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扩能潮持续但增速放缓 我国环氧树脂行业出现结构性过剩 市场集中度加速提升

一、我国环氧树脂市场不断扩张,预计2025年规模将突破1500亿元

环氧树脂(EpoxyResin)是一类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环氧基团的高分子聚合物,骨架结构为脂肪族、脂环族或芳香族等有机化合物。近年来凭借优异的绝缘性、力学性能及化学稳定性,环氧树脂已成为涂料、粘合剂、电子电器、复合材料等领域的关键基础材料。在2020-2024年期间,我国环氧树脂行业不断扩张,市场规模从1000亿元增长至13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6.8%。预计2025年,我国环氧树脂市场规模将突破1500亿元。

环氧树脂(EpoxyResin)是一类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环氧基团的高分子聚合物,骨架结构为脂肪族、脂环族或芳香族等有机化合物。近年来凭借优异的绝缘性、力学性能及化学稳定性,环氧树脂已成为涂料、粘合剂、电子电器、复合材料等领域的关键基础材料。在2020-2024年期间,我国环氧树脂行业不断扩张,市场规模从1000亿元增长至13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6.8%。预计2025年,我国环氧树脂市场规模将突破1500亿元。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

二、上游双酚A与环氧氯丙烷原材料产能产量不断扩张,给环氧树脂提供稳定的发展基础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环氧树脂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环氧树脂上游原料主要为双酚A和环氧氯丙烷。近几年,我国双酚A和环氧氯丙烷产能产量不断扩张,给环氧树脂提供了较为充足的供应。

双酚A方面:

双酚A主要用于生产环氧树脂和聚碳酸酯(PC),少量用于阻燃剂、四溴双酚A及金属表面的涂层,由于双酚A芳香族聚碳酸酯具有良好的光学透明性、抗冲击韧性、高弹性模量、抗蠕变性以及耐热性等一些列优点,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板材/片材/薄膜、汽车、包装等领域。

近年我国双酚A产能、产量及消费量稳定增长。据不完全统计,到2024年底,我国双酚A有效产能达到593万吨,产量达到419.93万吨,消费量达到422.52万吨。2025年我国仍有3套双酚A装置计划投产,新增产能合计72万吨/年,均为上下游一体化项目,成本优势明显。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产能增加将进一步加剧双酚A的市场竞争,行业亏损的状态难以快速扭转。

近年我国双酚A产能、产量及消费量稳定增长。据不完全统计,到2024年底,我国双酚A有效产能达到593万吨,产量达到419.93万吨,消费量达到422.52万吨。2025年我国仍有3套双酚A装置计划投产,新增产能合计72万吨/年,均为上下游一体化项目,成本优势明显。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产能增加将进一步加剧双酚A的市场竞争,行业亏损的状态难以快速扭转。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环氧氯丙烷(以下简称“ECH”)方面:

环氧氯丙烷(ECH)又名表氯醇、3-氯-1,2-环氧丙烷、1-氯-2,3-环氧丙烷,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精细化工产品,主要用于生产环氧树脂、氯醇橡胶、异氰尿酸三缩水甘油酯(TGIC)等,还可以用作溶剂、稳定剂、表面活性剂等。

近几年,得益于新投产装置较多,我国环氧氯丙烷(ECH)行业产能产量稳步上升。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环氧氯丙烷(ECH)产能达到241万吨/年,占全球产能的59%;产量为127.5万吨,较2023年增长7.74%。但产能快速增长导致国内环氧氯丙烷(ECH)供应过剩,开工率降至46%左右。2023年我国环氧氯丙烷(ECH)表观消费量只有115.4万吨左右。

近几年,得益于新投产装置较多,我国环氧氯丙烷(ECH)行业产能产量稳步上升。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环氧氯丙烷(ECH)产能达到241万吨/年,占全球产能的59%;产量为127.5万吨,较2023年增长7.74%。但产能快速增长导致国内环氧氯丙烷(ECH)供应过剩,开工率降至46%左右。2023年我国环氧氯丙烷(ECH)表观消费量只有115.4万吨左右。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三、扩能潮持续但增速放缓,目前我国环氧树脂出现结构性过剩

近年来由于行业发展好、产品利润高,导致大企业扩产,新企业陆续计划进入该行业,使得环氧树脂产能迅速扩张。据不完全统计,2021-2023年我国环氧树脂产能从188万吨/年增至320万吨/年,产能年均增长约19%。到2024年,我国环氧树脂总产能约为334万吨/年,同比增长4.5%。随着产能迅速扩张,我国环氧树脂产量也在不断增加。2024年,我国环氧树脂产量176万吨,同比增长15%。

