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中国煤化工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5-2032年)

中国煤化工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5-2032年)

  • 8200元 电子版
  • 8200元 纸介版
  • 8500元 电子版+纸介版
  • 768521
  • 2025年
  • Email电子版/特快专递
  • 400-007-6266 010-86223221
  • sales@chinabaogao.com

一、行业相关定义

煤化工是有别于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以煤为原料经化学方法将煤炭转化为气体、液体和固体产品,再进一步加工成一系列化工产品或石油燃料的工业。

一、根据煤炭生产工艺及产品形态,可将煤化工分为三类:

1、煤焦化,又称高温干馏,以煤为原料,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到950℃左右,经高温干馏生产焦炭,同时获得煤气、煤焦油和焦炉煤气的过程。炼焦用煤对结焦性要求较高,通常为焦煤、肥煤,但容易产生高膨胀压力,需要气煤、气肥煤、1/3焦煤等配合炼焦。

2、煤气化,以煤为原料,以氧气、水蒸气或氢气等作为气化剂,在高温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将煤种的可燃部分转化为氢气、甲烷、氨气等可燃性气体的过程,理论上所有煤炭均可用于煤气化,但炼焦煤资源稀缺,多用褐煤、长焰煤、贫瘦煤和无烟煤;

3、煤液化,根据生产过程又分为直接液化与间接液化,直接液化是指煤在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催化加氢裂解直接转化为液体产物;间接液化,包括煤气化+费托合成,是以煤气化生产的合成气(H2和CO按一定比例混合的气体)为原料在适当条件下催化合成液态产物的过程,煤液化所用煤炭多为褐煤、长焰煤。

二、根据煤化工产品技术成熟度,可将煤化工分为两类:

1、传统煤化工,是相对于现代煤化工的划分,具有加工生产方法成熟、技术门槛较低、能耗大污染高等特点,主要包括焦炭、电石、煤制合成氨、煤制甲醇等产品。

2、现代煤化工,现代煤化工主要采用先进技术和加工手段生产替代石化产品和清洁燃料的产业,主要包括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制芳烃等。

二、行业规模现状

1、市场规模

以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烯烃、煤制芳烃、煤制乙二醇、煤制乙醇等为代表的现代煤化工,已经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化工产业体系。经过二三十年的持续发展,在以“能源金三角”为核心的广大中西部地区,已经培育形成了蔚为壮观的现代煤基能源化工产业体系。到2024年底我国煤化工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6.31万亿元规模,2025年上半年市场规模为3.54万亿元。

以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烯烃、煤制芳烃、煤制乙二醇、煤制乙醇等为代表的现代煤化工,已经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化工产业体系。经过二三十年的持续发展,在以“能源金三角”为核心的广大中西部地区,已经培育形成了蔚为壮观的现代煤基能源化工产业体系。到2024年底我国煤化工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6.31万亿元规模,2025年上半年市场规模为3.54万亿元。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供应规模

自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以“能源金三角”为核心,现代煤化工产业布局发展步入快车道,其间虽历经波折,但整体向着做大做强的方向砥砺跨进。以现代煤化工的六大主要方向来看,除了煤制芳烃尚处于产业化起步阶段外,煤制油、煤制气、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制乙醇都已经成功实现了产业化,并已形成相当大的产业规模,成为有别于世界其他主要化工产业国、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工产业体系,对于补充和丰富世界化工产业大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4年国内主要煤化工产品产能及产量规模

所属煤化工分类

煤化工项目

产能

产量

传统煤化工

焦炭

6.8亿吨/年

4.89亿吨/年

尿素

7721万吨/年

6468万吨/年

电石

4556万吨/年

2976万吨/年

PVC

2911万吨/年

2343.9万吨/年

现代煤化工

煤制油

931万吨/年

724万吨/年

煤制气

74.55亿立方米/年

63.35亿立方米/年

煤制烯烃

1972万吨/年

1816万吨/年

煤制乙二醇

1143万吨/年

547万吨/年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按照《煤炭工业“十四五”现代煤化工发展指导意见》所给出的产量指引,到“十四五”末,国内规划建成煤制气产能150亿立方米,煤制油产能1200万吨,煤制烯烃产能1500万吨,煤制乙二醇产能800万吨,完成百万吨级煤制芳烃、煤制乙醇、百万吨级煤焦油深加工、千万吨级低阶煤分质分级利用示范,建成3000万吨长焰煤热解分质分级清洁利用产能规模,转化煤量达到1.6亿吨标煤左右。截至2024年末,除煤制油、煤制气发展落后于“十四五”规划外,其他现代煤化工项目产能目标均已超额完成。

