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产业链】我国DRAM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1、中国DRAM行业产业链

DRAM行业产业链上游为材料设备及晶圆制造,材料包括硅片、光刻胶、溅射靶材、封装材料等,设备包括光刻机、刻蚀机、薄膜沉积设备、涂胶显影设备等,晶圆制造包括晶圆代工、封装测试;中游为DRAM厂商,可分为SDR、DDR、LPDDR、GDDR、HBM;下游为应用领域,应用于消费电子、数据中心、云计算、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汽车电子等领域。

DRAM行业产业链上游为材料设备及晶圆制造,材料包括硅片、光刻胶、溅射靶材、封装材料等,设备包括光刻机、刻蚀机、薄膜沉积设备、涂胶显影设备等,晶圆制造包括晶圆代工、封装测试;中游为DRAM厂商,可分为SDR、DDR、LPDDR、GDDR、HBM;下游为应用领域,应用于消费电子、数据中心、云计算、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汽车电子等领域。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从相关企业来看,DRAM行业产业链上游为材料设备及晶圆制造,代表企业为中环股份、通富微电、人本股份、中微公司、台积电、华天科技等;中游为DRAM厂商,厂商有SK海力士、三星电子、美光、南亚科、华邦电子等;下游为应用领域,应用于消费电子、数据中心、云计算、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汽车电子等领域。

从相关企业来看,DRAM行业产业链上游为材料设备及晶圆制造,代表企业为中环股份、通富微电、人本股份、中微公司、台积电、华天科技等;中游为DRAM厂商,厂商有SK海力士、三星电子、美光、南亚科、华邦电子等;下游为应用领域,应用于消费电子、数据中心、云计算、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汽车电子等领域。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2、中国DRAM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企业竞争优势情况

DRAM行业产业链上游为材料设备及晶圆制造,代表企业为中环股份、通富微电、人本股份、中微公司、台积电、华天科技等。

我国DRAM行业上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对比

上游环节

企业简称

成立时间

竞争优势

材料

中环股份

1988-12-21

可持续发展经营理念:公司高度注重环境友好、发展过程中的稳健经营及企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通过持续围绕生产设备工艺改进、优化升级及新型材料研发与替代,实现在制造模式智慧化、生产过程循环回收技术应用、生产过程低排放-无排放技术方面在全球同行业持续保持领先,不断减少对资源的占用,提升对资源的再回收利用,努力减少固、液、气废物排放,实现产品从生产制造到应用的环保。

聚焦先进产能与产品,持续提质降本增效:高功率、高效率产品有效降低光伏发电 LCOE,产品生命周期内发电优势明显,驱动光伏行业向大尺寸、N 型方向发展。公司作为光伏硅片领域龙头企业,产能规模、产品结构与成本全球领先。

通富微电

1994-2-4

客户群体:公司以超前的意识,主动融入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积累了多年国内外市场开发的经验,使得公司可以更了解不同客户群体的特殊要求,进而针对其需求进行产品设计并提供相应高质量的服务,与主要客户建立并巩固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封装技术水平和产品布局优势:公司建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江苏省企业院士工作站、省集成电路先进封装测试重点实验室、省级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高层次创新平台,拥有一支专业的研发队伍,先后与中科院微电子所、中科院微系统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知名科研院所和高校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并聘请多位专家共同参与新品新技术的开发工作。

设备

人本股份

1997-4-23

技术创新能力:公司拥有1773项专利(截至2025年新增2项),199个注册商标,并持有2项软件著作权,在轴承研发领域具有显著技术积累。

生产布局优势:在温州、杭州、无锡等地建有九大生产基地,2022年轴承年产量超18亿套,规模效应显著。

中微公司

2004-5-31

突出的创始人:中微公司的创始团队及技术人员拥有国际领先半导体设备公司的从业经验,是国内具有国际化优势的半导体设备研发和运营团队之一。

研发投入:持续较高水平的研发投入是公司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半导体制造对设备的可靠性、稳定性和一致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半导体设备行业技术门槛较高,行业新进入者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技术积累才能进入该领域。

晶圆制造

台积电

1987-2-21

技术领先优势:台积电在先进制程工艺领域持续领先,2025年第二季度70.2%的市场份额印证了其主导地位。

客户合作与供应链掌控:与苹果、英伟达等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并主导全球无晶圆厂芯片设计公司的产能分配。通过严格的良率管控(早期良率达80%)和稳定的交付能力,巩固了行业地位。

华天科技

2003-12-25

领先的技术研发和持续的产品创新优势:技术和产品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之一。公司自设立以来一直十分重视技术和产品创新,通过技术攻关,逐步掌握了国际先进的高密度集成电路封装核心技术,现有封装技术水平及科技研发实力已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地位。

较强的成本管控及效益竞争优势:公司始终重视成本管控工作,建立成本分析专题例会制度,推动全体员工主动参与成本管控。公司积极推进生产线自动化和智能化制造,通过新材料和新设备替代,不断加强技术升级和产品优化,努力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经营成本。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3、中国DRAM行业产业链中游主要企业竞争优势情况