近年来由于行业发展好、产品利润高,导致大企业扩产,新企业陆续计划进入该行业,使得环氧树脂产能迅速扩张。据不完全统计,2021-2023年我国环氧树脂产能从188万吨/年增至320万吨/年,产能年均增长约19%。到2024年,我国环氧树脂总产能约为334万吨/年,同比增长4.5%。随着产能迅速扩张,我国环氧树脂产量也在不断增加。2024年,我国环氧树脂产量176万吨,同比增长15%。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不过,在行业产能快速扩张的同时,覆铜板,电工材料,美缝胶,地坪等终端需求却提振乏力,使得我国环氧树脂出现结构性过剩。2020-2024年,我国环氧树脂下游市场消费量呈现出一种持续且稳定的增长趋势,五年间复合增长率达到5.12%,要显著低于产能扩张速度。同时,由于终端需求提振乏力,2024年我国环氧树脂下游消费量同比仅小幅增加0.56%。从消费结构来看,整体下游行业消费占比并未发生显著变化,涂料行业仍作为环氧树脂主要下游,占比约为41%;电子电气占比约27%,需求增速较平缓。

由于环氧树脂结构性过剩,多数工厂负荷低位或停车以减少库存压力,使得行业出现产能扩张放缓现象。2023-2024年,我国环氧树脂行业开工率降至50%的近年低位。

不过预测分析,环氧树脂行业过剩的局面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仍将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2025年上半年,除1-2月份春节期间负荷略低外,多数时期环氧树脂大厂都维持高负荷生产。从南通星辰、扬农锦湖、长春化工、湖南石化、昆山国都等10家国内环氧树脂主力工厂的月度监测数据来看,上半年10家主力工厂的平均开工率达83.5%,2024年上半年同期的监测值为76.2%。

不过预测分析,环氧树脂行业过剩的局面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仍将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2025年上半年,除1-2月份春节期间负荷略低外,多数时期环氧树脂大厂都维持高负荷生产。从南通星辰、扬农锦湖、长春化工、湖南石化、昆山国都等10家国内环氧树脂主力工厂的月度监测数据来看,上半年10家主力工厂的平均开工率达83.5%,2024年上半年同期的监测值为76.2%。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另外,目前我国已公布的环氧树脂拟建项目仍有14个,合计拟建产能约144万吨/年。不过,考虑到行业实际情况,预计未来大部分拟建项目将会取消或延后,并且预期部分现有的小、旧装置以及无配套上下游产品生产的企业不具备竞争优势,或将面临退出。环氧树脂行业面临整体“洗牌”。

四、上半年环氧树脂价格走势整体呈“M”型,基础液体环氧树脂表现较好

从价格来看,2025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环氧树脂价格走势整体呈“M”型,最高价出现在2月底,最低价出现在6月初。从产品来看,基础液体环氧树脂表现要好于基础固体环氧树脂。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基础液体环氧树脂E-51价格的波动区间为13300-14400元/吨(承兑净水出厂),均价13875元/吨,同比上涨8.1%;而基础固体环氧树脂E-12价格的波动区间为12600-13300元/吨(现汇华东送到),均价13050元/吨,同比上涨1.3%。

从价格来看,2025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环氧树脂价格走势整体呈“M”型,最高价出现在2月底,最低价出现在6月初。从产品来看,基础液体环氧树脂表现要好于基础固体环氧树脂。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基础液体环氧树脂E-51价格的波动区间为13300-14400元/吨(承兑净水出厂),均价13875元/吨,同比上涨8.1%;而基础固体环氧树脂E-12价格的波动区间为12600-13300元/吨(现汇华东送到),均价13050元/吨,同比上涨1.3%。

资料来源:化工新材料网

据分析,液体环氧价格明显上涨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主原料环氧氯丙烷强势上涨带来的成本支撑(2025年1-6月华东环氧氯丙烷均价9344元/吨,同比上涨19.2%)。二是下游风电行业需求旺盛,部分时期液体环氧树脂甚至出现供应紧张的局面。

而固体环氧树脂的成本由于受双酚A的影响更大,同时其下游需求也无明显利好支撑,因此涨幅明显小于液体环氧树脂。2025年上半年国内双酚A市场整体呈跌势,期内多家工厂复产,供应量的增加是给市场带来下行压力最主要的原因,加上主原料酚酮市场也偏弱,绝大多数时期双酚A价格都在下跌,低价一度跌至8000元/吨附近,创近五年新低,1-6月华东双酚A均价9084元/吨,同比下跌5.8%。

而固体环氧树脂的成本由于受双酚A的影响更大,同时其下游需求也无明显利好支撑,因此涨幅明显小于液体环氧树脂。2025年上半年国内双酚A市场整体呈跌势,期内多家工厂复产,供应量的增加是给市场带来下行压力最主要的原因,加上主原料酚酮市场也偏弱,绝大多数时期双酚A价格都在下跌,低价一度跌至8000元/吨附近,创近五年新低,1-6月华东双酚A均价9084元/吨,同比下跌5.8%。

资料来源:化工新材料网

不过,从历史数据来看,当下我国环氧树脂行业始终处于供应过剩状态,市场价格仍在成本线附近波动。

不过,从历史数据来看,当下我国环氧树脂行业始终处于供应过剩状态,市场价格仍在成本线附近波动。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

五、我国环氧树脂行业集中度正加速提升,预计2025年CR5将达到58%

与此同时,以万华化学、蓝星集团为代表的头部企业,正通过技术研发投入和产能扩张双轮驱动,不断巩固市场地位。例如,万华化学自主研发的高纯度电子级环氧树脂,已打破国外企业在该领域的长期垄断。

