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医药电商行业现状分析 阿里健康、美团和京东健康平台使用率较高

、医药电商行业发展历程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医药电商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2023-2030年)》显示,医药电商即医药电子商务,指医疗机构、医药生产商、代理商、经销商、分销商、医药公司、医药信息提供商、第三方机构等以盈利为目的,以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为基础所进行药品、保健品、器械等商品交易但不包括医疗咨询等服务的各种商务活动。我国医药电商行业起步于1998年,上海第一医药开通全国第一家医药电商。2005年《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审批暂行规定》发布,非处方药线上销售正式放开,医药电商数量激增。近十年来在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医药电商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

我国医药电商行业发展历程

阶段 时间 发展情况
探索期 1998-2011年 1998 年,我国第一家医药电商由上海第一医药开通,但不久后因政策因素被迫下线。2005年,国家药监局发布《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审批暂行规定》,正式放开非处方药线上销售。政策逐步放开后,行业内涌入大量企业,网上药店数量激增。
启动期 2012-2016年 2012 年,天猫医药馆上线,为 C 证厂商提供线上交易入口。自此,越来越多的医药企业通过第三方电商平台进行药品售卖。2013 年,国家食药监总局决定组织开展互联网第三方平台网上销售药品试点,―95095‖平台、一号店、八百方成为首批试点企业。但出于主体责任模糊不清、违规销售处方药等多重因素,2016 年 5 月,国家食药监总局正式发文结束试点工作。
高速发展期 2017年至今 2017 年 11 月,国家食药监总局就《药品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对外征求意见,意见稿要求不得通过网络销售处方药。2018 年 2 月,我国法制办公室就前述《征求意见稿》重新公开征求意见。2019 年 12 月,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正式生效,明确了第三方平台的法律地位,同时明确了不得通过网络销售的药品种类,而处方药不属于法律禁止网络销售的药品范围。2021 年 4 月,我国发布《关于服务―六稳‖―六保‖进一步做好―放管服‖改革有关工作的意见》,明确在确保电子处方来源真实可靠的前提下,允许网络销售除国家实行特殊管理的药品以外的处方药。2021 年 9 月,我国发布《“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鼓励提高医药产品供应和安全保障能力,支持药店连锁化、专业化、数字化发展,依托全国统一的医疗保障信息平台,支持电子处方流转。随着监管政策的进一步完善与开放,医药电商行业将迎来高速发展。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医药电商行业市场规模

从市场规模看,2018-2022年我国医药电商行业市场规模由657.4亿元增长至2520亿元。预计2023年我国医药电商行业市场规模将达2852亿元。

从市场规模看,2018-2022年我国医药电商行业市场规模由657.4亿元增长至2520亿元。预计2023年我国医药电商行业市场规模将达2852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医药电商运营模式分类

按照用户类型的不同,医药电商主要分为B2B、B2C以及O2O三类。B2B模式主要为企业服务,分为政府主导的B2B采购平台和药企B2B。B2C主要为个人提供药品服务,按照是否为自营可分为自营式和平台式。此外,C端用户还可以在O2O平台线上下单买药,线下享受服务。目前我国医药电商以B2B业务为主,占比达56.4%。B2C及O2O分别占比39.3%、4.3%。

医药电商运营模式分类

类型

运营模式

盈利模式

B2B

政府主导的B2B

非营利性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平台

非盈利

自营式B2B

药品生产企业通过自营言网向药品批发或零售商销售本企业生产的药品、药品批发企业通过自营官网向药品零售企业销售本企业经营的药品

销售差价

平台式B2B

第三方平台提供原材料供应商与药厂之间、药厂与医药批发商之间、医药批发商与零售商之间的交易服务

交易佣金

B2C

自营式B2C

医药连锁企业自建官网实现与消费者之间的线上交易

销售差价

平台式B2C

第三方B2C平台为药品零售商与消费者之间提供撮合交易服务

交易佣金

020

自营式020

药品零售商自建渠道解决同城销售端到端的交易服务

销售差价

平台式020

第三方平台企业解决药品零售商同城端到端的交易及配送服务

交易佣金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医药电商平台竞争情况

在市场政策环境向好和医疗科技高速发展的情况下,相关企业纷纷进入医药电商领域布局,寻求需求端、支付端、供应端的业务增长点。B2B模式下竞争激烈,以药师帮、小药药、药京采为代表;B2C模式以京东健康和阿里健康等自营平台为主;O2O模式中自营式020以叮当快药为代表,平台式020以美团、饿了么为代表。其中阿里健康、美团和京东健康使用率排名靠前,均超30%。

