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政策引导我国稀土永磁材料行业高端化发展 2025年头部企业产能将集中释放

稀土永磁材料是一种永磁材料,其主要成分包括稀土金属和过渡金属,如钐、钕混合稀土金属与钴、铁等过渡金属组成的合金。‌相较于传统永磁材料,稀土永磁材料是当前矫顽力最高、磁能积最大的一类永磁材料,已经成为现代工业不可或缺的关键基础材料。

发展历程来看,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内钕铁硼研究在实验室取得突破,研制出国内最高水平的49MGOe磁体;90年代开始中试生产,实现了从无到有,开发出了“双相烧结”等技术,获得低温度系数和正温度系数磁体;2000年以后,“速凝工艺+氢破制粉技术”推广应用,实现了千吨级N50-N55档高性能磁体的产业化,促进产业从小到大的快速发展;2011年以来,基于我国稀土资源特色,解决了稀土的高质化和平衡利用问题,促进整体产业转型和升级,实现了我国由稀土永磁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形成年产20万吨以上稀土永磁材料的产业集群,提升了我国稀土永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发展历程来看,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内钕铁硼研究在实验室取得突破,研制出国内最高水平的49MGOe磁体;90年代开始中试生产,实现了从无到有,开发出了“双相烧结”等技术,获得低温度系数和正温度系数磁体;2000年以后,“速凝工艺+氢破制粉技术”推广应用,实现了千吨级N50-N55档高性能磁体的产业化,促进产业从小到大的快速发展;2011年以来,基于我国稀土资源特色,解决了稀土的高质化和平衡利用问题,促进整体产业转型和升级,实现了我国由稀土永磁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形成年产20万吨以上稀土永磁材料的产业集群,提升了我国稀土永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全面推进新材料产业的创新发展,稀土永磁材料因其在装备制造业的战略地位,受到国家法规政策的高度关注与支持。如2024年6月,国务院发布的《稀土管理条例》,其中提出国家鼓励和支持稀土产业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新装备的研发和应用,持续提升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推动稀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我国稀土永磁材料行业相关政策

发布时间 部门 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2024年6月 国务院 稀土管理条例 国家鼓励和支持稀土产业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新装备的研发和应用,持续提升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推动稀王产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2023年10月 国务院 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里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 加快发展高纯稀士金属、高性能稀土永磁、高性能抛光等高端稀土功能材料。
2023年8月 国务院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 面向信息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技术、生命科学与技木等重点方向,案焦网络与通信、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智能终端、智能传感器、智能机器人﹑精密仪器设备新材料、高端医疗器械、生物医药、区块链与里子信息、细胞与基内等前治交交领域,支持深港联合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在深圳园区共建卓越研究中心·前沿交叉研究平台、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平台﹑教亨经济与金融超级计算集群、“重子谷”,促进粤港典大湾区科技烫源深度融合。
2022年9月 国务院 关于深化电子电器行业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 统筹有关政策资源,加大对基础电子产业(电子材料、电子元器件、电子专用设备、电子则里仪器等制造业)开级及关键技术突硕的支持力度。
2022年6月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六部门 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 鼓励电机生产企业开展性能优化﹑铁芯高效化、机壳轻里化等系统化创新设计,优化电机控制算法与控制性能,加快高性能电磁线、稀土永磁、高磁感低损耗冷轧硅钢片等关键材料创新升级。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从产量来看,2019-2023年国稀土永磁材料产量整体呈增长趋势。2023年我国稀土永磁材料产量约为28万吨,同比增长9.8%;2024年我国稀土永磁材料产量将增长至30万吨。

从产量来看,2019-2023年国稀土永磁材料产量整体呈增长趋势。2023年我国稀土永磁材料产量约为28万吨,同比增长9.8%;2024年我国稀土永磁材料产量将增长至30万吨。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从行业下游应用占比来看,新能源汽车对稀土永磁材料需求最高,占比为19.8%;其次为风力发电,需求占比为15%,节能电梯需求占比为14.6%。

从行业下游应用占比来看,新能源汽车对稀土永磁材料需求最高,占比为19.8%;其次为风力发电,需求占比为15%,节能电梯需求占比为14.6%。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企业扩产来看,根据业内相关公司未来的产能规划,预计到2025年,五家头部公司的合计产能将突破17万吨,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行业格局有望持续优化,而这也将推动我国稀土永磁材料行业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率的方向发展。

