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废旧动力电池行业 仍处于发展初期 2025年中国市场动力电池装车将在600吉瓦时左右

当前,不少车企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开展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业务,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但由于电池数量总体较少,回收利用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为应对即将到来的废旧动力电池回收高峰期,要加强技术创新,突破技术瓶颈,推进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工作取得新成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国家建立电器电子、铅蓄电池、车用动力电池等产品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这意味着汽车生产企业应按照规定以自建或者委托等方式建立与产品销售量相匹配的废旧动力电池回收体系。

与广汽集团一样,搭载梯次利用电池的叉车,如今也在华晨宝马沈阳工厂进行着测试。“2017年,宝马便已在中国建立专门的团队负责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相关业务。通过深化与专业的电池运输和回收企业合作,宝马建立了经销商废旧动力电池回收管理流程。宝马中国有关负责人介绍。

持续探索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落地的还有上汽集团。2018年,上汽集团与宁德时代合作,探讨共同推进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联手打造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闭环。

此外,由北汽新能源发起成立的蓝谷智慧(北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通过“自建+共享方式,已初步搭建起覆盖全国的动力电池回收服务体系。

322日,广汽集团在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上也更进一步。集团宣布设立广汽能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投资49.6亿元,用以构建充换储能源补给生态和电池循环利用生态,搭建协同互动的智慧充换电服务技术及产品开发应用。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说,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既是国家法律和政策的明确要求,更是汽车企业的难得机遇。

湖南省工信厅的一组统计数据,截至2021年底,湖南省累计回收拆解报废新能源汽车仅334辆,回收车上废旧电池达147.4吨。

不过,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增长,动力电池装机量也随之快速提升。工信部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动力锂离子电池产量220吉瓦时,同比增长165%。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预测,到2025年中国市场动力电池装车将在600吉瓦时左右,2030年将达到1500—2000吉瓦时。

加大技术创新,应对即将到来的废旧电池大幅增长

如果说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落地,是为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找到了“主心骨”和“定盘星”,那么大力推动技术创新,持续提升技术水平,则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推进器”和“动力源”。

“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目前废旧电池数量总体较少,回收利用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为应对即将到来的废旧电池大幅增长,除了增强制度约束力、加大激励政策支持,还要在技术创新上下功夫。”中汽数据中心总经理冯屹说,建议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科研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废旧动力电池残值状态评估、快速无损检测、分选重组、精细化智能化拆解等关键技术及装备攻关,持续提升行业技术水平。

“湖南依托创新资源优势,积极组织试点单位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取得了一批创新成果。”湖南省工信厅副厅长张治平说,2019年以来,各试点单位共申请专利331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9项、行业标准4项。带电破碎、电解液低温挥发、湿法剥离铜铝高效回收等8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已经开始产业化。

——湖南江冶机电牵头研发了废旧动力电池成套处理技术,形成了万吨级拆解破碎成套装备研发与制造能力,并在株冶集团、凯地众能、山西岷科等一批再生利用企业实现推广应用。

——宁德时代控股子公司广东邦普循环通过独创的定向循环技术,使电池产品核心金属材料总回收率达到99.3%以上。截至2021年底,邦普循环已参与制修订废旧电池回收、电池材料等相关标准204项,申请专利930件。

“近年来,废旧动力电池无损检测、材料高值化利用等一批动力电池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实现了突破,推广了一批先进适用技术装备。”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罗俊杰表示,下一步要加强技术创新,突破废旧动力电池一致性、自动化拆解等技术瓶颈,推进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工作取得新成效。

内容转自人民网:原标题——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水平持续提升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领跑全球 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领跑全球 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

6月28日,2025能源产业生态论坛在北京召开,在能源产业生态论坛上发布了由《中国石油石化》杂志社组织编撰的《中国能源生态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清洁能源投资规模达6250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彰显中国在绿色能源领域的全球引领地位。报告指出,中国光伏和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过去十年间对

2025年07月01日
我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 多措并举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我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 多措并举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6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6月份新闻发布会,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在会上介绍,我国新能源消纳取得积极进展,目前全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这一成果得益于近年来国家在促进新能源消纳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2025年06月27日
中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连续9年稳居全球第一 2024年新增核准抽水蓄能电站23座

中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连续9年稳居全球第一 2024年新增核准抽水蓄能电站23座

6月3日,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近日发布的《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24年度》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抽水蓄能累计投产规模超过5800万千瓦,2024年新增投产规模达775万千瓦,全年新增核准抽水蓄能电站23座。我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已连续9年稳居世界首位,日本、美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分列第二、三位。

2025年06月05日
中国领跑全球新能源发展 数字技术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中国领跑全球新能源发展 数字技术赋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5月10日,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主办的第二届电力行业科技创新大会在广州成功举办。大会以“创新驱动发展 智能引领未来”为主题,汇聚政府、行业、企业及科研机构代表,共商电力行业科技创新与能源转型发展大计。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黄学农出席会议并致辞,强调我国已成为全球新能源并网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科技创新正为电力安全稳

2025年05月13日
中国氢能产业领跑全球 2024年生产消费规模超3650万吨位列世界第一

中国氢能产业领跑全球 2024年生产消费规模超3650万吨位列世界第一

4月28日,中国国家能源局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中国氢能发展报告(2025)》。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氢能全年生产与消费规模突破3650万吨,稳居全球首位,标志着中国在氢能领域的发展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2025年04月30日
2025年一季度中国水利建设投资稳中有增 社会资本投入增长33.2%

2025年一季度中国水利建设投资稳中有增 社会资本投入增长33.2%

4月17日,中国水利部副部长陈敏17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一季度,中国水利建设完成投资1988.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实现稳中有增。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在推动经济回升向好、促进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025年04月19日
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创历史新高 中国贡献占比近六成

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创历史新高 中国贡献占比近六成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近期发布的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势头强劲,新增装机容量达585吉瓦,同比增长15.1%,占全球新增电力装机总量的92.5%,创历史新高。其中,中国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占全球总增量约六成,成为推动全球能源转型的核心力量。

2025年04月14日
新型储能迎新机!已有部分储能股预告实现盈利

新型储能迎新机!已有部分储能股预告实现盈利

2月17日,工信部等八部门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新能源等增长引擎,推动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02月1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