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传统和新兴领域推动下我国继电器市场规模稳步扩容 贸易顺差额呈扩大态势

前言:

随着技术进步,我国继电器应用范围不断拓展,从早期的电力电气行业拓展至汽车、家用电器、通信设备、轨道交通、航天航空、新能源、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近年来,在传统领域和新兴领域共同发力下,我国继电器市场规模稳步扩容。同时我国继电器进出口贸易以出口为主,进口规模不断缩小,且贸易顺差额呈现扩大态势。从竞争来看,我国继电器行业参与者主要包括以宏发股份、三友联众、宁波福特等为代表的本土企业阵营和以泰科、松下、海拉电子等为代表的外资企业阵营。其中,宏发股份为我国及全球继电器行业领军企业,2023年其在全球的市场份额达到21.6%,排名第一。

1.继电器应用领域不断拓展,汽车为下游最大应用市场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继电器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5-2032年)》显示,继电器是一种当输入量(电、磁、声、光、热)达到一定值时,输出量将发生跳跃式变化的自动控制器件,主要起控制、保护、调节和传递信息的作用。我国继电器行业发展始于1959年,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其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涵盖从原材料、制造、销售到下游应用等多个环节。具体来看,我国继电器产业链上游主要为原辅材料以及零部件,包括银、铜、塑料及其加工配件等;中游为继电器制造与销售;下游为应用领域,随着技术进步,其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拓展,从早期的电力电气行业拓展至汽车、家用电器、通信设备、轨道交通、航天航空、新能源、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其中,汽车为我国继电器下游最大应用市场,2023年占比31.6%;其次为家用电器和通信设备,分别占比21.7%和8.7%。

继电器是一种当输入量(电、磁、声、光、热)达到一定值时,输出量将发生跳跃式变化的自动控制器件,主要起控制、保护、调节和传递信息的作用。我国继电器行业发展始于1959年,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其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涵盖从原材料、制造、销售到下游应用等多个环节。具体来看,我国继电器产业链上游主要为原辅材料以及零部件,包括银、铜、塑料及其加工配件等;中游为继电器制造与销售;下游为应用领域,随着技术进步,其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拓展,从早期的电力电气行业拓展至汽车、家用电器、通信设备、轨道交通、航天航空、新能源、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其中,汽车为我国继电器下游最大应用市场,2023年占比31.6%;其次为家用电器和通信设备,分别占比21.7%和8.7%。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行业魔方、宏发股份年报、观研天下整理

2.传统+新兴领域共同发力,我国继电器市场规模稳步扩容

在传统领域: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汽车、家用电器等传统下游市场稳步发展,为继电器行业发展带来可观的市场容量。一方面,我国汽车产销量始终维持在2500万辆以上,且自2021年起逐渐上升,2024年分别达到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3.7%和4.5%,为继电器行业带来了良好的应用空间。另一方面,在家电领域,继电器被广泛应用于空调、冰箱、洗衣机等电器控制电路中。据统计,每台空调需要4-8个继电器、每台冰箱需要4-5个继电器、每台洗衣机需要6-7个继电器等等。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家电制造国和消费国,近年来其零售额(不含3C)总体维持在8000亿元以上,且自2023年起逐渐回升,2024年突破9000亿元。我国家电市场庞大的销售规模为继电器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在传统领域: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汽车、家用电器等传统下游市场稳步发展,为继电器行业发展带来可观的市场容量。一方面,我国汽车产销量始终维持在2500万辆以上,且自2021年起逐渐上升,2024年分别达到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 ,同比分别增长3.7%和4.5%,为继电器行业带来了良好的应用空间。另一方面,在家电领域,继电器被广泛应用于空调、冰箱、洗衣机等电器控制电路中。据统计,每台空调需要4-8个继电器、每台冰箱需要4-5个继电器、每台洗衣机需要6-7个继电器等等。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家电制造国和消费国,近年来其零售额(不含3C)总体维持在8000亿元以上,且自2023年起逐渐回升,2024年突破9000亿元。我国家电市场庞大的销售规模为继电器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奥维云网、观研天下整理

