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互联网慢病管理行业现状分析 市场呈现梯队化竞争格局 企业端需求占比较大

慢性病患者数量及死亡率

慢性病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而是对一类起病隐置, 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缺乏确切的传染性生物病因证据,病因复杂,且有些尚未完全被确认的疾病的概括性总称。常见的慢性病主要有心脑l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中心脑血管疾病包含高血压、脑卒中和冠心病。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和受不健康饮食习惯影响,我国已经进入慢性病高发期,现有的慢性病患者已达3亿人,为全球最大的慢性病患者群体,并以每年1000万人的速度增加。因慢性病死亡的城乡居民比例分别高达85.3%和79.5%。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和受不健康饮食习惯影响,我国已经进入慢性病高发期,现有的慢性病患者已达3亿人,为全球最大的慢性病患者群体,并以每年1000万人的速度增加。因慢性病死亡的城乡居民比例分别高达85.3%和79.5%。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互联网慢病管理行业相关政策

慢性疾病具有患病人数多、病情延续时间长、病因复杂、治疗累积费用高并需要频繁的医患交流等特点,互联网慢性病管理可解决传统慢性病管理的诸多不足,有利于患者教育和依从性管理。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互联网慢病管理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3-2030年)》显示,作为“互联网+医疗健康”的一种创新模式,互联网慢病管理受“互联网+医疗健康”相关政策支持。如《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提出开展个性化健康干预、建设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信息化平台,加强慢性病诊疗服务实时管理与控制等。《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发展“互联网+”医疗服务;创新“互联网+”公共卫生服务;优化“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

我国互联网慢病管理行业相关政策

时间 政策 颁布主体 相关内容
2015 《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 国务院 加快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健康、养老等新兴服务;推广在线医疗卫生新模式等
2016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国务院 规范和推动“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创新互联网健康医疗服务模式,持续推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预防、治疗、康复和自主健康管理一体化的国民健康信息服务。
2017 《中国防治慢性病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 国务院 规划提出开展个性化健康干预、建设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信息化平台,加强慢性病诊疗服务实时管理与控制等。
2018 《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 国务院 提出发展“互联网+”医疗服务;创新“互联网+"公共卫生服务;优化“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
2018 《远程医疗服务管理规范(试行)》 卫健委 对开展远程医疗服务的基本条件、服务流程等提出要求。
2020 《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支付工作的指导意见》 国务院 提出要做好“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支付工作,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医保支付政策等。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互联网慢病管理市场规模

我国互联网慢病管理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生态系统。在政策推动下,我国互联网慢病管理迎来爆发式增长。2016-2021年我国互联网慢病管理行业市场规模由324亿元增长至2323亿元。新冠疫情期间,互联网慢病管理充分发挥了无接触、响应快、突破空间壁垒的优势,渗透率逐渐提升。互联网慢病管理市场规模有望持续扩大,预计2025年我国互联网慢病管理市场规模将达到932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43.1%。

我国互联网慢病管理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生态系统。在政策推动下,我国互联网慢病管理迎来爆发式增长。2016-2021年我国互联网慢病管理行业市场规模由324亿元增长至2323亿元。新冠疫情期间,互联网慢病管理充分发挥了无接触、响应快、突破空间壁垒的优势,渗透率逐渐提升。互联网慢病管理市场规模有望持续扩大,预计2025年我国互联网慢病管理市场规模将达到932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43.1%。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互联网慢病管理行业竞争

在互联网医疗发展的浪潮中,慢性病的广阔市场成为各互联网医疗企业竞相争逐的赛场。目前互联网慢病管理市场较为分散,竞争格局呈现梯队化:第一梯队包括方舟健客和微医,其下载用户量超1亿人;第二梯队代表包括医脉通、智云健康,下载用户数量达千万级;第三梯队规模较小,下载用户量不足1000万。

在互联网医疗发展的浪潮中,慢性病的广阔市场成为各互联网医疗企业竞相争逐的赛场。目前互联网慢病管理市场较为分散,竞争格局呈现梯队化:第一梯队包括方舟健客和微医,其下载用户量超1亿人;第二梯队代表包括医脉通、智云健康,下载用户数量达千万级;第三梯队规模较小,下载用户量不足1000万。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互联网慢病管理下游市场结构

