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射频前端芯片行业迎来巨大发展机会 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附主要企业竞争优势)

射频前端芯片是集成电路中的模拟芯片,指的是将无线电信号通信转换成一定的无线电波形,并通过天线谐振发送出去的电子器件,主要应用在基站和手机等移动通信设备中。射频前端芯片是通信设备核心,具有收发射频信号的重要作用,其决定了通信质量、信号功率、信号带宽、网络连接速度等诸多通信指标。射频前端芯片产品包括射频开关、滤波器、功率放大器(PA)、低噪放(LNA)、双工器等。

近年来伴随着5G、物联网的加速发展,全球射频前端芯片市场规模不断发展。尤其是2021年受疫情等因素影响,智能手机等智能终端出货量上升,同时全球各国积极布局5G基站建设,使得射频前端芯片市场爆发,规模估计在 268 亿美元左右,较 2020 年增长 32.67%。并预计2025年全球射频前端芯片市场规模将达429亿元。

近年来伴随着5G、物联网的加速发展,全球射频前端芯片市场规模不断发展。尤其是2021年受疫情等因素影响,智能手机等智能终端出货量上升,同时全球各国积极布局5G基站建设,使得射频前端芯片市场爆发,规模估计在 268 亿美元左右,较 2020 年增长 32.67%。并预计2025年全球射频前端芯片市场规模将达429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射频前端芯片行业因产品广泛应用于移动智能终端,行业战略地位逐步提升,我国射频前端芯片行业也迎来了巨大发展机会,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有望大幅提升。在相关新兴领域蓬勃发展以及国家政策大力扶持的双重驱动下,2022年我国射频前端芯片市场规模达到914.4亿元。到 2025 年,预计我国大陆射频前端芯片总体规模将增长至 1,401.60 亿元。

射频前端芯片行业因产品广泛应用于移动智能终端,行业战略地位逐步提升,我国射频前端芯片行业也迎来了巨大发展机会,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有望大幅提升。在相关新兴领域蓬勃发展以及国家政策大力扶持的双重驱动下,2022年我国射频前端芯片市场规模达到914.4亿元。到 2025 年,预计我国大陆射频前端芯片总体规模将增长至 1,401.60 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由于国内射频前端行业起步时间较晚,在人才积累、工艺水平、代工资源和标准制定等多个领域,国内厂商的自主研发能力偏弱,严重制约了我国芯片行业发展,也使得国内与国外发达国家之间有着较大差距。从全球射频前端芯片市场来看,目前市场主要被欧美厂商占据,我国大陆生产厂商目前主要在射频开关和低噪声放大器等产品上实现技术突破。

从国内射频前端芯片市场来看,目前我国射频前端芯片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一是5G 通信技术引入新的频段应用、复杂技术和应用的出现等,对射频前端器件的复杂度和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是了适应智能手机轻薄化和降低成本的需求,射频前端的集成度也会逐渐增加,模组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2022年开局以来,经济增速放缓,国际政治经济局面紧张,地缘冲突频发,通货膨胀高企,智能手机创新瓶颈等给射频前端市场蒙上一层阴影。三是益于国家政策支持、国产替代红利及资本热潮的驱动,国内射频前端行业涌入大量新进者,射频市场竞争愈加激烈,面对技术门槛较低且同质化严重的部分射频前端产品,本土的恶性竞争也在吞噬市场的健康发展。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射频前端芯片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2023-2030年)》显示,目前我国射频前端芯片市场上主要企业有卓胜微、麦捷科技、信维通信、慧智微、飞骧科技、昂瑞微、唯捷创芯、韦尔股份、锐迪科、紫光展锐等。

我国射频前端芯片市场上主要企业竞争优势情况

企业名称

竞争优势

卓胜微

研发优势:公司发明了拼版式射频开关实现方法,并申请了发明专利。在该方法下,不同系列的射频开关在生产过程中可共用底层的模具,然后通过顶层的改动实现器件功能的改变。由于使用可共用的底层模具,公司可提前进行大规模生产备货,进而将供货周期大幅缩短,显著降低研发成本,同时提高产品的研发效率和生产效率。

团队优势:公司已建立起成熟的射频开关及射频低噪声放大器产品研发团队。

供应链优势:公司作为芯片设计厂商不直接参与晶圆生产、封测等芯片生产制造过程,为了保证产品的良率与供货能力,公司与全球顶级的晶圆制造商、芯片封测厂商形成紧密合作,晶圆制造商包括TowerJazz、台积电、台联电等,芯片封测厂商包括苏州日月新(日月光与恩智浦合资成立的封测厂)、嘉盛、通富微电等。

