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从美国“对等关税”措施简析我国半导体行业现状——国内自主可控已有一定基础

1、特朗普签署“对等关税”行政令,我国半导体行业外部依赖风险放大

2025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两项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美国对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其中,对中国实施34%的对等关税,对欧盟实施的对等关税为20%,对日本、韩国分别实施的对等关税为24%、25%。白宫表示,基准关税税率将于4月5日凌晨生效,对等关税将于4月9日凌晨生效。

特朗普通过关税手段施压全球半导体企业迁往美国,全球供应链面临不确定性和重塑。此背景下,中国半导体行业外部依赖风险放大,迫使国产企业加快自主产业链建设。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24年我国从美国进口集成电路、半导体设备和半导体材料(单晶硅棒和衬底)的金额为118、45和4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3%、10%和10%,其中一些环节(如设备零件、晶圆衬底、前道制造设备等)对美国依存度仍较高,此次关税扰动下或提升这些环节的自主可控水平。

2024年我国从美国进口半导体金额及占比情况

一级分类

二级分类

从美国进口金额(亿美元)

进口总额(亿美元)

美国占比

集成电路

处理器及控制器

86.9

1926.9

4.5%

存储器

1.1

932.5

0.1%

放大器

7.3

122.5

5.9%

其他集成电路

22.0

873.5

2.5%

集成电路的零件

0.4

7.7

4.8%

半导体设备

晶圆衬底设备

0.1

14.9

0.5%

前道制造设备

31.8

335.1

9.5%

面板制造设备

0.1

26.7

0.5%

封装和辅助设备

1.5

45.0

3.3%

设备零件

11.4

49.1

23.2%

半导体材料

单晶硅棒

0.4

9.0

4.0%

晶圆衬底

3.2

25.3

12.8%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我国半导体自主可控已有一定基础,对美依存度持续下降

事实上,在特朗普第一任期的时候,就对中国半导体产业实施全面高强度打压,当时我国已强化了国产半导体产业链自主能力,对美国产品依存度逐年下降。根据海关总署数据,我国从美国进口集成电路产品的比例从2019年的4.4%下降至2023年的2.4%,而在此次关税政策加持下将进行下降。

事实上,在特朗普第一任期的时候,就对中国半导体产业实施全面高强度打压,当时我国已强化了国产半导体产业链自主能力,对美国产品依存度逐年下降。根据海关总署数据,我国从美国进口集成电路产品的比例从2019年的4.4%下降至2023年的2.4%,而在此次关税政策加持下将进行下降。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我国半导体产业链多环节国产替代空间仍然较大

2025年4月4日,中国发起关税反制,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中美关税摩擦或扰动大陆半导体产业链,多环节国产替代空间仍然较大。

(1)半导体设备领域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半导体行业发展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5-2032年)》显示,半导体设备是指在半导体器件的制造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设备和工具的总称,是半导体产业的基础和先导产业,具有产品种类多、设备价值高、行业壁垒深厚等特点。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仅有7.5%,随着国产替代进程持续推进,其国产化率不断提高,2023年达到20%左右。

2023年我国部分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情况

设备名称

国外厂商

本土企业

国产化率

光刻机

ASML、尼康、佳能等

上海微电子等

3%

检测与量测设备

KLA、应用材料

精测电子、中科飞测

5%

涂胶显影设备

TELDNS

芯源微、盛美上海等

10%

刻蚀设备

泛林半导体等

北方华创、屹唐半导体等

20%左右

薄膜沉积设备

应用材料、泛林半导体、TEL

北方华创、拓荆科技、微导纳米、盛美上海等

约为22.7%

清洗设备

泛林半导体、DNSTEL

盛美上海、北方华创、芯源微等

30%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而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24年我国进口半导体设备总金额达471亿美元,其中从美国进口45亿美元,占9.5%。其中,设备零件进口自美国的占比达23.2%,前道制造设备占比达9.5%。细分来看,前道设备中离子注入机、氧化扩散设备、PVD设备等产品仍主要从美国进口,进口替代有较大的空间。

