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抗菌药行业政策与市场规模 细菌耐药形势整体稳中向好 未来微生物耐药是重点领域

一、行业基本概述

抗菌药主要是指能抑制或杀灭细菌,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性感染的药物,包括人工合成抗菌药(喹诺酮类等)和抗生素。其中抗生素是微生物(细菌、真菌和放线菌属)的代谢产物,能杀灭或抑制其他病原微生物。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抗菌药行业现状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评估报告(2022-2029年)》显示,抗菌药的发现、生产和使用是人类医学史上巨大的进步,挽救了大量的患者。抗细菌药物依据抑菌机制的不同,可分为细胞壁合成抑制剂、细胞膜破坏剂、蛋白合成抑制剂和核酸合成抑制剂。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显示,抗菌药的发现、生产和使用是人类医学史上巨大的进步,挽救了大量的患者。抗细菌药物依据抑菌机制的不同,可分为细胞壁合成抑制剂、细胞膜破坏剂、蛋白合成抑制剂和核酸合成抑制剂。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行业政策

近些年来,为了促进抗菌药行业的发展,我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2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规范抗生素类药品使用管理。同时为创新抗菌药发展,国家卫计委、国家发改委等14个国家部门共同制定了《遏制微生物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22—2025年)》,将关注的领域从细菌耐药扩大到微生物耐药。多部门群策群力,聚焦突出问题,有效控制人类和动物源主要病原微生物耐药形势。由此可见,未来微生物耐药是国家重点发展领域。

我国抗菌药行业相关政策

发布时间 发布部门 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2016年12月 国家卫计委、国家发改委等14个国家部门 《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年)》 此项政策限制了仿制药的市场空间,为创新抗菌药发展预留了市场空间。
2017年7月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 建立全员参与、覆盖临床诊疗服务全过程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制度,严格落实首诊负责、三级查房、分级护理、手术分级管理、抗菌药物分级管理、临床用血安全等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
2017年9月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药兽药管理保障食品安全的通知 严禁饲料生产企业在饲料中违规添加抗菌药物。
2019年9月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 推进生猪养殖抗菌药物减量使用,实施促生长抗菌药物退出计划,研发和推广替代产品。
2020年3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农业农村部关于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生猪生产及相关产业的实施意见 鼓励生猪企业实施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
2020年9月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加强兽用抗菌药综合治理,实施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药物饲料添加剂退出和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
2021年2月 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 推行水产健康养殖。实施农药、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和产地环境净化行动。
2021年2月 农业农村部 农业农村部关于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2021年农业农村重点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 推进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推广养殖减抗模式。加强水产养殖用投入品分类监管。
2021年3月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实施方案 推进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严格执行兽用处方药制度和休药期制度。
2021年11月 国务院 “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 推进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规范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使用。到2025年,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利用率均达到43%以上。
2022年5月 国务院办公厅 “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 加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以抗菌药物、抗肿瘤药物、其他重点监控药物等为重点,加强用药监测和合理用药考核,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符合规定要求。
2022年5月 国务院办公厅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 研究完善对抗菌药物等具有特殊性的药品集采规则和使用方案。加强医用耗材价格监测。
2022年5月 国务院办公厅 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 规范抗生素类药品使用管理。研究抗菌药物环境危害性评估制度,在兽用抗菌药注册登记环节对新品种开展抗菌药物环境危害性评估。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严格落实零售药店凭处方销售处方药类抗菌药物。加强兽用抗菌药监督管理,实施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推行凭兽医处方销售使用兽用抗菌药。
2022年10月 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3部门 《遏制微生物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22—2025年)》 将关注的领域从细菌耐药扩大到微生物耐药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市场规模现状

抗菌药一定程度上属于刚需,特别是重症感染领域。2016-2019年我国抗菌药市场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社区隔离防疫、口罩佩戴等政策落实导致细菌传染性疾病发病情况减少,同时部分抗菌药产品面临集采降价,这些综合因素导致我国抗菌药市场规模下降至1244亿元。2021年随着疫情影响的消退,我国抗菌药市场回升至1360亿元。

抗菌药一定程度上属于刚需,特别是重症感染领域。2016-2019年我国抗菌药市场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社区隔离防疫、口罩佩戴等政策落实导致细菌传染性疾病发病情况减少,同时部分抗菌药产品面临集采降价,这些综合因素导致我国抗菌药市场规模下降至1244亿元。2021年随着疫情影响的消退,我国抗菌药市场回升至1360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在我国抗菌药物市场中,抗感染类药物依然是用量最大的药物。有相关数据显示,抗感染类药物在抗菌药物市场中占比达18.4%。虽然我国抗感染类药物市场规模增速在 2016年以后下滑明显,但市场整体同比增速仍在 4%以上,2020年抗感染类药物市场规模已达到 1,780 亿元。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全国医保投入的扩大,预计未来几年抗感染类药物市场整体仍将维持较大需求。

细菌耐药形势整体稳中向好,未来仍存在很大需求空间。近年来我国治疗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抗菌药市场保持稳定增长。尽管受疫情影响,2020年的中国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抗菌药市场较2019年略有下降,但整体仍呈现上升趋势。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抗菌药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140亿元增长到了229亿元。

细菌耐药形势整体稳中向好,未来仍存在很大需求空间。近年来我国治疗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抗菌药市场保持稳定增长。尽管受疫情影响,2020年的中国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抗菌药市场较2019年略有下降,但整体仍呈现上升趋势。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抗菌药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140亿元增长到了229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另外在政府遏制细菌耐药推进抗菌药分级管理等有利政策和持续增长的创新抗菌药研发投入的推动下,2021年我国治疗多重耐药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抗菌药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32亿元增长到了49亿元。

