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银发经济或“带飞” 我国外骨骼机器人行业刚需应用丰富 企业看到新确定机会

前言:

目前,我国外骨骼机器人刚需应用丰富,其中医疗、工业制造、运动领域对外骨骼机器人的需求明确。近几年,随着国内多家机器人企业入局,外骨骼机器人已在消防、工业物流、医疗康复等多个场景有较为成熟的应用。除了B端应用领域外,外骨骼机器人也逐渐向C端民用渗透,银发经济或“带飞”行业,企业与资本方看到新市场确定机会。

1、外骨骼机器人产业链图解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外骨骼机器人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5-2032年)》显示,外骨骼机器人本质是可穿戴式机器人,是一种将人和机械动力装置整合在一起的可穿戴设备。产业链方面,外骨骼机器人在上游(传感、控制、电池)等环节和人形机器人有所重叠,在中游有专门制作外骨骼设备的企业和传统机器人企业组成,在下游更针对医疗康复、军用、工业制造和消费市场等领域结合。

外骨骼机器人产业链结构

<strong>外骨骼机器人产业链结构</strong>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外骨骼机器人刚需应用丰富,行业市场或达百亿美元

目前,我国外骨骼机器人刚需应用丰富,其中医疗、工业制造、运动领域对外骨骼机器人的需求明确。从下游行业的终端用户数占比来看,全球外骨骼机器人中医疗领域占比最大,约为41%,随后是制造业、国防航空、商业等领域。国内外外骨骼机器人发展基本同步,自2000年开始进入加速阶段,预计到2028年中国外骨骼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24亿元,2023-2028年CAGR为50%。

外骨骼机器人刚需应用领域

应用领域

简介

医疗(包括助残、运动康复、养老)

因运动、工伤、意外等不同原因造成的肢体损伤患者,应有较大意愿使用外骨骼设备提供康复、助残等功能。除了伤残治疗和助力,养老也是能发挥外骨骼机器人价值的典型场景。人口基数增加的同时,对于新生事物,银发人群也在逐渐提高接纳度。数据显示,2023年银发人群开始融入智能生活,超4千万用户使用智能家居APP,并向智能穿戴等类型应用快速蔓延。

工业(包括制造、建筑)

人形机器人的远景是可以取代部分工人,外骨骼机器人则是提升工人的劳动能力、减少可能的劳动损害。

运动(包括户外、运动训练)

户外、极限和常规体育运动场景也是一个外骨骼机器人主流场景,奥运会火炬传递、始祖鸟Mo/Go™等事件都对应这一应用场景。对于体育运动参与者来说,外骨骼既可以增强运动能力、提升运动成绩,也可能减少疲劳程度、降低危险。而且在户外运动爱好者群体中,设备往往是投入较大的重点领域。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我国外骨骼机器人行业应用领域大部分较为成熟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算法、高精度传感器技术的突破以及碳纤维、钛合金等轻量化材料问世,外骨骼机器人才逐渐从实验室中的重型装备蜕变为可适配多场景的实用工具。伴随着国内多家机器人企业入局,外骨骼机器人已在消防、工业物流、医疗康复等多个场景有较为成熟的应用。

在工业物流领域,根据《中国工业外骨骼白皮书》,应用外骨骼的工厂平均搬运效率提升25%-40%,退货率因操作失误减少18%。目前,京东、顺丰等公司已经率先使用搬运“外挂”。

例如,在京东亚洲一号仓库中,来自“铁甲钢拳”的CEXO系列外骨骼可帮助工人搬运15-25公斤的箱体,工人的连续作业时间可以从4小时延长至6小时;在顺丰生鲜冷链中,冷库员工穿戴CEXO系列外骨骼搬运冻品,可以在-25℃的环境中减少肌肉颤抖,提升握持稳定性。

在医疗康复领域,因运动、工伤、意外等不同原因造成的肢体损伤患者,应有较大意愿使用外骨骼设备提供康复、助残等功能。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康复医疗市场规模约为1438亿元,预计2024年我国康复医疗市场规模达1637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3.85%。同时,预计2020-2025年我国康复医疗市场年复合增长率将达20.9%,在2025年突破2000亿元。

