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科研投入驱动下我国实验室分析仪器市场扩容 政策推动国产化进程稳步推进

一、行业相关定义及产业链图解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实验室分析仪器行业发展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5-2032年)》显示,实验室分析仪器是指用于‌定性或定量检测物质成分、结构、含量等特性‌的专用设备,其核心功能是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对样品进行高精度分析。实验室分析仪器产业链呈现清晰的上下游协同格局。具体来看,实验分析仪器上游以原材料及核心部件供应为核心,涵盖结构件、电子元器件(芯片、板卡等)、功能部件(光学镜片、传感器等),其技术精度与稳定性直接决定仪器性能基础;中游为产业链核心环节,聚焦仪器研发制造,细分品类包括光谱仪、色谱仪、电子光学仪器、环境分析设备等,技术壁垒较高且需高度集成能力;下游应用场景多元,覆盖食品检测、制药研发、环境监测、科研教育等关键领域,终端客户(政府机构、第三方检测、科研院所等)需求差异化显著,对产品定制化、品牌信赖度及使用粘性提出更高要求。

实验室分析仪器是指用于‌定性或定量检测物质成分、结构、含量等特性‌的专用设备,其核心功能是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对样品进行高精度分析。实验室分析仪器产业链呈现清晰的上下游协同格局。具体来看,实验分析仪器上游以原材料及核心部件供应为核心,涵盖结构件、电子元器件(芯片、板卡等)、功能部件(光学镜片、传感器等),其技术精度与稳定性直接决定仪器性能基础;中游为产业链核心环节,聚焦仪器研发制造,细分品类包括光谱仪、色谱仪、电子光学仪器、环境分析设备等,技术壁垒较高且需高度集成能力;下游应用场景多元,覆盖食品检测、制药研发、环境监测、科研教育等关键领域,终端客户(政府机构、第三方检测、科研院所等)需求差异化显著,对产品定制化、品牌信赖度及使用粘性提出更高要求。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二、R&D经费不断增长,助力我国实验分析仪器行业持续扩容

近年来我国科技经费投入保持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总量为3.613万亿元,同比增长8.3%,实现稳定增长,投入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

近年来我国科技经费投入保持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总量为3.613万亿元,同比增长8.3%,实现稳定增长,投入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与此同时,2024年,我国R&D经费投入强度(R&D经费与GDP之比)达到2.68%,比上年提高0.10个百分点,略高于“十三五”以来年均提升幅度,保持稳步提升态势。从国际比较看,我国R&D经费投入强度在世界主要国家中排名第12位,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2.11%),并进一步接近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平均水平(2.73%)。

与此同时,2024年,我国R&D经费投入强度(R&D经费与GDP之比)达到2.68%,比上年提高0.10个百分点,略高于“十三五”以来年均提升幅度,保持稳步提升态势。从国际比较看,我国R&D经费投入强度在世界主要国家中排名第12位,超过欧盟国家平均水平(2.11%),并进一步接近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平均水平(2.73%)。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此外,基础研究是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的动力源,是科技创新的总机关。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呈现较快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2497亿元,增长10.5%,占R&D经费比重6.91%,较上年提升0.14个百分点。

随着我国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不断增长,投入强度和基础研究占比的持续提升,科研机构与企业实验室对质谱仪、色谱仪等设备采购需求不断上升,直接推动实验分析仪器市场规模扩容。例如,2024年我国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资助金额达8.37亿元‌。

三、实验室分析仪器种类繁多,光谱仪、质谱仪、色谱仪是目前市场三种主流产品

实验分析仪器种类繁多,包括色谱仪、质谱仪、光谱仪、波谱仪、能谱仪、电化学分析仪、热学分析仪等。其中光谱仪、质谱仪、色谱仪是目前实验分析仪器市场中三种主流的分析仪器,各具优劣。例如光谱仪与质谱仪均能进行物质结构与成分的定性分析,前者的优势在于操作便捷、检测速度快、无需破坏样品、价格相对较低,但整体而言精度与可靠性不及后者。不过,为了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每种分析仪器的最大优势,可将两种或三种仪器进行联用来分析样品。