项目名称 建设地 产能(亿立方米/年) 投资额(亿元) 项目进展
中煤集团条湖40亿方/年煤制天然气项目 新疆哈密 40 320 2024年1月公示产品路线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及评估采购
新疆能源集团40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 新疆哈密 40 305 2022年9月预可研报告专家评审会顺利召开
新疆中新建煤炭产业有限公司煤基化工耦合绿氢清洁能源示范工程40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 新疆新星 40 330 2024年8月项目环评公众参与信息公示
华能新疆准东公司40亿Nm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 新疆准东 40 380 2024年9月启动项目可研
内蒙古华星40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 内蒙古鄂尔多斯 40 253 2025年1月项目环评公众参与第一次公示
国能新疆煤制气有限公司准东40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 新疆准东 40 250 2025年3月公示一期煤气化装置总体设计及基础工程设计服务公开招标中标结果
新疆天池能源20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 新疆准东 20 230 2025年3月项目核心装置环评受理
新疆龙宇能源40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 新疆准东 40 200 2023年11月河南能源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召开可研报告内部评审会
新疆庆华能源集团有限公司55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二期工程 新疆伊犁 40 213 二期项目正在筹备
新疆其亚化工60亿(一期20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 新疆准东 20 160 2024年3月项目环评公示
北控鄂尔多斯4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项目 内蒙古鄂尔多斯 40 233 2024年1月公示由赛鼎工程有限公司提供碎煤加压气化技术方案咨询服务
新业集团准东20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 新疆准东 20 155 2024年10月项目节能评估报告专家评审会在北京召开并顺利通过预审
合计 420 3029 /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目前国内拟建或在建煤制烯烃项目共10个,未来将新增煤制烯烃产能1253万吨/年,新增对应投资额3655亿元。其中,新疆地区将新增产能710万吨/年,对应投资额1936亿元。

部分拟建或在建煤制烯烃项目

项目名称

建设地

产能(万吨/年)

投资额(亿元)

项目进展

宁煤70万吨/年煤制烯烃新材料项目

宁夏宁东

70

152

2024年11月项目获立项批复

神华包头煤制烯烃升级示范项目

内蒙古包头

75

172

2025年2月中国化学五环公司签署项目低温甲醇洗装置EPC总承包合同

新疆山能化工准东五彩湾80万吨/年煤制烯烃项目

新疆准东

80

209

2025年3月顺利召开总体设计暨气化工艺包开工会

新疆东明塑胶有限公司年产80万吨/年煤制烯烃项目

新疆准东

80

190

2024年1月正式获国家生态环境部批准

中煤榆林煤炭深加工基地煤化工二期项目

陕西榆林

90

239

2025年2月项目第四循环水装置30%模型审查会召开

陕煤榆林化学公司1500万吨/年煤炭分质清洁高效转化示范项目二期一阶段

陕西榆林

148

620

2025年3月榆林化学二期一阶段项目全厂一级地下管网建筑安装工程一标段开工

中煤平朔煤基烯烃新材料及下游深加工一体化项目

山西朔州

80

298

2025年已召开“3000吨级全废锅气流床气化炉平朔煤试烧”成果评审会

中石化长城能源化工(内蒙古)有限公司大路80万吨/年煤制烯烃升级示范项目

内蒙古鄂尔多斯

80

238

2024年7月环评启动

新疆中新建煤基化工耦合绿氢清洁能源示范工程150万吨/年煤制烯烃项目

新疆新星市

150

370

2024年7月环评第一次公示

新疆宝丰煤基新材料有限公司煤炭清洁高效转化耦合植入绿氢制低碳化学品和新材料示范项目

新疆准东

400

1167

2024年7月项目环评公众参与第一次公示

合计

1253

3655

/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3、需求规模

1)传统煤化工

2024年我国传统煤化工产品表观消费量

类型 表观消费量
焦炭 4.21亿吨
电石 2814万吨
煤制合成氨 4789万吨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现代煤化工

a、煤制烯烃

从下游需求来看,2016年以来我国乙烯消费量持续保持快速增长,由2016年的不足2000万吨增至2024年的6355万吨,乙烯消费主要依赖自产,且近年来伴随着煤制烯烃产能的快速扩张,进口依赖度逐年下降。但乙烯主要下游PE的进口依赖度却保持在40%以上的较高水平,后续国内煤制烯烃扩产空间仍然较大。

b、煤制乙二醇

从下游需求来看,2016年以来我国乙二醇消费量持续快速增长,由2016年的1318万吨增至2024年的2487万吨,尽管伴随着国内政策放松煤制乙二醇产能持续增长,但受制于进口乙二醇价格明显优于国内价格,导致乙二醇产能利用率一直不高,煤制乙二醇产能利用率也基本保持在60%左右,乙二醇进口依赖度较高。

c、煤制天然气

下游需求旺盛,但发展受制于管道工程制约。煤制天然气生产主要有两种方式:直接法,由煤直接生产富甲烷气体;间接法,煤炭合成气进行甲烷反应后生产天然气。我国天然气资源较为稀缺,依赖进口,且随着近年来天然气需求旺盛,进口依赖度持续上升,管道天然气及液态天然气进口总量占比超40%。发展煤制天然气必要性较高,但由于我国煤炭资源与天然气需求存在地理位臵上的错配,煤制天然气输送需提前完成输送工程的基础设施建设,仍受制于管道工程制约。

4、行业供需平衡分析

从行业的产能利用率角度来看,我国目前煤化工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大部分保持在合理范围之内,表明我国煤化工行业的供给能力完全能够满足下游需求,为我国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能源及原材料的基础保障。

