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无创产前检测(NIPT)行业现状分析 市场呈现寡头竞争渗透率提升空间大

无创产前检测行业监管逐步规范化

无创产前检测(NIPT)是一种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母体血液中游离的胎儿DNA片段(cffDNA)进行测序,并解读胎儿遗传信息以进行相关疾病筛查的产前检测手段。通常用于鉴定胎儿是否存在21(唐氏综合征)、18(爱德华氏综合征)和13(帕陶氏综合征)三体异常。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无创产前检测(NIPT)行业现状深度调研与投资趋势研究报告(2023-2030年)》显示,相较于穿刺、超声、血清学唐氏筛查等传统检测技术,无创产前检测具有无创、检出率高、流产风险低等诸多优势,不仅扩大了检测时间窗口,安全性、特异性、敏感性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但因NIPT产品涉及伦理、隐私和人类遗传资源保护、价格、质量等问题,具有特殊性,其整体监管环境跨越了自由发展、监管严格、试点准入、分业监管等阶段。

2014年2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CFDA)和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强临床使用基因测序相关产品和技术管理的通知》叫停基因测序相关产品的临床应用,行业暂时进入了停滞期。同年7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批准了BGISEQ-1000基因测序仪、BGISEQ-100基因测序仪和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T21、T18、T13)检测试剂盒(联合探针锚定连接测序法)、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T21、T18、T13)检测试剂盒(半导体测序法)的医疗器械注册,NIPT正式成为二代基因测序产品的新领地。随着CFDA批准华大基因、贝瑞基因、达安基因、博奥生物等多家公司的NIPT产品,积极开展临床试点,行业监管逐步规范化。目前国内部分省份已经发文明确NIPT检测价格并积极将其纳入医保报销范畴。

无创产前检测行业相关政策

时间 政策 部门 行业影响
2014.02 《关于加强临床使用基因测序相关产品和技术管理的通知》 卫计委 基因测序临床应用被严格规范
2014.03 《关于开展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临床应用试点单位申报的通知》 卫计委 高通量测序试点单位申报及能选
2015.01 《关于产前诊断机构开展高通量基因测序产前筛查与诊断临床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 卫计委 108家医疗机构审批通过成为NIPT临床试点
2016.01 《关于规范有序开展孕妇外周血胎儿游离DNA产前筛查与诊断工作的通知》 卫计委 NIPT试点政策结束. 卫计委制定行业新规
2021.09 《北京医保局北京健康委北京人社局关于规范调整物理治疗类医疗服务价格的通知》 北京医保局 NIPT被纳入北京医保,行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部分省市无创产前检测政府指导价格

时间 省市 指导价格(元/次)
2011 广东省 1705 (2011年的试行价格沿用至今)
2012 深圳市 855 (财政补贴300,医保及个人555, 已纳入社保生育保险范
2015 湖南省 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免费
2015 贵州省 高龄单独两孩孕产妇免费筛查缺陷基因
2015 四川省 2400
2016 湖北省 1460
2016 重庆市 将NIPT、孕妇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等纳入医疗保险
2016 福建省 1400
2018 浙江省 1400
2018 长沙市 长沙市户籍/居住证免费
2018 北京市 2200
2019 天津市 为天津市户籍孕妇免费进行NIPT
2019 武汉市 武汉市户籍/居住证免费
2019 河北省 全省开展孕妇无创产前基因免费筛查
2019 江苏省 1200
2021 山西省 无创DNA检测补助标准为1000元/例,产前筛查为130元/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无创产前检测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随着政策监管更新,我国无创产前检测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2017-2020年我国无创产前检测行业市场规模由43亿元增长至68亿元。2021年我国无创产前检测行业市场规模小幅下降至65亿元,增速为-4.41%。2022年我国无创产前检测行业市场规模约为85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30.77%。

随着政策监管更新,我国无创产前检测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2017-2020年我国无创产前检测行业市场规模由43亿元增长至68亿元。2021年我国无创产前检测行业市场规模小幅下降至65亿元,增速为-4.41%。2022年我国无创产前检测行业市场规模约为85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30.77%。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无创产前检测以NIPT Plus为主

从细分市场看,我国无创产前检测分为传统NIPT和NIPT Plus。目前我国无创产前检测以NIPT Plus为主,2021年占比75%。传统NIPT2021年占比25%。

从细分市场看,我国无创产前检测分为传统NIPT和NIPT Plus。目前我国无创产前检测以NIPT Plus为主,2021年占比75%。传统NIPT2021年占比25%。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无创产前检测市场呈现寡头竞争格局

无创产前检测产业链上游涉及测序设备和相关配套试剂,壁垒极高,使得我国无创产前检测行业集中,市场呈现寡头竞争格局。目前国内提供NIPT检测服务的企业包括华大基因、贝瑞基因、博奥生物、安诺优达、达安基因等。其中华大基因和贝瑞基因凭借先发优势、丰富的临床数据积累以及自身技术和平台优势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市占率合计约为68%。