在医疗康复领域,因运动、工伤、意外等不同原因造成的肢体损伤患者,应有较大意愿使用外骨骼设备提供康复、助残等功能。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康复医疗市场规模约为1438亿元,预计2024年我国康复医疗市场规模达1637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3.85%。同时,预计2020-2025年我国康复医疗市场年复合增长率将达20.9%,在2025年突破2000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虽然医院引进外骨骼较早,但是渗透率仍然很低,据悉:以一家医院配置2台外骨骼机器人康复设备计算,每台每天至少可以帮助16~17人进行康复训练;尽管大艾机器人部署到了全国200-300家医院,但他们认为在国内的普及率可能连1/10(的医院)都覆盖不到。

根据《中国脊髓损伤者生活质量及疾病负担调研报告2023版》显示,现存脊髓损伤患者374万,每年新增约9万人。根据估算:目前国内有残疾人康复机构8000个,假设其中20%的康复机构在设备、人员及环境方面配置相对高端,对于外骨骼机器人需求更为密切,再叠加部分三甲医院及民营医院的需求,每台30~50万元计算,市场潜力约为20亿元。

工业制造领域,工业制造方面人形机器人的远景是可以取代部分工人,外骨骼机器人则是提升工人的劳动能力、减少可能的劳动损害。根据一项英国建筑行业统计数据表明,在78,000例职业健康病例中,53%的患者患有肌肉骨骼疾病,体力劳动造成的肌肉骨骼损伤不可忽视。可见,无论是工业制造企业、建筑企业或者是物流企业,都会有意愿使用外骨骼设备。

例如,2021年茅台集团在外骨骼机器人创新企业傲鲨智能考察交流,介绍了茅台白酒传统工艺制作过程中,制作人员劳动强度高,效率低,长期容易形成职业伤害,“希望借力外骨骼机器人改善现状,保护一线人员”。而根据企查查数据,茅台公司新获得一项名为“一种外骨骼背部结构及外骨骼装置”的专利授权,授权日为2024年4月2日。

运动及户外方面,户外、极限和常规体育运动场景也是一个外骨骼机器人主流场景,奥运会火炬传递、始祖鸟Mo/Go™等事件都对应这一应用场景。对于体育运动参与者来说,外骨骼既可以增强运动能力、提升运动成绩,也可能减少疲劳程度、降低危险。例如,近期,在泰山景区拍摄的一条视频中,游客穿戴着“登山神器”——构造包括腰部的电机,膝盖上方固定绑带,中间由一节框架连接——爬山时“脚下生风,身轻如燕”。这款登山神器实际上是“外骨骼机械腿”,通过人体工学设计以及动力、AI算法等技术,感知用户下肢的运动趋势,在用户抬腿的同时给予助力。

据悉,泰山外骨骼机械腿的租赁价格为80元3小时,自重1.8kg,充电一次可连续行走5个小时,约14公里,由外骨骼机器人公司肯綮科技提供。随后,外骨骼机器人登陆山东蒙山、湖北恩施大峡谷、安徽黄山、贵州梵净山等全国各大登山景点,设备提供方为肯綮科技、傲鲨智能等公司。

4、银发经济或“带飞”外骨骼机器人行业,企业与资本方看到新市场确定机会

除了上述发展较为成熟的B端应用领域外,外骨骼机器人也逐渐向C端民用渗透,尤其是老年人群体当中具有庞大的需求规模。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超过3.1亿人,占我国人口的22%。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50年全球60岁以上人口数量将达21亿,其中包括4.26亿80岁以上的老年人。在此背景下,“银发经济”已成热门话题。

除了上述发展较为成熟的B端应用领域外,外骨骼机器人也逐渐向C端民用渗透,尤其是老年人群体当中具有庞大的需求规模。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超过3.1亿人,占我国人口的22%。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2050年全球60岁以上人口数量将达21亿,其中包括4.26亿80岁以上的老年人。在此背景下,“银发经济”已成热门话题。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在行业标准方面,2025年2月,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正式发布由我国牵头制定的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互联家庭环境下使用的主动辅助生活机器人性能准则》,这也是世界首个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实施后,意味着养老机器人产品的规范化、标准化生产,降低研发成本,提高产品可靠性。

由此可见,在市场需求旺盛,行业标准化的推行,让诸多外骨骼机器人企业和投资方看到新的确定性机会。(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半导体、光伏等领域驱动我国真空泵行业需求增长 高端市场进口替代空间犹存