2024年我国煤化工行业产能利用率情况统计

现代煤化工

传统煤化工

类型

产能利用率

类型

产能利用率

煤制油

77.77%

焦炭

71.91%

煤制天然气

84.98%

尿素

83.77%

煤制烯烃

92.09%

电石

65.32%

煤制乙二醇

47.86%

PVC

80.52%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行业细分市场分析

1、传统煤化工

1)、市场定义

传统煤化工,是相对于现代煤化工的划分,具有加工生产方法成熟、技术门槛较低、能耗大污染高等特点,主要包括焦炭、电石、煤制合成氨、煤制甲醇等产品。

2)、发展概况

a2015年起传统煤化工以收紧为主,上大压小、缩量/等量置换

2000年以前传统煤化工以政策鼓励为主,但进入21世纪后主要产品出现产能过剩苗头,2004年末发改委收紧电石、焦化行业准入条件,但产能增长势头并未得到遏制。2005年底我国电石生产能力已是当年产量的2倍、焦炭生产能力高出国内市场需求7000多万吨,甲醇在建、拟建及规划产能约2000万吨,而当年产量仅500万吨左右,产能严重过剩下产品价格持续大幅下跌。

2006年起传统煤化工政策持续收紧,2006年7月,发改委要求规范电石焦炭等高能耗产品、加快行业结构调整,但仍鼓励发展煤制化肥等产品;2009年5月,国务院提出今后三年停止审批单纯扩大产能的焦炭、电石等传统煤化工项目;2009年9月,国务院提出上半年甲醇开工率只有40%左右,今后将对合成氨和甲醇实施上大压小、产能臵换等方式,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2015年6月,能源局发布《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2015-2020年)》,传统煤化工政策表态由收紧转为改造提升,煤焦化、煤质合成氨、电石等传统煤化工领域上大压小、等量替代,淘汰落后产能;2015年7月,工信部发布化肥行业转型发展意见,称原则上不再新建以天然气和无烟块煤为原料的合成氨装臵,争取到2020年非无烟煤的合成氨产品占比由24%提升至40%左右。此后,焦炭、电石、煤制合成氨政策基本以收紧为主,煤制甲醇可深加工为烯烃、芳烃等现代煤化工产品,未全面收紧。

b、传统煤化工主要产品情况

我国传统煤化工行业的上游为煤炭开采等原煤供给行业,中游传统煤化工生产企业通过煤焦化与煤气化将原煤生产成焦炭、煤焦油、合成氨等产品,为下游钢铁等金属冶炼行业、汽车燃料行业等提供相应供给。

尿素:传统煤化工中,尿素可以由天然气、煤炭一次能源直接制得,也可以从煤焦化产生的焦炉煤气中制得。我国尿素生产约74%的来自于煤炭,22%来自于天然气,另外少量的来自于焦炉气,其中煤炭来源中,50%是无烟煤,烟煤和褐煤占比24%,从趋势上看,烟煤和褐煤的占比有望逐步扩大。2024年我国尿素产量约为6564万吨,同比增长7.54%,具体如下:

<strong>尿素:</strong>传统煤化工中,尿素可以由天然气、煤炭一次能源直接制得,也可以从煤焦化产生的焦炉煤气中制得。我国尿素生产约74%的来自于煤炭,22%来自于天然气,另外少量的来自于焦炉气,其中煤炭来源中,50%是无烟煤,烟煤和褐煤占比24%,从趋势上看,烟煤和褐煤的占比有望逐步扩大。2024年我国尿素产量约为6564万吨,同比增长7.54%,具体如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焦炭:2025年以来,中国焦炭产量继续增长,而需求总体持稳,市场供需处于平衡偏过剩格局。根据市场数据显示,2025年5月,全国焦炭产量4238万吨,同比增长2.4%;1-5月焦炭累计产量为2.07亿吨,同比增长3.3%。进出口方向,2025年上半年我国焦炭进出口同比出现下滑,根据海关总署数据,5月出口焦炭及半焦炭68万吨,同比增长2.2%;1-5月累计出口300万吨,同比下降25.0%。

<strong>焦炭:</strong>2025年以来,中国焦炭产量继续增长,而需求总体持稳,市场供需处于平衡偏过剩格局。根据市场数据显示,2025年5月,全国焦炭产量4238万吨,同比增长2.4%;1-5月焦炭累计产量为2.07亿吨,同比增长3.3%。进出口方向,2025年上半年我国焦炭进出口同比出现下滑,根据海关总署数据,5月出口焦炭及半焦炭68万吨,同比增长2.2%;1-5月累计出口300万吨,同比下降25.0%。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24年中国焦化产能新建2602万吨,淘汰1626万吨,全年焦化产能净增长976万吨,中国冶金焦化产能达到56589万吨,其中5.5米及以上焦化产能51340万吨。全年焦化产能净增加,造成焦化行业仍然面临过剩格局,并且随着焦炉大型化和干熄化,焦化行业超低排放也逐步普及,绝大部分均为合规产能或先进产能。

2025年预估中国焦化产能新建2396万吨,淘汰1187万吨,产能净增长1209万吨,中国冶金焦化产能达到57798万吨,面临产能进一步过剩的问题,但是焦炭产量可能由于供需恶化、价格下跌、行业亏损等原因,并不会同步增加,由于行业利润持续在盈亏平衡线附近运行,所以更主要是跟随需求端铁水产量变化。未来焦化产能过剩压力将长期持续存在,随着产能出清,旧产能逐步淘汰关停,2027年后国内焦化产能将转为稳中有降的趋势。

