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航空煤油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 消耗量增长 生物航煤替代潜力突出

、航空煤油行业现状

1.航空煤油产量

航空煤油,别名无臭煤油,是石油产品之一,主要由不同馏分的烃类化合物组成。近年来,基于我国原油产量保持稳定,在2亿吨左右,我国煤油产量呈现增长态势。2014-2019年我国煤油产量由3001.0万吨增长至5272.6万吨,2020-2021年受到疫情冲击,煤油产量有所下降,分别为4049.4万吨、3943.9万吨,增速分别为-23.20%、-2.61%。

航空煤油,别名无臭煤油,是石油产品之一,主要由不同馏分的烃类化合物组成。近年来,基于我国原油产量保持稳定,在2亿吨左右,我国煤油产量呈现增长态势。2014-2019年我国煤油产量由3001.0万吨增长至5272.6万吨,2020-2021年受到疫情冲击,煤油产量有所下降,分别为4049.4万吨、3943.9万吨,增速分别为-23.20%、-2.61%。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航空煤油消耗量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航空煤油行业发展深度分析与未来前景研究报告(2022-2029年)》显示,航空煤油是根据飞机发动机的性能和飞机的安全特别研制的航空燃料。随着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增加,民航货运量及客运量增长,带动航空煤油消费量增多。据数据,2019年我国民航货运量达753.00万吨,客运量达6.60亿人,航空煤油消耗量超3500万吨。2020年疫情以来,我国航空煤油消耗情况发生变化。一方面,我国航空煤油消耗量随民航货运量及客运量减少而下降;另一方面,由于境外疫情形势严峻,国际航线航煤消费量出现萎缩,减幅超8%,而随着国内疫情好转,国内航线航煤消费量实现了9.4%的正增长,占到总消费量的83%左右。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显示,航空煤油是根据飞机发动机的性能和飞机的安全特别研制的航空燃料。随着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增加,民航货运量及客运量增长,带动航空煤油消费量增多。据数据,2019年我国民航货运量达753.00万吨,客运量达6.60亿人,航空煤油消耗量超3500万吨。2020年疫情以来,我国航空煤油消耗情况发生变化。一方面,我国航空煤油消耗量随民航货运量及客运量减少而下降;另一方面,由于境外疫情形势严峻,国际航线航煤消费量出现萎缩,减幅超8%,而随着国内疫情好转,国内航线航煤消费量实现了9.4%的正增长,占到总消费量的83%左右。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3.航空煤油进出口情况

航空煤油具有密度适宜、热值高、燃烧性能好、清洁度高、硫含量少、对机件腐蚀小的特点,能够迅速、稳定、完全燃烧,可满足寒冷地区和高空飞行对油品流动性的要求。20世纪50年代,中国空军飞机和大型民航客机已开始使用航空煤油,但来源一直靠从前苏联进口,1959年进口量近50万吨。1960年以来,经过反复试验研究,航空煤油的国产化问题得以解决,航空煤油进口量锐减。1965年,国内消费的近70万吨航空煤油全系国内生产,从而实现了航空煤油的自给,航空煤油进口量持续下降。同时随着油品质量提高,我国航空煤油出口规模提高,呈现贸易顺差状态。

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航空煤油进口数量为137.36万吨,出口数量为855.80万吨;2022年1-9月我国航空煤油进口数量为76.31万吨,出口数量为677.02万吨。

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航空煤油进口数量为137.36万吨,出口数量为855.80万吨;2022年1-9月我国航空煤油进口数量为76.31万吨,出口数量为677.02万吨。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021年我国航空煤油进口金额为8.05亿美元,出口金额为46.57亿美元;2022年1-9月我国航空煤油进口金额为7.46亿美元,出口金额为65.52亿美元。

2021年我国航空煤油进口金额为8.05亿美元,出口金额为46.57亿美元;2022年1-9月我国航空煤油进口金额为7.46亿美元,出口金额为65.52亿美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航空煤油行业发展趋势

从发展趋势看,在改革开放的40年间,我国航空煤油消耗量增长了140多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航空煤油消费国。“双碳”时代下减排压力增大,以及与海外减排制度的接轨(例如欧盟正在推进立法,后续所有飞往欧洲的国际航班都需执行欧盟的燃料标准),我国发展以生物柴油、生物航煤为主的生物燃料是大势所趋。随着我国航空煤油消耗量增加,生物航煤理论替代潜力突出。国内主要的航空煤油供应商之一中石化已启动我国生物航煤首次规模化试产,地沟油消纳规模达10万吨/年,其油脂加氢(HEFA)路线生物航煤产品已经通过可持续生物材料圆桌会议(Roundtable on Sustainable Biomaterials)认证,成为亚洲第一家获得该认证的企业,国内生物航煤产业启动在即。

