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国家加强卫生建设 我国抗精神病药物行业需求规模大 抑郁症药物商业价值高

1、抗精神病药定义

精神疾病,又称精神障碍,是一大类疾病的总称,分为器质性精神障碍和非器质性精神障碍两大类。主要是由于各种生物、心理和社会环境因素引起的脑功能紊乱,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可以大致分为10种精神障碍,细分之下,更是多达400余种疾病类型。

目前,我国在数据库里登记在册的重性精神障碍患者数量高达660万,包含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持久的妄想症(偏执性精神病)、双相(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等6种。其中,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是精神科*的两种重性疾病,占平时就诊量的70%-80%。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抗精神病药物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未来前景研究报告(2024-2031)》显示,抗精神病药又称强安定药或神经阻滞剂,在一定的治疗剂量下不影响患者的智力和意识,但能有效地控制患者的精神运动兴奋、幻觉、妄想、敌对情绪、思维障碍和异常行为等精神症状。药物可以影响信息在脑细胞间的传递,主要作用于脑干网状激活系统,边缘系统及下视丘,作用区域从大脑皮层直至神经肌肉接头。

抗精神病药物是指一类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躁狂发作等其它严重精神障碍的药物,主要分为传统的抗精神病药物和新型的抗精神病药物。传统的抗精神病药物经常使用的有舒必利、奋乃静、氟哌啶醇等,传统的抗精神病药物的主要副作用是锥体外系的副作用

2、抗精神分裂药物经历了三代迭代,长效剂型药物将成为研发方向

抗精神分裂药物和抗抑郁药物约占整个抗精神病药市场80%以上的份额,这两款药物也是目前价值高的精神类药物。经过多年的研发,我国抗精神分裂药物已经经历三代迭代。

我国抗精神分裂药物发展迭代

<strong>我国抗精神分裂药物发展迭代</strong>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聚焦整个抗精神分裂药物市场,我国精神分裂症患者数量规模庞大,并且呈现稳定增长趋势。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精神分裂症患者数量为678.4万人,预计2025年将达到689万人。

聚焦整个抗精神分裂药物市场,我国精神分裂症患者数量规模庞大,并且呈现稳定增长趋势。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精神分裂症患者数量为678.4万人,预计2025年将达到689万人。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在治疗药物方面,第二代药物由于药品数量大以及更好的安全性和疗效,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根据数据,2023年上半年,国内抗精神分裂药物Top5品种占据整体销售额八成以上,分别为奥氮平(二代)、帕利哌酮(二代)、富马酸喹硫平(二代)、阿立哌唑(三代)、利培酮(二代)。

在治疗药物方面,第二代药物由于药品数量大以及更好的安全性和疗效,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根据数据,2023年上半年,国内抗精神分裂药物Top5品种占据整体销售额八成以上,分别为奥氮平(二代)、帕利哌酮(二代)、富马酸喹硫平(二代)、阿立哌唑(三代)、利培酮(二代)。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不过,目前,国内抗精神分裂药物市场竞争充分,早期的专利逐渐过期,导致其商业价值较低。而且,虽然国产抗精神分裂药物销量占比超过九成,但销售额却被外企所占据。随着国家集采深入推进,外企普通剂型市场份额逐渐被国产所挤占,只能转为聚焦难度更高的长效剂型药物,这同样也是延长专利过期药物生命周期的重要手段,未来有望成为研究方向。

国内在研和上市抗精神分裂长效剂型药物

药物名称

申报企业

最高状态

状态开始时间

棕榈酸帕拉利哌酮

齐鲁制药

已上市

2023-09-28

绿叶制药

上市申请

2022-12-28

科伦制药

BE

2022-11-04

圣兆药业

BE

2022-02-24

绿叶制药

已上市

2021-01-12

圣兆药物

申请上市

2023-08-31

利培酮微球

齐鲁制药

申请上市

2013-07-01

帝奇医药

批准临床

2021-04-14

阿立哌唑微球

丽珠医药

申请上市

2023-09-12

丽珠医药

BE

2023-08-21

阿立哌唑长效注射液

辰欣药业

I期临床

2023-05-28

科伦药业

I期临床

2020-08-17

奥氮平注射液(冻干)