2、现代煤化工

1)、市场定义

现代煤化工主要采用先进技术和加工手段生产替代石化产品和清洁燃料的产业,主要包括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制芳烃等。

2)、发展概况

a2016年以来环评标准严格、政策以引导鼓励为主

根据政策调控和技术发展,现代煤化工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5-2007

2005年以前我国现代煤化工技术并不成熟,主要处于试验阶段。2005年9月,国务院提出要稳步实施煤炭液化、气化工程,意味着现代煤化工开始逐步向产业化发展。这一时期政策鼓励煤制燃料、煤制天然气发展,又要防止低水平、小规模盲目建设。

第二阶段:2008-2012年初

由于部分地区盲目发展新型煤化工,生产装臵多数不够经济规模、技术不够成熟,现代煤化工政策收紧,2008年8月发改委提出除神华两个煤制油项目外其余项目一律停止,2009年9月国务院要求“今后三年原则不再安排新的现代煤化工项目”,2010年6月、2011年4月发改委先后将煤制天然气项目和小型产能的煤制烯烃、煤制油等现代煤化工项目的核准权上收,2011年末进一步限制外商投资大型煤化工产品。

第三阶段:2012-2015上半年

2012年4月,以发改委、能源局联合发布15个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为起点,现代煤化工政策再度放松,2012年6月鼓励民企参与煤基燃料示范项目;2013年初国务院发布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计划到2015年末,新开工煤制天然气、煤炭间接液化、煤制烯烃项目能源转化效率分别达到56%、42%、40%;2014年初能源局计划2020年煤制天然气总量达到500亿立方米,2014年8月国务院、发改委先后发文支持黑龙江、陕西发展现代煤化工项目,2015年5月发改委重新将煤制烯烃项目下放至省级发改委部门核准。

第四阶段:2016年末至今

现代煤化工环评标准收紧、抬高入行及生产门槛,行业发展以适度鼓励为主。2015-2016年末现代煤化工政策短暂收紧,2015年7月能源局提出煤制油、煤制气示范新项目的能效、能耗指标。2016年末,国务院将煤制烯烃、年产超过100万吨的煤制甲醇项目核准权重新下放至省级政府,现代煤化工政策再度放松。2017年3月,发改委发布现代煤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布局方案,提出重点开展煤制烯烃、煤制油升级示范,有序开展煤制天然气、煤制乙二醇产业化示范,稳步开展煤制芳烃工程化示范,规划布局内蒙鄂尔多斯、陕西榆林、宁夏宁东、新疆准东4个现代煤化工产业示范区。2021年5月,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发布《煤炭工业“十四五”现代煤化工发展指导意见》,要求到“十四五”末,建成煤制气产能150亿立方米,煤制油产能1200万吨,煤制烯烃产能1500万吨,煤制乙二醇产能800万吨,完成百万吨级煤制芳烃、煤制乙醇、百万吨级煤焦油深加工、千万吨级低阶煤分质分级利用示范,建成3000万吨长焰煤热解分质分级清洁利用产能规模。

b、现代煤化工产业链及主要产品情况

我国现代煤化工行业的上游为煤炭开采等原煤供给行业,中游现代煤化工生产企业通过煤气化与煤液化将原煤生产成甲醇、乙烯、烯烃、乙二醇、煤制油等产品,为下游聚烯烃行业、包装装饰行业、汽车燃料行业等提供相应供给。

乙烯:2024年全国乙烯产量为3493.40万吨,同比增长2.34%。乙烯生产技术不断进步,多种生产路线并存,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消费升级,乙烯下游需求恢复增长趋势,在包装、家电、汽车等行业是乙烯下游消费的主要领域。

2024年中国乙烯产业呈现"增速放缓但规模扩张"的特征,全年新增产能约280万吨,总产能达到5500万吨/年,同比增长5.26%。其中,中石化英力士(天津)120万吨项目和内蒙古宝丰二期160万吨煤制烯烃项目成为核心增量。全年乙烯产量达5330万吨,同比增长11.9%,但产能利用率降至84%,凸显市场供需结构的动态调整。

2024年中国乙烯产业呈现"增速放缓但规模扩张"的特征,全年新增产能约280万吨,总产能达到5500万吨/年,同比增长5.26%。其中,中石化英力士(天津)120万吨项目和内蒙古宝丰二期160万吨煤制烯烃项目成为核心增量。全年乙烯产量达5330万吨,同比增长11.9%,但产能利用率降至84%,凸显市场供需结构的动态调整。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025年中国乙烯迎来投产高峰,预计新增产能超1000万吨:沿海布局轻烃路线(如中海壳牌惠州三期160万吨乙烷裂解),西部推进煤化工升级(宁夏宝丰三期260万吨CCUS项目),同时深化炼化一体化(裕龙石化150万吨项目),推动化工品收率提升至60%。

