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合盛硅业产能已达133万吨/年 成为我国有机硅行业产能最多企业

有机硅,即有机硅化合物,是指含有Si-C键、且至少有一个有机基是直接与硅原子相连的化合物,习惯上也常把那些通过氧、硫、氮等使有机基与硅原子相连接的化合物也当作有机硅化合物。有机硅按照按其形态的不同,主要可分为:硅烷偶联剂(有机硅化学试剂)、硅油(硅脂、硅乳液、硅表面活性剂)、高温硫化硅橡胶、液体硅橡胶、硅树脂、复合物等。

有机硅,即有机硅化合物,是指含有Si-C键、且至少有一个有机基是直接与硅原子相连的化合物,习惯上也常把那些通过氧、硫、氮等使有机基与硅原子相连接的化合物也当作有机硅化合物。有机硅按照按其形态的不同,主要可分为:硅烷偶联剂(有机硅化学试剂)、硅油(硅脂、硅乳液、硅表面活性剂)、高温硫化硅橡胶、液体硅橡胶、硅树脂、复合物等。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有机硅材料具有独特的结构,兼备了无机材料与有机材料的性能,具有耐高低温、电气绝缘、耐氧化稳定性等特性,泛应用于电子电器、建筑、纺织、交通、电力等领域。具体来看,电力电器领域应用最多,占比达到了21.2%;其次是电力/新能源,占比为17.3%;第三是建筑,占比为16.3%。

有机硅材料具有独特的结构,兼备了无机材料与有机材料的性能,具有耐高低温、电气绝缘、耐氧化稳定性等特性,泛应用于电子电器、建筑、纺织、交通、电力等领域。具体来看,电力电器领域应用最多,占比达到了21.2%;其次是电力/新能源,占比为17.3%;第三是建筑,占比为16.3%。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有机硅性能优异,除了上述应用行业之外,在新能源、半导体、3D打印等产业也均有应用,而在这行业发展的带动下,我国有机硅需求量提升。数据显示,2018年到2022年我国有机硅产量从113万吨增长到了150万吨,连续五年为增长趋势。

有机硅性能优异,除了上述应用行业之外,在新能源、半导体、3D打印等产业也均有应用,而在这行业发展的带动下,我国有机硅需求量提升。数据显示,2018年到2022年我国有机硅产量从113万吨增长到了150万吨,连续五年为增长趋势。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我国有机硅企业主要有合盛硅业 (603260)、新安股份 (600596)、东岳硅材 (300821)、三友化工 (600409)和兴发集团 (600141)等。具体从产量来看,合盛硅业产量最高,截止到目前有机硅单体产能达到了133万吨/年,而在2022年前三季产能占比达到了27%;其次是东岳硅才,产能占比达到了12%;第三的是新安股份,产能占比达到了10%。

目前我国有机硅企业主要有合盛硅业 (603260)、新安股份 (600596)、东岳硅材 (300821)、三友化工 (600409)和兴发集团 (600141)等。具体从产量来看,合盛硅业产量最高,截止到目前有机硅单体产能达到了133万吨/年,而在2022年前三季产能占比达到了27%;其次是东岳硅才,产能占比达到了12%;第三的是新安股份,产能占比达到了10%。

资料来源:公司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我国有机硅行业上市企业情况

公司简称

成立时间

竞争优势

合盛硅业 (603260)

2005-08-23

专利优势:截至2022年末,公司取得授权专利368,其中发明专利50,主导或参与各类标准的制定或修改36,发表科技文章二十余篇。

产业链优势:公司是我国硅基新材料行业中业务链最完整,也是行业内为数不多的能同时生产工业硅和有机硅,从而形成协同效应的企业之一。

新安股份 (600596)

1993-05-12

技术研发优势:公司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创新型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和院士工作站。

全产业链优势:公司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同时生产草甘膦和有机硅,并形成协同效应的企业之一。

东岳硅材 (300821)

2006-12-28

专利优势:截止目前公司拥有授权发明专利 68 ,其中2023 1-6 月新增授权发明专利 8 项。

产业链优势:公司持续拓展有机硅下游深加工产业链,产品品类不断丰富,同时,不断加强副产物的综合利用,节能减排,持续拓展有机硅副产物综合利用产业链,完善循环经济。

三友化工 (600409)

