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类风湿关节炎药物行业:上游原料供应充足保障稳定发展 需求市场潜在空间较大

一、行业相关定义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药物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3-2030年)》显示,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英文缩写为RA)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伴随关节或全身症状。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关节僵硬、关节疼痛及肿胀,这会导致关节损伤、畸形、严重残疾甚至死亡。患者可能还会出现多种全身症状,包括发烧、疲劳、贫血及骨质疏松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治疗目标是减少炎症、抑制关节损伤、防止功能丧失、减轻疼痛以及改善功能及生活质量。

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有很多种:第一、非甾体抗炎药,包括扶他林、布洛芬、吲哚美辛、美洛昔康、塞来昔布胶囊等。第二、慢作用抗风湿药,包括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硫唑嘌呤、雷公藤、羟氯喹、环孢素等。第三、糖皮质激素,包括全身应用及局部应用。第四、生物制剂,包括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第五、中医中药制剂。

二、行业市场规模

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随之而来的各种老年疾病,包括风湿、类风湿这类关节病发病率也呈现出上涨的态势,这就使得国内类风湿关节炎药物市场潜在空间较大;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收入不断提升,使得对于疾病的医疗支出能力也不断提升,此外医保渗透率的持续提升,也间接提升了相应的支付能力,这些都使得我国类风湿关节炎药物市场规模持续提升。2022年市场规模已经达到225.1亿元。具体如下:

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随之而来的各种老年疾病,包括风湿、类风湿这类关节病发病率也呈现出上涨的态势,这就使得国内类风湿关节炎药物市场潜在空间较大;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收入不断提升,使得对于疾病的医疗支出能力也不断提升,此外医保渗透率的持续提升,也间接提升了相应的支付能力,这些都使得我国类风湿关节炎药物市场规模持续提升。2022年市场规模已经达到225.1亿元。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行业需求情况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侵蚀性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RA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基本病理表现为滑膜炎、血管翳形成,并逐渐出现关节软骨和骨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可并发肺部疾病、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及抑郁症等。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RA 的全球发病率为 0.5%~1%,中国大陆地区发病率为 0.42%,总患病人群约 500万,男女患病比率约为1∶4。我国RA患者在病程1~5年、5~10 年、10~15 年及≥15 年的致残率分别为 18.6%、43.5%、48.1%、61.3%,随着病程的延长,残疾及功能受限发生率升高。RA不仅造成患者身体机能、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度下降,也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据统计,截止2022年我国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数量约为508万人,其中男女患病比率约为1:4,是风湿免疫疾病中患病人群最广的疾病。

据统计,截止2022年我国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数量约为508万人,其中男女患病比率约为1:4,是风湿免疫疾病中患病人群最广的疾病。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调查显示,我国仍有60%的医院未设置独立的风湿病专科,现有的7200余名风湿科医师中超过80%在三级医院工作,基层患者在就医时无法获得风湿科医师的专业诊治。调查显示,RA患者中首次就诊选择风湿科的仅为23%。

四、行业产业链

我国类风湿关节炎药物行业产业链结构如下,上游行业主要包括中药材、原料药、医药中间体、药用辅料、培养基、生物材料、医药装备等; 下游药品流至各种线下渠道及线上渠道,最终到达终端消费者手中。

我国类风湿关节炎药物行业产业链结构如下,上游行业主要包括中药材、原料药、医药中间体、药用辅料、培养基、生物材料、医药装备等; 下游药品流至各种线下渠道及线上渠道,最终到达终端消费者手中。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1、上游产业

(1)中药材

我国中草药种植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诗经》中对可入药的枣、梅的种植记载。进入新世纪以来,中药业发生着巨大变化,按时间历程来看,可分为古代中药、近代中药和现代中药三个历程。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行业的发展,《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健康中国规划纲要(2016-2030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等一系列战略政策的颁布为医药产业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此外,《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为中医药发展指明了方向。2020年,在新冠疫情防控中,中医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获得了全球更多的关注和认可。

中草药种植属于农业,产量价格容易受气候、自然灾害、市场供需周期,以及包括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在内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等因素影响。中药材可能因为某地的自然灾害造成周期性减产而导致其供应紧张,进而可能会导致原材料短缺引起价格上涨。此外,根据消费者的用药习惯秋冬季为中药材旺季、春夏季为中药销售淡季,于消费者习惯导致的中草药种植季节性波动比较显著。

中草药资源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地理区域性。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在各地区以药材主要产区为中心,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中药材流通市场,目前,我国共有17个经国家批准的大型专业中药材流通市场,其中,安徽毫州、成都荷花池、河北安国、广东普宁是我国几个较大的流通市场。

