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半导体产能全球领先 半导体光刻胶行业需求强劲 EUV前景广阔 国产多领域加速突破

前言:

光刻胶是继硅片、电子特气和光掩模之后的第四大半导体材料,其性能对芯片性能和良率产生直接影响。中国半导体产能全球领先,半导体光刻胶市场需求强劲。随着半导体工艺和制程升级,高端光刻胶需求迅速增长,其中EUV光刻胶占比仍然较小,增长空间广阔。

半导体光刻胶行业壁垒高,市场主要被美日企业占据,JSR、东京应化、美国杜邦、信越化学、住友及富士胶片等头部厂商在半导体光刻胶的高端领域中占据极高的市场比重。近年来,随着中国晶圆厂扩产过程中加速验证导入本土光刻胶以及上游树脂国产化进程加快,国内半导体光刻胶厂商迎来发展机遇,目前在 G/I 线、KrF、ArF 等领域已实现一定量产。

光刻胶及其相关辅助材料占比10%第四大半导体材料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半导体光刻胶行业发展深度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5-2032年)》显示,光刻胶是一种图形转移介质,依赖于光化学反应,通过曝光显影和刻蚀等工艺,将掩模板上所需的微细图形精确地转移到待加工的基片上。

光刻胶在半导体晶圆制造材料价值中的占比为5%,其辅助材料占比7%,合计达到12%。光刻胶及其相关辅助材料成为继硅片、电子特气和光掩模之后的第四大半导体材料。

光刻胶在半导体晶圆制造材料价值中的占比为5%,其辅助材料占比7%,合计达到12%。光刻胶及其相关辅助材料成为继硅片、电子特气和光掩模之后的第四大半导体材料。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我国半导体产能全球领先,半导体光刻胶市场需求强劲

半导体制造的核心材料--光刻胶的性能对芯片性能和良率产生直接影响。中国半导体产能全球领先,半导体光刻胶市场需求强劲。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大陆半导体产能占全球的比重达20%左右,中国大陆半导体光刻胶市场规模占全球的23.1%。

半导体制造的核心材料--光刻胶的性能对芯片性能和良率产生直接影响。中国半导体产能全球领先,半导体光刻胶市场需求强劲。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大陆半导体产能占全球的比重达20%左右,中国大陆半导体光刻胶市场规模占全球的23.1%。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随着中国晶圆厂密集投产,发力半导体成熟制程,预计2028年国内半导体光刻胶市场规模将达到10.36亿美元,2023-2028年CAGR为13.8%。

随着中国晶圆厂密集投产,发力半导体成熟制程,预计2028年国内半导体光刻胶市场规模将达到10.36亿美元,2023-2028年CAGR为13.8%。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半导体工艺和制程升级下高端光刻胶需求迅速增长,EUV光刻胶前景广阔

根据不同的曝光光源波长,半导体光刻胶细分为g线光刻胶、i线光刻胶、KrF光刻胶、ArF光刻胶、EUV光刻胶五类。

G/I线光刻胶是较早的光刻胶技术,成熟应用于汽车电子等领域;KrF光刻胶主要应用于0.25um及以下各制程,特别是在3D NAND堆叠架构的制作中;ArF光刻胶在浸润式光刻系统和负显影工艺等技术的助力下,将先进制程从45nm推进至7nm工艺;EUV光刻胶是最新一代技术,应用于7nm以下集成电路的制造,在逻辑芯片和存储DRAM芯片的生产中十分重要。

随着半导体工艺和制程升级,高端光刻胶需求迅速增长。其中KrF光刻胶受3D NAND堆叠层数增长驱动,ArF光刻胶用量增加受多重光刻工艺增长驱动,光刻道次的增多将使EUV光刻胶需求增加。

根据数据,2023 年中国大陆半导体光刻胶中 ArF 和 KrF合计占据超八成的市场份额,其中ArF光刻胶达44.28%,是 2023 年国内唯一正增长的光刻胶种类。随着人工智能强劲推动 AI 服务器和存储芯片发展,以及集成电路先进制程工艺增长,高端光刻胶需求进一步增长,尤其是在用EUV 技术生产的芯片的增长下,EUV光刻胶有望成为最具增长潜力的细分市场。

根据数据,2023 年中国大陆半导体光刻胶中 ArF 和 KrF合计占据超八成的市场份额,其中ArF光刻胶达44.28%,是 2023 年国内唯一正增长的光刻胶种类。随着人工智能强劲推动 AI 服务器和存储芯片发展,以及集成电路先进制程工艺增长,高端光刻胶需求进一步增长,尤其是在用EUV 技术生产的芯片的增长下,EUV光刻胶有望成为最具增长潜力的细分市场。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全球半导体光刻胶行业美日主导国内厂商在多领域实现突破

半导体光刻胶行业壁垒显著高于PCB光刻胶和LCD光刻胶,集中体现在高纯度以及复杂的生产工艺、巨额的设备投资、对关键原材料的高度依赖上,此外,光刻胶高技术特性使得其质量直接影响下游产品的质量,产业有着较高采购成本与认证成本,行业客户壁垒高。

目前全球光刻胶市场主要被美日企业占据,头部厂商包括JSR、东京应化、美国杜邦、信越化学、住友及富士胶片等,尤其在半导体光刻胶的高端领域中,上述企业占据更高的市场比重。