光谱仪、质谱仪、色谱仪工作原理及优缺点对比

仪器名称 核心功能 工作原理 优点 缺点
光谱仪 定性 利用测量光谱线的波长和强度的方法来测定物质中化学元素 分析速度较快;操作简便;不需纯样品;可同时测定多种元素或化合物;选择性好;灵敏度高;样品损坏少 定量能力差;建模成本高;存在曲线非线性问题。
质谱仪 定性、定量 利用不同离子在电场或磁场的运动行为的不同,按离子质荷比(m/z)对被测样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特异性高;灵敏度高;单次分析速度快;对复杂生物基质分析的高耐受性 仪器较为昂贵;对操作人员要求较高
色谱仪 定量 利用不同物质在不同相态的选择性分配,以流动相对固定相中的混合物进行洗脱,混合物中不同的物质会以不同的速度沿固定相移动,最终达到分离的效果 分离效率高;灵敏度较高;分析速度快;价格便宜 难以对被分离组分进行定性分析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四、国产化率正持续上升但仍较低,未来我国实验室分析仪器仍具有广阔的替代空间

科学仪器是国家战略核心科技力量,是一个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及综合国力的体现。作为科技创新的必要基础和重要成果,科学仪器的“高端化”、“国产化”与“自主可控”,已经成为我国科技行业发展的原动力,也是行业未来的必然方向。而实验分析仪器作为科学仪器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也备受关注。

当下我国实验室分析仪器国产化进程正在不断推进,国产化率持续上升。根据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追踪统计数据,2011-2023年国产分析仪器在我国市场的份额从32.2%稳步上升至44.6%(销售额)。具体到个别机种,以质谱仪为例,2015-2023年国产质谱仪在我国的市场占有率从1.5增长至2023年的11.2%%左右(销售额)。

另外从进口数据来看,2020-2024年我国9027(理化分析仪器及装置;测量或检验粘性、多孔性、膨胀性、表面张力及类似性能的仪器及装置;测量或检验热量、声量或光量的仪器及装置;检镜切片机)税号商品的整体进口金额分别为 696亿元、662亿元、707亿元、690亿元、570 亿元,在2024 年出现了较为明显的降幅。这一数据也表明,当前我国国产实验室分析仪器正在逐步崛起。

另外从进口数据来看,2020-2024年我国9027(理化分析仪器及装置;测量或检验粘性、多孔性、膨胀性、表面张力及类似性能的仪器及装置;测量或检验热量、声量或光量的仪器及装置;检镜切片机)税号商品的整体进口金额分别为 696亿元、662亿元、707亿元、690亿元、570 亿元,在2024 年出现了较为明显的降幅。这一数据也表明,当前我国国产实验室分析仪器正在逐步崛起。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据分析,国产分析仪器在国内市场份额增长的关键因素包括:

首先,政策引导起到了积极作用,部分政策鼓励优先购买国产仪器。新近的有利信号是,2024年12月5日,财政部发布了《关于政府采购领域本国产品标准及实施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明确了“本国产品”的定义,这将更有利于“国产分析仪器”(即在中国境内从原材料、组件到最终产品实现属性改变的产品,不包括仅贴牌或简单包装的产品)在国内市场的销售。

近年实验分析仪器相关政策梳理(部分)