齐鲁制药

III期临床

2023-02-08

东阳光药

批准临床

2017-03-07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9500万抑郁症病患背后,抗抑郁症药物规模庞大

抑郁症作为精神类疾病的另一个大分支,近年受关注度较高,并且治疗缺口却更大。根据《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我国抑郁症患病人数高达9500万,但治疗率仅为9.5%。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抗抑郁症市场规模约172亿元,行业集中度较高,2017年以前主要被辉瑞、丹麦灵北和礼来等几家外企占据。

具体品种方面,根据数据,2023年上半年销售额TOP5的抗抑郁药均为SSRI/SNRI抑制剂,分别是阿戈美拉汀片、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盐酸舍曲林片、盐酸文拉法辛和米氮平片,销售额分别为5.78亿元、4.75亿元、3.64亿元、3.51亿元、3.41亿元。

不过,2022年11月,绿叶制药的盐酸托鲁地文拉法辛缓释片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成为国内自主研发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用于治疗抑郁症的化药1类创新药,标志着我国在高失败率的CNS(中枢神经系统)创新药研制领域正走向世界前沿。自2023年以来,国内抗抑郁药先后有多款国产药获批上市,如盐酸文拉法辛缓释片、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等,还有16款抗抑郁1类新药处于获批临床及以上阶段。

在研抑郁症创新药一览

药品名称

药企名称

研发进展

磷酸嘧替佐酮片

东阳光药

临床I

盐酸羟哌吡酮片(HHT-101)

华海药业

临床II

JJH201501

吉贝尔药业

临床II

盐酸阿姆西汀肠溶片

石药集团

临床II

GW117胶囊

广为医药

临床II

SAL0114

信立泰药业

临床I

FZ016胶囊

方正医药

临床I

ZL006-05

益诺依生物

临床I

NH102盐酸盐片

恩华药业

临床I

JS1-1-01

天士力

临床I

HS-10353胶囊

豪森药业

临床I

PMS-001

普美圣医药

临床I

HEC113995PAH20

东阳光药

临床I

NH102盐酸盐片

恩华药业

临床I

SAL0114

信立泰

临床I

GW117口崩片

广为医药

获批临床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国家注重精神类疾病卫生建设,我国抗精神疾病药物行业发展前景可观

同时,近年来,国家也非常重视精神类疾病卫生建设。截止2023年底,中央财政投资106亿元,改扩建540余所医疗卫生机构,为600余所医疗卫生机构配置精神专科基本医疗设备;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分别达到80%、70%左右;持续开展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累计培训1.6万余人,其中1.2万余人已加注精神科执业资质,1万余人转岗到精神科工作;支持抑郁症、睡眠障碍、焦虑障碍及药物成瘾等方向21个项目,合计国拨经费5.18亿元,建设3家国家精神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促进创新和转化等等。

而且随着新医改方案出台,新农合和社区医疗服务的发展、全民医保以及医保政府补助标准和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的不断提高,将促进整个医药市场的扩容,为抗精神类药物行业带来有利的市场机遇。综上所述,在需求规模基数庞大、政策高度扶持下,我国抗精神疾病药物行业发展前景广阔。(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政策、需求、技术三重驱动 我国康复医疗迎机遇 但体制不完善+供给不足挑战仍存

政策、需求、技术三重驱动 我国康复医疗迎机遇 但体制不完善+供给不足挑战仍存

长期以来,我国医疗体系存在“重治疗、轻康复”的现象。但近年这一情况正在不断扭转。国家层面连续出台重磅政策,将康复医疗纳入健康中国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如2025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医养照护与管理专业建设工作的通知》,提出引导学校联合医养结合机构、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基层医

2025年11月06日
血液透析中心增多并下沉 促血液透析行业相关设备及耗材扩容 国产替代趋势显著增强

血液透析中心增多并下沉 促血液透析行业相关设备及耗材扩容 国产替代趋势显著增强

在国内,随着医保政策的不断完善,血液透析治疗的报销比例大幅提高,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使得更多患者能够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同时,国内医疗资源的不断投入和优化,血液透析中心的数量逐渐增加,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为市场的扩容提供了有力支撑。2020-2025年H1我国血液透析中心数量由6377家增长至8928家。

2025年10月31日
核心技术突破下骨传导耳机行业多点开花 头部稳步扩张 中小型企业如何突围?

