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4年,中国石化行业以16.28万亿元的营业收入彰显其支柱地位,但利润总额同比下降8.8%的“增收不增利”现象,深刻揭示了行业在产能扩张与“内卷式”竞争下面临的增长瓶颈。当前,行业正承受稳定增长、绿色转型与国际贸易三重压力。展望“十五五”,随着国家在“反内卷”、淘汰落后产能、延链强链及鼓励出海等方面密集释放政策信号,中国石化行业正站在一场以“提质增效”为核心的深刻变革起点,谋求打破困境,走向高质量与可持续发展。
1、我国石化行业“增收不增利”特征显著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石化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石油化学工业简称石油化工、石化,一般指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学工业。石油化工产业是以石油、天然气为原料,生产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等石油产品和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三大合成材料(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石油化工产品的产业。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石化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6.28万亿元,连续3年稳定在16万亿元左右,由上年的下降1.1%转为增长2.1%,占全国规模工业营业收入的比重稳定在12%左右,利润总额7897.1亿元,同比下降8.8%。造成原因主要是产能规模扩张,而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引发的相关产品价格波动对营业收入造成影响,但在行业“内卷式”竞争之下,“十四五”期间我国石化化工行业盈利能力回落,带动归母净利润有所下降。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石化市场面临三大压力,破局内卷式竞争成行业共识
如何破解石油化工行业大而不强瓶颈困境?如何化解结构性、阶段性供需不匹配问题?
首先了解其根本原因,当前,我国石化行业面临三大压力:一是行业持续稳定增长压力增大,受市场需求波动、原材料价格等因素影响,保持稳定增长难度上升;二是绿色低碳转型任务艰巨,随着环保要求日益严格,面临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等多方面挑战;三是国际贸易不确定性增加,关键原材料供应、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等方面存在风险,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难度加大。
我国石化产业中原料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降碳减排难度较大。全行业能耗量超过1万吨标准煤的企业超过3000家。根据相关资料可知,2023年石化产业能源消费总量为8.05亿吨标煤,居工业部门前列;碳排放量约14.8亿吨,约占工业碳排放量的1/5、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10,全行业客观上还需一定量的碳排放增长。
因此,加快新技术新装备对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引导大中石化产品和基础化工原材料有序发展,遏制无序扩张,走出价格内卷困境,已成行业共识。
3、政策信号密集释放,“十五五”为石化行业谋新谋变
而2025年作为“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纵观近期出台的系列政策文件及会议纲领,预期“十五五”期间石化化工产业发展重心或将聚焦在反内卷、政策引导落后产能退出、延链强链补链、扬帆出海等层面。
反内卷方面,2025年6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由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修订通过,修订版新增“平台经营者不得强制或者变相强制平台内经营者按照其定价规则,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扰乱市场竞争秩序”等内容,并将于2025年10月15日起正式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中也提出,经营者不得“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不得“为了排挤竞争对手或者独占市场,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或者强制其他经营者按照其定价规则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等系列内容。此次,本轮“反内卷”有望增强石化化工企业自律行为,打破行业以量补价、增收不增利的现实困境,引导化工品价格及盈利水平逐步回归理性。
2024-2025年7月我国反内卷相关政策
时间 |
政策/会议名称 |
相关内容 |
2024.07.30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
要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强化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畅通落后低效产能退出渠道。 |
2024.12.14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
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积极运用数字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
2025.03.05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 |
加快建立健全基础制度规则,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市场准入退出、要素配置等方面制约经济循环的卡点堵点,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 |
2025.06.27 |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
新增“平台经营者不得强制或者变相强制平台内经营者按照其定价规则,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扰乱市场竞争秩序”等内容。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将于2025.10.15起施行。 |
2025.07.24 |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 |
经营者不得“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不得“为了排挤竞争对手或者独占市场,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或者强制其他经营者按照其定价规则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等。 |
2025.07.30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
