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2022年上半年我国海洋运输装备行业领先企业中国重工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情况及优势分析

一、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情况

根据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财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约149.325亿元,按产品分类,海洋运输装备收入占比为30.35%,约为45.32亿元;舰船配套及机电装备收入占比22.66%,约为33.84亿元。

2022-06-30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工业

144.6亿

96.83%

138.5亿

98.18%

6.134亿

73.98%

4.24%

其他(补充)

4.729亿

3.17%

2.572亿

1.82%

2.157亿

26.02%

45.61%

按产品分类

海洋运输装备

45.32亿

30.35%

50.25亿

35.62%

-4.928亿

-59.44%

-10.87%

舰船配套及机电装备

33.84亿

22.66%

30.84亿

21.86%

2.999亿

36.17%

8.86%

战略新兴产业及其他

27.23亿

18.24%

21.79亿

15.45%

5.442亿

65.64%

19.98%

海洋防务及海洋开发装备

24.24亿

16.23%

23.80亿

16.87%

4442

5.36%

1.83%

深海装备及舰船修理改装

13.98亿

9.36%

11.81亿

8.37%

2.176亿

26.25%

15.57%

其他(补充)

4.729亿

3.17%

2.572亿

1.82%

2.157亿

26.02%

45.61%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021年中国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约395.493亿元,按产品分类,海洋运输装备收入占比为40.38%,约为159.7亿元;海洋防务及海洋开发装备收入占比18.83%,约为74.43亿元。

2021-12-31

主营构成

主营收入()

收入比例

主营成本()

成本比例

主营利润()

利润比例

毛利率(%)

按行业分类

工业

384.6亿

97.27%

357.8亿

98.33%

26.80亿

85.10%

6.97%

其他(补充)

10.78亿

2.73%

6.092亿

1.67%

4.691亿

14.90%

43.50%

按产品分类

海洋运输装备

159.7亿

40.38%

165.2亿

45.41%

-5.576亿

-17.71%

-3.49%

海洋防务及海洋开发装备

74.43亿

18.83%

68.71亿

18.88%

5.725亿

18.18%

7.69%

舰船配套及机电装备

72.85亿

18.43%

64.01亿

17.59%

8.845亿

28.09%

12.14%

战略新兴产业及其他

41.05亿

10.38%

31.39亿

8.63%

9.653亿

30.65%

23.52%

深海装备及舰船修理改装

36.61亿

9.26%

28.46亿

7.82%

8.151亿

25.88%

22.26%

其他(补充)

10.78亿

2.73%

6.092亿

1.67%

4.691亿

14.90%

43.50%

按地区分类

国内销售

202.7亿

51.26%

182.5亿

50.15%

20.17亿

64.05%

9.95%

国外销售

181.9亿

46.01%

175.3亿

48.17%

6.628亿

21.05%

3.64%

其他(补充)

10.78亿

2.73%

6.092亿

1.67%

4.691亿

14.90%

43.50%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YZX)

二、市场竞争优势

研发优势

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海洋运输行业现状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调研报告(2022-2029年)》显示,拥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和较为完备的科技创新体系,积累了大批前沿科技成果,是引领行业科技创新的骨干力量。公司不断深化科技战略研究,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强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加强科技人才培养,重视自主知识产权,积极落实国家支持的科研项目,产学研结合,科学构建了自主和合作相结合的研发体系。

人才优势

高度重视人才的培养、引进与使用,集聚了大批具有战略眼光、全球视野、洞悉行业的领军人物和精英人才,形成了老中青结合的经营管理队伍、科技研发队伍、技能人才队伍。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光伏银粉行业集中较高 江苏连银、苏州银瑞等企业推动电子级银粉国产化突破

我国光伏银粉行业集中较高 江苏连银、苏州银瑞等企业推动电子级银粉国产化突破

市场份额来看,由于光伏银粉生产技术要求相对较高,全球制造商不足20家,全球银粉市场格局相对集中,日本DOWA、美国AMES等国外企业长期占据主导地位。随着中国光伏银粉制造商的技术水平逐渐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中国光伏银粉产业的本土化率持续提升,中国光伏银粉前五大制造商约占市场总份额的58.6%。

2025年05月10日
我国超导材料行业:低温超导材料市场主流产品 广东省相关企业注册量最多

我国超导材料行业:低温超导材料市场主流产品 广东省相关企业注册量最多

从市场结构来看,根据临界温度的不同,超导材料可以分为低温超导材料和高温超导材料,其中低温超导材料为超导材料主要产品,占比达到了95.6%;而高温超导材料占比只有4.4%。

2025年04月27日
我国耐火材料行业多数上市公司国内外业务兼顾 2024年北京利尔营收最多

我国耐火材料行业多数上市公司国内外业务兼顾 2024年北京利尔营收最多

我国耐火材料行业中游为各类耐火材料制造环节,代表企业主要有北京利尔、濮耐股份、瑞泰科技、鲁阳节能、中钢洛耐、东和新材、科创新材等。

2025年04月19日
我国再生资源行业:废钢铁回收量占比超过60% 其次为废纸 回收量占比约18%

我国再生资源行业:废钢铁回收量占比超过60% 其次为废纸 回收量占比约18%

从回收数量及金额来看,2019年到2023年我国再生资源回收数量及金额为波动式增长趋势,到2023年我国再生资源回收数量为37636万吨,同比增长1.5%;回收金额为12988.8亿元,同比下降1.2%。

2025年04月09日
我国氢能行业相关企业存量稳增 注册量波动下降 注册资本在1000-5000万元数量最多

我国氢能行业相关企业存量稳增 注册量波动下降 注册资本在1000-5000万元数量最多

企业存量来看,2015-2024年,我国氢能相关企业存量呈稳步增加,并分别于2021年、2023年首次突破2000家、3000家;截至2024年末氢能相关企业存量达3648家,创近十年相关企业存量新高;截至2025年3月25日,我国现存3695家氢能相关企业。

2025年03月31日
我国动力锂电池市场呈“一超一强”竞争格局 宁德时代、比亚迪为行业龙头

我国动力锂电池市场呈“一超一强”竞争格局 宁德时代、比亚迪为行业龙头

市占率来看,2024年宁德时代动力锂电池装车量市占率45.1%,成为中国动力锂电池行业的龙头企业,市占率遥遥领先;比亚迪紧随其后,动力锂电池装车量市占率24.7%;中创新航动力锂电池装车量市占率6.7%;国轩高科、亿纬锂能、蜂巢能源、欣旺达、瑞浦兰钧动力锂电池装车量市占率超2%。

2025年03月10日
我国合同能源管理行业产业链及相关上市企业:双良节能研发投入规模突出

我国合同能源管理行业产业链及相关上市企业:双良节能研发投入规模突出

我国合同能源管理行业产业链上游主要为环保设备、能源管理系统、项目工程建设等基础设施层;中游为合同能源管理服务层,主要包括节能效益分享型、节能量保证型、能源费用托管型;下游为具备节能需求的能源利用方,包括钢铁、水泥等工业领域节能,公共机构节能等。

2025年02月10日
【产业链】我国氢能源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产业链】我国氢能源行业产业链图解及上中游相关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从相关企业来看,我国氢能源行业产业链上游为氢气制备,包括电解水制氢、化石重整制氢、工业副产氢,主要企业有隆基氢能、阳光氢能、宝丰能源、美锦能源等;中游是氢气储运环节,包括储氢、运氢以及注氢,主要企业有蜀道装备、中材科技、金宏气体、舜华新能源等;下游是氢气的应用,包括交通运输、工业燃料、发电等,主要技术是直接燃烧和燃料电

2025年02月0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