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偏光片行业供应分析:正逐渐成为全球供给主力 国产替代步伐加快

1、偏光片种类及成本结构分析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偏光片‌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偏光片也称为偏振光片,是一种特殊的光学元件,主要功能是将普通的自然光转换为具有特定偏振方向的线偏振光。它只允许特定方向的偏振光波通过,同时吸收或反射其他方向的光波。

偏光片由PVA膜,TAC膜,保护膜,离型膜和压敏胶等多层膜复合而成,其中,吸附二向吸收分子的PVA膜负责偏振作用,是偏光片的核心膜材,决定偏光片的偏光性能,透过率及色调等关键参数。TAC膜则起到对延伸的PVA膜的支撑和保护。从成本角度来看,TAC膜和PVA膜占原材料成本占比较大,分别占比56%和16%。

偏光片各原材料的作用

材料

作用

PVA

起到偏振的作用,决定了偏光片的偏光性能、透过率、色调等关键光学指标

TAC

一方面作为PVA膜的支撑体,保证延伸的PVA膜不会收缩,另一方面保护PVA膜不受水汽、紫外线及其他外界物质的损害,保证偏光片的环境耐候性

保护膜

保护偏光片本体不受外力损伤

压敏胶

偏光片贴合在LCD面板上的胶材,决定了偏光片的粘着性能及贴片加工性能

离型膜

在偏光片贴合到LCD之前,保护压敏胶层不受损伤,避免产生贴合气泡

反射膜

主要用于不自带光源的反射型LCD,将外界光反射回来作为显示的光源

位相差膜

补偿液晶显示器内部液晶材料的位相差,提升液晶显示器的对比度、观看视角,校正显示颜色等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我国偏光片生产企业正逐步实现国产化替代,行业逐渐成为全球供给主力

由于偏光片行业技术门槛较高,所以全球竞争格局呈现出明显的地域集中特点,主要参与者包括日韩企业和中国企业。从企业市场份额占比来看,住友化学以26%的市场份额占据市场首位,日东电工以24%的份额位居第二,这两家公司均以其雄厚的技术实力和品牌优势确立市场的领导地位。同时,我国偏光片生产企业正逐步实现国产化替代和开始跻身第一梯队,杉杉股份以12%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三,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由于偏光片行业技术门槛较高,所以全球竞争格局呈现出明显的地域集中特点,主要参与者包括日韩企业和中国企业。从企业市场份额占比来看,住友化学以26%的市场份额占据市场首位,日东电工以24%的份额位居第二,这两家公司均以其雄厚的技术实力和品牌优势确立市场的领导地位。同时,我国偏光片生产企业正逐步实现国产化替代和开始跻身第一梯队,杉杉股份以12%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三,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而且,我国偏光片企业正成为全球供给主力。根据数据,截至2023年,杉金光电凭借22000万平方米/年的生产能力跃居全球第一位;恒美光电、盛波光电、三利谱则分别以7700万平方米/年、4700万平方米/年和3100万平方米/年的生产能力位居全球第五位至第七位。

而且,我国偏光片企业正成为全球供给主力。根据数据,截至2023年,杉金光电凭借22000万平方米/年的生产能力跃居全球第一位;恒美光电、盛波光电、三利谱则分别以7700万平方米/年、4700万平方米/年和3100万平方米/年的生产能力位居全球第五位至第七位。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国产替代步伐加快,各厂商布局OLED偏光片领域

具体从企业动态来看,宁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杉杉股份)1992年以服装业务起家,2021年,杉杉股份完成LG化学在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韩国的LCD偏光片业务及相关资产的收购,实现在偏光片领域从0到1的跨越。2023年9月,公司拟收购LG化学旗下的OLED偏光片、车载偏光片等业务,加快提升高端偏光片市场份额。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杉杉股份偏光片分部营业收入达到53.36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60.5%。

具体从企业动态来看,宁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杉杉股份)1992年以服装业务起家,2021年,杉杉股份完成LG化学在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韩国的LCD偏光片业务及相关资产的收购,实现在偏光片领域从0到1的跨越。2023年9月,公司拟收购LG化学旗下的OLED偏光片、车载偏光片等业务,加快提升高端偏光片市场份额。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杉杉股份偏光片分部营业收入达到53.36亿元,占总营业收入的60.5%。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三利谱已在中国大陆建成了7条全制程偏光片生产线,主要产品包括TFT系列和黑白系列偏光片两类,是国内偏光片行业最优秀的解决方案供应商之一。

我国部分偏光片企业产能情况

企业名称

产能概况

杉杉股份

OLED偏光片方面,公司自主研发的OLEDTV用偏光片已量产出货。同时,公司在南京、广州、张家港地区建设了10条,超宽幅产线规模全球领先,公司是行业内首家使用超宽幅生产线的厂商,公司已拥有6条超宽幅前端生产线,其中2600毫米超宽幅生产线最高可以实现115英寸以上偏光片的生产。

三利谱

偏光片产品丰富,应用于中小尺寸LCD的产品有效厚度最薄已达到69μm,组合厚度小于150μm,可以助力中小尺寸LCD的极致超薄;应用于中小尺寸3D固曲柔性AMOLED的圆偏开发成功并实现批量量产,在车载偏光片方面公司可同时提供车载碘系偏光片和染料系偏光片产品解决方案,应用于半穿反型护眼LCDAR/VR折叠光路、AR-HUD、光场屏等差异化应用的偏光片产品也在持续迭代或开发中。

