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晶圆代工行业:2024年Q1台积电市场份额稳居第一 中芯国际首次进入全球前三

晶圆是指制作硅半导体电路所用的硅晶片,其原始材料是硅。而晶圆代工则是是半导体产业的一种商业模式,指接受其他无厂半导体公司(Fabless)的委托,专门从事晶圆成品的加工而制造集成电路,但并不自行从事产品设计与后端销售。

随着半导体行业的快速发展及产业链的逐渐完善,对晶圆需求量也不断加大。数据显示,在2021年中国大陆晶圆代工行业市场规模约为771亿元,同比增长64.39%,预计到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178亿元。

随着半导体行业的快速发展及产业链的逐渐完善,对晶圆需求量也不断加大。数据显示,在2021年中国大陆晶圆代工行业市场规模约为771亿元,同比增长64.39%,预计到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178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从全球市场来看,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晶圆代工市场整体营收同比增长12%,而从厂商来看,台积电市场份额占比为62%,排名第一;第二是三星,市场占比为13%;第三是中芯国际,市场份额为6%,而这也是中芯国际首次进入全球前三。

从全球市场来看,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晶圆代工市场整体营收同比增长12%,而从厂商来看,台积电市场份额占比为62%,排名第一;第二是三星,市场占比为13%;第三是中芯国际,市场份额为6%,而这也是中芯国际首次进入全球前三。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国内市场来看,中国大陆晶圆代工行业相关上市企业主要有中芯国际 (688981)、华虹公司 (688347)、晶合集成 (688249)、芯联集成-U (688469)等企业。

中国大陆晶圆代工行业相关上市企业情况

公司简称

上市时间

竞争优势

中芯国际 (688981)

2020-07-16

研发团队优势:公司通过多年集成电路研发实践,组建了高素质的核心管理团队和专业化的骨干研发队伍。

规模优势:中芯国际总部位于中国上海,拥有全球化的制造和服务基地,在上海、北京、天津、深圳建有三座8寸晶圆厂和三座12寸晶圆厂;在上海、北京、深圳、天津各有一座12寸晶圆厂在建中。中芯国际还在美国、欧洲、日本和中国台湾设立营销办事处、提供客户服务,同时在中国香港设立了代表处。

华虹公司 (688347)

2023-08-07

技术优势:公司致力于特色工艺技术的持续创新,自主研发形成了由嵌入式/独立式非易失性存储器、功率器件、模拟与电源管理、逻辑与射频组成的特色工艺平台,在多个领域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产能优势:公司在上海金桥和张江建有三座8英寸晶圆厂(华虹一厂、二厂及三厂),月产能约18万片。另在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建有一座月产能7.5万片的12英寸晶圆厂(华虹七厂),这不仅是全球领先的12英寸特色工艺生产线,也是全球第一条12英寸功率器件代工生产线。

晶合集成 (688249)

2023-05-05

研发优势:21231,公司共有研发人员1,388,占员工总数的32.86%

技术优势:公司向客户提供DDIC等多个工艺平台的晶圆代工服务,已经成功开发了150nm90nm多种制程节点、用于不同工艺技术平台的晶圆代工核心技术。

芯联集成-U (688469)

2023-05-10

技术优势:截至 2022 12 31 ,公司拥有发明专利 115 项、实用新型专利 86 项、外观设计专利 2 项。

质量优势:公司通过了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26262(道路车辆功能安全体系)IATF16949(汽车质量管理体系)等一系列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制造的产品成功进入了新能源汽车的主驱逆变器、车载充电器、DC/DC系统、辅助系统等核心应用领域。

资料来源:公司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从企业业绩来看,在营业收入方面除芯联集成为增长之外,其他中芯国际、华虹公司、晶合集成三家企业在2023年均有所下降,归母净利润方面,2023年上述四家企业均为下降趋势。

从企业业绩来看,在营业收入方面除芯联集成为增长之外,其他中芯国际、华虹公司、晶合集成三家企业在2023年均有所下降,归母净利润方面,2023年上述四家企业均为下降趋势。

资料来源:公司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资料来源:公司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资料来源:公司资料、观研天下整理(XD)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二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晶圆代工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4-2031年)》。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智能手环行业市场呈“双寡头”格局 小米、华为份额排名前二

我国智能手环行业市场呈“双寡头”格局 小米、华为份额排名前二

品牌排名来看,中国品牌网(CNPP)最新发布的《2025年智能手环十大品牌》排行榜,其中,华为以88.4的综合品牌指数位居榜首;小米、荣耀系列产品分别位于第二、第三名。

2025年07月03日
我国商业遥感卫星行业:广东省相关企业注册量较多 长光卫星、天仪研究院等处第一梯队

我国商业遥感卫星行业:广东省相关企业注册量较多 长光卫星、天仪研究院等处第一梯队

从参与企业来看,截至2025年6月我国商业遥感卫星行业相关企业注册量为2883家,其中企业注册量前五的省市分别为广东省、北京市、山东省、海南省、江苏省;相关企业注册量分别为589家、256家、203家、173家、159家;占比分别为20.43%、8.88%、7.04%、6.00%、5.52%。

2025年07月03日
我国多晶硅行业集中度高 头部企业产能优势明显 德国为最大进口来源国

我国多晶硅行业集中度高 头部企业产能优势明显 德国为最大进口来源国

市场份额来看,我国多晶硅产能中通威股份排名第一,产能占比达25%。其次为协鑫集团、大全能源、新特能源、合盛硅业,产能分别占比15%、11%、10%、6%。

2025年07月02日
【产业链】我国碳化硅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碳化硅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碳化硅行业产业链上游为衬底和外延;中游为器件和模块制造环节,过程会经历晶圆设计、制造、封装等工艺流程;下游应用于5G通信、国防应用、数据传输、新能源汽车、光伏产业、轨道交通等领域。

2025年06月28日
我国传感器行业:压力传感器为最大细分市场 华东地区市场占比最高

我国传感器行业:压力传感器为最大细分市场 华东地区市场占比最高

从市场规模来看,2019年到2023年我国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3年我国传感器行业市场规模约为3645亿元,同比增长14.9%。

2025年06月28日
中国声呐市场规模仅次于美国 国内上市公司中国重工及海兰信业务覆盖海内外市场

中国声呐市场规模仅次于美国 国内上市公司中国重工及海兰信业务覆盖海内外市场

市场规模来看,2023年全球声呐市场规模达到22.5亿美元,其中亚太地区尤其表现突出,2023年市场规模超过10亿美元;而中国市场则达3.6亿美元。

2025年06月2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