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合成气行业分析:下游消费规模持续扩大 碳税框架下优势明显

1、合成气是化工生产必不可少的原料之一

合成气是一氧化碳CO和氢气H2的混合气,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也是 CO 和 H2的重要来源,在化学工业中有着重要作用,其H2和CO摩尔比随原料和生产方法不同而有较大的波动范围,一般在1/2~3/1(H2/CO)。

合成气原料范围较广,既可由煤、焦炭或生物质等固体燃料产生,又可由天然气、煤层气、页岩气和石脑油等轻质烃类制取,还可由重油经部分氧化法生产,此外,农林废料、城市垃圾等均可用来制造合成气。合成气应用途径广泛,主要工业化产品包括合成氨、甲醇、醋酸、合成天然气、汽柴油等;在新路径中,合成气直接制烯烃、合成低碳醇等多种方向也处于研究或工业化开发阶段。

2、合成气市场规模庞大且增速较高

合成气是连接天然气、石油、煤炭、生物质等上游资源和下游产品液体燃料、乙烯、丙烯、醋酸和芳烃等化工产品的重要枢纽。因此,随着下游需求不断扩大,全球合成气行业市场规模持续上升且增速较高。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合成气市场规模将达2.34亿立方米/小时,2028年有望达到4.03亿立方米/小时,2023-2028年复合增速11.45%。

合成气是连接天然气、石油、煤炭、生物质等上游资源和下游产品液体燃料、乙烯、丙烯、醋酸和芳烃等化工产品的重要枢纽。因此,随着下游需求不断扩大,全球合成气行业市场规模持续上升且增速较高。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合成气市场规模将达2.34亿立方米/小时,2028年有望达到4.03亿立方米/小时,2023-2028年复合增速11.45%。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我国是合成气消费大国,下游甲醇、合成氨、冰醋酸消费量大

合成气主要应用于合成氨、甲醇、醋酸、合成天然气、汽柴油等。我国是合成气消费大国,下游甲醇、合成氨、冰醋酸作为重要应用领域,产能持续扩张。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甲醇、合成氨、冰醋酸产量分别达到8122万吨、5212万吨、868万吨,仅三种产品产量累计近1.4亿吨。

合成气主要应用于合成氨、甲醇、醋酸、合成天然气、汽柴油等。我国是合成气消费大国,下游甲醇、合成氨、冰醋酸作为重要应用领域,产能持续扩张。根据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甲醇、合成氨、冰醋酸产量分别达到8122万吨、5212万吨、868万吨,仅三种产品产量累计近1.4亿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同时,受益于醋酸乙烯、EVA行业发展迅速,大型企业陆续配备上游装置,立项冰醋酸装置较多。2023-2025年冰醋酸在建及拟建装置共计达790万吨,2023年国内冰醋酸产能预计新增两套装置,产能共计120万吨,届时国内冰醋酸产能将达到1175万吨。

2023-2025年冰醋酸新投装置统计表

企业名称

产能(万吨)

投产时间

进度

荆州华鲁恒升

80

20238

在建

大连恒力

40

2023年四季度

在建

新疆中和合众

100

2024年三季度

在建

河北建滔

80

2024年二季度

在建

内蒙古卓正

100

2027

拟建

谦信荆门

60

2025

拟建

巨正源

100

2025

拟建

江苏盛虹

100

2025

拟建

浙石化

100

2025

拟建

福建百宏

30

待定

拟建

合计

790

/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碳税框架下合成气优势明显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合成气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23-2030年)》显示,合成气从原料来源上分为,煤炭路线和天然气路线两大类。其中,煤炭路线第一步就是通过不完全燃烧将煤炭转化为CO,后续再根据碳氢比的需要,通过变换反映将CO转化为氢气。天然气路线的种类较多,根据不同的进料方式可以分为蒸汽裂解、纯氧裂解、催化裂解和CO2重整等。随着煤炭价格和天然气价格的相对变化,天然气制合成气优势显现,而CO2重整在生产合成气的同时还能吸收碳排放的路线价值则得到巨大提升,成本优势也显现。

以丁醇为例,按照沿海港口煤炭和LNG现货到港价格,对应合成气的成本分别为1.13元/方和1.46元/方,煤化工路线优势比合成气稍微大一点,但考虑碳税成本,以当前欧洲碳配额价格测算,CO2重整路线生产的丁醇每吨成本将比煤化工路线低约200元。

丁醇生产碳排放测算

类别

煤化工路线

CO2重整路线

单位

原料

煤炭

0.62

甲烷

406

/

/

CO2

228

合成气(变换前)

氢气

0

氢气

455

CO

910

CO

455

合成气(变换后)

氢气

607

氢气

607

CO

303

CO

303

产品

丁醇

1

丁醇

1

碳排放

/

607

/

152

/

1.2

/

0.3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丁醇生产成本测算(元/吨或元/方,煤价与甲烷取当前港口价格,截止2023-9-9

