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中药行业迎来高质量发展 白云山占据龙头位置

中药是以中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采集、炮制、制剂,说明作用机理,指导临床应用的药物,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中药主要来源于天然药及其加工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由于中药以植物药居多,故有“诸药以草为本”的说法。

一、行业发展现状

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人类健康作出了卓越贡献,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中医药事业创新发展的加速推进,中医药服务水平与效能的不断增强,一系列利好政策的陆续出台,中医药行业迎来高质量发展。例如2022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政策和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医药振兴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独特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同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明确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健康服务中的作用,夯实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基础。9月卫健委上月开展中医药健康促进专项活动,《实施方案》要求,到2025年,三级和二级妇幼保健院开展中医药专科服务的比例分别要达90%和70%;公卫服务中,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率要达到85%,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率达75%。随后10月二十大报告提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与此同时,中医药凭借其独特的理念思路和方法在抗击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显示出良好的临床疗效。“三药三方”等抗疫类中药不仅被纳入新冠诊疗方案,还助力全球疫情防控。

发布时间 发布部门 政策名称 重点内容
2021/1/22 国家医疗保障局 《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从人才、产业、资金、发展环境等多个方面提出28条举措,为中医药高质量特色发展保驾护航,为老百姓方便看中医、放心用中药固本培元。
2021/2/10 国家医疗保障 《关于结束中药配方颗粒试点工作的公告》 《公告》明确,中药配方颗粒是由单味中药饮片经水提、分离、浓缩、千燥、制粒而成的颗粒,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照中医临床处方调配后,供患者冲服使用。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监管纳人中药饮片管理范畴。其在临床使用方面政策,由相关部门另行研究制定或明确。
此外,《公告》要求中药配方颗粒不得在医疗机构以外销售。医疗机构使用的中药配方颗粒应当通过省级药品集中采购平台阳光采购、网上交易。由生产企业直接配送,或者由生产企业委托具备储存运输条件的药品经营企业配送。接受配送中药配方颗粒的企业不得委托配送。中药饮片品种已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的,各省级医保部门可综合考虑临床需要.基金支付能力和价格等因素,经专家评审后将与中药饮片对应的中药配方颗粒纳入支付范围,并参照乙类管理。
2021/3/1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坚持中西医并重和优势互补,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发挥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中的独特优势。加强中西医结合,促进少数民族医药发展。加强古典医籍精华的梳理和挖掘,建设中医药科技支撑平台,改革完善中药审评审批机制,促进中药新药研发保护和产业发展。强化中药质盘监管,促进中药质量提升。强化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2021/5/14 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依托现有资源建设一批国家中医药临床研究和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基地,制定一批中医特色诊疗方案,转化形成一批中医药先进装备、中药新药
2022/3/17 国家药监局、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国家、中医药局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鼓励中药饮片生产企业、中成药上市许可持有人等中药生产企业在中药材产地自建、共建符合本规范的中药材生产企业及生产基地,将药品质量管理体系延伸到中药材产地。
鼓励中药生产企业优先使用符合本规范要求的中药材。药品批准证明文件等有明确要求的,中药生产企业应当按照规定使用符合本规范要求的中药材。相关中药生产企业应当依法开展供应商审核,按照本规范要求进行审核检查,保证符合要求。
2022/3/29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的通知 健全中药材种植养殖、仓储、物流、初加工规范标准体系。鼓励中药材产业化、商品化和适度规模化发展,推进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鼓励创建以中药材为主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和以中药材为主导的农业产业强镇。制定实施全国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继续推进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建设,探索将具有独特炮制方法的中药饮片纳入中药品种保护范围。加强中药材第三方质量检测平台建设。研究推进中药材、中药饮片信息化追溯体系建设,强化多部门协同监管。加快中药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加强技术集成和工艺创新,提升中药装备制造水平,加速中药生产工艺、流程的标准化和现代化。
加强中药安全监管。提升药品检验机构的中药质量评价能力,建立健全中药质量全链条安全监管机制,建设中药外源性有害残留物监测体系。加强中药饮片源头监管,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劣中药饮片、中成药等违法违规行为。建立中成药监测、预警、应急、召回、撤市、淘汰的风险管理长效机制。加强中药说明书和标签管理,提升说明书临床使用指导效果。
2022/3/30 中医药局 关于印发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行动计划的通知 到2025年,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的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更加健全,服务设施设备更加完善,人员配备更加合理,管理更加规范,提供覆盖全民和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服务,中医药服务能力有较大提升,较好地满足城乡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为实现“一般病在市县解决,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提供中医药保障。
2022/5/11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农药监督检查的通知 重点加强对蔬菜、水果、茶叶、中药材、食用菌等生产基地用药指导,严禁非法使用禁用农药、高毒农药、限用农药、未登记农药,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防控农药残留风险。同时,及时做好农作物药害、人畜中毒等安全事故预防及调查处置,确保农业生产用药安全。
2022/5/20 国务院办公厅 《“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 保障药品质量安全。完善国家药品标准体系,推进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建立符合中药特点的质量和疗效评价体系。构建药品和疫苗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机制,推动信息化追溯体系建设,实现重点类别来源可溯、去向可追。稳步实施医疗器械唯一标识制度。
夯实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基础。开展中医药活态传承、古籍文献资源保护与利用。提升中医循证能力。促进中医药科技创新。加快古代经典名方制剂研发。加强中药质量保障,建设药材质量标准体系、监测体系、可追溯体系。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构建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健全中医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和全科医生、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培训机制。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中药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2022-2029年)》显示,随着国家对中医药事业创新发展的加速推进,我国中医药制造市场呈不断增长的趋势。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中药工业全年营业收入达到691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4%。