我国半导体设备细分产品从美国进口情况

分类

从美国进口数量(台)

从美国进口金额(亿美元)

进口总额(亿美元)

美国占比

氧化扩散设备

249

5.9

20.9

28.3%

CVD设备

204

3.4

54.4

6.2%

PVD设备

130

2.5

18.0

14.1%

其他薄膜设备

17

0.3

4.8

7.0%

步进光刻设备

6

0.1

8.1

0.8%

其他光刻设备

73

0.1

99.1

0.1%

干法刻蚀设备

206

3.3

52.1

6.4%

其他刻蚀设备

47

0.3

12.2

2.3%

离子注入机

429

14.3

18.1

78.8%

其他前道设备

299

1.7

47.4

3.6%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模拟芯片

模拟芯片是指处理连续性的声、光、电、电磁波、速度和温度等自然模拟信号的集成电路。模拟信号经由传感器转换为电信号(电压信号、电流信号),再通过模拟集成电路进行放大、滤波等处理后,可以直接输出至执行器,也可以由模数转换器转换为数字信号进入数字系统进行运算。

相对数字芯片,模拟芯片设计门槛高,学习曲线时间跨度长,需要处理大量非理想效应,电脑辅助设计能发挥的作用有限,研发团队技术带头人的作用强。目前,中国模拟芯片自给率依旧极低,2024年自给率预计约为16%。

相对数字芯片,模拟芯片设计门槛高,学习曲线时间跨度长,需要处理大量非理想效应,电脑辅助设计能发挥的作用有限,研发团队技术带头人的作用强。目前,中国模拟芯片自给率依旧极低,2024年自给率预计约为16%。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根据相关资料,2023年,国内圣邦股份、思瑞浦等24家模拟芯片上市公司合计营收为232.2亿元,仅占我国模拟芯片市场的13.4%,占全球模拟芯片市场的4%左右。而德州仪器、ADI(包含美信)、安森美、恩智浦等四大厂商2023年在中国市场的营收达到120.58亿美元,占我国模拟芯片市场的50%左右。整体来看,国内模拟芯片进口替代空间广阔。

根据相关资料,2023年,国内圣邦股份、思瑞浦等24家模拟芯片上市公司合计营收为232.2亿元,仅占我国模拟芯片市场的13.4%,占全球模拟芯片市场的4%左右。而德州仪器、ADI(包含美信)、安森美、恩智浦等四大厂商2023年在中国市场的营收达到120.58亿美元,占我国模拟芯片市场的50%左右。整体来看,国内模拟芯片进口替代空间广阔。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不过,由于模拟芯片主要采用成熟制程,且近几年来国内厂商竞争力不断提升,在关税扰动下进口模拟芯片价格的增长或促使下游客户转向国产品牌,替代率有望加速。(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电动化浪潮下的核心部件增长蓝图:全球车规级功率半导体模块散热基板市场强势扩容

电动化浪潮下的核心部件增长蓝图:全球车规级功率半导体模块散热基板市场强势扩容

随着电动汽车成为全球汽车产业无可争议的未来,其“核心执行器官”——车规级功率半导体模块的需求正迎来爆发式增长。车规级功率半导体模块散热基板,这一决定模块效能与寿命的关键部件,在汽车电动化、800V高压快充平台普及以及碳化硅半导体技术革命的三重驱动下,迎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与技术升级窗口。

2025年10月30日
应用开花+政策护航!我国智能传感器行业蓬勃发展 多维度发力推动国产替代

应用开花+政策护航!我国智能传感器行业蓬勃发展 多维度发力推动国产替代

智能传感器已成为万物互联与智能化时代的核心技术与产品之一,下游应用持续拓展并呈现多点开花态势。2020-2024年,受益于智能化转型深化、数字经济发展、政策利好及应用领域拓宽,我国智能传感器行业蓬勃发展,市场规模快速扩容,在传感器市场的占比与重要性同步提升。

