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国内外算力网络行业发展现状:我国目前面临应用多元化、供需不平衡挑战

一、行业相关定义

算力网络是指利用云网融合技术以及SDN/NFV等新型网络技术,将边缘计算节点、云计算节点以及含广域网在内的各类网络资源深度融合在一起,减少边缘计算节点的管控复杂度,并通过集中控制或者分布式调度方法与云计算节点的计算和存储资源、广域网的网络资源进行协同,组成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为客户提供包含计算、存储和连接的整体算力服务,并根据业务特性提供灵活、可调度的按需服务。采用这种方案构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架构,被称为“算力网络”,其能够根据客户需求,在云、网、边之间按需分配和灵活调度计算资源、存储资源以及网络资源。

二、全球算力网络行业发展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算力网络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2-2029年)》显示,算力网络自2019年诞生至今已有3年多,在产业界的共同努力下,算力网络技术研究在国际和国内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2017年全球算力网络市场规模为62.87亿美元;随着市场需求持续扩大,到2021年全球算力网络市场规模达到了231.68亿美元,2017-2021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38.55%。

2017年全球算力网络市场规模为62.87亿美元;随着市场需求持续扩大,到2021年全球算力网络市场规模达到了231.68亿美元,2017-2021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38.55%。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目前,全球互联网、大数据市场主要分布在亚洲地区,亚洲市场对于算力网络的需求最大,其占比达到了43.9%,其次是欧洲市场和北美市场,分别占全球市场的22.6%和18.6%。具体如下:

目前,全球互联网、大数据市场主要分布在亚洲地区,亚洲市场对于算力网络的需求最大,其占比达到了43.9%,其次是欧洲市场和北美市场,分别占全球市场的22.6%和18.6%。具体如下: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中国算力网络行业发展

1、市场规模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治理、智慧城市、智能制造、自动/远程驾驶、AR/VR/XR导航和区块链共识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的蓬勃发展,新型计算模式层出不穷,算力资源需求日益旺盛,驱动算力网络高速发展。2022年上半年,我国算力网络行业市场规模为360.13亿元,具体如下: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治理、智慧城市、智能制造、自动/远程驾驶、AR/VR/XR导航和区块链共识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的蓬勃发展,新型计算模式层出不穷,算力资源需求日益旺盛,驱动算力网络高速发展。2022年上半年,我国算力网络行业市场规模为360.13亿元,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其中算力网络时延非相关场景包括后台加工、离线分析和视频渲染等场景,对算力资源位置和响应时间无明确需求,可迁移卸载至长距离远端算力资源上运行。2022年上半年我国算力网络时延非相关场景市场规模约为226.49亿元。

其中算力网络时延非相关场景包括后台加工、离线分析和视频渲染等场景,对算力资源位置和响应时间无明确需求,可迁移卸载至长距离远端算力资源上运行。2022年上半年我国算力网络时延非相关场景市场规模约为226.49亿元。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算力网络时延敏感性场景包括自动驾驶、远程医疗、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和实时量化交易等场景,对响应时间有明确的上下界要求,需就近选择与数据生产位置一致的算力资源以满足其服务质量需求。2022年上半年中国算力网络时延敏感性场景市场规模为152.43亿元,具体如下:

算力网络时延敏感性场景包括自动驾驶、远程医疗、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和实时量化交易等场景,对响应时间有明确的上下界要求,需就近选择与数据生产位置一致的算力资源以满足其服务质量需求。2022年上半年中国算力网络时延敏感性场景市场规模为152.43亿元,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供应情况

运营商正在从服务消费互联网向服务产业互联网转变。5G 时代,运营商因网络资源和计算资源丰富成为全社会ICT基础设施提供方。

随着国家整体网络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5G网络的建设及千兆光纤的升级等带动市场需求持续提升,光缆线路总长度稳步增加。截至2022年6月底,全国光缆线路总长度达到5791万公里,同比增长8.2%,比上年末净增303万公里。

随着国家整体网络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5G网络的建设及千兆光纤的升级等带动市场需求持续提升,光缆线路总长度稳步增加。截至2022年6月底,全国光缆线路总长度达到5791万公里,同比增长8.2%,比上年末净增303万公里。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通过在传统基站中新增算力引擎单板为网络边侧提供算力,发挥5G网络站点多、覆盖广、渗透深的优势,可以满足网业协同、网业融合、算网一体需求,助力算力网络“网、算、智无所不在”的愿景落实。2022年上半年,我国新建5G基站42.9万个,总数达到185.4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17.9%,占比较上年末提高3.6个百分点。

通过在传统基站中新增算力引擎单板为网络边侧提供算力,发挥5G网络站点多、覆盖广、渗透深的优势,可以满足网业协同、网业融合、算网一体需求,助力算力网络“网、算、智无所不在”的愿景落实。2022年上半年,我国新建5G基站42.9万个,总数达到185.4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17.9%,占比较上年末提高3.6个百分点。

资料来源:工信部,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3、需求情况

随着数字技术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由虚拟经向实体经济延伸,以云为基础、网为核心的算力网络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正成为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元宇宙等新技术新应用的承载基础。