2025年化工企业经济运行预计延续平稳态势,生产仍将保持一定积极性,考虑到部分新增产能投产将带动化工行业耗煤量保持增加。《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提出“重点削减非电力用煤”,《关于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意见》中提到“有序发展煤炭原料化利用”。煤化工是煤炭清洁应用的方式,仍有不少煤化工项目正在建设,未来投产将贡献用煤增量。

丙烯:丙烯是重要的石油化工产品之一,也是三大合成材料的基本原料,是聚丙烯、丙烯腈、环氧丙烷、丙烯酸等大宗化工产品的主要原料,丙烯产业向上可承接原油、煤炭、天然气、丙烷等,向下可以触及塑料、橡胶、涂料、医药等多个领域。

丙烯的生产工艺分为石油路线和非石油路线。石油路线主要通过蒸汽裂解(原料为石脑油、轻烃)和常规精馏工艺,将重质油转化为轻质油和丙烯。非石油路线中,丙烷脱氢(PDH)工艺发展迅速,流程短、投资低;甲醇制丙烯(MTO/MTP、CTO/CTP)也是重要方式。

国内丙烯行业生产路线工艺及情况

路线

工艺

特点

产能占比

石油路线

蒸汽裂解

蒸汽裂解是一种高温裂解工艺,通过将原料(如石脑油、丙烷、乙烷等)与水蒸气混合后,在高温(800-1000℃)、条件下,使大分子烃类分解为小分子的烯烃和烷烃,主要产物包括乙烯、丙烯、丁二烯等轻质烯烃,以及苯、甲苯、二甲苯等芳烃。裂解后的混合气体迅速通过急冷锅炉冷却,防止二次反应,最终通过分离系统分离出乙烯、丙烯等产品。

28.65%

常规精馏

常规精馏工艺是丙烯生产中重要的分离和提纯环节,主要用于从催化裂化等石油二次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混合气体中分离出高纯度的丙烯。通过多级精馏塔的分离作用,利用丙烯与其他组分(如丙烷、乙烯、丁烯等)的沸点差异,实现高效分离。

21.79%

非石油路线

丙烷脱氢(PDH)

丙烷脱氢是一种高效的丙烯生产工艺,通过丙烷在高温(600-700℃)和催化剂(如铬系或铂系催化剂)的作用下脱氢生成丙烯和氢气。该反应是强吸热反应,通常在较低压力(0.1-0.3MPa)下进行。

32.74%

甲醇制丙烯(MTO/MTP、CTO/CTP)

煤制烯烃工艺通过煤炭气化、变换、净化、合成等一系列工序,先生成甲醇,再以甲醇为中间体进一步生产烯烃(乙烯和丙烯)。该工艺利用中国丰富的煤炭资源,形成从煤炭到聚烯烃的产业链一体化格局。

16.82%

资料来源:卓创资讯,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024年国内丙烯市场价格同比小幅下跌,价格仍处于近五年的中低位水平,年内价格波动振幅出现明显收窄,季节性走势并不明显。利润偏弱对产品价格的托底支撑作用增强,同时供应压力增大又限制价格上涨空间,导致市场影响因素增多,价格波动频率较快。

2025年上半年,国内丙烯供需矛盾深化,新产能释放与疲软需求形成供应增量刚性与需求弹性不足的长期利空格局。2025年上半年高点位在1月13日收于7118元/吨,低点位在6月6日收于6513元/吨,振幅8.50%,波动区间较上年收窄。

2025年上半年,国内丙烯供需矛盾深化,新产能释放与疲软需求形成供应增量刚性与需求弹性不足的长期利空格局。2025年上半年高点位在1月13日收于7118元/吨,低点位在6月6日收于6513元/吨,振幅8.50%,波动区间较上年收窄。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025年1-3月中旬丙烯价格窄幅震荡,价格重心微跌,价格阶段性涨跌受供需边际变化主导,缺乏突破性驱动因素,生产企业灵活调整策略,下游按需采购,但缺乏持续性趋势。

2025年3月下旬-6月上旬,新产能冲击显现,丙烯供应端压力增加,而需求无实质性回暖,供需双弱背景下,同时4月中美关税政策调整弓发原油暴跌,丙烯跟跌,价格走跌至2023年8月以来新低,市场进入低价竞争新阶段。

2025年6月中旬,地缘政治冲突,推动国际原油大涨,成本支撑强化带动丙烯市场震荡上行,北方市场因下游追涨谨慎涨幅受限,南方市场则因PDH/MTO装置降负及检修预期的供应利好获得更强支撑。丙烯持续走强,但供需基本面未实质改善,下游用户对高价抵触情绪明显增强,采购逐渐偏谨慎,滞涨态势初显。

2025年6月下旬,国内丙烯市场经历了急涨急跌的行情,振华石油PDH装置意外停工,供应大幅收紧,两日跳涨400-500元/吨,东丙烯触及7000元/吨大关。价格急速拉涨严重挤压下游利润,导致停工降负增加,求萎缩抑制价格传导,甚至部分一体化下游停工后外销丙烯,同时伊以停火令原油暴跌,成本支撑瓦解,价格迅速走跌至6800元/吨以下。

