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22年我国特气行业领先企业南大光电业务收入构成情况及优势分析

一、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情况

根据江苏南大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财报显示,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约为15.81亿元,按产品分类,特气产品收入占比75.59%,约为11.95亿元;按地区分类,内销收入占比为89.01%,约为14.07亿元。

 

2022年江苏南大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业绩情况

2022-12-31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半导体材料

15.81亿

100.00%

7.899亿

100.00%

7.913亿

100.00%

50.04%

按产品分类

特气产品

11.95亿

75.58%

6.109亿

70.68%

5.842亿

81.47%

48.88%

MO源产品

2.129亿

13.47%

1.276亿

14.76%

8538万

11.91%

40.10%

其他

1.732亿

10.96%

1.258亿

14.56%

4745万

6.62%

27.39%

按地区分类

内销

14.07亿

89.01%

--

--

--

--

--

外销

1.737亿

10.99%

--

--

--

--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021年江苏南大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约9.844亿元,按产品分类,特气产品收入占比为74.27%,约为7.311亿元;按地区分类,内销收入占比为87.8%,约为8.643亿元。

 

2021年江苏南大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业绩情况

2021-12-31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元)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元)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元)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半导体材料

9.844亿

100.00%

5.316亿

100.00%

4.528亿

100.00%

46.00%

按产品分类

特气产品

7.311亿

74.27%

4.020亿

80.17%

3.291亿

83.10%

45.01%

MO源产品

1.663亿

16.90%

9944万

19.83%

6691万

16.90%

40.22%

其他

8699万

8.84%

--

--

--

--

--

按地区分类

内销

8.643亿

87.80%

--

--

--

--

--

外销

1.201亿

12.20%

--

--

--

--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SS)

 

、市场竞争优势

技术优势

公司凭借多年的自主研发和实践积累,掌握了MO源、半导体前驱体材料、氢类电子特气、含氟电子特气、ArF光刻胶及配套材料等高纯电子材料的核心技术和先进生产工艺,先后承担了国家863计划之MO源全系列产品产业化项目及多项国家“02专项”,攻克了多个困扰我国数十年的技术难题,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为半导体产业链的协同发展贡献力量。同时,公司持续技术革新和精益管理,促进产品品质不断提升、产品成本不断下降,持续提高经济效益,保证了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的领先优势。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公司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研发设计体系,通过逐年加大科研力度,技术实力不断增强。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及主要子公司自主开发的专利共计130项,其中发明专利37项,实用新型专利93项。

 

创新优势

自主研发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是公司创新发展的源泉。公司能够始终坚持瞄准国际前沿技术,面向全球产业需求,突破国际技术垄断,填补国内技术空白,与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密切相关。公司持续进行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拥有丰富的研发人员储备和良好的研发人员培养机制,并通过建立博士实验室,使研发成果和产业化相衔接。持续不断的研发投入、稳定的研发团队和创新文化是公司能够持续进行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的基础。经过在电子材料行业多年的深耕发展,公司积累了一定的技术研发优势和技术创新能力,逐步建立了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高纯电子材料工程研究中心、高纯金属有机化合物MO源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外国专家工作室等企业创新平台,全面推进研发创新能力建设,自主研发的多个产品获得“高新技术产品认定证书”、“国家火炬计划项目证书”等荣誉,公司亦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和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荣誉。

 

人才优势

人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资源。公司始终坚持“以事业吸引人、以激励凝聚人、以文化团结人”的人才管理理念,完善激励机制,抓好核心团队建设。公司积极引进海内外技术研发和运营管理专家,组建具有丰富产业研究、产业化实践和企业管理经验的核心团队;实施股票激励计划,充分调动核心骨干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行创业者团队激励制度,坚持完善“人才+平台+产业”事业合伙人机制,持续激发企业创新创效的内生长加速度。全面塑造人才引领产业、产业汇聚人才的企业生态文化,促进资本、技术和管理资源的有机结合,打造“创新、创业、创富”的平台,不断将人才优势转变为战略竞争优势。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一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电子特气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2022-2029年)》。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2023年H1我国光电子器件行业多家企业营收同比下降 锦富技术营收同比增长