2021年全年,我国数据产量达到6.6ZB,同比增加29.4%,占全球数据总产量(67ZB)的9.9%,仅次于美国(16ZB),位列全球第二。近三年来,我国数据产量每年保持30%左右的增速。随着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的推进,我国数据产量的持续增加,推动算力网络行业整体需求规模。

2021年全年,我国数据产量达到6.6ZB,同比增加29.4%,占全球数据总产量(67ZB)的9.9%,仅次于美国(16ZB),位列全球第二。近三年来,我国数据产量每年保持30%左右的增速。随着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的推进,我国数据产量的持续增加,推动算力网络行业整体需求规模。

资料来源:国家网信办,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我国算力发展水平实现稳步提升,算力规模持续扩大,截止到2021年我国算力总规模达到 202 EFlops。未来,东数西算和大数据中心集群建设的推进还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算力规模持续增长。

我国算力发展水平实现稳步提升,算力规模持续扩大,截止到2021年我国算力总规模达到 202 EFlops。未来,东数西算和大数据中心集群建设的推进还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算力规模持续增长。

资料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WWTQ)

4、供需平衡分析

当前算力发展面临应用多元化、供需不平衡的挑战。一方面,迈入万物智能时代,新兴技术的快速兴起、海量数据的爆发性增长以及应用场景的日益多元化,激发算力成百上千倍增长,加速算力多样化升级。另一方面,算力的提升面临多维度的挑战,从芯片到算力的转化依然存在着巨大的鸿沟,现有计算技术升级能够带来的算力规模增速大约每年仅数倍,供需之间的差距依然很大,不论是硬件层面还是架构层面,计算技术发展都亟需变革。

面对当前算力需求爆发、算力分配不均以及算力供需失衡等问题,算力网络应进一步提供满足灵活需求的社会级服务,搭建通用算网场景,实现多要素协同转换和多形态兼容统一。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从“工具”到“情感基础设施”:AI情感陪伴的技术红利与隐私困局的双重博弈

从“工具”到“情感基础设施”:AI情感陪伴的技术红利与隐私困局的双重博弈

当下,在AI技术迭代与人口结构变革的双重浪潮下,情感陪伴的边界正被重新定义。当独居老人对着智能音箱诉说孤独,当职场青年在深夜向AI倾诉压力,当儿童与虚拟伙伴分享成长烦恼——“人类专属”的情感陪伴,正悄然走向“人机共生”的新阶段。在这场变革中,AI情感陪伴行业逐渐兴起,正以惊人速度崛起,成为科技与人文交汇的焦点。

2025年10月30日
我国ERP软件行业需求强劲 中小型企业成新引擎 数智化、定制化大势所趋

我国ERP软件行业需求强劲 中小型企业成新引擎 数智化、定制化大势所趋

随着中国制造业自动化和信息化的持续扩张,企业对管理水平和效率的日益重视,ERP软件市场需求强劲,已经成为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2016-2024年我国ERP软件需求量从49.77万套增长至127.68万套,预计2025年我国ERP软件需求量将增长至139.48万套,同比增长9.2%。

2025年10月28日
“工业之眼”迎风而起 多维驱动我国计量检测专业技术服务行业需求释放

“工业之眼”迎风而起 多维驱动我国计量检测专业技术服务行业需求释放

计量检测技术服务作为“国家的质量基础设施”与“工业的眼睛”,是保障国民经济各行业质量、安全与创新的核心技术支撑。当前,在产业升级、法规趋严与技术创新等多重因素驱动下,该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025年10月25日
量子技术正成全球科技竞争新焦点 量子计算硬件行业迎风而起 多技术路线并行

量子技术正成全球科技竞争新焦点 量子计算硬件行业迎风而起 多技术路线并行

随着量子科技被欧盟、美国等主要经济体提升至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全球科技竞争已进入“量子时代”。在这一背景下,中国量子计算硬件产业在强烈的国家意志与政策资金支持下快速崛起。行业呈现出“国家队”、科技巨头与初创企业同台竞技的活跃生态,并在超导、光量子、离子阱三大技术路径上并行发展,正以多元化的技术路线参与全球前沿科技竞逐。

2025年10月15日
量子精密测量行业正向高价值领域渗透 量子重力测量具备增长潜力 国产突围加速

量子精密测量行业正向高价值领域渗透 量子重力测量具备增长潜力 国产突围加速

量子精密测量技术目前已在能源探测、脑成像等多个关键领域实现商业化应用,随着技术成熟度的提升,量子精密测量将加速渗透至国防安全、精准医疗、航空航天等高价值领域。预计到2035年,全球量子精密测量产业规模有望达到 44.97 亿美元,其中下游应用规模或将达到 17.99 亿美元。

2025年10月10日
下游市场需求释放及产能格局重塑 中国化合物半导体芯片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下游市场需求释放及产能格局重塑 中国化合物半导体芯片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半导体按照历史进程可分为以硅基为代表的第一代半导体,以砷化镓、磷化铟等化合物为代表的第二代半导体,和以碳化硅、氮化镓等化合物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与第一代半导体由单一元素组成不同,第二代和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由两种或以上元素组成,统称为化合物半导体。材料性能决定应用场景,化合物半导体广泛适用于高电压、高功率、高频率等领域。

2025年10月0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