根据市场统计,2025年上半年已投产739万吨,较2024年大幅增加。从投产计划来看,2025年下半年丙烯新增产能计划为1082.5万吨,其中多套装置为PDH工艺,虽然装置规划产能较多,但还需要关注装置投产是否有延期的情况。

2025年丙烯新装置投产计划

装置 产能 工艺 投产时间 地点
内蒙宝丰 50 CTO 2025/1/23 内蒙古自治区
国亨化学 66 PDH 2025/2/1 福建省
万华化学(蓬莱) 90 PDH 2025/3/1 山东省
山东裕龙石化 80 常规精馏工艺 2025/3/25 山东省
内蒙宝丰 50 CTO 2025/3/31 内蒙古自治区
宁波大榭 52.5 常规精馏工艺 2025/4/1 浙江省
万华化学. 60 蒸汽裂解 2025/4/3 山东省
埃克森美孚惠州 82.5 蒸汽裂解 2025/4/5 广东省
中景石化. 100 PDH 2025/5/15 福建省
镇海炼化 15 蒸汽裂解 2025/6/30 浙江省
江苏丰海 18 蒸汽裂解 2025/6/30 江苏省
中科炼化 40 蒸汽裂解 2025/6/30 广东省
山东新时代 35 蒸汽裂解 2025/6/30 山东省
山东裕龙石化 75 蒸汽裂解 2025/8/31 山东省
京博石化 39 蒸汽裂解 2025/8/31 山东省
金诚石化 9 常规精馏工艺 2025/8/31 山东省
镇海炼化 60 PDH 2025/9/1 浙江省
广西石化 60 蒸汽裂解 2025/10/31 广西壮族自治区
东华能源(茂名) 60 PDH 2025/12/31 广东省
卫星化学 90 PDH 2025/12/31 浙江省
永荣新材料 90 PDH 2025/12/31 福建省
泰兴新浦. 80 PDH 2025/12/31 江苏省
团锦新材料 75 PDH 2025/12/31 浙江省
浙江石化 70 蒸汽裂解 2025/12/31 浙江省
吉林石化 60 蒸汽裂解 2025/12/31 吉林省
锦国投(锦州) 60 PDH 2025/12/31 辽宁省
中飞石化 60 PDH 2025/12/31 黑龙江省
巴斯夫湛江 50 蒸汽裂解 2025/12/31 广东省
大美煤业 35 MTO 2025/12/31 青海省
宝丰能源 26 CTO 2025/12/31 宁夏回族自治区
大连石化长兴岛 21 常规精馏工艺 2025/12/31 辽宁省
电力投资 20 MTO 2025/12/31 北京市
联泓新科 20 MTO 2025/12/31 山东省
晋能控股煤业 15 MTO 2025/12/31 山西省
抚顺石化 7.5 蒸汽裂解 2025/12/31 辽宁省

资料来源:卓创资讯,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WWTQ)

注:上述信息仅作参考,图表均为样式展示,具体数据、坐标轴与数据标签详见报告正文。

个别图表由于行业特性可能会有出入,具体内容请联系客服确认,以报告正文为准。

更多图表和内容详见报告正文。

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煤化工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5-2032年)》涵盖行业最新数据,市场热点,政策规划,竞争情报,市场前景预测,投资策略等内容。更辅以大量直观的图表帮助本行业企业准确把握行业发展态势、市场商机动向、正确制定企业竞争战略和投资策略。

本报告依据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和国家信息中心等渠道发布的权威数据,结合了行业所处的环境,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等多个角度进行市场调研分析。

行业报告是业内企业、相关投资公司及政府部门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洞悉行业竞争格局,规避经营和投资风险,制定正确竞争和投资战略决策的重要决策依据之一。

本报告是全面了解行业以及对本行业进行投资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观研天下是国内知名的行业信息咨询机构,拥有资深的专家团队,多年来已经为上万家企业单位、咨询机构、金融机构、行业协会、个人投资者等提供了专业的行业分析报告,客户涵盖了华为、中国石油、中国电信、中国建筑、惠普、迪士尼等国内外行业领先企业,并得到了客户的广泛认可。

目录大纲:

【第一部分 行业定义与监管

第一章 2020-2024年中国煤化工行业发展概述

第一节 煤化工行业发展情况概述

一、煤化工行业相关定义

二、煤化工特点分析

三、煤化工行业基本情况介绍

四、煤化工行业经营模式

(1)生产模式

(2)采购模式

(3)销售/服务模式

五、煤化工行业需求主体分析 

第二节 中国煤化工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一、煤化工行业生命周期理论概述

二、煤化工行业所属的生命周期分析

第三节 煤化工行业经济指标分析

一、煤化工行业的赢利性分析

二、煤化工行业的经济周期分析

三、煤化工行业附加值的提升空间分析

第二章 中国煤化工行业监管分析

第一节 中国煤化工行业监管制度分析

一、行业主要监管体制

二、行业准入制度

第二节 中国煤化工行业政策法规

一、行业主要政策法规

二、主要行业标准分析

第三节 国内监管与政策对煤化工行业的影响分析

第二部分 行业环境与全球市场】

第三章 2020-2024年中国煤化工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 中国宏观环境与对煤化工行业的影响分析