从行业地位来看,中药材是中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资源。健康有序的中药材种植业,对于发展持续健康的中医药事业和大健康产业,对于增加农民收入、加快“三农” 问题解决、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8-2022年我国中草药种植行业市场规模从1518.36亿元增长到2153.13亿元,复合增长率为7.24%,2021-2022受需求和价格等因素影响,市场规模增幅较大。

2018-2022年我国中草药种植行业市场规模从1518.36亿元增长到2153.13亿元,复合增长率为7.24%,2021-2022受需求和价格等因素影响,市场规模增幅较大。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随着中药加工制造业的发展,我国中草药需求规模不断扩大,2018-2022年我国中草药销量从420.30万吨增加到493.50万吨。

随着中药加工制造业的发展,我国中草药需求规模不断扩大,2018-2022年我国中草药销量从420.30万吨增加到493.50万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中药材加工产业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产业之一,是国家大力扶持的一个战略性产业。如何使其健康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壮大,逐渐成为我国一项具有较强发展优势和广阔市场前景的战略性产业,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发展,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健康服务业蓬勃发展,人民群众对中草药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迫切需要继承、发展、利用好中草药,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作用,造福人类健康。中草药是我国重要的卫生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有潜力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大力发展中医药产业。《“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充分发挥中草药独特优势。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推进中医药继承创新。

(2)原料药行业

据国家药监局数据,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有1606家 化学原料药生产企业,除西藏外的所有省份都有化学原料药生产企业。

据《药事纵横》统计,2022年,我国化学原料药及中间体(不含原料药及中间体之外的其他收入)销售额Top15上市企业中, 浙江省最多,共6家,分别是新和成(110亿元)、普洛药业(77亿元)、国邦医药(53亿元)、浙江医药(38亿元)、华海药业(33亿元)、天宇股份(26亿元),浙江是名副其实的原料药基地。

中国生产的原料药不但在国内占有重要地位,在全球医药产业链上的地位也举足轻重。中国是原料药出口大国,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数据,除2015年、2016年出现过1%~2%的微小下滑外,多年来我国化学原料药出口规模持续增长,已由2010年的159.8亿美元增长到了2020年的357亿美元,10年翻了一番多出。2022年,中国原料药出口金额为517.86亿美元,同比增长24.04%。

国家近年来大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依托监管和引导的方式逐渐淘汰落后产能,鼓励原料药企业转型升级,同时加大原料药市场规范力度,打击违法涨价和恶意控销行为。一方面,通过合理提高环保标准,引导龙头企业提升工艺水平增强竞争力,促使高污染不合规的企业退出市场,减少原料药市场的低价竞争者;另一方面,发布《短缺药品和原料药经营者价格行为指南》,对恶意操纵原料药价格的行为进行处罚。产能的整合、工艺的提升以及合理利润的保持,将为我国原料药行业未来的持续健康发展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3)医药中间体

医药中间体是在化学原料药合成工艺过程中的化工产品。按国家药监局规定,中间体可视为药品原材料,无需按照药品规则报批生产、申请批号。医药中间体可划分为初级医药中间体和高级医药中间体,高级医药中间体往往只需要一两步合成过程即可制成原料药。

近年来,我国医药中间体行业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医药中间体行业发展与创新,《药品生产监督管理办法(2020年修订)》、《药品注管理办法(2020年修订)》、《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及《推动原料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多项行业发展规划与产业政策的出台有效促进了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相关政策扶持规范企业,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产业集中度,改善竞争环境,引导行业规范化、有序化发展,增强龙头企业核心竞争力,为医药中间体行业的科学可持续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下游产业

(1)医院及医机构

2022年年末全国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03.3万个,其中医院3.7万个,在医院中有公立医院1.2万个,民营医院2.5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8.0万个,其中乡镇卫生院3.4万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6万个,门诊部(所)32.1万个,村卫生室58.8万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3万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385个,卫生监督所(中心)2796个。年末卫生技术人员1155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440万人,注册护士520万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975万张,其中医院766万张,乡镇卫生院145万张。全年总诊疗人次[70]84.0亿人次,出院人数2.5亿人。

(2)医药电商

我国的医药电商经过多年发展,已形成多种成熟的商业模式,目前主要包括B2B、B2C和O2O三种模式。其中,药师帮、药京采等平台采用B2B模式,直连工业企业和零售终端;京东健康、阿里健康等平台采用B2C模式,连接药店和消费者,为医药电商领域的两大巨头企业;叮当快药、上药云健康等平台则侧重于O2O模式。

近年来,在政策加持、“互联网+”概念、新医改等因素的多重助推下,我国医药电商市场规模保持着持续增长态势。不过,若将时间线拉长看,医药电商市场规模的增速开始回落,预示着行业发展或将进入平台期。