时间 部分 政策文件 主要内容
2018年 国家统计局 《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 将“实验分析仪器制造”列入“高端装备制造业”行业大类。
2019年 国家发改委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版) 将“药品、食品、生化检验用高端质谱仪、色谱仪、光谱仪、X射线仪、核磁共振波谱仪、自动生化检测系统及自动取样系统和样品处理系统”列为鼓励类行业。
2020年 科技部、国家发改委等 《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 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高端通用科学仪器的设计研发,聚焦高端通用和专业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工程化和产业化研究,推动高端科学仪器设备产业快速发展。
2021年 全国人大 “十四五”规划 明确提出要“加强高端科研仪器设备研发制造”。
2021年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 《仪器仪表行业“十四五”规划建议》 加强高端仪器仪表的发展步伐,优先推进部分行业有一定技术储备和产业化基础、市场有一定需求规模的高端产品的发展,集中力量解决部分国家急需解决的高端仪器仪表卡脖子和自主可控的问题,部分弥补行业在高端产品的明显短板。
2022年 财政部、发改委等五部门 《关于加快部分领域设备更新改造贷款财政贴息工作的通知》 对2022年12月31日前新增的10个领域设备更新改造贷款贴息2.5个百分点,期限2年,额度2000亿元以上
2024年 国家税务总 《研发机构采购国产设备增值税退税管理办法》 符合条件的研发机构采购国产设备,按照本办法全额退还增值税
2024年 财政部 《关于政府采购领域本国产品标准及实施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 明确了“本国产品”的定义,产品需要在中国境内生产,并且在中国境内生产的组件成本占比需要达到规定比例,同时符合对特定产品的关键组件、关键工序等要求。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其次,是新的市场需求推动,如新材料、新能源、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对国产替代品的需求日益增长,以及海外市场需求也在增加。

再次,自主创新是重要因素,国产分析仪器正不断向高端迈进,常规产品的性能和质量都有所提升,更好的企业形象和产品品质,赢得了更多用户的青睐。

如在质谱仪与色谱仪方面,聚光科技(谱育科技)成功掌握了三重四极杆ICP-MS/MS、GC-MS/MS等核心科技,并成功推出三重四极杆ICP-MS/MS,该仪器在半导体超痕量杂质分析方面表现出色,打破了国外厂商的长期垄断。

在光谱仪与电子显微镜领域,国产厂家同样开始给力。其中,天瑞仪器的X荧光光谱仪已成功列为国家新产品,而钢研纳克的直读光谱仪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更是日渐超过了30%。此外,奥谱天成成功研发了深紫外拉曼光谱技术,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空白,其产品不仅成功打入俄罗斯市场,占据50%的市场份额,还建立了覆盖全球60个国家的销售网络。

在电子显微镜方面,虽然冷冻透射电镜、扫描电镜等设备的进口率高达90%以上,美国FEI(现属赛默飞世尔)和赛默飞世尔一直处于垄断地位。不过,国仪量子的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电子显微镜等产品还是成功进入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等高端机构。

不过,实验室分析仪器目前仍属于我国的“卡脖子”行业,国产化率仍不高,特别是部分高端产品国产化率仍处于较低水平。有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质谱仪、色谱仪等核心设备进口率仍超90%,关键部件(如离子源、检测器)几乎完全依赖进口‌。这主要因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端仪器核心部件(如分子泵、光栅、高精度传感器)仍被欧美日企业垄断,国产化率不足15%。工业过程分析仪器的数字化、通讯、接口等全链条技术能力存在系统性短板。二是,包括实验室分析仪器在内的科学仪器研发具有“高投入、慢回报”特性,国内企业研发投入强度普遍低于5%,远低于国际巨头15%-20%的水平。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不足30%,产学研协同机制不完善‌。三是,‌高端操作人才短缺,如电镜、质谱等设备操作人才供需比达1:3.9,价值千万的球差校正电镜开机率不足10小时/周,制约设备效能发挥‌。四是,进口依赖惯性。尽管国家将高端仪器列为鼓励类产业,但高校和科研机构仍倾向进口设备。如2024年我国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资助8.37亿元,但基础技术(如光学系统设计)转化率不足30%‌。另外,国产EXPEC7350三重四极杆质谱仪虽已进入中电化合物半导体供应链,但同类进口设备仍占主导地位‌。(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科研投入驱动下我国实验室分析仪器市场扩容  政策推动国产化进程稳步推进