一、中国宏观经济环境

二、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对煤化工行业的影响分析

第二节 中国社会环境与对煤化工行业的影响分析

第三节 中国对外贸易环境与对煤化工行业的影响分析

第四节 中国煤化工行业投资环境分析

第五节 中国煤化工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第六节 中国煤化工行业进入壁垒分析

一、煤化工行业资金壁垒分析

二、煤化工行业技术壁垒分析

三、煤化工行业人才壁垒分析

四、煤化工行业品牌壁垒分析

五、煤化工行业其他壁垒分析

第七节 中国煤化工行业风险分析

一、煤化工行业宏观环境风险

二、煤化工行业技术风险

三、煤化工行业竞争风险

四、煤化工行业其他风险

第四章 2020-2024年全球煤化工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节 全球煤化工行业发展历程回顾

第二节 全球煤化工行业市场规模与区域分布情况

第三节 亚洲煤化工行业地区市场分析

一、亚洲煤化工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二、亚洲煤化工行业市场规模与市场需求分析

三、亚洲煤化工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第四节 北美煤化工行业地区市场分析

一、北美煤化工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二、北美煤化工行业市场规模与市场需求分析

三、北美煤化工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第五节 欧洲煤化工行业地区市场分析

一、欧洲煤化工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二、欧洲煤化工行业市场规模与市场需求分析

三、欧洲煤化工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第六节 2025-2032年全球煤化工行业分布走势预测

第七节 2025-2032年全球煤化工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第三部分 国内现状与企业案例】

第五章 中国煤化工行业运行情况

第一节 中国煤化工行业发展状况情况介绍

一、行业发展历程回顾

二、行业创新情况分析

三、行业发展特点分析

第二节 中国煤化工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一、影响中国煤化工行业市场规模的因素

二、中国煤化工行业市场规模

三、中国煤化工行业市场规模解析

第三节 中国煤化工行业供应情况分析

一、中国煤化工行业供应规模

二、中国煤化工行业供应特点

第四节 中国煤化工行业需求情况分析

一、中国煤化工行业需求规模

二、中国煤化工行业需求特点

第五节 中国煤化工行业供需平衡分析

第六节 中国煤化工行业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分析

第六章 中国煤化工行业产业链及细分市场分析

第一节 中国煤化工行业产业链综述

一、产业链模型原理介绍

二、产业链运行机制

三、煤化工行业产业链图解

第二节 中国煤化工行业产业链环节分析

一、上游产业发展现状

二、上游产业对煤化工行业的影响分析

三、下游产业发展现状

四、下游产业对煤化工行业的影响分析

第三节 中国煤化工行业细分市场分析

一、细分市场一

二、细分市场二

第七章 2020-2024年中国煤化工行业市场竞争分析

第一节 中国煤化工行业竞争现状分析

一、中国煤化工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二、中国煤化工行业主要品牌分析

第二节 中国煤化工行业集中度分析

一、中国煤化工行业市场集中度影响因素分析

二、中国煤化工行业市场集中度分析

第三节 中国煤化工行业竞争特征分析

一、企业区域分布特征

二、企业规模分布特征

三、企业所有制分布特征

第八章 2020-2024年中国煤化工行业模型分析

第一节 中国煤化工行业竞争结构分析(波特五力模型)

一、波特五力模型原理

二、供应商议价能力

三、购买者议价能力

四、新进入者威胁

五、替代品威胁

六、同业竞争程度

七、波特五力模型分析结论

第二节 中国煤化工行业SWOT分析

一、SWOT模型概述

二、行业优势分析

三、行业劣势

四、行业机会

五、行业威胁

六、中国煤化工行业SWOT分析结论

第三节 中国煤化工行业竞争环境分析(PEST)