在新兴领域:航天航空、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光伏等)、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新兴领域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拓展了继电器的市场空间,为行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以新能源汽车为例,其除需要传统汽车所需的低电压继电器以外,还需配备特殊的高压直流继电器(每台新能源汽车约需配备5-8 只高压直流继电器),对继电器的需求量更大。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迅速,产销量不断攀升, 2024年分别达到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对继电器需求量持续上升。

在新兴领域:航天航空、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光伏等)、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新兴领域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拓展了继电器的市场空间,为行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以新能源汽车为例,其除需要传统汽车所需的低电压继电器以外,还需配备特殊的高压直流继电器(每台新能源汽车约需配备5-8 只高压直流继电器),对继电器的需求量更大。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迅速,产销量不断攀升, 2024年分别达到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4.4%和35.5%,对继电器需求量持续上升。

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在传统领域和新兴领域共同发力下,我国继电器市场规模稳步扩容,由2019年的214.45亿元上升至2023年的265.2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5.46%。

在传统领域和新兴领域共同发力下,我国继电器市场规模稳步扩容,由2019年的214.45亿元上升至2023年的265.2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5.46%。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3.继电器进口规模持续缩小,贸易顺差额扩大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继电器生产国,也是继电器净出口国,且长期处于贸易顺差状态。数据显示,自2022年起我国继电器进口规模持续缩小,2024年进口量和进口额分别为11.67 亿个和58.38 亿元,同比分别下降20.46%和8.49%。从出口来看,2019-2024年我国继电器出口量维持在25万吨以上,2024年有所上升,约为26.31万吨,同比下降2.86%;虽然其出口量变化幅度较大,但得益于出口均价整体上涨,其出口额也呈现整体上升态势,2024年达到125.51 亿元,同比增长3.51%。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继电器生产国,也是继电器净出口国,且长期处于贸易顺差状态。数据显示,自2022年起我国继电器进口规模持续缩小,2024年进口量和进口额分别为11.67 亿个和58.38 亿元,同比分别下降20.46%和8.49%。从出口来看,2019-2024年我国继电器出口量维持在25万吨以上,2024年有所上升,约为26.31万吨,同比下降2.86%;虽然其出口量变化幅度较大,但得益于出口均价整体上涨,其出口额也呈现整体上升态势,2024年达到125.51 亿元,同比增长3.51%。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

此外,自2021年起,我国继电器净出口量整体上升,2024年达到14.64万吨,同比增长34.26%;同时其贸易顺差额持续扩大,由2021年的26.53亿元上升至2024年的 67.13 亿元。

此外,自2021年起,我国继电器净出口量整体上升,2024年达到14.64万吨,同比增长34.26%;同时其贸易顺差额持续扩大,由2021年的26.53亿元上升至2024年的 67.13 亿元。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

4.宏发股份为我国及全球继电器行业领军企业

按企业性质不同,我国继电器行业参与者可以分为两大阵营。一是以宏发股份、三友联众、宁波福特等为代表的本土企业阵营,大多布局中低端市场,主要应用于汽车、家电、电力等领域;二是以泰科、松下、海拉电子等为代表的外资企业阵营,主要集中在中高端市场。其中,宏发股份为我国及全球继电器行业领军企业,市场份额常年排名第一。数据显示,2019年宏发股份在全球的市场份额达到14.1%,排名第一,2023年上升至21.6%,继续稳居行业龙头地位。

按企业性质不同,我国继电器行业参与者可以分为两大阵营。一是以宏发股份、三友联众、宁波福特等为代表的本土企业阵营,大多布局中低端市场,主要应用于汽车、家电、电力等领域;二是以泰科、松下、海拉电子等为代表的外资企业阵营,主要集中在中高端市场。其中,宏发股份为我国及全球继电器行业领军企业,市场份额常年排名第一。数据显示,2019年宏发股份在全球的市场份额达到14.1%,排名第一,2023年上升至21.6%,继续稳居行业龙头地位。