科研投入驱动下我国实验室分析仪器市场扩容 政策推动国产化进程稳步推进

近年来我国科技经费投入保持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R&D(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总量为3.613万亿元,同比增长8.3%,实现稳定增长,投入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

2025年09月13日
我国光伏串焊机行业行业将进入稳健增长阶段 多家企业已实现0BB机型量产

我国光伏串焊机行业行业将进入稳健增长阶段 多家企业已实现0BB机型量产

受益于我国光伏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光伏串焊机市场规模实现高速扩容。数据显示,其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17.5亿元稳步增长至2023年的45.32亿元,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37.33%,行业成长势头显著。展望未来,我国光伏串焊机行业仍具备充足的发展空间,增长动力主要来源于两大核心维度:

2025年09月12日
半导体、光伏等领域驱动我国真空泵行业需求增长 高端市场进口替代空间犹存

半导体、光伏等领域驱动我国真空泵行业需求增长 高端市场进口替代空间犹存

当前,我国真空泵下游已形成结构多元、分布广泛的应用体系,覆盖半导体、光伏、锂离子电池、制药、食品、精密制造、化工、面板等众多领域。这些领域共同推动真空泵行业需求增长,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下文将重点围绕半导体、光伏和锂离子电池三大战略新兴领域展开分析。

2025年09月11日
压缩空气储能有望为我国空气压缩机行业带来显著增量 头部企业正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压缩空气储能有望为我国空气压缩机行业带来显著增量 头部企业正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压缩空气储能是目前唯一可对标抽水蓄能的长时储能技术,具有规模大、成本低、寿命长、清洁无污染、安全可靠等优点。然而,受关键技术瓶颈、系统效率及初始投资较高等因素制约,我国压缩空气储能仍处于产业化发展初期,实际装机规模较小。

2025年09月10日
我国移动机器人行业应用边界拓宽、资本热度上涨 高国产化率下马太效应渐显

我国移动机器人行业应用边界拓宽、资本热度上涨 高国产化率下马太效应渐显

近年来,我国移动机器人销量与销售额持续增长,但销售额增速自2022年起逐步放缓,主要因技术进步与规模化生产推动成本下降。与此同时,该市场凭借广阔前景持续吸引资本关注,2025年上半年发生融资事件28起,金额超31亿元。目前,国产移动机器人已占据绝对主导,2023年国产化率超90%。值得一提的是,自2021年起,行业马太

2025年09月10日
国产行星减速器阵营加速追赶国际巨头 人形机器人有望开辟行业新增长曲线

国产行星减速器阵营加速追赶国际巨头 人形机器人有望开辟行业新增长曲线

我国行星减速器行业起步相对较晚,国产厂商在技术积淀与产品经验方面存在不足,导致中高端市场长期由国际品牌主导。2022年,日本新宝、德国威腾斯坦、德国纽卡特占据国内行星减速器市场份额前三名,三者合计占比超过40%。这些企业尤其在高端应用领域展现出明显优势,其在传动精度、长期运行下的精度保持性、产品一致性和可靠性等方面表现

2025年09月09日
空置率高企! 我国冷库行业供需错配问题凸显 租金出现“跳水”

空置率高企! 我国冷库行业供需错配问题凸显 租金出现“跳水”

在政府规划引导与市场需求的双轮驱动下,我国冷库项目建设加速推进,使得冷库总量不断增长。截至2024年,我国冷库总量为2.5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96%,新增库容2491万立方米。截至2025年6月底,我国冷库总容量为2.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12%。

2025年09月09日
抽水蓄能开辟我国水泵行业增长新空间 高效节能转型持续推进

抽水蓄能开辟我国水泵行业增长新空间 高效节能转型持续推进

近年来,我国水利建设持续快速发展,完成投资规模屡创新高,为水泵行业注入了强劲发展动力。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水利建设完成投资达10893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2023年进一步增长至11996亿元;2024年完成投资13529亿元,新开工国家水网重大工程41项,实施水利项目达46967个。

2025年09月0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