2023年H1我国光电子器件行业多家企业营收同比下降 锦富技术营收同比增长

光电子器件是光电子技术的关键和核心部件,是现代光电技术与微电子技术的前沿研究领域,是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光电子器件行业主要上市企业主要有三安光电、博创科技、锦富技术、光迅科技、中际旭创、华工科技、联创光电、光库科技等。

2023年09月15日
我国电子元器件行业企业:立讯精密开辟增长新曲线  2023年H1其营收同比增长最快

我国电子元器件行业企业:立讯精密开辟增长新曲线 2023年H1其营收同比增长最快

数据显示,2023年H1我国电子元器件上市企业营收收入最高的是立讯精密,营收为979.71亿元,同样同比增速也是最高,增速为19.53%,而同比增速最慢的是宏达电子,增速为-24.77%。

2023年09月14日
我国MCU芯片上市企业情况:2023年H1多家企业净利润同比下降 普冉股份同比下降175.7%

我国MCU芯片上市企业情况:2023年H1多家企业净利润同比下降 普冉股份同比下降175.7%

数据显示,2023年H1兆易创新营业收入为29.7亿元,同比下降38.0%,净利润为3.4亿元,同比下降78.0%;中颖电子营业收入为6.3亿元,同比下降30.3%,净利润为0.7亿元,同比下降72.0%;复旦微电营业收入我18.0亿元,同比增长5.5%,净利润4.6亿元,同比下降14.3%。

2023年09月14日
2023年我国电子制造行业领先企业兆驰股份业务收入构成情况及优势分析

2023年我国电子制造行业领先企业兆驰股份业务收入构成情况及优势分析

根据深圳市兆驰股份有限公司财报显示,2022年公司电子制造及运营服务营业收入约为150.3亿元,按照产品分类,多媒体视听产品及运营服务收入占比74.84%,约为112.5亿元;LED产业链收入占比为25.16%,约为37.81亿元。

2023年09月04日
2023年我国仪器仪表制造行业领先企业思林杰业务收入构成情况及优势分析

2023年我国仪器仪表制造行业领先企业思林杰业务收入构成情况及优势分析

根据广州思林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财报显示,2022年公司仪器仪表制造业营业收入约为2.423亿元,按照产品分类,嵌入式智能仪器模块收入占比85.48%,约为2.071亿元;其他收入占比为11.73%,约为2842万元。

2023年09月01日
2023年我国显示行业领先企业精测电子业务收入构成情况及优势分析

2023年我国显示行业领先企业精测电子业务收入构成情况及优势分析

根据武汉精测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财报显示,2022年公司显示营业收入约为21.69亿元,按照产品分类,新能源收入占比12.56%,约为3.430亿元;半导体收入占比为6.69%,约为1.826亿元。

2023年09月01日
2023年我国智能机电行业领先企业银河电子业务收入构成及优势分析

2023年我国智能机电行业领先企业银河电子业务收入构成及优势分析

根据江苏银河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财报显示,2022年公司工业营业收入约为13.11亿元,按照产品分类,特种智能机电产品收入占比53.34%,约为6.991亿元;新能源产品收入占比为24.46%,约为3.205亿元。

2023年08月31日
2023年我国航空制造行业领先企业航新科技业务收入构成情况及优势分析

2023年我国航空制造行业领先企业航新科技业务收入构成情况及优势分析

根据广州航新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财报显示,2022年公司航空制造及服务营业收入约为13.91亿元,按照产品分类,航空维修及服务收入占比67.78%,约为9.468亿元;设备研制及保障收入占比为31.79%,约为4.440亿元。

2023年08月3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