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注塑机行业:高端产品存在一定进口替代空间 贸易顺差额持续扩大

前言:

近年来,在通用型塑料、汽车和家电等核心应用领域需求驱动下,我国注塑机市场规模稳步扩容。虽然注塑机中低端市场已基本实现完全自主,但高端领域仍有部分需求依靠进口补充。2024年注塑机行业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推动出口均价显著提升,进出口价差大幅收窄。尽管其净出口量有所波动,但在出口额增长和进口额下降的双重作用下,贸易顺差持续扩大。从竞争来看,国内注塑机市场呈现以海天国际为领头羊的“一超多强”竞争格局。2023年海天国际市场份额约为31.7%,较第二名伊之密高出23.58个百分点,龙头地位稳固。

1.注塑机是塑料机械行业的重要分支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注塑机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注塑机是一种将热塑性或热固性塑料通过模具制成塑料制品的成型设备,又名注射成型机或注射机。其核心功能包括加热塑料至熔融状态,施加高压将熔料注入模具型腔,冷却后形成最终产品。注塑机是塑料机械行业的重要分支,也是我国塑料机械行业产量最大、产值最高、出口最多的产品。据中国塑料机械协会数据,2023年塑料成型机械产值占塑料机械总产值比重达80%以上,其中,注塑机占塑料成型机械总产值40%左右,吹塑机和挤塑机合计占比约为40%。

注塑机是一种将热塑性或热固性塑料通过模具制成塑料制品的成型设备,又名注射成型机或注射机。其核心功能包括加热塑料至熔融状态,施加高压将熔料注入模具型腔,冷却后形成最终产品。注塑机是塑料机械行业的重要分支,也是我国塑料机械行业产量最大、产值最高、出口最多的产品。据中国塑料机械协会数据,2023年塑料成型机械产值占塑料机械总产值比重达80%以上,其中,注塑机占塑料成型机械总产值40%左右,吹塑机和挤塑机合计占比约为40%。

数据来源:中国塑料机械协会、观研天下整理

2.汽车轻量化为注塑机行业带来强劲发展动力,市场规模持稳步扩容

注塑机下游应用广泛,包括通用型塑料、汽车、家电、3C产品、塑料包装、塑料建材等多个领域。其中,通用型塑料、汽车和家电是我国注塑机主要应用领域,2021年合计占比超过70%。

注塑机下游应用广泛,包括通用型塑料、汽车、家电、3C产品、塑料包装、塑料建材等多个领域。其中,通用型塑料、汽车和家电是我国注塑机主要应用领域,2021年合计占比超过70%。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值得一提的是,汽车轻量化为注塑机行业发展带来强劲动力。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和能源效率的日益重视,汽车轻量化已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在汽车零配件制造中,采用塑料替代钢材可使同等体积部件质量减轻30%-40%,其显著的轻量化优势已成为降低整车制造成本与自重、提升能源效率的关键路径。在此背景下,“以塑代钢”在汽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进一步打开注塑机需求空间。2020年由工信部指导、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修订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规划了我国汽车轻量化分阶段目标。如到2025年,燃油乘用车、纯电动乘用车整车轻量化系数分别降低10%和15%;到2030年分别降低18%和25%等。可以预见,随着我国汽车产量上升+新能源车渗透率提升+轻量化需求提升,车用塑料需求有望持续扩容,进而拉动注塑机市场需求放量。

我国汽车轻量化目标

汽车类型 到2025年 到2030年 到2035年
燃油乘用车 整车轻量化系数降低10% 整车轻量化系数降低18% 整车轻量化系数降低25%
纯电动乘用车 整车轻量化系数降低15% 整车轻量化系数降低25% 整车轻量化系数降低35%
载货车 载质量利用系数提高5% 载质量利用系数提高10% 载质量利用系数提高5%
牵引车 挂牵比平均值提高5% 挂牵比平均值提高10% 挂牵比平均值提高15%
客车 整车轻量化系数降低5% 整车轻量化系数降低10% 整车轻量化系数降低15%

资料来源: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观研天下整理

此外,我国是全球最大家电消费市场,近年来家电全品类(不含3C)零售额整体维持在8000亿元以上,2024年受以旧换新政策驱动,其零售额突破9000亿元,创历史新高。庞大的家电消费规模也为注塑机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塑料正在代替不锈钢成为家电制造的主要材料,目前其在家电中的用量已占重量比的40%左右,为注塑机行业带来更多需求。

