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火锅底料行业产业链分析:上游牛油供给不够稳定 下游餐饮端应用占比超七成

火锅底料是一种食品配料,主要是在火锅中充当锅内调味的油料、汤料,例如在火锅店里出现的有骨头浓汤底料、鱼汤底料、仔鸡汤底料等。但目前同时火锅底料也被广泛的应用到火锅以外的餐饮烹调中,比如串串香、冒菜、滋补汤锅、火锅米线、火锅菜、麻辣烫等等。

火锅底料的上游主要是牛油、葱姜蒜、豆豉、豆瓣酱、清油等原材料,下游则是应用市场,包括餐饮端和家庭端。

火锅底料的上游主要是牛油、葱姜蒜、豆豉、豆瓣酱、清油等原材料,下游则是应用市场,包括餐饮端和家庭端。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一、上游产业

我国火锅底料原材料众多,包括牛油、清油、葱姜蒜、豆豉、豆瓣酱等,占总成本的75%左右。其中牛油为核心原料。牛油主要为牛屠宰后附着在两边的牛肚油,受整体牛供给影响较大。而其供给极大程度上取决于牛肉的需求量,且我国禁止进口,因此牛油供给不够稳定。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火锅底料行业发展深度调研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2-2029年)》显示,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食物消费结构和消费习惯的变化,牛肉在我国肉类消费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市场需求强劲。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牛肉需求量达930.02万吨,较2020年的884.27万吨增加了45.8万吨,同比增长5.17%。

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食物消费结构和消费习惯的变化,牛肉在我国肉类消费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市场需求强劲。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牛肉需求量达930.02万吨,较2020年的884.27万吨增加了45.8万吨,同比增长5.17%。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而得益于我国牛肉需求量的不断增加,2014-2021年我国牛养殖数量持续增长,从而也使得我国牛出栏量数量持续增长,从而保证了牛油原材料的供给。有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肉牛出栏量达4707万头,较2020年增加142万头,增长3.1%,创近八年新高。

而得益于我国牛肉需求量的不断增加,2014-2021年我国牛养殖数量持续增长,从而也使得我国牛出栏量数量持续增长,从而保证了牛油原材料的供给。有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肉牛出栏量达4707万头,较2020年增加142万头,增长3.1%,创近八年新高。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二、中游产业

得益于下游火锅市场的快速发展,近年我国火锅底料市场规模得到不断发展。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火锅底料市场规模为249亿元,增速为9.2%。

得益于下游火锅市场的快速发展,近年我国火锅底料市场规模得到不断发展。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火锅底料市场规模为249亿元,增速为9.2%。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三、下游产业

目前我国下游包括包括餐饮端和家庭端。其中餐饮端(B端)是我国火锅底料应用最为广泛的场景,占比达到70%以上。

目前我国下游包括包括餐饮端和家庭端。其中餐饮端(B端)是我国火锅底料应用最为广泛的场景,占比达到70%以上。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我国餐饮服务市场规模庞大,是世界第二大餐饮服务市场。近年来随着居民收支的不断提升,我国餐饮市场一直健康成长,保持着快速增长,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日益凸显。虽然2020年受疫情的影响,餐饮市场规模明显下降,收入规模为39527亿元,较2019年下降15.4%。但随着抗疫的常态化运作,我国餐饮业已打磨出自身的“内功”。2021年我国餐饮业呈现出向上发展的态势。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餐饮行业规模为46895亿元,同比增长18.6%,餐饮行业市场规模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人均餐饮消费3320元,同比增速由负转正为18.6%。

我国餐饮服务市场规模庞大,是世界第二大餐饮服务市场。近年来随着居民收支的不断提升,我国餐饮市场一直健康成长,保持着快速增长,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日益凸显。虽然2020年受疫情的影响,餐饮市场规模明显下降,收入规模为39527亿元,较2019年下降15.4%。但随着抗疫的常态化运作,我国餐饮业已打磨出自身的“内功”。2021年我国餐饮业呈现出向上发展的态势。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餐饮行业规模为46895亿元,同比增长18.6%,餐饮行业市场规模已恢复至疫情前水平;人均餐饮消费3320元,同比增速由负转正为18.6%。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整理

而在餐饮中,火锅底料又主要应用到火锅中。因此火锅底料市场需求最主要还是受火锅市场发展影响。火锅由于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社交性,在我国有很大的市场需求,发展潜力十分巨大。