无创产前检测产业链上游涉及测序设备和相关配套试剂,壁垒极高,使得我国无创产前检测行业集中,市场呈现寡头竞争格局。目前国内提供NIPT检测服务的企业包括华大基因、贝瑞基因、博奥生物、安诺优达、达安基因等。其中华大基因和贝瑞基因凭借先发优势、丰富的临床数据积累以及自身技术和平台优势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市占率合计约为68%。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无创产前检测渗透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随着竞争格局逐渐稳定,我国无创产前检测市场走向成熟。但国内新生儿数量的下跌,市场增量空间较小,无创产前检测渗透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根据数据,2015-2021年我国无创产前检测渗透率由4.75%提升至50%,预计2025年我国无创产前检测渗透率将达到90%。

随着竞争格局逐渐稳定,我国无创产前检测市场走向成熟。但国内新生儿数量的下跌,市场增量空间较小,无创产前检测渗透率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根据数据,2015-2021年我国无创产前检测渗透率由4.75%提升至50%,预计2025年我国无创产前检测渗透率将达到90%。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益生元已完成从原料供应到终端消费的全链条布局 市场迈入五大趋势新周期

我国益生元已完成从原料供应到终端消费的全链条布局 市场迈入五大趋势新周期

益生元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应用领域正日益广泛。从富含益生元的低温酸奶、乳酸菌饮料等乳制品,到添加低聚果糖的面包、饼干等烘焙食品,再到功能性饮料及膳食补充剂,随着消费者对肠道健康管理的日益重视,益生元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已从单一功能向多维度健康赋能转变,为产业升级提供了核心驱动力。目前益生元在各类食品中已被广泛

2025年11月11日
全球盐酸氨丙啉供给压力加剧 市场价格上涨 国内出口导向下本土厂商有望充分受益

全球盐酸氨丙啉供给压力加剧 市场价格上涨 国内出口导向下本土厂商有望充分受益

盐酸氨丙啉技术壁垒高,反应链条长,控制要求严格,市场参与者较少,代表包括美国辉宝、大洋生物、绿洲化工、东康源科技、众合化工等。其中美国辉宝和中国大洋生物市占率合计超90%,呈现双寡头格局。

2025年11月07日
政策、需求、技术三重驱动 我国康复医疗迎机遇 但体制不完善+供给不足挑战仍存

政策、需求、技术三重驱动 我国康复医疗迎机遇 但体制不完善+供给不足挑战仍存

长期以来,我国医疗体系存在“重治疗、轻康复”的现象。但近年这一情况正在不断扭转。国家层面连续出台重磅政策,将康复医疗纳入健康中国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如2025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医养照护与管理专业建设工作的通知》,提出引导学校联合医养结合机构、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基层医

2025年11月06日
血液透析中心增多并下沉 促血液透析行业相关设备及耗材扩容 国产替代趋势显著增强

血液透析中心增多并下沉 促血液透析行业相关设备及耗材扩容 国产替代趋势显著增强

在国内,随着医保政策的不断完善,血液透析治疗的报销比例大幅提高,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使得更多患者能够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同时,国内医疗资源的不断投入和优化,血液透析中心的数量逐渐增加,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为市场的扩容提供了有力支撑。2020-2025年H1我国血液透析中心数量由6377家增长至8928家。

2025年10月31日
核心技术突破下骨传导耳机行业多点开花 头部稳步扩张 中小型企业如何突围?

核心技术突破下骨传导耳机行业多点开花 头部稳步扩张 中小型企业如何突围?

骨传导耳机早期聚焦于医疗领域的听力辅助,为传导性耳聋、单侧耳聋患者提供非侵入式听力重建方案。京东数据显示,2023年面向听力障碍人群的医疗级骨传导耳机产品需求增速高达50%。随着骨传导耳机行业在核心技术(如振子技术、漏音控制技术、噪声消除技术)领域取得显著进展,骨传导耳机在音质、漏音控制及佩戴舒适性方面实现了显著提升,

2025年10月30日
两大因素驱动 我国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行业成长性较好 国产快速崛起

两大因素驱动 我国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行业成长性较好 国产快速崛起

近年来,随着侵入性检查、介入治疗和手术、广谱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和肿瘤化疗药物的广泛应用,真菌感染的风险正在快速增加,尤其是病毒合并曲霉的感染以及由酵母及酵母样真菌造成的真菌性脓毒症。根据数据,全球每年约 3 亿人罹患严重的真菌感染,其中侵袭性真菌病发病率逐年提升,侵袭性真菌病平均致死率可达 27.6%。侵

2025年10月2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