在此背景下,近年我国环氧树脂行业集中度正加速提升。数据显示,2020-2024年我国环氧树脂行业CR5企业市场占有率从38%提升至45%。预计2025年我国环氧树脂行业CR5企业市场占有率将进一步攀升至58%。‌

在此背景下,近年我国环氧树脂行业集中度正加速提升。数据显示,2020-2024年我国环氧树脂行业CR5企业市场占有率从38%提升至45%。预计2025年我国环氧树脂行业CR5企业市场占有率将进一步攀升至58%。‌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观研天下整理(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工程塑料行业前景分析:汽车轻量化带来机遇 国产替代空间依然可观

我国工程塑料行业前景分析:汽车轻量化带来机遇 国产替代空间依然可观

工程塑料凭借优异性能及突出金属替代潜力,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等领域,汽车为第一大应用市场。汽车轻量化与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叠加产业持续扩张,为行业带来显著机遇。我国工程塑料供给能力提升,部分产品进口替代成效突出,但特种工程塑料等领域国产替代空间依然可观。此外,聚醚醚酮等工程塑料适配人形机器人轻量化、精密部件需求,应用前

2025年11月07日
全球高毒农药监管趋严下草铵膦替代需求空间广,工艺升级成本土企业破局关键

全球高毒农药监管趋严下草铵膦替代需求空间广,工艺升级成本土企业破局关键

近年来,随着全球对高毒农药的监管趋严,百草枯因剧毒特性已在多国被禁用,而草甘膦也因致癌争议面临市场萎缩。长期来看,未来百草枯、草甘膦若全面退出市场,草铵膦有望迎来发展机遇。

2025年11月07日
我国碳酸钾行业进入良性发展期 供需格局不断改善 市场价格稳中有升

我国碳酸钾行业进入良性发展期 供需格局不断改善 市场价格稳中有升

国内碳酸钾已经历较长的出清周期,目前行业内生产企业较少,存续的企业多为管理能力出众、技术工艺领先的企业,它们逐渐形成规模化经营,在此背景下,当前国内碳酸钾市场呈现寡头竞争格局,其中轻质碳酸钾生产企业仅剩大洋生物和振兴化肥两家。

2025年11月06日
我国异丙醇行业长期存在结构性产能过剩 电子级需求强劲伴进口依赖

我国异丙醇行业长期存在结构性产能过剩 电子级需求强劲伴进口依赖

异丙醇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与有机溶剂,应用覆盖医药中间体、农药、电子清洗等多个领域。我国其生产以丙酮加氢法为主,近年产能和产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但结构性过剩问题突出,产能利用率长期低于60%。

2025年11月06日
我国顺丁橡胶行业:供需矛盾凸显、价格承压回落 出口“量额齐升”逆转贸易格局

我国顺丁橡胶行业:供需矛盾凸显、价格承压回落 出口“量额齐升”逆转贸易格局

自2022年起,我国顺丁橡胶行业进入新一轮扩能周期,2024年产能突破200万吨大关,其中镍系产品以约71%的产能占比稳居主导地位。2025年上半年,顺丁橡胶供需矛盾凸显,价格整体震荡回落。值得关注的是,出口市场表现亮眼,“量额齐升”态势推动我国在2025年1-9月实现从净进口国向净出口国的历史性转变,贸易差额也由逆转

2025年11月03日
下游需求旺盛叠加国内产能萎缩 我国溴素行业进口依赖度不断攀升 价格进入上行通道

下游需求旺盛叠加国内产能萎缩 我国溴素行业进口依赖度不断攀升 价格进入上行通道

近年我国溴素进口依赖度不断攀升。数据显示,2021-2024年我国溴素进口依赖度从47%升至57%。到2025年2月,我国溴素进口依赖度进一步升至66%。

2025年11月01日
我国硫酸铵行业分析:农工需求双驱 自主供应能力强 出口“量额齐升”

我国硫酸铵行业分析:农工需求双驱 自主供应能力强 出口“量额齐升”

我国硫酸铵应用以农业领域为主,且刚需属性较强,近年农作物播种面积稳步增长,为行业需求提供了持续支撑;工业领域应用则呈现多点开花态势,尤其在稀土冶金与锂电回收等领域展现出显著潜力,有望推动需求结构逐步优化。

2025年10月30日
我国电子胶粘剂行业:产业链完整、需求多元 国内企业积极产能布局助力国产替代

我国电子胶粘剂行业:产业链完整、需求多元 国内企业积极产能布局助力国产替代

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等新兴领域快速发展,为电子胶粘剂行业打开新增长曲线。其中,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电子胶粘剂主要用于电池包密封与电芯固定、车载芯片/雷达/中控屏等电子部件粘接、电机控制器绝缘防护,可保障部件稳定运行与整车安全。受益于技术进步推动产品性能提升、消费者认可度提高及国家政策支持,产销量快速攀升,为电子胶粘剂行

2025年10月3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