深纺织

现有7条量产的偏光片生产线,产品涵盖TNSTNTFTOLED3D、染料片、触摸屏用光学膜等领域,A以中大尺寸TFT-LCD用偏光片产品为主,其7号线是全球为数不多的2,500mm超宽幅偏光片生产线之一。2023年,公司强化创新研发,重点推进关键性技术和产品攻关,完成4号宽幅生产线制程的优化,实现5565寸高透OLED电视偏光片的量产交付,并完成高耐碱性固曲OLED手机偏光片的开发。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复杂应用促品类细分化 全球电源管理芯片行业扩容 中国厂商向中高端市场发起冲击

复杂应用促品类细分化 全球电源管理芯片行业扩容 中国厂商向中高端市场发起冲击

随着5G通信、新能源汽车、物联网等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电子设备数量与种类不断增加,对电源管理芯片的需求也日益旺盛。2023年全球电源管理芯片市场规模达447亿美元,同比增长9.6%;2024年全球电源管理芯片市场规模达486亿美元,同比增长8.7%;预计2025年全球电源管理芯片市场规模达526亿美元,同比增长8.2%

2025年08月19日
我国2D工业相机市场增速逐渐放缓 国产化率已突破80% “一超一强”格局显现

我国2D工业相机市场增速逐渐放缓 国产化率已突破80% “一超一强”格局显现

近年来,我国2D工业相机行业保持稳健发展态势,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12.19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40.1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8.56%。值得注意的是,自2022年起,我国2D工业相机市场规模增长步伐逐渐放缓:2022年同比增速降至10.99%,较2021年的47.43%大幅回落36.44个百分点;2024年增

2025年08月19日
苹果引领全球AMOLED行业智能手机应用 中尺寸产品迎AI显示增长拐点 中国向技术创新转型

苹果引领全球AMOLED行业智能手机应用 中尺寸产品迎AI显示增长拐点 中国向技术创新转型

随着智能终端设备的蓬勃发展以及终端厂商对OLED显示面板的认可度不断提高,全球AMOLED行业正处于高速扩张黄金期,市场渗透率不断刷新纪录。根据数据,2017-2024年全球AMOLED市场渗透率由18%提升至41%。

2025年08月18日
我国硫化锌行业呈现出积极发展态势 产需规模稳步增长

我国硫化锌行业呈现出积极发展态势 产需规模稳步增长

硫化锌(ZnS)是一种重要的II-VI族半导体材料,由于其纳米尺度下丰富的形貌、优异的物理与化学性质,目前已被广泛地研究。近年来得益于技术进步、应用领域拓展及政策支持等,我国硫化锌行业呈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市场规模逐年增长。据统计,2024年我国硫化锌行业市场规模已达到11.39亿元。

2025年08月16日
三星、LGD等日韩两国企业相继退场 我国液晶面板行业主导产业链优势显著

三星、LGD等日韩两国企业相继退场 我国液晶面板行业主导产业链优势显著

近年来,随着中国大陆地区企业在液晶面板领域的不断投入,以及日韩厂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陆续退出,中国大陆地区在2017年首次成为全球高世代产能最大地区,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根据预测,2024年中国大陆厂商在全球G5及以上LCD产能面积(以下简称“全球LCD产能”)中预计占比达到65.2%;预计2025年整体中国大陆厂商在

2025年08月16日
拿下全球七成份额 我国面板行业产能狂飙 车载、电竞屏、专显打开成长天花板

拿下全球七成份额 我国面板行业产能狂飙 车载、电竞屏、专显打开成长天花板

随着中国大陆高世代线产能持续释放以及韩国龙头厂商三星、LG陆续关停LCD产线,全球LCD产能快速向中国大陆集中,目前中国大陆已经成为全球LCD产业的中心。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显示面板产业市场规模达1.3万亿元,已占据全球半壁江山。两大主流显示技术:液晶显示器市场占比56.25%,有机发光二极管市场占比14.51%。

2025年08月16日
中国显示驱动芯片封测行业高增 中国台湾双寡头主导市场大陆厂商逐渐崛起

中国显示驱动芯片封测行业高增 中国台湾双寡头主导市场大陆厂商逐渐崛起

全球显示驱动芯片封测主流厂商主要分布在韩国、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显示驱动芯片封测韩国厂商主要包括三星、LG,它们采用全产业链整合模式,具备较强的技术与规模优势,但基本不对外服务。中国显示驱动芯片封测市场主要由中国台湾厂商占据,经过系列并购整合后,目前中国台湾仅剩颀邦科技、南茂科技两家规模较大的显示驱动芯片封测厂商,形成

2025年08月16日
伺服系统行业:工业自动化提供稳增长力 机器人打造新增长极 国产化发展正当时

伺服系统行业:工业自动化提供稳增长力 机器人打造新增长极 国产化发展正当时

近年我国工业自动化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市场规模不断增长。目前我国工业自动化市场已达千亿级,这将给伺服系统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根据数据,2017-2024年,我国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由1669亿元增长至301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8.8%。

2025年08月15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