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水处理膜行业驱动因素及前景分析: 需求市场潜力大 增量空间仍可观

一、水处理膜概述

水处理膜一般指水处理过滤膜,是一种具有选择性分离功能的材料,当在膜两边施加压力差或电位差等推动力时,可以使原料侧组分选择性地通过膜,以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按照分离原理和驱动力,水处理膜可以分为微滤膜(MY)、超滤膜(UF)、纳滤膜(NF)、反渗透膜(RO)等,主要应用领域涉及污水处理、饮用水处理、海水淡化等方面。

水处理膜分类情况

分类方法 孔径范围 截留物 应用领域
微滤膜(MY) 0.1-1.0微米 悬浮物颗粒 污水、废水处理等领域
超滤膜(UF) 0.01-0.1微米 胶体和超过截留分子量的分子 污水、废水处理及回用和给水净化等领域
纳滤膜(NF) 0.001-0.1微米 有机物、多价离子 优质饮用水、软化水以及有价成分的浓缩分离等方面
反渗透膜(RO) <0.001微米 溶剂、溶质、溶解盐 工业纯水、海水淡化、纯净水生产等领域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二、水处理膜行业发展驱动因素分析

第一,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由2017年的58.52%上升至2023年的66.16%。随着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持续上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集聚,生产生活用水量不断增大,带动水处理膜市场需求上升。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城市和县城供水总量持续上升,2022年分别达到6744063万平方米和1261941.93万平方米。

第一,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由2017年的58.52%上升至2023年的66.16%。随着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持续上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集聚,生产生活用水量不断增大,带动水处理膜市场需求上升。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城市和县城供水总量持续上升,2022年分别达到6744063万平方米和1261941.93万平方米。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住建部、观研天下整理

第二,目前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5%,水资源相对匮乏。同时随着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上升和工业化发展,城市和县城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在此背景下,开展污水资源化利用,对缓解水资源短缺、改善水环境和水生态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污水处理行业发展,城市和县城污水处理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污水处理量持续上升,2022年分别达到626.89亿立方米和111.41亿立方米,为水处理膜行业带来大量需求。

第二,目前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5%,水资源相对匮乏。同时随着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上升和工业化发展,城市和县城污水排放量逐年增加。在此背景下,开展污水资源化利用,对缓解水资源短缺、改善水环境和水生态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污水处理行业发展,城市和县城污水处理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污水处理量持续上升,2022年分别达到626.89亿立方米和111.41亿立方米,为水处理膜行业带来大量需求。

数据来源:住建部、观研天下整理

第三,为了缓解我国近海地区和海岛水资源紧缺状况,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海水淡化产业发展,海水淡化工程数量和规模持续上升,为水处理膜行业带来更多需求。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现有海水淡化工程156个,工程规模2522956吨/日,比2022年增加了165908吨/日。

第三,为了缓解我国近海地区和海岛水资源紧缺状况,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海水淡化产业发展,海水淡化工程数量和规模持续上升,为水处理膜行业带来更多需求。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现有海水淡化工程156个,工程规模2522956吨/日,比2022年增加了165908吨/日。

数据来源:自然资源部海洋战略规划与经济司、观研天下整理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水处理膜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发展趋势研究报告(2024-2031年)》显示,第四,为了推动水处理膜相关技术研发和使用,近年来我国相继发布《海水淡化利用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关于印发工业水效提升行动计划的通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等多项利好政策。这些政策的发布和推行,为水处理膜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助力其进一步发展。如2021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自然资源部发布的《海水淡化利用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提出推广使用超滤、微滤、反渗透等膜分离技术,促进提升城镇、工业、农业农村等重点领域污水资源化利用水平。围绕海水淡化骨干和优势企业,培育分离膜制造业集聚区,重点发展海水淡化反渗透膜、微滤膜、超滤膜、纳滤膜元件及组件,加强膜蒸馏膜、正渗透膜等新型膜元件及组件开发。

