能要求,并完善了玩具化装服饰、供儿童进入的玩具帐篷以及软体填充玩具等三类产品的阻燃性能测试方法。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xyl)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技术管理司二级巡视员蔡彬进一步阐述了新标准将产生的积极影响。他指出,新版标准主要通过三个方面发挥作用:一是通过加严化学、物理机械及防火安全要求,从技术源头有效防控安全风险;二是以关键技术指标升级为导向,牵引和推动行业加速技术创新与产品迭代升级;三是由于新版标准修改采用了国际最新标准,实现了主要技术要求的国际接轨,这将为玩具产品畅通国内外市场、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提供显著便利。
此次玩具安全国家标准的全面提升,标志着中国在儿童产品安全监管领域迈出了更加坚实的一步,将对保护儿童身心健康、推动玩具产业高质量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三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玩具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5-2032年)》。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