在2015-2021年期间,除2020年外我国火锅行业的市场规模一直保持增长趋势。而随着火锅产业快速发展,也带动了火锅底料产业规模扩张。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火锅行业市场规模达到4998亿元,同比增长18%。预计到2022年/2025年我国火锅行业市场规模预计达5498亿元/6689亿元。

在2015-2021年期间,除2020年外我国火锅行业的市场规模一直保持增长趋势。而随着火锅产业快速发展,也带动了火锅底料产业规模扩张。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火锅行业市场规模达到4998亿元,同比增长18%。预计到2022年/2025年我国火锅行业市场规模预计达5498亿元/6689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红海”中寻增量空间 我国民宿行业投融资规模再创新高 乡村市场发展潜力大

“红海”中寻增量空间 我国民宿行业投融资规模再创新高 乡村市场发展潜力大

在国内旅游市场持续升温、相关政策大力扶持的背景下,中国民宿行业迎来关键发展节点,市场规模超过百亿。这也吸引诸多企业入局,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且同质化严重,导致民宿平均房价与收益呈现“降温”状态。

2025年07月29日
成本飙升、客源减少……我国酒楼行业或将洗牌 多家品牌积极探索转型之路

成本飙升、客源减少……我国酒楼行业或将洗牌 多家品牌积极探索转型之路

近年来,我国餐饮消费逐步恢复,但份额占比约20%-25%的酒楼行业因依赖宴请、聚餐场景,复苏速度慢于快餐、茶饮等业态,甚至部分酒楼出现业绩不佳而停业情况,如2025年2月竹溪荔湖酒家宣布当月14日正式停业,造成这种现象原因有成本飙升、收入下降、客源减少等等。不过,近几年,越来越多酒楼品牌积极求变,探索转型之路,比如通过

2025年05月23日
我国西式快餐行业分析:市场规模持续扩容 头部企业加快拓店步伐

我国西式快餐行业分析:市场规模持续扩容 头部企业加快拓店步伐

西式快餐于20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当时以肯德基、麦当劳为首的西式快餐连锁品牌率先进入内地市场,且凭借着“洋气”“高端”等品牌形象大受欢迎,引领了这一品类快速发展。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我国西式快餐行业市场规模已经达到千亿级。根据数据,2024年,我国西式快餐市场规模达2975亿元,同比增长11.0%,预计2027年市场

2025年05月14日
“寒潮”涌动!我国连锁餐饮行业冰火两重天 子品牌、出海、下沉成企业发展重点

“寒潮”涌动!我国连锁餐饮行业冰火两重天 子品牌、出海、下沉成企业发展重点

近几年,在国家餐饮消费券拉动下,我国餐饮收入持续上升,连锁化率已经增长到23%。然而,在市场火热的背后,我国连锁餐饮行业“寒潮”涌动,如头部企业利润下滑、价格两级分化、加盟商相继跑路、投融资市场降温、新店拓展节奏放缓等等。不过,连锁餐饮企业也没有懈怠,开始试图开辟新的增长路径,出海、开发子品牌等成为各大连锁餐企的关键策

2025年05月14日
供需失衡 我国酒店行业呈现“量增利减”局面 锦江、亚朵继续扩张

供需失衡 我国酒店行业呈现“量增利减”局面 锦江、亚朵继续扩张

疫情政策放开后,各地大力推行促进消费的相关措施,使经济逐渐回到正轨,旅游市场持续回暖,带动我国酒店行业供给端与旅游需求端均呈两位数增长,但“量增利减”的数据反差反映出市场遇冷,这也折射出行业正在遭受“内卷困境”。然而,很多酒店品牌继续选择门店扩张,甚至瞄准下沉市场来试图寻找新增量,但各种问题也随之涌现。

2025年05月09日
消费渠道拓展 西式复合调味品行业持续增长 市场竞争格局正迎结构性变化

消费渠道拓展 西式复合调味品行业持续增长 市场竞争格局正迎结构性变化

与中式复合调味品相比,西式复合调味品市场较分散,头部尚未形成,市场机会较多。丘比、亨氏等海外品牌处于市场较领先地位,但伴随着本土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和企业生产、研发能力的不断提升,宝立食品、立高食品、倍乐食品、广东百利、联和酱造等逐渐在市场中崭露头角,使得行业竞争格局出现结构性变化。

2025年04月0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