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玩具是指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如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等)实现深度互动、个性化服务和情感陪伴的智能产品。
产业链来看,我国AI玩具行业产业链上游为IP运营及软硬件供应,硬件包括芯片、传感器、扬声器、麦克风、电池等,软件包括语音识别、AI大模型等;中游为AI玩具产品的设计和制造,主要包括AI机器人玩具、AI毛绒玩具、AI动漫IP玩具、AI挂件玩具等;下游为产品的销售环节,包含线下零售渠道和线上电商平台等。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分价格区间来看,AI玩具毛利率远高于传统玩具。基础款AI玩具并无知名IP授权,仅为简单的AI +玩具组合,整体制造成本较低,多数基础款AI玩具售价在100-500元,其硬件毛利率约60%,核心成本主要集中在芯片、传感器及外壳等部件;而售价超过1000元的中高端AI玩具,像LOVOT、汤姆猫机器人等。
分价格区间的Al玩具毛利率差异
产品类型 | 价格区间 | 毛利率 | 代表产品 | 成本结构特点 |
基础款 | 100-500元 | 50%-65% | FoloToy 仙人掌、BubblePal | 芯片模组成本占比高30元,无屏设计 |
中高端款 | 1500-3000元 | 70%-85% | 汤姆猫机器人、Ropet | IP溢价+情感计算模块 |
高端款 | >1万元 | >90% | LOVOT、特斯拉机器人 | 全拟人化交互+定制化服务,IP溢价显著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企业分布来看,我国AI玩具行业重点企业主要集中在广东、北京和上海地区。其中广东地区,我国AI玩具生产制造企业最多,如奥飞娱乐、星辉娱乐、实丰文化、高乐股份、跃然创新等。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公司业务来看,我国AI玩具行业相关上市公司中,大部分上市企业主要将业务布局国外,如实丰文化、汤姆猫,境外业务分别占比61.47%、76.82%;业务营收方面,奥飞娱乐的玩具销售收入处于较高水平,2024年玩具业务营收超过10亿元。
2024年我国AI玩具行业上市公司相关业务情况
企业简称 | 重点布局区域 | 业务占比 | AI玩具产品/品牌 | 价格 |
奥飞娱乐 | 境外(含香港)53.44% | 玩具销售10.26亿元 | 37.77% | 199-399元 |
星辉娱乐 | 玩具业务-境外26.98% | 玩具业务4.65亿 | 34.21% | --- |
实丰文化 | 境外61.47% | 玩具业务2.97亿 | 67.98% | 399元 |
高乐股份 | 国内70.25%;美国19.00% | 玩具及相关业务3.03亿 | 96.18% | --- |
汤姆猫 | 境外76.82% | --- | --- | 1299-1799元;69-79元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业务规划来看,我国 AI 玩具企业正朝着技术深化、产品 IP 化与情感化、产业协同化以及市场全球化等方向努力。在技术创新方面,企业普遍聚焦于将先进的AI技术如多轮对话、情绪反馈与语义识别等深度嵌入产品,提升玩具的智能交互体验,同时积极探索端侧模型运行、多模态交互等前沿技术以拓展应用场景。在市场拓展层面,企业采用国内外同步推广策略,利用网红合作、线上线下结合等多元手段提升品牌知名度与市场影响力,积极布局全球市场。
2025年我国Al玩具上市公司业务投资与规划
企业简称 | 业务投资与规划 |
奥飞娱乐 | 在自有IP项目中,“超级飞侠”项目聚焦变形品类,巩固学龄前变形玩具优势,升级产品及玩法,持续拓展爆款产品;“铠甲勇士”项目聚焦可动人偶系列爆款,并逐步实现品牌年轻化升级;潮流竞技类项目如“爆裂飞车”、“飓风战魂”将进行长线化操作,持续产品迭代及保持热度,延长项目存续周期,维持常态销售与推广。在外部P合作项目中,依托全球知名IP势能,聚焦重点品类赛道开发产品,除了“变形金刚”系列超可动人偶产品体系外,还将精心打造女生向潮品线,例如推出“三丽鸥”系列潮玩向魔法棒、“小马宝莉”创意小场景盲盒等。 |
星辉娱乐 | 未来公司将积极推进“玩具+AI”的深度结合,深入挖掘玩具产品的教育属性与情感陪伴功能,实现从传统单一遥控类、收藏类玩具向多功能、可交互、平台化的立体玩具转变。玩具业务也将持续探索开发与国际化头部IP新的合作机会,深化IP赋能,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 |
实丰文化 | 2025年,公司将充分发挥自身研发、设计与制造能力,探索先进的A大模型,打造多模态交互,情感陪伴功能突出的智能玩具产品。公司同时秉持创新与趣味并重的理念,全力打“AI智宠玩具总动员”,让智宠玩具系列实现语音交互功能,能与孩子进行日常对话、解答问题、讲故事、播放音乐等,让智宠玩具能够精准“听懂情绪”。公司将充分依托多模态交互技术,围绕“AlI+产品”打造多元化、差异化的智能玩具产品矩阵,如“Al+毛绒”、“Al+全息投影”、“Al+桌面机器人”等,为消费者带来更加多元且独特的智能玩具体验,充分满足不同年龄层次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进一步巩固公司在智能玩具市场的地位。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xyl)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三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AI玩具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5-2032年)》。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