此外,我国是全球最大家电消费市场,近年来家电全品类(不含3C)零售额整体维持在8000亿元以上,2024年受以旧换新政策驱动,其零售额突破9000亿元,创历史新高。庞大的家电消费规模也为注塑机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塑料正在代替不锈钢成为家电制造的主要材料,目前其在家电中的用量已占重量比的40%左右,为注塑机行业带来更多需求。

数据来源:奥维云网(AVC)、观研天下整理

在通用型塑料、汽车和家电等核心应用领域需求驱动下,我国注塑机市场规模稳步扩容,由2018年的226.86亿元上升至2024年的253.94亿元。

在通用型塑料、汽车和家电等核心应用领域需求驱动下,我国注塑机市场规模稳步扩容,由2018年的226.86亿元上升至2024年的253.94亿元。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

3.注塑机出口均价大幅上升,贸易顺差额不断扩大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注塑机生产国,产量连续十余年位居世界第一。但产业结构呈现明显分层:中低端市场已基本实现完全自主,但高端领域仍需进口补充,存在一定进口替代空间。具体来看,受海外需求变化影响,近年来我国注塑机出口量整体呈现波动下降态势,2024年为47394台,同比下降24.76%;进口量始终维持在4500台以上,2024年有所上升,达到5715台,同比增长22.09%,折射出下游市场对高端注塑机的刚性需求。均价方面,2018-2023年我国注塑机进口产品均价长期超50万元/台,出口均价则受技术制约,2023年前始终低于25万元/台,价差高达39万元以上。但随着我国注塑机行业加快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以及出口格局优化,2024年我国注塑机出口均价大幅上升,达到31.35万元/台,同比大涨63.54%。同时其进出口价差也大幅缩减至23.1万元/台,较2023年下跌51.86%。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注塑机生产国,产量连续十余年位居世界第一。但产业结构呈现明显分层:中低端市场已基本实现完全自主,但高端领域仍需进口补充,存在一定进口替代空间。具体来看,受海外需求变化影响,近年来我国注塑机出口量整体呈现波动下降态势,2024年为47394台,同比下降24.76%;进口量始终维持在4500台以上,2024年有所上升,达到5715台,同比增长22.09%,折射出下游市场对高端注塑机的刚性需求。均价方面,2018-2023年我国注塑机进口产品均价长期超50万元/台,出口均价则受技术制约,2023年前始终低于25万元/台,价差高达39万元以上。但随着我国注塑机行业加快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以及出口格局优化,2024年我国注塑机出口均价大幅上升,达到31.35万元/台,同比大涨63.54%。同时其进出口价差也大幅缩减至23.1万元/台,较2023年下跌51.86%。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

从进出口额来看,近年来我国注塑机进口额整体下降,由2018年的50.2亿元减少至2024年的31.12亿元;出口额则整体上升,由2018年的75.35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48.59亿元。此外,虽然我国注塑机净出口量波动下降,但在出口额上升和进口额下降推动下,其贸易顺差额持续扩大,由2018年的25.15亿元上升至2024年的117.4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6.11%。

从进出口额来看,近年来我国注塑机进口额整体下降,由2018年的50.2亿元减少至2024年的31.12亿元;出口额则整体上升,由2018年的75.35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48.59亿元。此外,虽然我国注塑机净出口量波动下降,但在出口额上升和进口额下降推动下,其贸易顺差额持续扩大,由2018年的25.15亿元上升至2024年的117.4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6.11%。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海关总署、观研天下整理

4.国内注塑机市场呈现“一超多强”竞争格局,高端领域国产替代空间较大

我国注塑机行业呈现明显的市场分层格局:本土企业起步晚,凭借成本优势主导中低端市场,而奥地利恩格尔、德国克劳斯玛菲、日本住友德马格等跨国企业凭借着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创新主要占据高端市场。不过,当前我国注塑机行业变革正在加速,以海天国际、伊之密等为代表的头部企业通过持续研发投入,在精密伺服驱动、智能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领域实现突破,正在向高端市场不断迈进。

此外,国内注塑机市场呈现以海天国际为领头羊的“一超多强”竞争格局。海天国际技术优势覆盖全电动注塑机到大型二板机等多产品线,注塑机市场份额连续十余年位居国内首位,2023年约为31.7%,较第二名伊之密高出23.58个百分点,龙头地位稳固。