2021年我国中医药制造市场规模从2017年673亿元增至753亿元,预计2022年我国中医药制造市场规模将逼近800亿元。

2021年我国中医药制造市场规模从2017年673亿元增至753亿元,预计2022年我国中医药制造市场规模将逼近800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021年我国中药材零售市场成交额由2017年19.79亿元增长至122.59亿元左右,预计2022年我国中药材零售市场成交额将进一步增长至137.68亿元。

2021年我国中药材零售市场成交额由2017年19.79亿元增长至122.59亿元左右,预计2022年我国中药材零售市场成交额将进一步增长至137.68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市场竞争情况

白云山位居第一,占据行业龙头位置。根据2022中国中药企业竞争力20强榜单显示,白云山以99.57的评分位居第一。据了解,白云山已完成生物医药健康产业的全产业链布局,形成大南药、大健康、大商业、大医疗四大业务板块,在糖尿病、心脑血管、抗菌消炎、清热解毒、肠外营养、止咳镇咳、跌打镇痛、风湿骨痛、妇科及儿童用药、滋补保健等领域形成齐全的品种系列;2022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372.2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3亿元,研发投入4.41亿元,总资产高达668.01亿元。

2022中国中药企业竞争力20

排名

公司名称

2022H1总资产

2022H1营收

2022H1扣非净利润

2022H1研发投入

评分

1

白云山

668.01

372.2

23

4.41

99.57

2

云南白药

499.01

180.17

16.55

1.28

97.34

3

华润三九

252.99

84.01

13.32

2.34

95.46

4

同仁堂

266.21

75.07

7.35

0.72

95.17

5

中国中药

379.21

59.18

3.51

3.18

94.57

6

以岭药业

143.84

55.66

10.5

3.85

93.81

7

太极集团

138.4

71.85

1.79

0.45

92.22

8

步长制药

240.72

70.98

6.44

1

91.75

9

天力士

156.67

40.11

4.55

4.66

89.83

10

济川药业

125.48

38.63

9.01

1.73

89.83

11

片仔癀

135.45

44.23

13.17

1.1

88.32

12

昆药集团

90.29

42.28

1.44

0.55

87.35

13

康恩贝

106.45

28.46

3.12

0.91

86.8

14

达仁堂

92.9

37.75

4.64

0.55

86.02

15

红日药业

117.98

33.12

3.11

1.43

85.85

16

绿叶制药

225.68

28.66

2.21

4.99

84.26

17

仁和药业

70.16

25.61

2.77

0.29

83.95

18

信邦制药

97.19

31.44

1.24

0

83.94

19

葵花药业

56.31

22.49

3.58

0.47

81.89

20

康缘药业

60.02

20.97

2.02

2.77

80.99

数据来源:时代数据,观研天下整理(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全球小核酸药物行业爆发 三大海外巨头掌控市场 中国本土企业如何破局?