麦捷科技

工艺优势:公司建立了一整套成熟的设计开发工艺流程,搭建了模块化设计工作平台,为重点项目成立集销售、设计、工程、生产、QC等多部门业务骨干为一体的研发团队,能根据下游产品整体设计快速提出元器件解决方案,并满足批量制造需求。

专利优势:截至2022630,公司已获授权的专利共142,其中发明专利31项。

技术研发优势:公司通过密切关注行业技术的发展,不断对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进行深入研究,基于对电子元器件行业的深刻理解和多年研发投入,积累了丰富的研发、生产经验,掌握了关键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设计和制造工艺技术。

团队优势:公司拥有一批国内最早专注于电子元器件设计、材料、工艺、生产的研发技术人员和管理团队。

人才优势:,公司加强同西安交通大学、深圳技术大学等高校之间的人才培养合作,筹备设立“核心电子元器件协同培养育人基地”,以期更好地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卓越工程师人才队伍的重要指示精神,争取为行业培育出更多的优秀技术人才。

客户优势:公司凭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优异的产品性能,陆续获得了通讯网络、云计算、消费电子等领域众多知名企业的肯定,积累了大批诸如OPPOVIVO、小米、三星、TCL、亚马逊、谷歌、联想等国际一流客户,与之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品牌优势:公司在与上述优质客户的合作过程中建立了牢固的信任,多次获得客户授予的“优秀供应商”、“优秀商业合作伙伴”等荣誉称号。

信维通信

技术研发优势:公司已在中国深圳、北京、上海、常州、绵阳、美国圣地亚哥、日本新横滨/筑波、韩国平泽、瑞士贝特拉赫、瑞典斯德哥尔摩等地设立11个技术研究中心,不断引入全球高端技术人才,打造以基础材料和基础技术为核心、以中央研究院为主体的全球化综合性研发体系,并通过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开展长期、深入、紧密的战略合作,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打造跨学科、跨领域的技术及知识体系,形成综合性技术优势。

产品优势:公司通过对磁性材料、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功能复合材料等核心材料领域持续进行高强度研究投入,提升了以LCP/MPF天线、5GMassiveMIMO天线、5G毫米波天线模组、UWB模组、无线充电模组、高性能精密连接器、MLCC被动器件等为代表的各类产品线的竞争力。

技术优势:公司通过为客户提供多样化、定制化、高附加值的创新型产品与解决方案,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并保持公司行业领先的技术地位。

客户优势:公司近几年已经搭建了优质的全球大客户平台,并持续与客户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把客户满意落到实处。

生产优势: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持续扩大,公司不断提升运营管理和技术工艺创新能力,快速响应客户的需求,从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等方面入手着力提升制造能力,从而保证了公司的产品的品质、产能的高效利用、客户的满意。

慧智微

客户优势:公司的客户资源广泛,已经覆盖国内外头部智能手机品牌机型、ODM 厂商及物联网客户,市场地位不断提升。公司的射频前端模组已经在三星全球畅销系列 A22 5G 手机和 OPPOvivo、荣耀等智能手机机型中实现大规模量产,并进入闻泰科技、华勤通讯和龙旗科技等一线移动终端设备 ODM 厂商,拥有较为优质的客户结构。

技术优势:公司自主研发推出“绝缘硅(SOI)+砷化镓(GaAs)”混合架构的可重构射频前端平台,具备较强的绝缘硅器件设计能力,并在射频前端中成功实现全倒装封装。

专利优势:截至20221231,公司已获取境内发明专利66,境外发明专利25项。

市场布局优势:公司持续保持在 5G 新频段射频前端模组领域的市场地位,陆续推出支持n77/n78/n79 频段的 1T2R(集成 1 路发射通路、2 路接收通路)L-PAMiF、支持n77/n78 频段的 1T1R/1T2R L-PAMiF 以及支持相应频段的接收模组 L-FEM

品牌优势:公司凭借 5G 新频段产品的口碑和技术沉淀赢得了头部客户的认可,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应,带动 5G 重耕频段发射模组、4G 发射模组产品均获得了突破,推动公司的快速发展。