1999-12-28

产品销售优势:公司主要产品9大类100多个品种,产品远销亚、非、欧、美、澳五大洲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产能优势:公司在建的年产 20 万吨有机硅扩建项目达产后,公司有机硅单体产能将达到 40 万吨/,成为国内领先的有机硅新材料产业基地。

兴发集团 (600141)

1994-08-17

技术优势:公司先后组织实施了 40 多个国家、省市级重点科技计划项目;拥有专利授权 864 ,其中发明专利 277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 ,省部级科技奖励 21 项。

营销优势:先后在美国、德国、巴西、阿根廷、越南、中国香港等地设立营销平台,通过欧洲化学品Reach等资质认证,同陶氏、SK海力士、可口可乐等多家全球500强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营销网络遍布亚欧美非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持续推进品牌创建,品牌价值位列2020年中国能源化工品牌价值排行榜第24位。

资料来源:公司资料、观研天下整理(XD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一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有机硅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投资趋势预测报告(2024-2031年)》。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烷化剂行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莫唑胺胶囊市场江苏天士力帝益药业稳居国产头部

我国烷化剂行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莫唑胺胶囊市场江苏天士力帝益药业稳居国产头部

主要产品及代表企业来看,烷化剂产品有环磷酰胺、卡莫司汀、顺铂、奥沙利铂、白消安、替莫唑胺、美法仑、达卡巴嗪等,国内主要有恒瑞医药、江苏盛迪、上海旭东海普药业、浙江医化、华润双鹤、齐鲁制药、恒瑞医药、豪森药业、上海医药、浙江海正、大冢制药、江苏天士力帝益药业、北京双鹭药业、黑龙江和利制药集团、南京制药等企业。

2025年10月01日
我国BOPET行业:CR10市场份额占比超60% 双星新材、康辉新材(恒力石化)现有产能领先

我国BOPET行业:CR10市场份额占比超60% 双星新材、康辉新材(恒力石化)现有产能领先

具体从市场集中度来看,在2024年我国BOPET行业CR3、CR5、CR10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35.5%、47.5%、63.0%。

2025年09月26日
我国甲醇行业:烯烃为主要最大消费领域 宝丰能源产能领先

我国甲醇行业:烯烃为主要最大消费领域 宝丰能源产能领先

从企业来看,当前我国甲醇生产企业主要有宝丰能源、华鲁恒升、兖矿能源、新奥股份、山西焦化等。整体来看,我国甲醇生产企业生产技术多以煤制甲醇为主。

2025年09月20日
我国聚碳酸酯行业:电子电器为主要应用领域 CR10市场份额占比超80%

我国聚碳酸酯行业:电子电器为主要应用领域 CR10市场份额占比超80%

具体来看,在2024年我国聚碳酸酯行业市场份额占比最高为万华化学,占比为16%;其次为科思创、浙江石化,市场份额占比均为14%;第三为鲁西化工,市场份额占比为8%。

2025年09月18日
我国丙酮行业:华东地区产能占比最高 CR7市场份额超50%

我国丙酮行业:华东地区产能占比最高 CR7市场份额超50%

从各地区产能来看,2024年我国丙酮产能占比最高的地区为华东地区,占比为48.9%;其次为华北地区,占比为25.6%;而华南地区、东北地区产能占比分别为13.3%、12.3%。

2025年09月17日
我国双酚A行业:企业竞争较为激烈 科思创、万华化学市场份额占比相对较高

我国双酚A行业:企业竞争较为激烈 科思创、万华化学市场份额占比相对较高

从行业参与企业来看,截至2025年8月29日我国双酚A行业相关企业注册量为761家,其中相关企业注册量前五的省市分别为江苏省、山东省、广东省、浙江省、上海市;相关企业注册量分别为127家、127家、68家、55家、48家;占比分别为16.7%、16.7%、8.9%、7.2%、6.3%。

2025年09月15日
我国苯酚行业:CR5市场份额占比接近40% 其中浙江石化占比最高

我国苯酚行业:CR5市场份额占比接近40% 其中浙江石化占比最高

从市场集中度来看,在2024年我国苯酚行业CR3、CR5、CR10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26%、39%、67%。

2025年09月13日
我国农业级磷酸一铵市场集中度较低 新洋丰产能优势突出 市场占比较大

我国农业级磷酸一铵市场集中度较低 新洋丰产能优势突出 市场占比较大

从产量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农业级磷酸一铵产能为先降后增趋势,到2024年我国农业级磷酸一铵产能为1884万吨,同比增长3.0%。

2025年09月0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