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存量与增量双驱动降脂药行业规模扩大 国产企业加速入局PCSK9靶点药物

1、降脂药概述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降脂药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降脂药是指降低血脂水平的药物。血脂是血浆中的中性脂肪(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和类脂(磷脂、脂、固醇、类固醇)的总称,广泛存在于人体中。它们是生命细胞的基础代谢必需物质。一般说来,血脂中的主要成份是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全球降血脂药行业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药物发现阶段、稳步发展阶段与新型药物研制阶段。其中,新型可注射降脂生物制剂PCSK9抑制剂问世于2015年,为降脂药行业带来了新的动力,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期。

降脂药发展历程

<strong>降脂药发展历程</strong>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降血脂药物是一种用于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的药物,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根据作用机制不同,降脂药主要分为他汀类药物、贝特类药物、烟酸类药物、胆汁螯合剂、PCSK9(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型)抑制剂等类别。

降血脂药物简介

类型

主要概况

他汀类药物

通过竞争性抑制与HMG-CoA还原酶结合,从而降低胆固醇合成含量,代表药物是阿托伐他汀、洛伐他汀等。

贝特类药物

可激活PPAR,诱导脂蛋白酯酶表达,促进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颗粒中甘油三脂水解,导致血浆VLDL减少,代表药物是非诺贝特、吉非贝齐等。

烟酸类药物

影响甘油二酯酰基转移酶(DGAT-2)来抑制VLDL合成且能延缓HDL的分解,代表药物是阿西莫司等。

胆汁螯合剂

通过螯合胆汁酸,阻止肠道内富脂颗粒被胆酸乳化,阻止胆酸和胆固醇从肠道吸收,代表药物为盐酸考来维仑。

PCSK9抑制剂

通过抑制PCSK9的活性降低血液中的LDL-C水平,代表药物是依洛尤单“Evolocumab”。

中成药

抑制内源性脂质的合成、调节脂质的代谢,减少外源性脂质在肠道的吸收,代表药物是血脂康胶囊、通心络胶囊等。

中药方剂

调理肝脾、驱寒活血、补益肝肾等,代表药物虎村、大黄、柴胡、半夏、甘草等。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我国血脂异常群体呈现年轻化趋势,患者规模庞大

高血脂症是由于脂质代谢运转异常,人体血浆中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于正常值以及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于正常值所引起的代谢性疾病。高血脂症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以及糖尿病、肾衰竭等疾病的主要病因,临床诊断依据人体血脂水平可分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以及混合型高脂血症四大类。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大约有1700万人死于这种慢性疾病,占全球总死亡人数的30%左右。血脂异常多发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我国老年人血脂异常总体患病率高达47%。同时,2022年国内血脂异常人数高达2亿人,人群还在持续扩大,并且高血脂属于慢性病患者需要长期用药。

此外,我国血脂异常趋向年轻化,根据国家心血管病中心调查数据显示,我国18岁及以上人群的血脂异常总体患病率从18.6%提升至40.4%。

3、我国降血脂药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大,2023年有望超过500亿

因此,在上述存量与增量的双重驱动,以及国家推出一系列政策扶持仿制药和创新药的发展,我国降血脂药市场前景广阔,规模不断扩大。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降脂药行业市场规模约为470亿元,2017-2022年的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0.0%,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将突破500亿元。

因此,在上述存量与增量的双重驱动,以及国家推出一系列政策扶持仿制药和创新药的发展,我国降血脂药市场前景广阔,规模不断扩大。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降脂药行业市场规模约为470亿元,2017-2022年的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0.0%,预计2023年市场规模将突破500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集采影响逐渐减弱,阿托伐他汀钙稳居销售首位,新型PCSK9生物制剂崛起

自国家集中采购政策实施以来,降脂药成为市场热点,以期为高血脂患者提供高质量且价格合理的降脂药物,但也导致市场出现一定收缩。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上半年,在已经落地执行的八批国家集采中,共有6个降脂药被纳入。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率作为热门药品,被纳入第一批集采,随后的第二批、第三批、第七批、第八批国采分别将辛伐他汀、匹伐他汀、依折麦布、复方降脂药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纳入。

不过,从销售情况来看,虽然整个降脂药市场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但热门品种仍然保持增长趋势,并且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和匹伐他汀市场销量也逐渐回升。根据相关资料可知,2023年上半年降脂药销售额TOP10中,有2个药物销售额超过10亿元,是阿托伐他汀钙和瑞舒伐他汀钙,分别拥有22.91亿元和13.18亿元销售额。

2023年上半年我国降脂药零售市场销售额TOP10

排名

药物名(通用名)

销售额(百万元)

1

阿托伐他汀钙

2291

2

瑞舒伐他汀钙

1318

3

非诺贝特

214

4

辛伐他汀

198

5

依折麦布

185

6

血脂康(中成药)

151

7

绞股蓝总苷(中成药)

64

8

匹伐他汀钙

55

9

普伐他汀

53

10

卵磷脂

52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根据数据,在国内等级医院中2023年上半年降脂药销售额TOP10里,其中阿托伐他汀钙以21.87亿元位居榜首,比第二名高出9.5亿元。值得注意的是新型的PCSK9生物制剂依洛尤单抗和阿利西尤单抗的销售额均进入TOP10,排名第4和第9名,爆发力量不容小觑。

2023年上半年降脂药国内等级医院销售额TOP10

排名

药物名(通用名)

销售额(百万元)