飞骧科技

团队优势:公司拥有完善的射频解决方案和专业的技术支持团队。

品牌优势:0217月,飞骧科技荣获2020年度第四届IC独角兽企业。20221月,飞骧荣获粤港澳大湾区高价值专利培育布局大赛 最具价值的“发明专利成长型企业组”金奖。

产品优势:20206月正式发布一套完整的5G射频前端方案,实现了两个第一:第一套完整支持所有5G频段的国产射频前端解决方案和第一套采用国产工艺实现5G性能的射频前端模块。

昂瑞微

研发优势:公司在上海、深圳、广州、大连、西安、中国香港设有研发中心。

销售运营优势:公司在上海、深圳、中国台湾、韩国设有销售/技术支持中心,在苏州设有运营中心。

产品优势:基于CMOSGaAsSiGeSOIGaN等工艺,公司都有芯片设计和大规模量产经验,核心产品线涵盖六大类,超四百款芯片:2G/3G/4G/5G全系列射频前端(L-PAMiD/FL-DiFEMMMMB PATx ModuleRF SwitchLNATuner Switch等)、滤波器(Saw FilterTC/TF-Saw Duplexer等)、物联网SoC芯片(蓝牙BLE、双模蓝牙、2.4GHz无线芯片等)、MCU、模拟信号链和电源管理芯片等。

唯捷创芯

产品线优势:目前公司已经研发设计覆盖2G-5G通信技术的多款高性能、高可靠性的PA模组、射频开关、接收端模组以及满足Wi-Fi6的射频前端产品。

客户优势:公司产品已覆盖了小米、OPPOvivo等众多知名移动智能终端厂商。该类厂商十分重视品牌信誉度和产品质量,因此对供应商的甄选十分严苛,导入周期通常在一年以上,认证内容繁多。公司已与众多知名厂商形成了稳定的客户关系,构筑起一定的客户壁垒,公司品牌知名度得到明显提高。

供应优势:公司主要晶圆供应商稳懋、台积电、格罗方德等,GaAsCMOSSOI晶圆制造行业中的领军企业,拥有行业内先进的生产工艺,其良率和一致性在业内处于领先水平;主要基板供应商珠海越亚具有世界领先的“铜柱法”无芯封装基板技术和精密的工艺制程;SMD原材料主要由全球一流厂商村田提供,SMD产品种类丰富,性能卓越;封装测试厂商主要为长电科技、苏州日月新、甬矽电子等,均系国内知名的封测厂商。

韦尔股份

研发优势:2022年公司半导体设计业务研发投入金额高达32.1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2.82%。公司持续稳定的加大在各产品领域的研发投入,为产品升级及新产品的研发提供充分的保障。

专利优势:目前公司已拥有授权专利4,559,其中发明专利4,412,实用新型专利146,外观设计专利1,另外公司拥有布图设计103,软件著作权69项。

技术优势:公司经过多年的自主研发和技术演进,CMOS图像传感器电路设计、封装、数字图像处理和配套软件领域积累了较为显著的技术优势。例如公司研发的硅基液晶显示技术(LCOS)为微型投影系统提供了一个高解析度、外形紧凑、低功耗和低成本的微型显示器解决方案。

品牌优势:公司研发设计模拟芯片及器件也已实现了在手机、安防、物联网终端市场的广泛布局,凭借着在相关领域的技术积累及性价比优势,在国内同领域也有着较高的品牌影响力。

锐迪科

研发优势:公司拥有先进的测试实验室和研发平台。

人才优势:公司积聚了大量在数字/模拟电路、射频系统、功率放大器、信号处理等高科技领域颇有建树的知名工程师和技术专家,80%以上的员工具有硕士、博士及以上学历。

技术专利优势:公司拥有超过20项国际先进的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发明专利或核心技术。

紫光展锐

产品优势:公司产品包括移动通信中央处理器,基带芯片,AI芯片,射频前端芯片,射频芯片等各类通信、计算及控制芯片等。

客户优势:公司拥有包括荣耀、realmevivo、三星、摩托罗拉、海信、中兴、京东、银联、格力在内的500多家客户。

技术优势:紫光展锐曾五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其中特等奖1次、一等奖2次,连续两年荣获中国专利金奖,已申请专利近万项,拥有3G/4G/5G、多卡多待、多模等核心专利。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硫化锌行业呈现出积极发展态势 产需规模稳步增长

