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油气产量和消费量涨幅明显 我国低碳能源产业将迎来新一轮发展

415日,中国石油企业协会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北京联合发布《中国油气产业发展分析与展望报告蓝皮书(2021-2022)》(以下简称《中国油气蓝皮书》)《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蓝皮书(2021-2022)》(以下简称《中国低碳蓝皮书》)。

 

《中国油气蓝皮书》认为,2021年,世界油气勘探开发投资较2020年提升了7%,世界油气新增探明储量增加66亿桶油当量;世界油气产量和消费量涨幅明显,世界油气价格总体呈波动上升态势,世界石油炼制产业的发展空间进一步扩大。展望2022年,预计国际油气公司勘探投资仍将继续增长,但投资重心将逐步转向低碳与新能源业务,国际油气价格预计于上半年呈现高位剧烈波动态势,下半年有望回落并保持相对稳定。

 

《中国油气蓝皮书》指出,2021年,国内原油产量保持稳定,进口量持续增长,进口来源稳定,原油加工量下降,需求减少,全年油价震荡上行;国内成品油产量稳步增长,进口量锐减,出口量呈下降趋势,成品油企业盈利明显改善,市场维持两大多小竞争格局;天然气产量、进口量保持增长态势,国内供需基本平衡,价格大幅上涨,交易市场化程度更高。展望2022年,预计国内原油产量稳中有升,进口量将继续减少;成品油供给继续保持增长,出口有所减少,需求保持低速增长,价格波动性增大;受国内外不确定性形势影响及双碳目标的实行,预计原油进口趋缓,进口价格波动,天然气对外依存度将继续攀升,液化天然气进口继续增长。

 

《中国低碳蓝皮书》认为,在全球能源系统低碳转型大背景下,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2021年低碳能源产业依旧保持较好发展势头。

 

具体来看,全球新增海上风电装机容量约1340万千瓦;国际太阳能产业发展态势总体良好;国际天然气探明储量增速明显提高,但天然气市场仍供不应求,主要天然气交易中心价格一路猛涨;全球核能产业发展放缓,在建核电机组主要集中在亚洲;海洋能和地热能总体开发利用程度较低,商业化水平有待提高;全球范围内清洁氢能项目数量正迅速增加,各国相继出台具有实操性的氢能战略;世界各国出台多项政策积极推进生物质能的发展。

 

《中国低碳蓝皮书》指出,2022年,在双碳目标推动下,预计中国低碳能源产业将迎来新一轮发展。风能方面,将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举、陆海并重,风电技术也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太阳能方面,产业发展规模、平价上网将保持向好态势,智能光伏产业将得到持续发展。天然气方面,储量增长速度会有所回升,天然气市场仍然会供不应求。核能方面,核能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地位将更加重要,核电规模预计会保持快速增长。海洋能和地热能方面,开发利用技术将加快向标准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氢能和生物质能方面,将加大对氢能和生物质能的政策支持力度,氢能和生物质能将在未来能源发展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内容转自人民网:原标题——报告显示:今年国内原油产量稳中有升 低碳产业将迎新一轮发展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 要求规范产业竞争秩序

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 要求规范产业竞争秩序

8月19日,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社会工作部、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六部门联合召开光伏产业座谈会,围绕进一步规范光伏产业竞争秩序进行部署。相关光伏制造企业、发电企业、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以及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2025年08月22日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我国绿氢长距离输送技术取得突破——首条跨省长距离绿氢管道首批输氢管下线

7月24日,我国氢能基础设施建设迎来重要里程碑——国内首条跨省长距离大规模绿氢输送管道“内蒙古乌兰察布至京津冀氢气输送示范工程”(“西氢东送”项目)的首批专用输氢钢管在河北秦皇岛正式下线。这一突破标志着我国在绿氢长距离管道输送技术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2025年07月26日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正式开工!1.2万亿元投资改写全球清洁能源格局

7月19日,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工程在西藏林芝市正式开工,这一总投资高达1.2万亿元的“基建珠峰”项目,不仅将刷新全球水电史纪录,更将深度重塑亚洲能源格局与国家经济地理。

2025年07月24日
我国海水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我国海水利用规模持续扩大 关键技术实现国产化突破

7月18日,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发布《2024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海水冷却用水量达1883.36亿吨;海水淡化工程规模持续扩大,关键装备国产化取得重要突破,为沿海工业用水提供稳定保障。

2025年07月23日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绿色转型成效显著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首场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在会上介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截至2025年5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0.9亿千瓦,较“十三五”末的9.34亿千瓦增长超过一倍,标志着我国在能源结构优化和绿色低碳发展方面

2025年07月12日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领跑全球 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

中国清洁能源投资领跑全球 光伏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

6月28日,2025能源产业生态论坛在北京召开,在能源产业生态论坛上发布了由《中国石油石化》杂志社组织编撰的《中国能源生态报告》,《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清洁能源投资规模达6250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彰显中国在绿色能源领域的全球引领地位。报告指出,中国光伏和风电装机容量已连续十年稳居世界首位,过去十年间对

2025年07月01日
我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 多措并举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我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 多措并举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

6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6月份新闻发布会,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李超在会上介绍,我国新能源消纳取得积极进展,目前全国新能源消纳利用率维持在90%以上。这一成果得益于近年来国家在促进新能源消纳方面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2025年06月27日
中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连续9年稳居全球第一 2024年新增核准抽水蓄能电站23座

中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连续9年稳居全球第一 2024年新增核准抽水蓄能电站23座

6月3日,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近日发布的《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报告2024年度》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抽水蓄能累计投产规模超过5800万千瓦,2024年新增投产规模达775万千瓦,全年新增核准抽水蓄能电站23座。我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已连续9年稳居世界首位,日本、美国抽水蓄能装机容量分列第二、三位。

2025年06月0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