此外,国内注塑机市场呈现以海天国际为领头羊的“一超多强”竞争格局。海天国际技术优势覆盖全电动注塑机到大型二板机等多产品线,注塑机市场份额连续十余年位居国内首位,2023年约为31.7%,较第二名伊之密高出23.58个百分点,龙头地位稳固。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观研天下整理(W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巡检无人机行业正从“高端专用”向“普惠应用”转变 市场呈现多元化竞争

我国巡检无人机行业正从“高端专用”向“普惠应用”转变 市场呈现多元化竞争

我国巡检无人机的发展可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此后,历经试点探索、政策推动以及智能化升级,巡检无人机已从最初的辅助工具,逐步升级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也随之实现快速扩容。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巡检无人机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83亿元,预计到2027年这一数字将激增至452亿元。

2025年10月18日
国内项目提速叠加海外需求缺口 我国海上风电设备行业供应链将乘风起航

国内项目提速叠加海外需求缺口 我国海上风电设备行业供应链将乘风起航

我国海上风电市场在经历短暂迟滞后正强势回归,多个GW级标杆项目于2025年密集取得关键进展,存量空间加速释放。与此同时,欧洲市场因供应链瓶颈出现巨大的设备缺口,为中国领先企业出海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内外需求共振,共同推动中国海上风电设备行业进入新一轮高景气周期。

2025年10月18日
中国领跑全球无人机行业 民用市场历经结构性调整 ——工业级成为主导力量

中国领跑全球无人机行业 民用市场历经结构性调整 ——工业级成为主导力量

随着应用市场全面开花,全球无人机市场进入了爆发式增长的拐点。有数据显示,2020-2024年全球无人机市场规模从428.3亿美元增长至889亿美元,涵盖了无人机整机、零配件以及售后服务等多个领域。其中从整机销售来看,2024年全球销量达到950万台,市场规模为352.8亿美元。展望未来,这一市场预计将以年均13.90%

2025年10月17日
全球农业机器人行业规模向百亿元冲刺 大疆、极飞等中国企业已形成领先优势

全球农业机器人行业规模向百亿元冲刺 大疆、极飞等中国企业已形成领先优势

全球农业机器人市场呈现双轮驱动增长态势。北美和欧洲因技术积累与农场规模化经营占据主导地位,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和印度因政策支持与劳动力短缺问题成为增长引擎。2020-2024年,全球农业机器人市场规模由36亿元增长至89亿元,CAGR达25.4%;预计2025年全球农业机器人市场规模达114亿元,同比增长28.1%。

2025年10月11日
我国热泵出口市场显著回暖 马太效应显现 份额向头部集中

我国热泵出口市场显著回暖 马太效应显现 份额向头部集中

我国热泵行业产业链完整,且长期获得强劲政策支持,发展基础扎实。尽管2024 年受内需疲软、出口低迷双重影响,行业短期承压,但2025年行业出口端已显现积极信号,出口市场显著回暖。与此同时,国内市场参与者多元,专业厂商与跨界企业共同竞逐,2024年行业马太效应凸显,市场份额向具有强大的技术实力、产品竞争力、渠道渗透力与品

2025年10月11日
我国激光设备行业现状:传统切割承压出海 动力电池焊接将驱动市场增长

我国激光设备行业现状:传统切割承压出海 动力电池焊接将驱动市场增长

受益于全球最大激光应用市场的优势,我国激光设备销售市场也已在全球占据主导地位。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激光设备市场销售收入约为218亿美元。其中,中国激光设备市场销售收入占比达到56.6%,较去年增长0.6%。

2025年10月11日
技术迭代驱动百亿市场 我国光伏湿法设备行业需求持续高释放

技术迭代驱动百亿市场 我国光伏湿法设备行业需求持续高释放

在全球能源转型与国家“双碳”战略的强劲驱动下,中国光伏产业持续高速发展,作为产业链关键支撑环节的光伏湿法设备行业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湿法设备专注于电池片制造的清洗、制绒、刻蚀等核心工序,其工艺水平直接决定最终产品的转换效率与良率,是光伏技术进步的微观基石。

2025年10月10日
核心部件迎风起 我国工业机器人减速器行业增量需求规模超百亿

核心部件迎风起 我国工业机器人减速器行业增量需求规模超百亿

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密集度已达全球平均水平的近3倍,但相较于部分发达国家,仍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间。在自动化升级与“机器换人”的大潮下,我国工业机器人减速器总需求量已从2021年的93.11万台快速增长至2024年的136.60万台。与此同时,应用场景从传统汽车、3C制造向光伏、锂电等新兴领域的快速渗透,持续创造着多元化的市场

2025年10月0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