我国硫化锌行业呈现出积极发展态势 产需规模稳步增长

硫化锌(ZnS)是一种重要的II-VI族半导体材料,由于其纳米尺度下丰富的形貌、优异的物理与化学性质,目前已被广泛地研究。近年来得益于技术进步、应用领域拓展及政策支持等,我国硫化锌行业呈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市场规模逐年增长。据统计,2024年我国硫化锌行业市场规模已达到11.39亿元。

2025年08月16日
三星、LGD等日韩两国企业相继退场 我国液晶面板行业主导产业链优势显著

三星、LGD等日韩两国企业相继退场 我国液晶面板行业主导产业链优势显著

近年来,随着中国大陆地区企业在液晶面板领域的不断投入,以及日韩厂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陆续退出,中国大陆地区在2017年首次成为全球高世代产能最大地区,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根据预测,2024年中国大陆厂商在全球G5及以上LCD产能面积(以下简称“全球LCD产能”)中预计占比达到65.2%;预计2025年整体中国大陆厂商在

2025年08月16日
拿下全球七成份额 我国面板行业产能狂飙 车载、电竞屏、专显打开成长天花板

拿下全球七成份额 我国面板行业产能狂飙 车载、电竞屏、专显打开成长天花板

随着中国大陆高世代线产能持续释放以及韩国龙头厂商三星、LG陆续关停LCD产线,全球LCD产能快速向中国大陆集中,目前中国大陆已经成为全球LCD产业的中心。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显示面板产业市场规模达1.3万亿元,已占据全球半壁江山。两大主流显示技术:液晶显示器市场占比56.25%,有机发光二极管市场占比14.51%。

2025年08月16日
中国显示驱动芯片封测行业高增 中国台湾双寡头主导市场大陆厂商逐渐崛起

中国显示驱动芯片封测行业高增 中国台湾双寡头主导市场大陆厂商逐渐崛起

全球显示驱动芯片封测主流厂商主要分布在韩国、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显示驱动芯片封测韩国厂商主要包括三星、LG,它们采用全产业链整合模式,具备较强的技术与规模优势,但基本不对外服务。中国显示驱动芯片封测市场主要由中国台湾厂商占据,经过系列并购整合后,目前中国台湾仅剩颀邦科技、南茂科技两家规模较大的显示驱动芯片封测厂商,形成

2025年08月16日
伺服系统行业:工业自动化提供稳增长力 机器人打造新增长极 国产化发展正当时

伺服系统行业:工业自动化提供稳增长力 机器人打造新增长极 国产化发展正当时

近年我国工业自动化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市场规模不断增长。目前我国工业自动化市场已达千亿级,这将给伺服系统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根据数据,2017-2024年,我国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由1669亿元增长至301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8.8%。

2025年08月15日
我国滚珠丝杠行业:数控机床及新能源车为市场提供持续可增点 国产进程亟需加速

我国滚珠丝杠行业:数控机床及新能源车为市场提供持续可增点 国产进程亟需加速

当前,我国滚珠丝杠下游应用呈现多点开花态势,已覆盖机床、物流、医疗、包装、半导体、新能源、汽车及机器人等多个领域。其中,2023年机床领域以45%的占比稳居滚珠丝杠第一大应用市场,展现出绝对领先优势。同期,物流、医疗、包装等领域虽然各自占比不足10%,但发展潜力大,为行业增长提供了多元化支撑。

2025年08月13日
我国激光器行业应用场景丰富且仍在持续拓展 光纤激光器已基本实现国产替代

我国激光器行业应用场景丰富且仍在持续拓展 光纤激光器已基本实现国产替代

随着政策推动,我国激光器国产化进程也在不断加速。目前我国光纤激光器已基本实现国产替代,低、中、高端均已超过半数。从细分市场结构看,国产低功率光纤激光器技术成熟、成本较低,国产100W及以下低功率光纤激光器国产化率99.01%,已经基本实现国产替代。

2025年08月13日
电力设备需求升级 我国电磁线行业中高端市场迎良机 长远看企业呈一定集中性

电力设备需求升级 我国电磁线行业中高端市场迎良机 长远看企业呈一定集中性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国不断鼓励并推进以电力设备、工业电机等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电磁线行业作为工业产品的基础产业,其生产规模在短时间内快速扩张。目前我国电磁线年生产能力超过百万吨,约占全球电磁线生产总量的 50%。

2025年08月1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