从发展趋势看,在改革开放的40年间,我国航空煤油消耗量增长了140多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航空煤油消费国。“双碳”时代下减排压力增大,以及与海外减排制度的接轨(例如欧盟正在推进立法,后续所有飞往欧洲的国际航班都需执行欧盟的燃料标准),我国发展以生物柴油、生物航煤为主的生物燃料是大势所趋。随着我国航空煤油消耗量增加,生物航煤理论替代潜力突出。国内主要的航空煤油供应商之一中石化已启动我国生物航煤首次规模化试产,地沟油消纳规模达10万吨/年,其油脂加氢(HEFA)路线生物航煤产品已经通过可持续生物材料圆桌会议(Roundtable on Sustainable Biomaterials)认证,成为亚洲第一家获得该认证的企业,国内生物航煤产业启动在即。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反渗透膜行业:海水净化等需求带来新机遇 国产崛起 高端市场竞争力仍待提升

反渗透膜行业:海水净化等需求带来新机遇 国产崛起 高端市场竞争力仍待提升

反渗透膜最大下游市场为工业,其在电子芯片制造、光伏太阳能生产、医药精细化工等对水质要求近乎苛刻的行业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关键角色。近年来,反渗透膜应用领域持续拓展至海水净化、饮用水净化等领域,为行业带来新增长点。

2025年05月06日
我国铸造改性材料行业现状: 绿色化为重要发展趋势 市场呈充分竞争状态

我国铸造改性材料行业现状: 绿色化为重要发展趋势 市场呈充分竞争状态

铸造改性材料广泛应用于各种金属铸造过程中,特别是在需要高强度、高耐腐蚀性的零部件制造中。我国是铸造大国,铸件生产规模庞大,为铸造改性材料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近年来,随着下游高端领域如航天、军工、核电发展对铸造材料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促使铸造改性材料市场需求快速增多。随着我国从铸造大国迈向铸造强国,绿色清洁生产、铸造废物零

2025年05月03日
氧化物固态电解质行业分析:能量密度提升 2027年复合固态或成产业化拐点

氧化物固态电解质行业分析:能量密度提升 2027年复合固态或成产业化拐点

在固态电解质的早期制备中,传统的球磨混合与热压成型等工艺因其流程简单、设备通用而被广泛采用,但也存在填料团聚和分散不均、能耗高、操作复杂且易造成聚合物流动性损失等诸多问题。随着新一代高性能复合电解质材料的提出,越来越多企业研究出溶液共混、原位聚合、静电纺丝、3D打印等多种物理法、化学法与创新设计方法。

2025年05月03日
构网型储能行业:新疆领跑 单个项目趋向大型化 华为等技术领先企业将占据更多份额

构网型储能行业:新疆领跑 单个项目趋向大型化 华为等技术领先企业将占据更多份额

构网型储能可增强电力系统稳定性,在新能源消纳难愈演愈烈之下,构网型储能成关注热点,在招投标市场持续放量。从地域分布看,新疆构网型储能项目定标规模为1.31GW/4.925GWh,容量规模占比57%,超过全国的一半,西藏、青海等紧随其后。构网型储能单个项目容量趋向大型化,其中中广核新能源2025年度储能系统框架采购项目共

2025年04月30日
我国复合铜箔行业产业链体系渐完善 产业化步伐提速 供需两侧正协同推进

我国复合铜箔行业产业链体系渐完善 产业化步伐提速 供需两侧正协同推进

经过多年的技术攻关和工艺优化,目前我国复合铜箔行业已完成从技术研发到初步量产的跨越。同时行业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体系,为后续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创造了有利条件。当前我国复合铜箔行业正处于从产业化前期向规模化量产过渡的关键阶段。尽管行业仍面临生产工艺尚未完全成熟、产业链配套有待完善等诸多挑战,但其产业化步伐正在显著加快,呈

2025年04月29日
我国磷酸铁锂出货量高增 行业供给端整体向好 市场将向头部和低成本企业集中

我国磷酸铁锂出货量高增 行业供给端整体向好 市场将向头部和低成本企业集中

近年来磷酸铁锂电池持续向储能及新能源汽车领域渗透,带动磷酸铁锂出货量高增。磷酸铁锂市场需求增多倒逼供给端发展,行业快速扩产,其中头部企业包括湖南裕能、德方纳米、富临精工。考虑到传统铁锂竞争较为激烈,当前盈利水平下部分落后产能已具备出清条件。且目前仅有头部几家企业能实现高压密和磷酸锰铁锂的批量出货,随着市场要求提高,预计

2025年04月2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