数据来源:宏发股份年报、观研天下整理(W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全球量子战略竞逐 我国量子计算芯片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未来多技术路线并行

全球量子战略竞逐 我国量子计算芯片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未来多技术路线并行

量子计算芯片作为未来算力的战略制高点,正引领全球科技竞争新格局。然而,这一前沿领域也伴随着严峻挑战。近年来,欧美及日本等发达国家相继出台对华量子技术出口管制措施,使得我国量子计算产业自立自强迫在眉睫。在此背景下,中国量子计算芯片行业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与鲜明的本土特色。一方面,市场规模在全球及国内政策支持、投资升温与广

2025年10月14日
需求+政策+并购共振 空白掩模版行业高端国产替代窗口期显现

需求+政策+并购共振 空白掩模版行业高端国产替代窗口期显现

全球空白掩模版市场被日本企业牢牢掌控,信越化学(Shin-Etsu)、豪雅(Hoya)、旭硝子(AGC)三家企业合计占据全球约80% 的市场份额,其中HOYA主导高端市场;韩国企业是日本垄断下的 “少数突破者”,以 S&S Tech(三星子公司)、SKE(SKC 集团子公司)为代表,合计占据全球约 15%-20% 的市

2025年10月13日
算力需求转向推理端 我国ASIC芯片行业迎来广阔市场空间 国产企业加速崛起

算力需求转向推理端 我国ASIC芯片行业迎来广阔市场空间 国产企业加速崛起

随着AIGC产业从模型训练走向大规模商业应用,算力需求的中心正经历从“训练”到“推理”的关键转变。ASIC(专用集成电路)芯片凭借其针对特定任务深度定制所带来的极致能效比和成本优势,在智能驾驶、智能家居等海量终端部署场景中展现出比GPU更强的潜力,预计到2027年推理工作负载将占据中国服务器市场的72.6%。

2025年10月13日
我国半导体激光加工设备行业正逐步向成熟期迈进 国产替代市场仍一片蓝海

我国半导体激光加工设备行业正逐步向成熟期迈进 国产替代市场仍一片蓝海

我国半导体激光加工设备行业开始发展于20世纪60年代,不过当时处于技术萌芽期。到20世纪70-80年代,我国半导体激光加工设备行业才逐渐进入‌商业化,但当时设备基本依赖进口。直到2010年后,随着《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等政策出台,德龙激光、大族激光等企业实现激光划片机、解键合设备国产化以及下游半导体行

2025年10月13日
民用无人机电动动力系统行业迎规模扩张与技术升级新机遇 工业级将成市场核心引擎

民用无人机电动动力系统行业迎规模扩张与技术升级新机遇 工业级将成市场核心引擎

作为无人机的“心脏”,民用无人机电动动力系统的性能直接决定了整机的飞行性能与作业能力。当前,在工业级应用取代消费级成为核心驱动力、以及全球各国竞相布局低空经济的背景下,这一市场正迎来高速增长。而下游工业级应用的效率革命,对动力系统的续航、载荷及精度提出了更高要求,直接倒逼高能量密度电池、轻量化电机等关键技术突破。数据显

2025年10月11日
政策与需求双轮驱动 我国人工智能微控制器(AI MCU)行业进入“群雄逐鹿”阶段

政策与需求双轮驱动 我国人工智能微控制器(AI MCU)行业进入“群雄逐鹿”阶段

智能家居的摄像头能本地识别人形,工业传感器可自行预判故障,这背后是一场由人工智能微控制器(AI MCU)引领的边缘智能革命。它并非简单的功能叠加,而是在继承传统MCU低功耗、低成本基因的基础上,植入专用的AI加速“大脑”,从根本上解决了终端设备对实时响应、数据隐私和网络依赖的核心痛点。

2025年10月1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