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光伏行业 轻质化产品将更加容易获得终端市场青睐

近日,晋能科技推出全新轻量化组件,重量为15.5公斤,较目前市场主流分布式产品的重量降低超过25%。截至目前,上迈新能源、合特光电等组件企业均推出了轻质化组件产品,辅料辅材企业亚玛顿、中来股份等也顺应产业技术发展趋势,发布超薄光伏玻璃及适合轻量化组件的背板。

 

在业内人士看来,光伏发电应用范围正不断扩大,技术革新不断提速。轻量化组件具有成本、重量等优势,适用于光伏建筑、乘用车、停车棚等新型场景,在填补产品空白的同时,还将满足市场差异化需求。

 

重量更轻成本更低

 

薄片化、轻量化是近年来光伏制造端发展的大趋势。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介绍,今年上半年,光伏制造端薄片化推进速度进一步加快,已有企业尝试用钨丝代替金刚线,促使线径进一步细化,进而推进硅片厚度进一步下降。

 

更薄的硅片,意味着更少的用料、更轻的重量和更低的成本。薄片化、轻量化的发展趋势将助力光伏产业达到降本增效的目标,驱动相关企业持续推出与市场需求相符合的新产品。晋能科技发布基于单晶大尺寸硅片的轻量化新品,上迈新能源则另辟蹊径,结合传统晶硅和薄膜组件,推出轻质组件。

 

在组件企业顺应产业发展大趋势的同时,辅料辅材企业也不甘落后。新时代证券指出,组件轻量化需求推升透明背板需求,但由于玻璃较重,部分运输成本和安装成本较高的地区更倾向于采用透明背板。比如,中来股份推出针对双面组件的透明背板,更加适合轻量组件的场景。

 

同时,光伏玻璃厂家也不断升级迭代。亚玛顿、南坡A等企业推出了1.6毫米或2毫米的超薄光伏玻璃,推动超薄双玻组件应用升级。

 

顺应需求拓宽场景

 

晋能科技总经理杨立友表示,轻量化组件是针对分布式光伏市场应用场景需求推出的创新产品。“除了节约成本,轻质化组件还填补了产品的生态空白。”

 

据了解,屋面荷载在建筑规范中有明确标准承重规定,可上人屋面承重能力约为200公斤/平方米,不可上人屋面承重能力约为50公斤/平方米。若考虑到夏季雨水或冬季积雪等的重量,屋顶实际承重能力可能还将缩小。同时,受建设年份影响,分布式光伏项目安装过程中还将遭遇潜在成本增加及坍塌风险提升的问题。随着组件尺寸的不断增大,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面临新的挑战。

 

“大尺寸化不仅使组件面积变大,其重量也有所增加。这导致普通组件难以匹配屋顶承重,且后期运维困难。而轻量化组件既保证了与常规高效组件相仿的性能,又降低了分布式光伏项目应用场景要求,有助于拓宽分布式光伏应用市场发展路径,开拓新型屋顶光伏应用方案。”杨立友说。

 

亚利桑那大学化学和环境工程副教授ErinRatcliff指出,轻量化产品可通过新型电池材料、减少或不采用光伏玻璃背板及边框等方式实现。这类产品不仅重量轻且柔性高,可实现快速部署,除分布式光伏项目外,还可用于汽车等便携式太阳能发电场景,以满足未来社会对绿电日益增长的需求。

 

政策支持空间广阔

 

杨立友认为,在国家政策支持、部分地方政府给予补贴的背景下,预计未来分布式光伏将迎来大发展,轻质化产品将更加容易获得终端市场的青睐。

 

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九部门近日联合印发的《“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明确,部署城镇屋顶光伏行动,重点推动可利用屋顶面积充裕、电网接入和消纳条件好的政府大楼、交通枢纽、学校医院、工业园区等建筑屋顶发展分布式光伏,提高建筑屋顶分布式光伏覆盖率。

 

截至目前,广东、浙江、陕西、安徽等省份均表示将对屋顶光伏或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给予补贴。

 

杨立友称:“轻量化组件将助力建筑绿色升级。同时,随着产业需求不断扩大,未来将产生更多突破性技术,带动成本进一步下降,对行业形成正反馈,光伏产业发展态势将更加稳健,产品技术升级迭代将助力分布式光伏市场高质量发展。”

 

市场研究机构MRFR预计,到2027年,全球便携式太阳能发电产业复合增长率将超过18%,组件等相关产品销售将快速增长,新型应用也将快速普及。

 

内容转自中国能源网:原标题——光伏组件“轻装上阵”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可再生能源正在由补充能源向主体能源转变 2025年1-7月装机与发电量双突破

我国可再生能源正在由补充能源向主体能源转变 2025年1-7月装机与发电量双突破

9月4日,国家能源局近日召开的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开发建设(8月)调度视频会议披露,2025年1-7月,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实现显著突破,装机规模与发电量双双稳步提升,进一步巩固其在能源结构转型中的核心地位。

2025年09月08日
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 要求规范产业竞争秩序

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 要求规范产业竞争秩序

8月19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社会工作部、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围绕进一步规范光伏产业竞争秩序进行部署。相关光伏制造企业、发电企业、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以及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2025年08月22日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7月24日,我国氢能基础设施建设迎来重要里程碑——国内首条跨省长距离大规模绿氢输送管道“内蒙古乌兰察布至京津冀氢气输送示范工程”(“西氢东送”项目)的首批专用输氢钢管在河北秦皇岛正式下线。这一突破标志着我国在绿氢长距离管道输送技术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2025年07月26日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7月19日,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工程在西藏林芝市正式开工,这一总投资高达1.2万亿元的“基建珠峰”项目,不仅将刷新全球水电史纪录,更将深度重塑亚洲能源格局与国家经济地理。

2025年07月24日
我国海水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我国海水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7月18日,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发布《2024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海水冷却用水量达1883.36亿吨;海水淡化工程规模持续扩大,关键装备国产化取得重要突破,为沿海工业用水提供稳定保障。

2025年07月23日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首场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在会上介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0.9亿千瓦,较“十三五”末的9.34亿千瓦增长超过一倍,标志着我国在能源结构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方面

2025年07月12日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领跑全球 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领跑全球 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

6月28日,2025能源产业生态论坛在北京召开,在能源产业生态论坛上发布了由《中国石油石化》杂志社组织编撰的《中国能源生态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清洁能源投资规模达6250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彰显中国在绿色能源领域的全球引领地位。报告指出,中国光伏和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过去十年间对

2025年07月01日
我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 多措并举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我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 多措并举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6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6月份新闻发布会,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在会上介绍,我国新能源消纳取得积极进展,目前全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这一成果得益于近年来国家在促进新能源消纳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2025年06月2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