类别

单耗

单价

类别

单耗

单价

煤炭

0.62

812

甲烷

406

3.11

/

/

CO2

228

0.08

合成气

910

1.13

合成气

910

1.46

原料成本

/

1032

原料成本

/

1324

碳排放

1.2

647

碳排放

0.3

647

碳成本

/

771

碳成本

/

193

合计

/

1803

合计

/

1517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MTBE行业呈“供强需弱”态势 产品价格与利润齐跌

我国MTBE行业呈“供强需弱”态势 产品价格与利润齐跌

2025年上半年,我国MTBE行业整体呈现鲜明的“供强需弱”运行态势。受此影响,MTBE产品价格与行业利润双双下跌,部分工艺装置甚至陷入亏损。面对国内供应压力加大的局面,出口成为消化过剩产能的重要途径,推动MTBE 出口量实现快速增长。

2025年09月09日
我国正丁醇产能集中度下滑 市场呈现“供应充裕、需求滞后”特征

我国正丁醇产能集中度下滑 市场呈现“供应充裕、需求滞后”特征

我国正丁醇行业自2023年起进入扩能加速期,产能集中度下滑,头部企业产能规模排名呈现动态洗牌特征。目前,其下游消费结构高度集中,2024年丙烯酸丁酯、醋酸丁酯和DBP三大主力产品合计消费占比超过85%。2025年上半年,正丁醇市场呈现“供应充裕、需求滞后”特征,价格整体承压下行。

2025年09月08日
我国氧化铁颜料生产方法多元化 环保与能耗新国标推动行业绿色转型

我国氧化铁颜料生产方法多元化 环保与能耗新国标推动行业绿色转型

在我国,氧化铁颜料以其优异性能广泛应用于建材、涂料、化妆品、橡胶、塑料、造纸、陶瓷等行业,其中涂料占据最大消费份额。2025年上半年,我国氧化铁颜料产销量均上升,但出口需求有所回落。目前行业生产方法呈现多元化特征,以湿法工艺为主流。在环保与能耗双重要求下,行业正积极向绿色方向转型。

2025年09月08日
天然色素行业:政策及市场推动下中美两国替代空间广 全球有望实现较快增长

天然色素行业:政策及市场推动下中美两国替代空间广 全球有望实现较快增长

从全球主要市场看,欧盟早在2008年就已要求在食品包装披露六种合成色素的使用信息,这几乎消除了这些色素在食品和饮料产品中的使用,同时推动天然色素的替代进程,根据数据,目前欧洲天然色素渗透率已超80%。

2025年09月04日
我国环氧丙烷价格震荡下行 亏损程度进一步增加

我国环氧丙烷价格震荡下行 亏损程度进一步增加

我国环氧丙烷下游消费以聚醚多元醇为主,2024年占比超过75%。近年来,在聚醚多元醇产量强劲增长的拉动下,环氧丙烷表观消费量的持续上升。与此同时,我国环氧丙烷行业供给能力不断提升,产能产量持续增长,推动进口依存度不断下滑。值得注意的是,全球环氧丙烷产能持续向我国集中,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环氧丙烷生产国。然而,自20

2025年09月02日
我国丙烯酸丁酯下游消费高度集中 供需错配下价格整体下跌

我国丙烯酸丁酯下游消费高度集中 供需错配下价格整体下跌

我国丙烯酸丁酯的下游消费结构高度集中,主要集中于胶粘剂和丙烯酸乳液两大领域。2025年以来,在行业产能持续放量的同时,下游胶粘剂、丙烯酸乳液等领域需求不及预期,叠加国际市场需求疲软,导致市场供需矛盾日益凸显,产品价格整体呈现下行态势。展望2025年下半年,随着巴斯夫湛江基地40万吨新产能的投放,国内市场供应压力预计将进

2025年09月01日
我国钛白粉下游消费以涂料为主 盈利空间收窄下行业掀起涨价潮

我国钛白粉下游消费以涂料为主 盈利空间收窄下行业掀起涨价潮

我国钛白粉下游消费以涂料为主,2023年占比接近六成;塑料次之,占比超20%;造纸位列第三,占比约10%。2019至2024年间,钛白粉出口持续放量,但2025年1-7月却呈现“量价齐跌”。与此同时,国内钛白粉均价走低,行业盈利空间收窄,以龙佰集团、安纳达、金浦钛业等为代表的头部企业其钛白粉业务营收与毛利率普遍下滑。为

2025年08月29日
我国氯碱行业分析:产能增速整体放缓 老旧装置改造有望成为抓手

我国氯碱行业分析:产能增速整体放缓 老旧装置改造有望成为抓手

氯碱行业主要包括烧碱和聚氯乙烯两大产品。近两年,我国氯碱行业产能增速整体有所放缓,并且后期实际投放产能有限。同时,由于氯碱属于高耗能行业,政策推动下的低效产能改造升级有望成为完成节能降碳目标的抓手。

2025年08月2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