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旅客运输量破七亿 我国机场行业客流量呈两级分化 未来市场发展方向在哪?

前言:航空机场是航空运输业的一个分支,是指机场向旅客或航空公司等服务对象提供的服务活动。近年来,我国机场数量逐渐增长,旅客运输量突破七亿人次,客座率整体保持80%以上。2024年,我国航空出行需求常态化增长、国际航线加速修复综合作用下,2024年前三季度,机场行业综合运营指标同比均较快增长。不过,我国机场行业客流量呈现两极分化,全国近7成是中小机场,客流占全国航空客流不足10%,超9成的客流集中在头部大型机场,而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高铁、地方产业变迁、航线减少等等。因此,对于客流量少的地方,国家政府已经进行资金补贴,当地政府也应去扶持和推动企业,开发当地旅游产业,发展中大型无人机货运,多方位的带动客流量增加。

1、机场是指机场向旅客或航空公司等服务对象提供的服务活动

根据《2017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注释》(按第1号修改单修订)中的分类注释,航空机场是航空运输业的一个分支,航空机场是指机场向旅客或航空公司等服务对象提供的服务活动。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机场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5-2032年)》显示,从产业链来看,机场行业可分为上游机场相关设备制造企业,如机场高端设备制造(飞机牵引设备、飞机除冰车、飞机启动气源设备等)、中端设备制造(飞机客梯车、飞机食品车、飞机电源车、飞机加油车、飞机清洗车等)、低端设备制造(行李传输设备、旅客登机廊桥、垃圾车等)。此外,机场项目承建企业、机场服务供应商等也是航空机场行业上游行业的重要参与者;中游主要为机场运营企业;下游主要为各民用航空公司、个人旅客和企业等。

机场行业产业链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我国机场数量逐渐增长,旅客运输量突破七亿人次,客座率整体保持80%以上

2015-2024年,我国机场数量逐渐增长。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境内运输机场(不含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259个,比2022年底净增5个。安阳、湘西、普兰、阆中、朔州等5个运输机场建成投运;广州、深圳、西安、重庆、昆明等国际枢纽机场,以及厦门新机场和济南、太原、南宁、长沙等区域枢纽机场改扩建工程加快建设;南昌机场改扩建以及府谷、巴里坤等机场项目新开工建设;大连新机场、合肥机场改扩建以及一批新建支线机场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进入2024年,民航局研究制定进一步深化民航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64项改革重点任务,发布《新时代新征程谱写交通强国建设民航新篇章行动纲要》《关于推进国际航空枢纽建设的指导意见》。推进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安全有序发展,全年新增通航企业145家、通用机场26个,新增实名登记无人机110.3万架,累计完成无人机飞行2666万小时,同比增长15%

同时,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民航业全年共完成运输总周转量1485.2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7.3亿人次、货邮运输量898.2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5%17.9%22.1%,较2019年分别增长14.8%10.6%19.3%。国际客运航班增至每周6400班,恢复至疫情前84%,国际货邮运输量同比增长29.3%。全行业同比减亏206亿元,总体实现扭亏为盈。

2024年全国航班正常率达87.1%,连续7年保持在80%以上。千万级机场航班近机位平均靠桥率达83.8%。运输机场总数达263个,总容量达15亿人次,全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50亿元,连续5年超千亿,再创历史新高。

3、我国机场行业综合运营指标同比均较快增长

受益于出入境限制放开、休闲旅游和商务出行需求提升,2023年,我国机场客货吞吐量快速恢复,旅客吞吐量恢复至2019年的93.2%,货邮吞吐量恢复至2019年的98.4%;进入2024年,国内航空出行需求常态化增长、国际航线加速修复综合作用下,2024年前三季度,机场行业综合运营指标同比均较快增长。

2019-20241-9月我国民航运输机场行业综合运营指标情况

项目

2019

2021

2022

2023

202419

数值

增长率(%

数值

增长率(%

数值

增长率(%

数值

增长率(%

数值

增长率(%

起降架次(万架次)

1166.05

5.2

977.7

8.0

715.19

-26.9

1170.82

63.7

934.6

6.0

旅客吞吐量(亿人次)