我国水处理膜行业相关政策

发布时间 发布部门 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2021年5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 自然资源部 海水淡化利用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 推广使用超滤、微滤、反渗透等膜分离技术,促进提升城镇、工业、农业农村等重点领域污水资源化利用水平。围绕海水淡化骨干和优势企业,培育分离膜制造业集聚区,重点发展海水淡化反渗透膜、微滤膜、超滤膜、纳滤膜元件及组件,加强膜蒸馏膜、正渗透膜等新型膜元件及组件开发。
2022年4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两部委关于产业用纺织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研发反渗透膜、纳滤膜、正渗透膜材料,推动产品在海水及苦咸水淡化、废水处理等领域的应用。
2022年6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水利部等六部门 关于印发工业水效提升行动计划的通知 围绕行业节水技术难点和装备短板加强协同攻关,着力突破高浓度有机废水和高盐废水处理与循环利用、高性能膜材料、高效催化剂、绿色药剂、智能监测与优化控制等节水关键共性技术。选择应用范围广、节水潜力大的冷却塔、空冷器、水处理膜等工业节水装备,制定工业节水装备行业规范条件,提升节水高端装备供给能力。
2023年12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 将纳滤膜和反渗透膜纯水装备纳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鼓励类目录。对鼓励类投资项目,按照国家有关投资管理规定进行审批、核准或备案;鼓励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提供信贷支持。对鼓励类投资项目的其他优惠政策,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2023年12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 住房城乡建设部 生态环境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住房城乡建设部 生态环境部关于推进污水处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实施意见 开展污水处理绿色低碳关键技术攻关,重点突破高浓度有机废水和高盐废水处理与循环利用、高性能膜材料、环保型药剂、温室气体控制、智能监测与优化控制等关键共性技术。
2024年2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等八部门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强矿井水保护和利用的指导意见 鼓励将海水淡化技术应用于矿井水处理,推广利用膜浓缩、反渗透等脱盐工艺。开展新型药剂、智能化监控、生态脱盐、可再生能源耦合脱盐、纳滤及其他新型分离膜等技术研究,实现高效能、低成本应用。
2024年6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发展节水产业的指导意见 围绕行业技术难点加强协同攻关,着力突破有机废水和高盐废水处理与循环利用、高效冷却、高性能膜材料、高效催化剂和绿色药剂、热力和工艺系统节水、洗涤节水、智能监测与优化控制、非常规水利用等关键共性技术。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水处理膜行业发展现状和前景分析

由上可见,在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上升、污水处理量扩大、海水淡化工程数量和规模增长及政策助力等多重因素推动下,我国水处理膜市场需求向好,带动其市场规模不断扩容,2023年突破400亿元,同比增长10.96%。

由上可见,在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上升、污水处理量扩大、海水淡化工程数量和规模增长及政策助力等多重因素推动下,我国水处理膜市场需求向好,带动其市场规模不断扩容,2023年突破400亿元,同比增长10.96%。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未来,我国水处理膜行业发展前景依旧向好,下游需求潜力仍然较大。首先,2024年7月国务院发布的《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提出经过5年的努力,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升至接近70%。未来随着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上升和国家对环境保护日益重视,城市和县城供水规模和污水处理量将进一步增长,从而持续助力水处理膜行业发展。其次,农村由于经济条件限制以及居民环境保护意识的缺乏,目前污水处理率仍较低,2021年仅28%。未来随着农村地区污水处理率提高,也将进一步推动水处理膜行业的发展。最后,海水淡化是我国海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大力支持下,海水淡化产业将持续发展,其工程数量和规模也将进一步增长,进而为水处理膜行业带来更多需求。此外,在利好政策推动下,水处理膜相关技术水平和产品性能也将得到提升,不断拓展水处理膜下游应用场景和助力着行业的创新发展,而这也将成为行业未来需求市场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W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碳酸钾行业进入良性发展期 供需格局不断改善 市场价格稳中有升

我国碳酸钾行业进入良性发展期 供需格局不断改善 市场价格稳中有升

国内碳酸钾已经历较长的出清周期,目前行业内生产企业较少,存续的企业多为管理能力出众、技术工艺领先的企业,它们逐渐形成规模化经营,在此背景下,当前国内碳酸钾市场呈现寡头竞争格局,其中轻质碳酸钾生产企业仅剩大洋生物和振兴化肥两家。