从下游市场结构看,慢病管理服务商下游业务拓展对象主要有医疗机构、药店以及慢病患者等。其中企业端(TO B)需求最大,占比达71.7%。此外,患者端(TO C)、医院端(TO H)、政府端(TO G)分别占比21.85%、6.14%、0.3%。

从下游市场结构看,慢病管理服务商下游业务拓展对象主要有医疗机构、药店以及慢病患者等。其中企业端(TO B)需求最大,占比达71.7%。此外,患者端(TO C)、医院端(TO H)、政府端(TO G)分别占比21.85%、6.14%、0.3%。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抗感染药物行业分析:多因素驱动市场规模扩容 政策端将助力需求潜力释放

我国抗感染药物行业分析:多因素驱动市场规模扩容 政策端将助力需求潜力释放

近年来,在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居民支付能力提升叠加人口老龄化因素使感染类疾病患病风险增加,我国抗感染药物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根据数据显示,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提升,已从2016年的23821元增长到2024年的41314元。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人均可支配收入有望进一步提高。

2025年08月04日
我国磁共振成像设备采购量快速上升 市场呈现“三足鼎立”格局

我国磁共振成像设备采购量快速上升 市场呈现“三足鼎立”格局

磁共振成像设备(MRI)是一种利用核磁共振原理生成人体内部结构图像的医疗设备,具有分辨率高、对比度好、无辐射损伤等优点,被广泛用于临床医学诊断。近年来,在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健康意识增强以及医疗技术进步等多重因素推动下,我国磁共振成像设备行业总体保持稳健发展态势。其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150.6亿元

2025年08月01日
我国慢阻肺药物行业持续扩张 新药研发提速有望重塑市场格局 国产药企仍处追赶阶段

我国慢阻肺药物行业持续扩张 新药研发提速有望重塑市场格局 国产药企仍处追赶阶段

慢阻肺主要通过药物进行治疗,以预防及控制慢性炎症并减轻临床症状。随着慢阻肺患者增多,我国慢阻肺药物市场规模持续扩张。根据数据,2018-2022年我国慢阻肺药物市场规模由23亿美元增长至32亿美元,CAGR达8.6%;2023-2030年我国慢阻肺药物市场规模将由34亿美元增长至63亿美元,CAGR达9.2%。

2025年07月31日
资本加码我国医疗机器人赛道 手术机器人领军地位持续巩固

资本加码我国医疗机器人赛道 手术机器人领军地位持续巩固

医疗机器人是应用于医疗或辅助医疗场景的智能服务机器人,可通过自主规划执行药品配送、手术操作、康复训练等任务。医疗机器人作为高端智能医疗装备的代表性产品,近年来获得国家政策层面的大力支持。

2025年07月30日
我国阿胶行业:“阿胶+”构建多品类产品矩阵 数智化带来革新性改变

我国阿胶行业:“阿胶+”构建多品类产品矩阵 数智化带来革新性改变

近年随着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将持续增长以及居民对于医疗保健的意识增强,使得消费者对健康保健产品的需求相应增加,越来越多的高净值人群注重健康管理,拉动了阿胶行业的逐步扩大。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阿胶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291亿元左右。

2025年07月24日
我国口服激素类避孕药行业分析:使用率低 复方短效类药物有望成市场新增量

我国口服激素类避孕药行业分析:使用率低 复方短效类药物有望成市场新增量

近年来,我国女性使用口服激素类避孕药进行避孕的比例有所上升,但远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口服激素类避孕药市场规模为55.4亿元。

2025年07月23日
我国血管内超声市场规模持续扩容但增幅逐渐放缓 未来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我国血管内超声市场规模持续扩容但增幅逐渐放缓 未来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近年来,在冠状动脉疾病与外周血管疾病患病人数增长、医生精准诊疗理念增强以及产品技术持续迭代等多重因素共同推动下,我国血管内超声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3亿元快速扩张至2024年的17.6亿元,实现了34.30%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2025年07月21日
我国猫三联疫苗行业:国产获批数量增多 市场竞争格局生变

我国猫三联疫苗行业:国产获批数量增多 市场竞争格局生变

近年来,在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和社会结构变迁的推动下,宠物猫饲养需求显著增长。一方面,经济条件改善增强了宠物消费能力;另一方面,结婚年龄推迟、单身人群扩大及老龄化趋势催生了更多陪伴需求。这一变化直接带动了宠物猫数量的快速增长,为猫三联疫苗行业创造了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城镇宠物猫数量持续上升,由2019年

2025年07月1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