13.52

6.9

9.07

5.9

5.20

-42.7

12.60

142.2

11.06

17.0

其中:国内

12.12

6.5

9.04

7.6

5.16

-42.9

12.12

134.8

--

--

国际

1.40

10.4

0.03

-82.0

0.04

20.7

--

--

货邮吞吐量(万吨)

1710.01

2.1

1728.8

10.9

1453.05

-18.5

1683.3

15.8

1450.0

20.8

其中:国内

1064.30

3.3

979.40

3.47

40.80

-24.4

967.70

30.6

--

--

国际

645.70

0.4

803.40

21.7

712.20

-11.4

715.60

0.5

--

--

机场数量(个)

238

1.28

248

2.90

254

2.42

259

1.97

--

--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我国41座千万级机场起降817.3万架次,同比增长8.8%2019年增长7.1%,占国内机场客运起降总量的79.8%。从细分机场来看,三亚凤凰、南宁吴圩、温州龙湾小幅下滑,其余机场皆有不同程度增长,其中上海浦东最高,同比增长25.4%;仍有13座机场未恢复至2019年水平,西安咸阳、昆明长水、郑州新郑、厦门高崎、贵阳龙洞堡、天津滨海、大连周水子、南宁吴圩、温州龙湾、南昌昌北、石家庄正定、烟台蓬莱与银川河东,其中南昌昌北、银川河东、烟台蓬莱、南宁吴圩及天津滨海,降幅超两位数。

4、我国机场行业客流量呈现两极分化

不过,具体从机场规模大小客流量对比来看,全国近7成是中小机场,客流占全国航空客流不足10%,超9成的客流集中在头部大型机场。例如,2024年,上海浦东机场成为全国客流量最高的单一机场,年客流量达到7679万人次;第二是白云机场,年客流量达到7637万人次。北京大兴机场客流排名上涨最多,从2023年的第11位涨至2024年的第6位,杭州萧山机场客流排名也上涨2位。

大城市机场客流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国际航线的恢复。民航局表示,2024年,中国的国际客运航班量已恢复至疫情前84%。疫情前,浦东机场国际旅客占比超过50%,白云机场占比也近1/4

而有22座中小机场客流降幅超过20%,其中九寨黄龙机场、河池金城江机场、梅州梅县机场降幅超过50%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从区域分布来看,我国客流下降机场主要集中在西部和中部地区,其中西部占比58%、中部占比25%。当然,有些中小机场客流量呈现大幅增长。如20233月改名的嘉峪关酒泉机场,在两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24年客流突破100万人次,同比翻1.6倍;甘南夏河机场、吐鲁番交河机场、六盘水月照机场的客流量同比涨幅超过100%

5、高铁、地方产业变迁、航线减少影响着机场行业客流量变化

而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高铁、地方产业变迁、航线减少等等。具体来看,高铁一直与民航业存在着竞争关系,对于拥有大型机场的城市来说,民航和高铁客流已逐渐达到平衡,但对于刚刚开通高铁或动车的中小城市,对机场客流冲击较大。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15.9万公里,其中高铁营业里程4.5万公里;投产新线3637公里,其中高铁2776公里;铁路复线率为60.3%,电化率为75.2%;全国铁路路网密度165.2公里/万平方公里,比上年末增加4.1公里/万平方公里。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之前,九寨黄龙机场凭借著名旅游景点九寨沟,开通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成都、重庆等多条航线,但20248月川青铁路镇江关至黄胜关段正式开通运营,航线相对减少,机场航空客流受到影响;梅州梅县机场2023年客流量下降54%,也是因为20249月,时速350公里的梅陇高铁(广东梅州至福建龙川)开通,梅州到广州、深圳等地通行时间缩短至2小时以内,当地民众出行方式选择数量增加。

而地方产业变化也可能导致机场行业客流变化。例如,2024年,宜春明月山机场客流下降36%,遵义新舟机场下降17%,遵义茅台机场下降3%,而2024年这些城市并没有新开高铁,但当地重点产业有明显变化,如2024年碳酸锂价格大幅下跌,宜春锂电企业大面积停产,影响当地的经济活动和人员流动;贵州遵义的白酒产业遭遇多家资本撤退,2021-20248月遵义市下辖仁怀市的白酒企业减少了上千家。