半导体、光伏等领域驱动我国真空泵行业需求增长 高端市场进口替代空间犹存

当前,我国真空泵下游已形成结构多元、分布广泛的应用体系,覆盖半导体、光伏、锂离子电池、制药、食品、精密制造、化工、面板等众多领域。这些领域共同推动真空泵行业需求增长,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下文将重点围绕半导体、光伏和锂离子电池三大战略新兴领域展开分析。

2025年09月11日
压缩空气储能有望为我国空气压缩机行业带来显著增量 头部企业正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压缩空气储能有望为我国空气压缩机行业带来显著增量 头部企业正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压缩空气储能是目前唯一可对标抽水蓄能的长时储能技术,具有规模大、成本低、寿命长、清洁无污染、安全可靠等优点。然而,受关键技术瓶颈、系统效率及初始投资较高等因素制约,我国压缩空气储能仍处于产业化发展初期,实际装机规模较小。

2025年09月10日
我国移动机器人行业应用边界拓宽、资本热度上涨 高国产化率下马太效应渐显

我国移动机器人行业应用边界拓宽、资本热度上涨 高国产化率下马太效应渐显

近年来,我国移动机器人销量与销售额持续增长,但销售额增速自2022年起逐步放缓,主要因技术进步与规模化生产推动成本下降。与此同时,该市场凭借广阔前景持续吸引资本关注,2025年上半年发生融资事件28起,金额超31亿元。目前,国产移动机器人已占据绝对主导,2023年国产化率超90%。值得一提的是,自2021年起,行业马太

2025年09月10日
国产行星减速器阵营加速追赶国际巨头 人形机器人有望开辟行业新增长曲线

国产行星减速器阵营加速追赶国际巨头 人形机器人有望开辟行业新增长曲线

我国行星减速器行业起步相对较晚,国产厂商在技术积淀与产品经验方面存在不足,导致中高端市场长期由国际品牌主导。2022年,日本新宝、德国威腾斯坦、德国纽卡特占据国内行星减速器市场份额前三名,三者合计占比超过40%。这些企业尤其在高端应用领域展现出明显优势,其在传动精度、长期运行下的精度保持性、产品一致性和可靠性等方面表现

2025年09月09日
空置率高企! 我国冷库行业供需错配问题凸显 租金出现“跳水”

空置率高企! 我国冷库行业供需错配问题凸显 租金出现“跳水”

在政府规划引导与市场需求的双轮驱动下,我国冷库项目建设加速推进,使得冷库总量不断增长。截至2024年,我国冷库总量为2.5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96%,新增库容2491万立方米。截至2025年6月底,我国冷库总容量为2.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12%。

2025年09月09日
抽水蓄能开辟我国水泵行业增长新空间 高效节能转型持续推进

抽水蓄能开辟我国水泵行业增长新空间 高效节能转型持续推进

近年来,我国水利建设持续快速发展,完成投资规模屡创新高,为水泵行业注入了强劲发展动力。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水利建设完成投资达10893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2023年进一步增长至11996亿元;2024年完成投资13529亿元,新开工国家水网重大工程41项,实施水利项目达46967个。

2025年09月04日
我国等静压设备行业在固态电池领域应用需求量大 设备与电池厂加速推进研发

我国等静压设备行业在固态电池领域应用需求量大 设备与电池厂加速推进研发

在市场竞争方面,目前,全球等静压设备企业及锂电池、车企等跨界玩家均在加速布局等静压技术路线,聚焦固态电池关键成型环节。等静压设备厂商则依托超高压技术壁垒实现“能力复用”,加速实现向固态电池场景技术转化和设备落地,主要包括海外玩家的瑞典 Quintus以及国内的川西机器、钢研昊普与包头科发。

2025年09月02日
量子计算机的“心脏” 西方限制进口下我国稀释制冷机行业自主可控是主旋律

量子计算机的“心脏” 西方限制进口下我国稀释制冷机行业自主可控是主旋律

目前,我国将量子科技列为国家战略,投入巨资。各地政府和企业纷纷建立量子实验室和公司,产生对稀释制冷机的巨大采购需求。此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等对基础研究的持续投入,直接带动了对高端科研仪器的采购。可见,我国稀释制冷剂行业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2025年08月3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