全球小核酸药物行业爆发 三大海外巨头掌控市场 中国本土企业如何破局?

小核酸药物主要具备靶标可及性广、靶向性/特异性强、研发效率高、给药间隔长等优势,在精准靶向给药的同时,显著提升慢病患者依从性,打开潜在临床需求。2024年全球小核酸药物市场规模达到52.47亿美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8%。

2025年09月26日
原料产能狂飙的隐忧:我国GLP-1市场价值将重构 行业迈入多靶点、口服新纪元

原料产能狂飙的隐忧:我国GLP-1市场价值将重构 行业迈入多靶点、口服新纪元

全球超重与糖尿病人群迅猛增长,催生了GLP-1药物千亿市场,也推动其上游原料药行业进入黄金时代。国内企业利润暴增、产能狂飙的背后,却隐藏着技术代差、专利围城与产能过剩三重险境。当市场红利见顶,一场以多靶点、口服化、长效化为方向的价值重构已然开始。

2025年09月25日
特应性皮炎药物行业:生物制剂可挖掘空间较大 中国企业强势入场

特应性皮炎药物行业:生物制剂可挖掘空间较大 中国企业强势入场

随着特应性皮炎患者数量增多,特应性皮炎药物迎来良好增长机遇。2024年全球特应性皮炎患者约6.59亿人,国内达6740万人;预计2030年全球特应性皮炎患者数量达7.55亿人,国内达8170万人。

2025年09月18日
政策集采降价将刺激种植牙行业需求井喷 国产以高性价比优势跻身市场前列

政策集采降价将刺激种植牙行业需求井喷 国产以高性价比优势跻身市场前列

种植牙行业主要分为韩国、欧美及国产三个企业群体,行业集中度较高。以四级纯钛种植牙产品系统、钛合金种植体产品系统为统计范围, CR2为45.78%,CR5达69.94%。

2025年09月17日
患者数量增长+集中采购推动 我国人工晶体市场需求释放 国产化进程不断推进

患者数量增长+集中采购推动 我国人工晶体市场需求释放 国产化进程不断推进

人工晶体是白内障手术中的必备耗材。当前白内障手术是治疗白内障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23年最新数据表明,白内障仍是全球首位致盲眼病,占可避免盲的51.5%。而规范化的白内障手术成功率已达98%以上,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最有效治疗方案。其中目前常见的白内障手术方式是超声乳化手术+人工晶体植入,或飞

2025年09月15日
小分子路径火热 全球口服减肥药行业进入变革关键期 中国转向仿制与创新并重阶段

小分子路径火热 全球口服减肥药行业进入变革关键期 中国转向仿制与创新并重阶段

口服减肥药产品持续推进,减重效果比肩注射剂型。诺和诺德于2023年5月公布口服司美格鲁肽 50mg 治疗肥胖症的 OASIS-1的Ⅲ期试验结果。OASIS 是评估每日一次口服司美格鲁肽 25mg 和 50mg 治疗肥胖症的全球三期临床开发计划,共纳入约 1300 名肥胖/超重合并并发症患者。据诺和诺德公布数据,基线平均

2025年09月11日
我国银屑病药物行业规模强势增长 企业激烈角逐IL类抑制剂 行业竞争格局或生变

我国银屑病药物行业规模强势增长 企业激烈角逐IL类抑制剂 行业竞争格局或生变

银屑病患者基数庞大,2022年全球约1.25亿人,其中中国约670万人,占比高达53.6%。随着国内银屑病患者数量增多,我国银屑病药物行业呈强势增长态势。根据数据,2018-2022年我国银屑病药物市场规模由6.04亿美元增长至14.36亿美元,CAGR达24.2%。预计2030年国内银屑病患者数量达680万人,银屑病

2025年09月11日
我国生化分析仪行业集中度高 基层医疗下沉机遇显著

我国生化分析仪行业集中度高 基层医疗下沉机遇显著

近年来,在医疗机构检测需求增长及国产产品推广等因素推动下,我国生化分析仪采购量总体呈现上升态势,由2021年的1675台增长至2024年的1792台。不过,受医疗机构采购成本控制意识增强以及行业规模化生产降低核心部件成本等因素影响,生化分析仪采购均价由2021年的46.39万元/台整体下跌至2024年的39.68万元/

2025年09月1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