稀土永磁材料企业扩产规划情况

企业名称 现有毛坯产能/吨(截至2023年末) 扩产规划 2025年规划坯产能
金力永磁 23000 宁波基地3000吨高性能磁材毛坯,1亿件高性能较铁研组件,计划2024年达产:包头二期年产12000吨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项目,计划2024达产:赣州年产2000吨高效节能电机用磁材基地项目,计划24-25年达产 4万吨
中科三环 30000 计划利用募集资金和自有资金扩产再2.1万吨烧结钕铁研产能,会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建成 5.1万吨
正海磁材 30000 南通基地年产12000吨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项目,计划于2023年达产6000吨,2024年投产另外6000吨 3.6万吨
宁波韵升 21000 包头15000吨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智能制造项目预计2024年达产:2025年中旬公司将形成年产36000吨的高性能钕铁确生产能力 3.6万吨
英洛华 15000 通过技改2023年新增2000吨左右的产能,未来中长期扩产也在进一步规划中 1.5万吨
大地熊 8000 计划到2025年拥有2.1万吨毛坯产能,其中合肥庐江基地8000包头基地8000吨,宁国基地5000吨 2.1万吨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XYL)

观研天下®专注行业分析十二年,专业提供各行业涵盖现状解读、竞争分析、前景研判、趋势展望、策略建议等内容的研究报告。更多本行业研究详见《中国稀土永磁材料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4-2031年)》。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锂电池回收处理量与再生利用销量双双高增 但增长速度明显放缓

我国锂电池回收处理量与再生利用销量双双高增 但增长速度明显放缓

全球市场来看,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锂电池退役潮临近,锂电池回收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2020-2024年,全球锂电池回收处理量从33.84万吨增至132.15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40.6%。

2025年10月31日
我国钨精矿行业:江西产能占比接近30% 越南为主要进口地区

我国钨精矿行业:江西产能占比接近30% 越南为主要进口地区

从进口量来看,在2024年我国钨精矿进口量大增。数据显示,到2024年我国钨精矿进口量达1.2万吨,同比增长114%,增量约0.66万吨。

2025年10月31日
我国钛精矿产量全球占比约为32% 但国内行业对外依存度超过40%

我国钛精矿产量全球占比约为32% 但国内行业对外依存度超过40%

从我国钛精矿产量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钛精矿产量为先增后降趋势,到2024年我国钛精矿产量为304.4万吨,在全球整体产量占比约为32%。

2025年10月27日
我国前沿新材料行业:市场规模持续五年稳定增长 其中超导材料市场增速亮眼

我国前沿新材料行业:市场规模持续五年稳定增长 其中超导材料市场增速亮眼

从市场规模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前沿新材料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到2024年我国前沿新材料市场规模为3073亿元,预计2025年我国前沿新材料市场规模将达到3381亿元。

2025年10月13日
我国生物柴油行业:对外贸易主要以出口为主 其中出口到荷兰占比超60%以上

我国生物柴油行业:对外贸易主要以出口为主 其中出口到荷兰占比超60%以上

从全球各地区生物柴油消费情况来看,在2024年全球生物柴油消费占比最高的为欧盟,占比为28.28%;其次为美国,占比为26.67%;第三为印尼,占比为20.32%,其中我国消费较少,占比仅有1.26%。

2025年09月30日
我国钙钛矿电池行业市场规模迎爆发式增长 极电光能全球首条GW级产线已投产

我国钙钛矿电池行业市场规模迎爆发式增长 极电光能全球首条GW级产线已投产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是光伏研究的前沿领域,凭借其卓越的理论转换效率、巨大的成本优化空间以及多样化的应用潜力,近年来实现了迅猛的发展。2024年我国钙钛矿电池市场规模达到约13.2亿元,同比增长288.24%;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7.5亿元。

2025年09月24日
稀土行业:中国产量全球占比近七成 国内产量增速放缓 市场均价持续走强

稀土行业:中国产量全球占比近七成 国内产量增速放缓 市场均价持续走强

全球产量分布来看,2024年全球稀土矿产量达39万吨,中国占比69.2%,排名第一;美国位居第二,占比达11.5%;越南、澳大利亚占比分别为7.9%、4.6%。

2025年09月23日
我国汽油行业:产能相对稳定 2025年1-7月出口量及金额同比下降均超15%

我国汽油行业:产能相对稳定 2025年1-7月出口量及金额同比下降均超15%

从产量来看,2020年到2024年我国汽油产量为上下波动趋势,到2025年1-8月我国汽油产量为10283.6万吨,同比下降5.7%。

2025年09月2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