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支柱产业,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动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淘汰落后产能方面,2024年5月23日,工信部发布《工业重点行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指南》,要求以炼化、煤化工、氯碱、纯碱、电石、磷肥、轮胎、精细化工等领域达到设计使用年限或实际投产运行超20年的主体老旧装置为重点,推动老旧装置绿色化、智能化、安全化改造,加快更新改造老旧、低效、高风险设备;2025年7月7日,应急管理部发布《化工装置老化评估方法(征求意见稿)》,要求企业对已达到设计使用年限、未规定设计使用年限但实际使用超过20年的化工装置开展老化评估。而推进老旧、低效、高能耗设备退出或更新,不仅有助于石油化工行业清退部分落后的过剩产能,缓解行业供需矛盾,还有助于降低企业安全风险和生产成本,提升行业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2024-2025年7月我国石油化工行业关于淘汰落后产能相关政策
时间 |
政策/会议名称 |
相关内容 |
2024.05.23 |
《工业重点行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指南》 |
以炼化、煤化工、氯碱、纯碱、电石、磷肥、轮胎、精细化工等领域达到设计使用年限或实际投产运行超过20年的主体老旧装置为重点,推动老旧装置绿色化、智能化、安全化改造,加快更新改造老旧、低效、高风险设备。涉及炼油、乙烯、对二甲苯(PX)、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煤制烯烃、烧碱、纯碱、电石、磷氨等产能变化的,应符合产业政策要求,严禁违规新增产能。 |
2024.06.21 |
《化工老旧装置淘汰退出和更新改造工作方案》 |
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安全使用许可的企业为范围,对企业中近年来排查确定的老旧装置、压力式液化烃球罐和部分常压可燃、剧毒液体储罐,根据产业政策、安全标准、安全风险等情况明确分类治理要求,实现依法淘汰一批、有序退出一批、改造提升一批。 |
2025.01.05 |
《关于2025年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的通知》 |
加力推进设备更新:1.加大重点领域设备更新项目支持力度;2.加力实施设备更新贷款贴息;3.加快存量设备评估诊断和项目储备;4.加强老旧营运船舶报废更新项目实施;5.扩围支持老旧营运货车和农业机械报废更新;6.提高新能源城市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补贴标准。 |
2025.07.07 |
关于公开征求《化工装置老化评估方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 |
规定了化工装置老化评估的基本要求、老化评估流程与步骤,设备老化评估、单元老化评估与装置老化评估方法。要求企业对已达到设计使用年限、未规定设计使用年限但实际使用超过20年的化工装置开展老化评估。 |
2025.07.18 |
国新办新闻发布会 |
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等十大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即将出台,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推动重点行业着力调结构、优供给、淘汰落后产能。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延链补链强链方面,2024年7月2日,工信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提出到2027年石化化工产业精细化延伸取得积极进展得到总体目标;2025年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支柱产业。在当今内外部不确定因素增强的时代背景下,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强化产业创新,增强关键高附加值材料的自给能力对于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我国石油化工行业关于延链补链强链相关政策
时间 |
政策/会议名称 |
相关内容 |
2024.07.02 |
《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 |
总体目标:到2027年,石化化工产业精细化延伸取得积极进展。重点任务:1.实施有效供给能力提升行动;2.实施安全环保技术改造行动:3.实施强企育才行动;4.实施强企育才行动;5.实施产业布局优化行动;6.实施发展环境改善行动。 |
2024.09.16 |
《新材料中试平台建设指南(2024—2027年)》 |
到2027年,面向新材料产业重点领域,以支撑科技成果转化形成产业化能力为目标,支持地方开展中试平台建设和能力提升,力争建成300个左右地方新材料中试平台,择优培育20个左右高水平新材料中试平台,打造专业化建设、市场化运营、开放式服务的中试平台体系,支撑新材料产业中试服务能力和供给水平提升。 |
2024.12.13 |
《标准提升引领原材料工业优化升级行动方案(2025—2027年)》 |
到2027年,引领原材料工业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优布局、更加绿色、更为安全发展的标准体系逐步完善,标准工作机制更加健全,推动传统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的标准技术水平持续提升。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出海方面,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和中央政治局会议中也分别提出“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扎实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等内容。出海对于石油化工企业而言,不仅能缓解产能过剩所带来的供应压力之余,还能通过“走出去”打破约束和壁垒,谋求发展新动能。
2024-2025年7月我国鼓励企业出海相关政策情况
时间 |
政策/会议名称 |
相关内容 |
2024.07.02 |
《精细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 |
加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强化跨国企业在华重点领域投资服务,支持优势企业用好“一带一路”建设、RCEP全面生效等契机开展对外投资,提高全球要素资源统筹配置能力。 |
2025.01.15 |
关于开展中小企业出海服务专项行动的通知 |
通过开展专项行动,推动各地结合实际,加强出海服务的系统化供给,组织服务机构与有出海意向的中小企业精准化对接,提供专业化服务,帮助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畅通信息渠道、提升风险防控能力,有力促进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 |
2025.03.05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 |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稳外贸稳外资。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始终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
2025.07.30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
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进一步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落实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清零”要求,促进利用外资企稳回升。要扎实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YD)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