另外在政府遏制细菌耐药推进抗菌药分级管理等有利政策和持续增长的创新抗菌药研发投入的推动下,2021年我国治疗多重耐药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抗菌药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32亿元增长到了49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微生物耐药领域是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相关资料显示,当前传统的感染性疾病和新发再发传染病依然是影响人们健康的重要因素,微生物耐药问题已成为全球公共健康领域的重大挑战,因此用好抗微生物药物和延缓耐药是保护人民生命健康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必由之路。第二个国家行动计划——《遏制微生物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22—2025年)》发布,将关注的领域从细菌耐药扩大到微生物耐药。(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益生元已完成从原料供应到终端消费的全链条布局 市场迈入五大趋势新周期

我国益生元已完成从原料供应到终端消费的全链条布局 市场迈入五大趋势新周期

益生元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应用领域正日益广泛。从富含益生元的低温酸奶、乳酸菌饮料等乳制品,到添加低聚果糖的面包、饼干等烘焙食品,再到功能性饮料及膳食补充剂,随着消费者对肠道健康管理的日益重视,益生元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已从单一功能向多维度健康赋能转变,为产业升级提供了核心驱动力。目前益生元在各类食品中已被广泛

2025年11月11日
全球盐酸氨丙啉供给压力加剧 市场价格上涨 国内出口导向下本土厂商有望充分受益

全球盐酸氨丙啉供给压力加剧 市场价格上涨 国内出口导向下本土厂商有望充分受益

盐酸氨丙啉技术壁垒高,反应链条长,控制要求严格,市场参与者较少,代表包括美国辉宝、大洋生物、绿洲化工、东康源科技、众合化工等。其中美国辉宝和中国大洋生物市占率合计超90%,呈现双寡头格局。

2025年11月07日
政策、需求、技术三重驱动 我国康复医疗迎机遇 但体制不完善+供给不足挑战仍存

政策、需求、技术三重驱动 我国康复医疗迎机遇 但体制不完善+供给不足挑战仍存

长期以来,我国医疗体系存在“重治疗、轻康复”的现象。但近年这一情况正在不断扭转。国家层面连续出台重磅政策,将康复医疗纳入健康中国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如2025年2月,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高等职业教育医养照护与管理专业建设工作的通知》,提出引导学校联合医养结合机构、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基层医

2025年11月06日
血液透析中心增多并下沉 促血液透析行业相关设备及耗材扩容 国产替代趋势显著增强

血液透析中心增多并下沉 促血液透析行业相关设备及耗材扩容 国产替代趋势显著增强

在国内,随着医保政策的不断完善,血液透析治疗的报销比例大幅提高,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使得更多患者能够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同时,国内医疗资源的不断投入和优化,血液透析中心的数量逐渐增加,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为市场的扩容提供了有力支撑。2020-2025年H1我国血液透析中心数量由6377家增长至8928家。

2025年10月31日
核心技术突破下骨传导耳机行业多点开花 头部稳步扩张 中小型企业如何突围?

核心技术突破下骨传导耳机行业多点开花 头部稳步扩张 中小型企业如何突围?

骨传导耳机早期聚焦于医疗领域的听力辅助,为传导性耳聋、单侧耳聋患者提供非侵入式听力重建方案。京东数据显示,2023年面向听力障碍人群的医疗级骨传导耳机产品需求增速高达50%。随着骨传导耳机行业在核心技术(如振子技术、漏音控制技术、噪声消除技术)领域取得显著进展,骨传导耳机在音质、漏音控制及佩戴舒适性方面实现了显著提升,

2025年10月30日
两大因素驱动 我国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行业成长性较好 国产快速崛起

两大因素驱动 我国侵袭性真菌病诊断行业成长性较好 国产快速崛起

近年来,随着侵入性检查、介入治疗和手术、广谱抗菌药物、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和肿瘤化疗药物的广泛应用,真菌感染的风险正在快速增加,尤其是病毒合并曲霉的感染以及由酵母及酵母样真菌造成的真菌性脓毒症。根据数据,全球每年约 3 亿人罹患严重的真菌感染,其中侵袭性真菌病发病率逐年提升,侵袭性真菌病平均致死率可达 27.6%。侵

2025年10月23日
免疫治疗将开启新纪元 我国胃癌围术期药物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良好

免疫治疗将开启新纪元 我国胃癌围术期药物行业市场竞争格局良好

全球每年新发胃癌病例约120万,中国约占其中的40%。中国早期胃癌占比很低,仅约20%,大多数发现时已是进展期,总体5年生存率不足50%。根据中国国家癌症登记中心数据,中国与美国胃癌新发患者人数预计将在2026年分别达到34.6万人、2.9万人。

2025年10月17日
惠及约20万存量患者 我国重症肌无力药物行业景气度较高 精准靶向成趋势

惠及约20万存量患者 我国重症肌无力药物行业景气度较高 精准靶向成趋势

重症肌无力(MG)作为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引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波动性肌无力为特征,严重者可致呼吸衰竭,危及生命。其致病机制明确,约85%的患者与抗AChR抗体介导的补体通路激活密切相关。中国作为MG患者大国,拥有约20万存量患者,其中约15%-20%可能进展为死亡率极高的肌无力危象,临床需求远未满足。长期以

2025年10月1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