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便携式储能产业:长足发展需要技术突破 使用产品需加强安全防护

作为今年夏天出游的热门选项之一,露营带火了上下游相关产品消费,户外电源销售和租赁火爆。专家认为,户外电源产品在不断精细化发展的同时也需要技术突破。相比普通充电宝,户外电源危险性更大,消费者使用需要注意安全防护。

“虽然花费近3000元购买户外电源有些贵,但在野外有一个电源会更加安心。”最近,刚进行过两天一夜家庭露营的鲍女士告诉记者,由于带了电热锅和热水壶,加上手机需要充电,他们在露营时携带了户外电源。

比传统燃油发电机更加环保轻便,比普通充电宝容量更大、覆盖场景更广的户外电源销售火爆。某电商平台数据显示,“618”促销活动期间,户外装备预售订单额同比增长71%。

户外电源缘何销量大涨?近年兴起的便携式储能产业如何实现长足发展?消费者又应如何安全地使用户外电源?对此,《工人日报》记者进行了探访。

新需求催生产业新风口

为了让露营活动更加丰富有趣,“95后”小静和朋友们准备了露营灯和蓝牙音响。“这些用品里很多都需要充电,我们去的露营地有充电桩,但为了方便,我们还是提前租赁了一台户外电源。”小静说,若想获得更舒适的露营体验,充足的户外电源不可或缺。

户外电源是便携式储能电源,内置锂离子电池,容量一般在100Wh~3000Wh,输出方式有交流、直流两类,交流输出一般用于家用电器,直流输出可为手机、平板等智能设备充电,甚至可以用于汽车启动电瓶的充电。市面上所售产品除基础功能,还有快充、太阳能充电、照明等附加功能,供消费者按需选购。

记者日前在电商购物平台上看到,不同品牌旗舰店中户外电源产品月销量从几十元到几千元不等。其中,电池容量在500Wh~720Wh之间、价格在千元内的款式销量最高。由于单独购入一台的价格不低,户外电源的租赁火爆了起来。不少热门露营地和线上数码设备租赁平台都有相关服务,价格根据容量大小,每天租金在39元到159元不等。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便携式储能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1年)》显示,2016年,全球便携式储能产品出货量仅为5.2万台,到2021年达到了483.8万台,5年时间实现了超90倍的增长。预测到2026年,全球出货量将超3000万台,总金额将达882.3亿元。

长足发展需要技术突破

近年来,储能技术的发展成为产业火爆的前提条件,锂电池等基础元件材料成本下降,加上快充技术的发展,便携储能的盈利空间增大,户外电源作为一个细分市场被越来越多厂商关注。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共有2万多家移动电源相关企业,53.7%的企业成立于5年内。

新厂商的加入加速了行业竞争。不少品牌借势加大宣传投入,直击需求用户。记者看到,不少旅游博主在多个平台发布各品牌户外电源的测评视频和文章,向消费者介绍户外电源的使用感受。记者在某社交平台中以“户外电源”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显示相关使用文章上万篇。

尽管如此,一位测评博主告诉记者:“户外电源仍是一个小众市场,目前各品牌的产品容量规格和价格都相差不多。”该博主表示,产品可替代性高是最大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伴随“露营热”而愈发火爆的户外电源如何实现长足发展?有专家认为,产品在不断精细化发展的同时也需要技术突破。近期,多个品牌发布户外电源新产品新技术,围绕移动用电需求的生态产品,聚焦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高效利用、使用安全和轻量化,实现产品的快速更新迭代。

使用产品需加强安全防护

在了解户外电源使用感受的过程中,有消费者告诉记者,实际使用过程中并没有达到预期的使用体验。还有一些消费者在购物平台的评价中表示,曾遇到户外电源掉螺丝以及使用冒烟的情况。

针对这些问题,移动电源(充电宝)国家标准起草人、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何鹏林副主任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户外电源与普通充电宝产品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有一定相似性,但户外电源产品容量更大,同时具备直流输出和交流输出,大部分产品标明的220V电压超出交流电峰值42.4V的安全限值。户外电源的危险性更大,需要更高防护要求。

消费者应如何安全地使用户外电源?何鹏林介绍说,首先,选择有质量保证的正规厂家产品。其次,注意使用环境,夏天不要将电源放到无人的汽车里,尤其是汽车前风挡下。远离热源和火源,雷雨天气不要使用户外电源。长时间不使用,应避免让电源处于亏电状态,保持在50%的电量最佳。

何鹏林透露,更有针对性的户外电源产品标准《便携式锂离子电池储能电源技术规范》已提交有关部门审核,新标准会对户外电源的范围、容量、应用场景、产品质量等做出进一步明确界定。他提醒消费者,如果遇到户外电源造成的伤害事故,可以依据产品质量法或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起诉。

内容转自中工网:原标题——便携式储能势头强劲,风口产业需安全护航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可再生能源正在由补充能源向主体能源转变 2025年1-7月装机与发电量双突破

我国可再生能源正在由补充能源向主体能源转变 2025年1-7月装机与发电量双突破

9月4日,国家能源局近日召开的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开发建设(8月)调度视频会议披露,2025年1-7月,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实现显著突破,装机规模与发电量双双稳步提升,进一步巩固其在能源结构转型中的核心地位。

2025年09月08日
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 要求规范产业竞争秩序

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 要求规范产业竞争秩序

8月19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社会工作部、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围绕进一步规范光伏产业竞争秩序进行部署。相关光伏制造企业、发电企业、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以及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2025年08月22日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7月24日,我国氢能基础设施建设迎来重要里程碑——国内首条跨省长距离大规模绿氢输送管道“内蒙古乌兰察布至京津冀氢气输送示范工程”(“西氢东送”项目)的首批专用输氢钢管在河北秦皇岛正式下线。这一突破标志着我国在绿氢长距离管道输送技术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2025年07月26日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7月19日,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工程在西藏林芝市正式开工,这一总投资高达1.2万亿元的“基建珠峰”项目,不仅将刷新全球水电史纪录,更将深度重塑亚洲能源格局与国家经济地理。

2025年07月24日
我国海水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我国海水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7月18日,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发布《2024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海水冷却用水量达1883.36亿吨;海水淡化工程规模持续扩大,关键装备国产化取得重要突破,为沿海工业用水提供稳定保障。

2025年07月23日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首场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在会上介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0.9亿千瓦,较“十三五”末的9.34亿千瓦增长超过一倍,标志着我国在能源结构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方面

2025年07月12日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领跑全球 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领跑全球 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

6月28日,2025能源产业生态论坛在北京召开,在能源产业生态论坛上发布了由《中国石油石化》杂志社组织编撰的《中国能源生态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清洁能源投资规模达6250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彰显中国在绿色能源领域的全球引领地位。报告指出,中国光伏和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过去十年间对

2025年07月01日
我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 多措并举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我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 多措并举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6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6月份新闻发布会,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在会上介绍,我国新能源消纳取得积极进展,目前全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这一成果得益于近年来国家在促进新能源消纳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2025年06月2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