2022年,中国网上药店销售规模为2608亿元,受中国经济大环境与网上药店规模影响,网上药店增长速度有所放缓,同比增长为16.7%,较2021年的增速下降了23.5个百分点。(WWT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益生元已完成从原料供应到终端消费的全链条布局 市场迈入五大趋势新周期

我国益生元已完成从原料供应到终端消费的全链条布局 市场迈入五大趋势新周期

益生元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应用领域正日益广泛。从富含益生元的低温酸奶、乳酸菌饮料等乳制品,到添加低聚果糖的面包、饼干等烘焙食品,再到功能性饮料及膳食补充剂,随着消费者对肠道健康管理的日益重视,益生元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已从单一功能向多维度健康赋能转变,为产业升级提供了核心驱动力。目前益生元在各类食品中已被广泛

2025年11月11日
全球盐酸氨丙啉供给压力加剧 市场价格上涨 国内出口导向下本土厂商有望充分受益

全球盐酸氨丙啉供给压力加剧 市场价格上涨 国内出口导向下本土厂商有望充分受益

盐酸氨丙啉技术壁垒高,反应链条长,控制要求严格,市场参与者较少,代表包括美国辉宝、大洋生物、绿洲化工、东康源科技、众合化工等。其中美国辉宝和中国大洋生物市占率合计超90%,呈现双寡头格局。

2025年11月07日
政策、需求、技术三重驱动 我国康复医疗迎机遇 但体制不完善+供给不足挑战仍存

政策、需求、技术三重驱动 我国康复医疗迎机遇 但体制不完善+供给不足挑战仍存

长期以来,我国医疗体系存在“重治疗、轻康复”的现象。但近年这一情况正在不断扭转。国家层面连续出台重磅政策,将康复医疗纳入健康中国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如2025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医养照护与管理专业建设工作的通知》,提出引导学校联合医养结合机构、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基层医

2025年11月06日
血液透析中心增多并下沉 促血液透析行业相关设备及耗材扩容 国产替代趋势显著增强

血液透析中心增多并下沉 促血液透析行业相关设备及耗材扩容 国产替代趋势显著增强

在国内,随着医保政策的不断完善,血液透析治疗的报销比例大幅提高,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使得更多患者能够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同时,国内医疗资源的不断投入和优化,血液透析中心的数量逐渐增加,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为市场的扩容提供了有力支撑。2020-2025年H1我国血液透析中心数量由6377家增长至8928家。

2025年10月31日
核心技术突破下骨传导耳机行业多点开花 头部稳步扩张 中小型企业如何突围?

核心技术突破下骨传导耳机行业多点开花 头部稳步扩张 中小型企业如何突围?

骨传导耳机早期聚焦于医疗领域的听力辅助,为传导性耳聋、单侧耳聋患者提供非侵入式听力重建方案。京东数据显示,2023年面向听力障碍人群的医疗级骨传导耳机产品需求增速高达50%。随着骨传导耳机行业在核心技术(如振子技术、漏音控制技术、噪声消除技术)领域取得显著进展,骨传导耳机在音质、漏音控制及佩戴舒适性方面实现了显著提升,

2025年10月30日
两大因素驱动 我国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行业成长性较好 国产快速崛起

两大因素驱动 我国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行业成长性较好 国产快速崛起

近年来,随着侵入性检查、介入治疗和手术、广谱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和肿瘤化疗药物的广泛应用,真菌感染的风险正在快速增加,尤其是病毒合并曲霉的感染以及由酵母及酵母样真菌造成的真菌性脓毒症。根据数据,全球每年约 3 亿人罹患严重的真菌感染,其中侵袭性真菌病发病率逐年提升,侵袭性真菌病平均致死率可达 27.6%。侵

2025年10月23日
免疫治疗将开启新纪元 我国胃癌围术期药物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良好

免疫治疗将开启新纪元 我国胃癌围术期药物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良好

全球每年新发胃癌病例约120万,中国约占其中的40%。中国早期胃癌占比很低,仅约20%,大多数发现时已是进展期,总体5年生存率不足50%。根据中国国家癌症登记中心数据,中国与美国胃癌新发患者人数预计将在2026年分别达到34.6万人、2.9万人。

2025年10月17日
惠及约20万存量患者 我国重症肌无力药物行业景气度较高 精准靶向成趋势

惠及约20万存量患者 我国重症肌无力药物行业景气度较高 精准靶向成趋势

重症肌无力(MG)作为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引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波动性肌无力为特征,严重者可致呼吸衰竭,危及生命。其致病机制明确,约85%的患者与抗AChR抗体介导的补体通路激活密切相关。中国作为MG患者大国,拥有约20万存量患者,其中约15%-20%可能进展为死亡率极高的肌无力危象,临床需求远未满足。长期以

2025年10月1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