核心技术突破下骨传导耳机行业多点开花 头部稳步扩张 中小型企业如何突围?

骨传导耳机早期聚焦于医疗领域的听力辅助,为传导性耳聋、单侧耳聋患者提供非侵入式听力重建方案。京东数据显示,2023年面向听力障碍人群的医疗级骨传导耳机产品需求增速高达50%。随着骨传导耳机行业在核心技术(如振子技术、漏音控制技术、噪声消除技术)领域取得显著进展,骨传导耳机在音质、漏音控制及佩戴舒适性方面实现了显著提升,

2025年10月30日
两大因素驱动 我国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行业成长性较好 国产快速崛起

两大因素驱动 我国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行业成长性较好 国产快速崛起

近年来,随着侵入性检查、介入治疗和手术、广谱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和肿瘤化疗药物的广泛应用,真菌感染的风险正在快速增加,尤其是病毒合并曲霉的感染以及由酵母及酵母样真菌造成的真菌性脓毒症。根据数据,全球每年约 3 亿人罹患严重的真菌感染,其中侵袭性真菌病发病率逐年提升,侵袭性真菌病平均致死率可达 27.6%。侵

2025年10月23日
免疫治疗将开启新纪元 我国胃癌围术期药物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良好

免疫治疗将开启新纪元 我国胃癌围术期药物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良好

全球每年新发胃癌病例约120万,中国约占其中的40%。中国早期胃癌占比很低,仅约20%,大多数发现时已是进展期,总体5年生存率不足50%。根据中国国家癌症登记中心数据,中国与美国胃癌新发患者人数预计将在2026年分别达到34.6万人、2.9万人。

2025年10月17日
惠及约20万存量患者 我国重症肌无力药物行业景气度较高 精准靶向成趋势

惠及约20万存量患者 我国重症肌无力药物行业景气度较高 精准靶向成趋势

重症肌无力(MG)作为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引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波动性肌无力为特征,严重者可致呼吸衰竭,危及生命。其致病机制明确,约85%的患者与抗AChR抗体介导的补体通路激活密切相关。中国作为MG患者大国,拥有约20万存量患者,其中约15%-20%可能进展为死亡率极高的肌无力危象,临床需求远未满足。长期以

2025年10月17日
国产获取差异化竞争优势 我国宠物驱虫药行业迎来更多增长机会

国产获取差异化竞争优势 我国宠物驱虫药行业迎来更多增长机会

随着科学养宠的观念深入人心和人们对宠物的情感投入增加,宠物驱虫药市场迎来更多增长机会。按照宠物犬、猫平均一次驱虫价格62.51元/只、90.02元/只,平均一年驱虫3.47次、3.45次计算,2024年我国宠物犬、猫驱虫药市场规模分别达114.10亿元、221.99亿元,我国宠物驱虫药总市场规模达336.09亿元。

2025年10月14日
千亿赛道上的“精准制导”革命 我国抗体药物行业内外资企业竞合

千亿赛道上的“精准制导”革命 我国抗体药物行业内外资企业竞合

抗体药物以其“高特异性、高有效性”的特点,已成为现代生物医药的核心支柱。中国抗体市场正以远超全球的增速(35.4% CAGR)狂奔,规模从2019年迅猛增长至2024年的1312亿元。在巨大临床需求、审评审批改革与医保放量的多重驱动下,市场格局呈现“内外资竞合,创新驱动分化”的复杂态势,本土创新力量正强势崛起

2025年10月0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