2025年10月29日
乘新能源东风 我国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行业进入发展快车道 “一超多强”格局显现

乘新能源东风 我国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行业进入发展快车道 “一超多强”格局显现

近年来,乘新能源汽车东风,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迎来发展黄金期,进入发展快车道,市场需求持续旺盛,装机量快速攀升。在驱动电机品类中,永磁同步电机凭借突出优势,在市场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当前,市场已形成以弗迪动力为“一超”、多家企业竞逐的“多强”格局。与此同时,下游需求持续推动驱动电机技术迭代,扁线电机、油冷技术等成为核心升

2025年10月28日
全球PCB市场复苏 AI算力、端侧AI与新能源车共筑增长核心 产品结构正迎来深度重构

全球PCB市场复苏 AI算力、端侧AI与新能源车共筑增长核心 产品结构正迎来深度重构

2024年以来,随着全球印制电路板(PCB)市场库存调整逐步完成,加之AI技术革新带来的产业升级机会,消费电子行业市场需求回暖,带动行业进入缓慢复苏阶段。据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印制电路板(PCB)市场年产值达735.65亿美元,同比增长5.8%。预计到2029年,全球印制电路板(PCB)产值将攀升至946.61亿美

2025年10月25日
新一轮技术竞赛展开 全球HBM行业再上新台阶 中国企业取得突破

新一轮技术竞赛展开 全球HBM行业再上新台阶 中国企业取得突破

HBM技术迭代加速,同时伴随AI算力爆发、移动终端性能升级、数据中心存储需求激增,全球HBM行业再上新台阶。预计2025年全球HBM位出货量将达4.1B GB,同比增长46.4%;全球HBM收入金额达307亿美元,同比增长80.6%。

2025年10月24日
破局“电老虎”与高端瓶颈 我国化成铝箔行业需求释放 但企业仍面临诸多挑战

破局“电老虎”与高端瓶颈 我国化成铝箔行业需求释放 但企业仍面临诸多挑战

化成铝箔,这一决定铝电解电容器性能的核心材料,正从幕后的“隐形冠军”走向前台,成为支撑“双碳”战略与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基石。在新能源汽车、5G通信与人工智能算力需求爆发的强劲驱动下,我国化成铝箔行业迎来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然而,当新能源与数字基建的需求如火如荼之时,我国化成铝箔行业却深陷“电老虎”的高能耗压力与高端产品

2025年10月24日
AI服务器与汽车电子双轮驱动 我国HDI板行业进入高景气阶段 市场朝向高阶化发展

AI服务器与汽车电子双轮驱动 我国HDI板行业进入高景气阶段 市场朝向高阶化发展

当前,在AI算力需求爆发式增长的推动下,我国HDI板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支撑高性能计算的核心载体,HDI板凭借其高密度互连、精细线路等特性,已成为AI服务器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组件。具体而言,AI服务器需求主要聚焦三类产品:一是,GPU的基板需要用到20层以上的高多层板;二是,小型AI加速器模组通常使用4-5

2025年10月23日
AI驱动需求爆发 全球IC载板行业步入新一轮成长期 国产企业加速崛起

AI驱动需求爆发 全球IC载板行业步入新一轮成长期 国产企业加速崛起

当AI算力芯片持续突破性能极限、汽车电子迈向高可靠性时代,作为芯片“连接桥梁”的IC载板成为产业链竞争的核心焦点,各路资本加速涌入该赛道。然而,由于IC载板行业存在技术壁垒高、资本投入大、工艺复杂度高等多重门槛,全球市场长期被日韩及中国台湾厂商主导(占据80%以上的份额),形成高度集中的竞争格局,新进入者面临显著挑战。

2025年10月2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