是否进入国家集采

1

阿托伐他汀钙

2187

第一批

2

烟酸

1237

3

瑞舒伐他汀钙

1077

第一批

4

依洛尤单抗

493

5

血脂康(中成药)

425

6

普伐他汀

320

7

海博麦布

292

8

依折麦布

271

第七批

9

阿利西尤单抗

244

10

非诺贝特

229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5、PCSK9药物发力,国内药企加速入局

而新型的PCSK9生物制剂崛起,其主要原因还是得益于PCSK9靶点市场潜力巨大,国内企业加速布局。高血脂是一种慢性病药物,患者需要长期服用,而PCSK9单抗可能需要2-3周注射一次以维持血浆游离PCSK9活性被抑制,患者依从性较低。PCSK9靶点巨大的市场潜力,也吸引着国内玩家加速布局。

例如,信达生物的PCSK9单抗已经获批上市,恒瑞医药、康方生物、君实生物等国内药企也在申请上市蓄势待发。2023年10月7日,圣因生物自研的PCSK9 siRNA药物SGB-3403获批临床;11月30日,石药集团自研的PCSK9 siRNA药物SYH2053刚刚获批临床,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12月25日,瑞博生物宣布,与齐鲁制药达成合作,将PCSK9小核酸药物RBD7022的国内权益授予齐鲁制药,而瑞博生物将获得总计超过7亿元的首付款和里程碑款。

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依洛尤单抗与阿利西尤单抗的销售额分别为5.35亿元和2.45亿元,同比增长分别达到192.2%和236.9%。

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依洛尤单抗与阿利西尤单抗的销售额分别为5.35亿元和2.45亿元,同比增长分别达到192.2%和236.9%。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由此可见,我国降脂药行业在PCSK9方面的博弈已经从单抗逐渐过渡到小核酸领域。未来,谁能够首发在PCSK9小核酸领域的博弈中取得胜利,谁将抢夺更多市场份额。(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益生元已完成从原料供应到终端消费的全链条布局 市场迈入五大趋势新周期

我国益生元已完成从原料供应到终端消费的全链条布局 市场迈入五大趋势新周期

益生元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应用领域正日益广泛。从富含益生元的低温酸奶、乳酸菌饮料等乳制品,到添加低聚果糖的面包、饼干等烘焙食品,再到功能性饮料及膳食补充剂,随着消费者对肠道健康管理的日益重视,益生元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已从单一功能向多维度健康赋能转变,为产业升级提供了核心驱动力。目前益生元在各类食品中已被广泛

2025年11月11日
全球盐酸氨丙啉供给压力加剧 市场价格上涨 国内出口导向下本土厂商有望充分受益

全球盐酸氨丙啉供给压力加剧 市场价格上涨 国内出口导向下本土厂商有望充分受益

盐酸氨丙啉技术壁垒高,反应链条长,控制要求严格,市场参与者较少,代表包括美国辉宝、大洋生物、绿洲化工、东康源科技、众合化工等。其中美国辉宝和中国大洋生物市占率合计超90%,呈现双寡头格局。

2025年11月07日
政策、需求、技术三重驱动 我国康复医疗迎机遇 但体制不完善+供给不足挑战仍存

政策、需求、技术三重驱动 我国康复医疗迎机遇 但体制不完善+供给不足挑战仍存

长期以来,我国医疗体系存在“重治疗、轻康复”的现象。但近年这一情况正在不断扭转。国家层面连续出台重磅政策,将康复医疗纳入健康中国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如2025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医养照护与管理专业建设工作的通知》,提出引导学校联合医养结合机构、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基层医

2025年11月06日
血液透析中心增多并下沉 促血液透析行业相关设备及耗材扩容 国产替代趋势显著增强

血液透析中心增多并下沉 促血液透析行业相关设备及耗材扩容 国产替代趋势显著增强

在国内,随着医保政策的不断完善,血液透析治疗的报销比例大幅提高,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使得更多患者能够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同时,国内医疗资源的不断投入和优化,血液透析中心的数量逐渐增加,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为市场的扩容提供了有力支撑。2020-2025年H1我国血液透析中心数量由6377家增长至8928家。

2025年10月31日
核心技术突破下骨传导耳机行业多点开花 头部稳步扩张 中小型企业如何突围?

核心技术突破下骨传导耳机行业多点开花 头部稳步扩张 中小型企业如何突围?

骨传导耳机早期聚焦于医疗领域的听力辅助,为传导性耳聋、单侧耳聋患者提供非侵入式听力重建方案。京东数据显示,2023年面向听力障碍人群的医疗级骨传导耳机产品需求增速高达50%。随着骨传导耳机行业在核心技术(如振子技术、漏音控制技术、噪声消除技术)领域取得显著进展,骨传导耳机在音质、漏音控制及佩戴舒适性方面实现了显著提升,

2025年10月30日
两大因素驱动 我国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行业成长性较好 国产快速崛起

两大因素驱动 我国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行业成长性较好 国产快速崛起

近年来,随着侵入性检查、介入治疗和手术、广谱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和肿瘤化疗药物的广泛应用,真菌感染的风险正在快速增加,尤其是病毒合并曲霉的感染以及由酵母及酵母样真菌造成的真菌性脓毒症。根据数据,全球每年约 3 亿人罹患严重的真菌感染,其中侵袭性真菌病发病率逐年提升,侵袭性真菌病平均致死率可达 27.6%。侵

2025年10月2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