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焊接机器人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焊接设备,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可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建筑业、汽车制造业等领域。智能焊接机器人的核心特征为感知能力、自主决策、自适应调整、协同与交互。
智能焊接机器人核心特征
核心特征 | 相关内容 |
感知能力 | 通过视觉、力觉、红外等多传感器实时采集焊接环境(如工件变形、焊缝偏差、熔池状态)和工艺参数(如电流、电压、速度)数据; |
自主决策 | 利用算法(如机器学习、数字李生)分析数据,动态优化焊接路径、参数(如热输入、保护气体流量)或修正轨迹; |
自适应调整 | 应对工件装配误差、材料差异(如不同厚度、材质的钢板)或环境干扰(如温度变化),保持焊接质量稳定性; |
协同与交互 | 支持与工业互联网、MES系统对接,实现多机器人协同作业或远程监控与故障诊断。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销量来看,2022-2024年,我国智能焊接机器人销量呈高速增长。2024年我国智能焊接机器人销量0.43万台,同比增长87%;预计2025年销量将达0.63万台。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市场规模来看,我国智能焊接机器人行业仍处于发展初期,但增长潜力巨大。2024年我国智能焊接机器人市场规模为9亿元,同比增长70.13%;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12.13亿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市场渗透率来看,近三年我国智能焊接机器人市场渗透率持续上升态势。2024年我国智能焊接机器人渗透率8%,预计2025年渗透率达12%。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政策方面,近年来,国家通过顶层规划、专项扶持、应用推广等多维度政策,如《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就意见》等,推动焊接机器人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及规模化应用。
我国网络安全行业相关政策
发布时间 | 发布部门 | 政策名称 | 主要内容 |
2025年7月 | 工信部等8部门 | 机械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 | 重点发展高精度重载机器人、技能作业型机器人、特殊环境作业机器人,建设一批工业机器人及核心零部件中试验证平台,在汽车、船舶、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重点领域推广应用一批大负载焊装机器人、防爆喷涂机器人、人机协作机器人等高端工业机器人。 |
2024年3月 | 工信部等7部门 | 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 | 以生产作业、仓储物流、质量管控等环节改造为重点,推动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增村制造装备、工业机器人、工业控制装备、智能物流装备、传感与检测装备等通用智能制造装备更新。 |
2024年1月 | 工信部等7部门 | 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就意见 | 突破机器人高转矩密度同服电机、高动态运动规划与控制、仿生感知与认知、智能灵巧手,电子皮肤等核心技术,重点推进智能制造、家庭服务、特殊环境作业等领域产品的研制及应用。 |
2023年10月 | 工信部 | 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 | 到2025年,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大脑、小脑、肢体”等一批关键技术取得实破,确保核心部组件安全有效供给。整机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实现批量生产,在特种、制造、民生服务等场景得到示范应用,探索形成有效的治理机制和手段。培育2-3家有全球影响力的生态型企业和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打造2-3个产业发展集聚区,孕育开拓一批新业务、新模式、新业态。 |
2023年6月 | 工信部等5部门 | 制造业可靠性提升实施意见 | 重点提升立/卧式加工中心、五轴联动加工中心、车铣复合加工中心、重型数控机床、大型压铸机、液压/向服压力机、激光焊接与切割装备、真空热处理炉、增材制造等工业母机,大型高端智能农机、丘陵山区小型适用造用农机等农机装备、工业机器人等产品的可靠性水平。 |
2023年1月 | 工信部 | “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 | 目标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行业应用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 |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xyl)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三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智能焊接机器人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