2025年11月06日
我国异丙醇行业长期存在结构性产能过剩 电子级需求强劲伴进口依赖

我国异丙醇行业长期存在结构性产能过剩 电子级需求强劲伴进口依赖

异丙醇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与有机溶剂,应用覆盖医药中间体、农药、电子清洗等多个领域。我国其生产以丙酮加氢法为主,近年产能和产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但结构性过剩问题突出,产能利用率长期低于60%。

2025年11月06日
我国顺丁橡胶行业:供需矛盾凸显、价格承压回落 出口“量额齐升”逆转贸易格局

我国顺丁橡胶行业:供需矛盾凸显、价格承压回落 出口“量额齐升”逆转贸易格局

自2022年起,我国顺丁橡胶行业进入新一轮扩能周期,2024年产能突破200万吨大关,其中镍系产品以约71%的产能占比稳居主导地位。2025年上半年,顺丁橡胶供需矛盾凸显,价格整体震荡回落。值得关注的是,出口市场表现亮眼,“量额齐升”态势推动我国在2025年1-9月实现从净进口国向净出口国的历史性转变,贸易差额也由逆转

2025年11月03日
下游需求旺盛叠加国内产能萎缩 我国溴素行业进口依赖度不断攀升 价格进入上行通道

下游需求旺盛叠加国内产能萎缩 我国溴素行业进口依赖度不断攀升 价格进入上行通道

近年我国溴素进口依赖度不断攀升。数据显示,2021-2024年我国溴素进口依赖度从47%升至57%。到2025年2月,我国溴素进口依赖度进一步升至66%。

2025年11月01日
我国硫酸铵行业分析:农工需求双驱 自主供应能力强 出口“量额齐升”

我国硫酸铵行业分析:农工需求双驱 自主供应能力强 出口“量额齐升”

我国硫酸铵应用以农业领域为主,且刚需属性较强,近年农作物播种面积稳步增长,为行业需求提供了持续支撑;工业领域应用则呈现多点开花态势,尤其在稀土冶金与锂电回收等领域展现出显著潜力,有望推动需求结构逐步优化。

2025年10月30日
我国电子胶粘剂行业:产业链完整、需求多元 国内企业积极产能布局助力国产替代

我国电子胶粘剂行业:产业链完整、需求多元 国内企业积极产能布局助力国产替代

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等新兴领域快速发展,为电子胶粘剂行业打开新增长曲线。其中,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电子胶粘剂主要用于电池包密封与电芯固定、车载芯片/雷达/中控屏等电子部件粘接、电机控制器绝缘防护,可保障部件稳定运行与整车安全。受益于技术进步推动产品性能提升、消费者认可度提高及国家政策支持,产销量快速攀升,为电子胶粘剂行

2025年10月30日
我国乳胶行业:供需失衡加剧推高进口依赖度 供应链脆弱性成核心挑战

我国乳胶行业:供需失衡加剧推高进口依赖度 供应链脆弱性成核心挑战

当前,我国天然乳胶市场呈现显著的供需矛盾。从生产端来看,国内天然乳胶产能高度集中于云南、海南、广东三大基地,其中云南与海南合计贡献全国98.2%的产量。但受气候影响(如2025年二季度海南产区降雨导致原料产出不及去年同期),供应稳定性不足。

2025年10月28日
我国己内酰胺行业现状分析:价格震荡下行、盈利减弱 贸易格局实现逆转

我国己内酰胺行业现状分析:价格震荡下行、盈利减弱 贸易格局实现逆转

我国己内酰胺下游消费结构呈单一且高度集中的特点,其核心下游尼龙6在锦纶纤维与工程塑料的双轮驱动下产量稳步增长,为上游己内酰胺提供了持续需求支撑。供应端与贸易端同步发力,2020-2024年己内酰胺行业产能、产量持续提升,出口规模也大幅增长,并于2024年实现贸易格局的关键转变——从净进口转为净出口,贸易差额同步由逆转顺

2025年10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