近年来,国内半导体光刻胶厂商迎来机遇。一方面,中国晶圆厂扩产过程中加速验证导入本土光刻胶;另一方面,上游半导体光刻胶树脂涌现了许多国产厂商,供给能力有所提高。目前,国内半导体光刻胶企业在 G/I 线、KrF、ArF 等领域已实现一定量产,未来随着技术壁垒的进一步突破,半导体光刻胶国产替代加速突破。

中国光刻胶树脂主要厂商布局情况

企业

树脂供应类型

布局情况

威迈芯材

BARC树脂

韩国工厂已量产

中国合肥工厂建设中

圣泉集团

显示用酚醛树脂

实现量产

微芯新材

KrF用树脂

研发阶段

八亿时空

KrFPHS 树脂

50公斤级别量产

彤程新材

G/I线;KrF用树脂

认证阶段

TFT-LCD Array正胶酚醛树脂

LCD光刻胶酚醛树脂

已实现量产

珠海雅天

ArF用树脂

少量供应

徐州博康

KrFArF用树脂和单体材料

实现供应原材到成品光刻胶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全球半导体光刻胶主要厂商布局情况

国家/地区

企业名称

g线/i线

KrF

ArF(干式)

ArF(浸没式)

EUV

日本

JSR

东京应化

信越化学

富士胶片

住友化学

美国

陶氏杜邦

德国

默克

-

韩国

东进世美肯

-

-

中国大陆

上海新阳

下游验证中

下游验证中

-

彤程新材

下游验证中

下游验证中

-

华懋科技(徐州博康)

-

-

-

晶瑞电材

研发中

研发中

-

南大光电

-

-

少量出货

少量出货

-

容大感光

-

-

-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光伏组件接线盒行业盈利承压 智能接线盒开辟未来新增长点

我国光伏组件接线盒行业盈利承压 智能接线盒开辟未来新增长点

近年来,随着“双碳”战略推进及《关于促进光伏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的通知》等政策的实施,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迅速,新增和累计装机容量不断攀升,为光伏组件及其上游接线盒行业发展带来广阔市场空间。数据显示,2020-2024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从48.2GW激增至277.17GW,累计装机容量从253.6GW跃升至886.6

2025年11月14日
中国通用发动机行业出口量全球领跑 东南亚非洲市场掘金提速 高端竞争短板待突破

中国通用发动机行业出口量全球领跑 东南亚非洲市场掘金提速 高端竞争短板待突破

受益于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中国通用发动机市场显著增长。中国农机补贴推动下,我国农业机械总动力持续增长,从而拉动了通用发动机的配套需求。根据数据,2020-2024年我国农业机械总动力由105622.15万千瓦增长至116230.00万千瓦,预计2025年我国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18940.00万千瓦,同比增长2.3%。2

2025年11月13日
周期底部已现 需求驱动锂离子电池制造设备行业蓄力新增长 厂商迎出海新机遇

周期底部已现 需求驱动锂离子电池制造设备行业蓄力新增长 厂商迎出海新机遇

锂离子电池制造设备(锂电设备)是支撑电池生产的核心装备。当前,行业在经历短期调整后,正迎来明确的复苏信号。一方面,下游新能源汽车的全球普及与储能市场的爆发式增长,为锂电池创造了持续旺盛的需求;另一方面,中国作为全球锂电池供应链的核心,其产能出海加速,进一步打开了市场空间。这些因素共同驱动电池厂商开启新一轮扩产,预计将带

2025年11月13日
算力爆发下的关键散热环节 我国AI液冷接头行业迎国产化发展机遇

算力爆发下的关键散热环节 我国AI液冷接头行业迎国产化发展机遇

随着AI算力需求的爆发式增长,高功耗芯片的散热问题日益凸显,传统风冷技术已难以满足高效散热需求,液冷技术因此成为AI数据中心的核心解决方案。AI液冷接头作为液冷系统中的关键连接部件,承担着保障冷却液高效循环、确保系统零泄漏的重要职责,其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散热系统的可靠性与能效。

2025年11月13日
下游应用市场驱动升级 我国环氧塑封料(EMC)行业迈向高端化与绿色化

下游应用市场驱动升级 我国环氧塑封料(EMC)行业迈向高端化与绿色化

从宏观政策层面看,在《中国制造2025》及国家“十四五”规划等一系列顶层设计中,半导体产业及其关键材料被明确列为重点发展方向。在中美科技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实现供应链的“自主可控”与“国产替代”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的迫切任务。这一导向为国内EMC企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市场窗口与产品验证机会,使其得以进入此前由国际巨头主

2025年11月11日
千亿规模可期!新能源汽车+AI服务器等新兴领域为我国磁性元件行业带来可观需求

千亿规模可期!新能源汽车+AI服务器等新兴领域为我国磁性元件行业带来可观需求

作为保障电子设备安全稳定工作的重要基础元器件,磁性元件兼具多元应用与定制化属性。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及AI服务器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为磁性元件行业带来了强劲需求与广阔的应用空间。2020-2024年我国磁性元件市场规模从780亿元增至970亿元,2025年有望破千亿元。此外,人形机器人风口将至,有望为行业开辟新增长

2025年11月11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