一、PEST模型概述

二、政策因素

三、经济因素

四、社会因素

五、技术因素

六、PEST模型分析结论

第九章 2020-2024年中国煤化工行业需求特点与动态分析

第一节 中国煤化工行业市场动态情况

第二节 中国煤化工行业消费市场特点分析

一、需求偏好

二、价格偏好

三、品牌偏好

四、其他偏好

第三节 煤化工行业成本结构分析

第四节 煤化工行业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一、供需因素

二、成本因素

三、其他因素

第五节 中国煤化工行业价格现状分析

第六节 2025-2032年中国煤化工行业价格影响因素与走势预测

第十章 中国煤化工行业所属行业运行数据监测

第一节 中国煤化工行业所属行业总体规模分析

一、企业数量结构分析

二、行业资产规模分析

第二节 中国煤化工行业所属行业产销与费用分析

一、流动资产

二、销售收入分析

三、负债分析

四、利润规模分析

五、产值分析

第三节 中国煤化工行业所属行业财务指标分析

一、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二、行业偿债能力分析

三、行业营运能力分析

四、行业发展能力分析

第十一章 2020-2024年中国煤化工行业区域市场现状分析

第一节 中国煤化工行业区域市场规模分析

一、影响煤化工行业区域市场分布的因素

二、中国煤化工行业区域市场分布

第二节 中国华东地区煤化工行业市场分析

一、华东地区概述

二、华东地区经济环境分析

三、华东地区煤化工行业市场分析

(1)华东地区煤化工行业市场规模

(2)华东地区煤化工行业市场现状

(3)华东地区煤化工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第三节 华中地区市场分析

一、华中地区概述

二、华中地区经济环境分析

三、华中地区煤化工行业市场分析

(1)华中地区煤化工行业市场规模

(2)华中地区煤化工行业市场现状

(3)华中地区煤化工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第四节 华南地区市场分析

一、华南地区概述

二、华南地区经济环境分析

三、华南地区煤化工行业市场分析

(1)华南地区煤化工行业市场规模

(2)华南地区煤化工行业市场现状

(3)华南地区煤化工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第五节 华北地区煤化工行业市场分析

一、华北地区概述

二、华北地区经济环境分析

三、华北地区煤化工行业市场分析

(1)华北地区煤化工行业市场规模

(2)华北地区煤化工行业市场现状

(3)华北地区煤化工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第六节 东北地区市场分析

一、东北地区概述

二、东北地区经济环境分析

三、东北地区煤化工行业市场分析

(1)东北地区煤化工行业市场规模

(2)东北地区煤化工行业市场现状

(3)东北地区煤化工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第七节 西南地区市场分析

一、西南地区概述

二、西南地区经济环境分析

三、西南地区煤化工行业市场分析

(1)西南地区煤化工行业市场规模

(2)西南地区煤化工行业市场现状

(3)西南地区煤化工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第八节 西北地区市场分析

一、西北地区概述

二、西北地区经济环境分析

三、西北地区煤化工行业市场分析

(1)西北地区煤化工行业市场规模

(2)西北地区煤化工行业市场现状

(3)西北地区煤化工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第九节 2025-2032年中国煤化工行业市场规模区域分布预测

第十二章 煤化工行业企业分析(随数据更新可能有调整)

第一节 企业一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1)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公司优势分析

第二节 企业二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1)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公司优势分析

第三节  企业三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1)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公司优势分析

第四节  企业四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1)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公司优势分析

第五节  企业五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1)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公司优势分析

第六节  企业六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1)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公司优势分析

第七节  企业七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1)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公司优势分析

第八节  企业八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1)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公司优势分析

第九节  企业九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1)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公司优势分析

第十节  企业十

一、企业概况

二、主营产品

三、运营情况

(1)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2)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4)企业运营能力分析

(5)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四、公司优势分析

【第四部分 展望、结论与建议】

第十三章 2025-2032年中国煤化工行业发展前景分析与预测

第一节 中国煤化工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分析

一、中国煤化工行业市场机会分析

二、中国煤化工行业投资增速预测

第二节 中国煤化工行业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第三节 中国煤化工行业规模发展预测

一、中国煤化工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二、中国煤化工行业市场规模增速预测

三、中国煤化工行业产值规模预测

四、中国煤化工行业产值增速预测

五、中国煤化工行业供需情况预测

第四节 中国煤化工行业盈利走势预测

第十四章 中国煤化工行业研究结论及投资建议

第一节 观研天下中国煤化工行业研究综述

一、行业投资价值

二、行业风险评估

第二节 中国煤化工行业进入策略分析

一、目标客户群体

二、细分市场选择

三、区域市场的选择

第三节 煤化工行业品牌营销策略分析

一、煤化工行业产品策略

二、煤化工行业定价策略

三、煤化工行业渠道策略

四、煤化工行业推广策略

第四节 观研天下分析师投资建议

0930 定制海报(邮箱右下)

研究方法

报告主要采用的分析方法和模型包括但不限于:
-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法
- SWOT分析法
- PEST分析法
- 图表分析法
- 比较与归纳分析法
- 定量分析法
- 预测分析法
- 风险分析法
……
报告运用和涉及的行业研究理论包括但不限于:
- 产业链理论
- 生命周期理论
- 产业布局理论
- 进入壁垒理论
- 产业风险理论
- 投资价值理论
……

数据来源

报告统计数据主要来自国家统计局、地方统计局、海关总署、行业协会、工信部数据等有关部门和第三方数据库;
部分数据来自业内企业、专家、资深从业人员交流访谈;
消费者偏好数据来自问卷调查统计与抽样统计;
公开信息资料来自有相关部门网站、期刊文献网站、科研院所与高校文献;
其他数据来源包括但不限于:联合国相关统计网站、海外国家统计局与相关部门网站、其他国内外同业机构公开发布资料、国外统计机构与民间组织等等。

订购流程

1.联系我们

方式1电话联系

拔打观研天下客服电话 400-007-6266(免长话费);010-86223221

方式2微信或QQ联系,扫描添加“微信客服”或“客服QQ”进行报告订购

微信客服

客服QQ:1174916573

方式3:邮件联系

发送邮件到sales@chinabaogao.com,我们的客服人员及时与您取得联系;

2.填写订购单

您可以从报告页面下载“下载订购单”,或让客服通过微信/QQ/邮件将报告订购单发您;

3.付款

通过银行转账、网上银行、邮局汇款的形式支付报告购买款,我们见到汇款底单或转账底单后,1-2个工作日内会发送报告;

4.汇款信息

账户名:观研天下(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账 号:1100 1016 1000 5304 3375

开户行:中国建设银行北京房山支行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相关行业研究报告

更多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