DRAM行业产业链中游为DRAM厂商,厂商有SK海力士、三星电子、美光、南亚科、华邦电子等。

我国DRAM行业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对比

中游环节

企业简称

成立时间

竞争优势

DRAM芯片

SK海力士

1983

技术领先优势:作为全球唯一大规模生产HBM3E的厂商,SK海力士在AI服务器、GPU等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其研发的HBM4带宽翻倍至2048个接口,能效提升40%,进一步强化了数据传输效率。

客户合作与供应链:与英伟达、AMD等核心客户建立深度合作,HBM3E产品广泛应用于AI大模型训练与推理,20258层及12HBM3E产能已全部售罄。

三星电子

1938-3

全产业链整合优势:三星构建了覆盖屏幕、芯片、内存、镜头等关键部件的自主研发体系,例如其OLED屏幕产能全球第一,不仅满足自身需求,还为苹果等品牌提供供应。

全球化战略:三星在全球拥有成熟的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络,针对北美、欧洲等发达市场主打高端产品,印度等新兴市场则通过性价比策略拓展份额。

美光

1978-10-5

HBM技术领先:美光在高带宽内存(HBM)领域保持技术领先,2025财年预计实现数十亿美元HBM收入,市场份额从2023年的1.5%增长至2025年的6%

产品组合与成本控制:DRAM业务贡献显著,毛利率预计达50.5%,创近7年新高。通过优化产品组合、定价策略和成本控制,毛利率环比提升580个基点。NAND闪存供应紧张状况改善,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

南亚科

1995-3-4

产品布局与市场定位:南亚科精准切入AI服务器需求增长带来的HBM(高带宽内存)与高容量DDR5模组市场,同时把握DDR4市场的“最后红利”。在工业控制、教育设备等场景中,8GB DDR4因技术断层成为特殊需求窗口,南亚科通过全系产品(8GB-32GB)覆盖该细分市场。

技术差异化策略:当行业巨头转向DDR5/HBM高端市场时,南亚科通过3D TSV封装、高频宽设计等技术布局AI定制化DRAM,预计2027年形成规模化营收。

华邦电子

1987-9-29

垂直整合模式:华邦电子采用IDM(垂直整合制造商)模式,实现从产品设计、技术研发到晶圆制造的全流程自主把控。

边缘计算与AI适配:CUBE内存填补了标准DRAMHBM之间的市场空白,具备中小容量、超高带宽、低功耗等特性,专为边缘AI设备设计,助力客户实现差异化发展。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xyl)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三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DRAM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产业链】我国DRAM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DRAM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DRAM行业产业链上游为材料设备及晶圆制造,材料包括硅片、光刻胶、溅射靶材、封装材料等,设备包括光刻机、刻蚀机、薄膜沉积设备、涂胶显影设备等,晶圆制造包括晶圆代工、封装测试;中游为DRAM厂商,可分为SDR、DDR、LPDDR、GDDR、HBM;下游为应用领域,应用于消费电子、数据中心、云计算、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汽车

2025年09月26日
我国伺服电机行业:广东省相关企业注册量最多 市场由日系、欧美系和本土品牌共同竞争

我国伺服电机行业:广东省相关企业注册量最多 市场由日系、欧美系和本土品牌共同竞争

从市场品牌参与情况来看,我国伺服电机市场主要可分为三类,分布为日系品牌、欧美品牌、中国品牌,其中日系品牌包括主要包括松下、安川、三菱等;欧美品牌主要包括西门子、轮茨、博世等;中国品牌包括台湾台达、汇川技术、华中数控等。

2025年09月23日
晶圆代工行业:全球市场高度集中 2025年Q2台积电市场份额占比为70.2%

晶圆代工行业:全球市场高度集中 2025年Q2台积电市场份额占比为70.2%

具体来看,2025年Q2全球晶圆代工市场份额占比最高的为台积电,占比达到了70.2%;其次为三星,占比为7.3%;第三为中芯国际,市场份额占比为5.1%。

2025年09月23日
我国电感器件行业:顺络电子营收领先 麦捷科技、京泉华业务外销占比超25%

我国电感器件行业:顺络电子营收领先 麦捷科技、京泉华业务外销占比超25%

业务布局来看,麦捷科技、可立克、京泉华布局境外市场比例相对较高;电感器件收入占比方面,顺络电子、风华高科、振华科技、雅创电子收入占比均超95%;业务动态方面,各家企业重点布局片式电感器件以满足产业升级需求,同时通过努力扩大生产线亿提高交付产品能力。

2025年09月20日
OLED行业:全球市场三星以36%份额稳居榜首 中国市场正强劲增长 京东方份额排名第二

OLED行业:全球市场三星以36%份额稳居榜首 中国市场正强劲增长 京东方份额排名第二

全球OLED面板出货持续增长,为材料市场提供了坚实需求基础。2024年全球OLED显示面板出货面积约为180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6.1%;预计2025年出货面积将超过2000万平方米。

2025年09月19日
我国光电芯片行业:相关上市企业毛利率较高 且多家企业布局高端光芯片制造

我国光电芯片行业:相关上市企业毛利率较高 且多家企业布局高端光芯片制造

我国光电芯片制造业主要集中在中部及东南沿海地区,其中华工科技和光迅科技均分布于湖北省,而国内高速光芯片龙头源杰科技坐则落于陕西地区。

2025年09月1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