在市场政策环境向好和医疗科技高速发展的情况下,相关企业纷纷进入医药电商领域布局,寻求需求端、支付端、供应端的业务增长点。B2B模式下竞争激烈,以药师帮、小药药、药京采为代表;B2C模式以京东健康和阿里健康等自营平台为主;O2O模式中自营式020以叮当快药为代表,平台式020以美团、饿了么为代表。其中阿里健康、美团和京东健康使用率排名靠前,均超3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益生元已完成从原料供应到终端消费的全链条布局 市场迈入五大趋势新周期

我国益生元已完成从原料供应到终端消费的全链条布局 市场迈入五大趋势新周期

益生元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应用领域正日益广泛。从富含益生元的低温酸奶、乳酸菌饮料等乳制品,到添加低聚果糖的面包、饼干等烘焙食品,再到功能性饮料及膳食补充剂,随着消费者对肠道健康管理的日益重视,益生元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已从单一功能向多维度健康赋能转变,为产业升级提供了核心驱动力。目前益生元在各类食品中已被广泛

2025年11月11日
全球盐酸氨丙啉供给压力加剧 市场价格上涨 国内出口导向下本土厂商有望充分受益

全球盐酸氨丙啉供给压力加剧 市场价格上涨 国内出口导向下本土厂商有望充分受益

盐酸氨丙啉技术壁垒高,反应链条长,控制要求严格,市场参与者较少,代表包括美国辉宝、大洋生物、绿洲化工、东康源科技、众合化工等。其中美国辉宝和中国大洋生物市占率合计超90%,呈现双寡头格局。

2025年11月07日
政策、需求、技术三重驱动 我国康复医疗迎机遇 但体制不完善+供给不足挑战仍存

政策、需求、技术三重驱动 我国康复医疗迎机遇 但体制不完善+供给不足挑战仍存

长期以来,我国医疗体系存在“重治疗、轻康复”的现象。但近年这一情况正在不断扭转。国家层面连续出台重磅政策,将康复医疗纳入健康中国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如2025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医养照护与管理专业建设工作的通知》,提出引导学校联合医养结合机构、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基层医

2025年11月06日
血液透析中心增多并下沉 促血液透析行业相关设备及耗材扩容 国产替代趋势显著增强

血液透析中心增多并下沉 促血液透析行业相关设备及耗材扩容 国产替代趋势显著增强

在国内,随着医保政策的不断完善,血液透析治疗的报销比例大幅提高,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使得更多患者能够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同时,国内医疗资源的不断投入和优化,血液透析中心的数量逐渐增加,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为市场的扩容提供了有力支撑。2020-2025年H1我国血液透析中心数量由6377家增长至8928家。

2025年10月31日
核心技术突破下骨传导耳机行业多点开花 头部稳步扩张 中小型企业如何突围?

核心技术突破下骨传导耳机行业多点开花 头部稳步扩张 中小型企业如何突围?

骨传导耳机早期聚焦于医疗领域的听力辅助,为传导性耳聋、单侧耳聋患者提供非侵入式听力重建方案。京东数据显示,2023年面向听力障碍人群的医疗级骨传导耳机产品需求增速高达50%。随着骨传导耳机行业在核心技术(如振子技术、漏音控制技术、噪声消除技术)领域取得显著进展,骨传导耳机在音质、漏音控制及佩戴舒适性方面实现了显著提升,

2025年10月30日
两大因素驱动 我国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行业成长性较好 国产快速崛起

两大因素驱动 我国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行业成长性较好 国产快速崛起

近年来,随着侵入性检查、介入治疗和手术、广谱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和肿瘤化疗药物的广泛应用,真菌感染的风险正在快速增加,尤其是病毒合并曲霉的感染以及由酵母及酵母样真菌造成的真菌性脓毒症。根据数据,全球每年约 3 亿人罹患严重的真菌感染,其中侵袭性真菌病发病率逐年提升,侵袭性真菌病平均致死率可达 27.6%。侵

2025年10月23日
免疫治疗将开启新纪元 我国胃癌围术期药物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良好

免疫治疗将开启新纪元 我国胃癌围术期药物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良好

全球每年新发胃癌病例约120万,中国约占其中的40%。中国早期胃癌占比很低,仅约20%,大多数发现时已是进展期,总体5年生存率不足50%。根据中国国家癌症登记中心数据,中国与美国胃癌新发患者人数预计将在2026年分别达到34.6万人、2.9万人。

2025年10月17日
惠及约20万存量患者 我国重症肌无力药物行业景气度较高 精准靶向成趋势

惠及约20万存量患者 我国重症肌无力药物行业景气度较高 精准靶向成趋势

重症肌无力(MG)作为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引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波动性肌无力为特征,严重者可致呼吸衰竭,危及生命。其致病机制明确,约85%的患者与抗AChR抗体介导的补体通路激活密切相关。中国作为MG患者大国,拥有约20万存量患者,其中约15%-20%可能进展为死亡率极高的肌无力危象,临床需求远未满足。长期以

2025年10月1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