此外,航线减少也导致机场客流减少,其主要原因是航空公司自身调整以及地方政府补贴减少。例如,20242月,潍坊机场发布消息称,将暂停执飞广州、深圳两条航线,而这两条航线是潍坊机场较为成熟的主力商务航线。主力航线暂停后,客流出现下降,过去一年潍坊机场客流下降34%。安庆天柱山机场2024年客流减少37%,主要是202410月安庆机场取消飞往深圳、天津、宁波等地的航线。

6、我国机场行业未来发展方向在哪?

那么我国机场行业未来该如何发展呢?从盈利情况来看,一些航线盈利能力较弱,航空公司加大布局意愿低,而地方政府为提高当地交通便捷度,基本上会采用补贴形式吸引航线落地,但由于生产规模较小,绝大部分中小机场收不抵支,对补贴资金具有较高依赖性。

除了地方补贴,国家层面每年也会对中小机场给予补贴。例如,2020年修订的《民航中小机场补贴管理暂行办法》提到,对中小型民用机场作为社会公益性基础设施提供普遍服务给予补贴资金,资金从民航发展基金中安排。这里面的民航发展基金是指原来乘客支付的机场建设费,以及对航空公司征收的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基金。

同时,民航局已公布新一年的补贴方案,2025年将对188座中小机场补贴24亿元,其中九寨机场获得补贴最高,达到5676万元;遵义新舟机场将获得2054万元补贴、遵义茅台机场将获得1686万元补贴。

2025年我国中小机场补贴资金TOP20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不过,一味的靠政策补贴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所以当地政府可以将部分补贴航空公司的钱拿去扶持和推动企业,尤其是培育出龙头企业来支撑和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还可以开发当地旅游产业,对于那些当地有时效的特色产品,可以利用中大型无人机发展货运,直接运往消费能力高的目的地。(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工程塑料行业前景分析:汽车轻量化带来机遇 国产替代空间依然可观

我国工程塑料行业前景分析:汽车轻量化带来机遇 国产替代空间依然可观

工程塑料凭借优异性能及突出金属替代潜力,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等领域,汽车为第一大应用市场。汽车轻量化与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叠加产业持续扩张,为行业带来显著机遇。我国工程塑料供给能力提升,部分产品进口替代成效突出,但特种工程塑料等领域国产替代空间依然可观。此外,聚醚醚酮等工程塑料适配人形机器人轻量化、精密部件需求,应用前

2025年11月07日
全球高毒农药监管趋严下草铵膦替代需求空间广,工艺升级成本土企业破局关键

全球高毒农药监管趋严下草铵膦替代需求空间广,工艺升级成本土企业破局关键

近年来,随着全球对高毒农药的监管趋严,百草枯因剧毒特性已在多国被禁用,而草甘膦也因致癌争议面临市场萎缩。长期来看,未来百草枯、草甘膦若全面退出市场,草铵膦有望迎来发展机遇。

2025年11月07日
我国碳酸钾行业进入良性发展期 供需格局不断改善 市场价格稳中有升

我国碳酸钾行业进入良性发展期 供需格局不断改善 市场价格稳中有升

国内碳酸钾已经历较长的出清周期,目前行业内生产企业较少,存续的企业多为管理能力出众、技术工艺领先的企业,它们逐渐形成规模化经营,在此背景下,当前国内碳酸钾市场呈现寡头竞争格局,其中轻质碳酸钾生产企业仅剩大洋生物和振兴化肥两家。

2025年11月06日
我国异丙醇行业长期存在结构性产能过剩 电子级需求强劲伴进口依赖

我国异丙醇行业长期存在结构性产能过剩 电子级需求强劲伴进口依赖

异丙醇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与有机溶剂,应用覆盖医药中间体、农药、电子清洗等多个领域。我国其生产以丙酮加氢法为主,近年产能和产量整体呈上升趋势,但结构性过剩问题突出,产能利用率长期低于60%。

2025年11月06日
我国顺丁橡胶行业:供需矛盾凸显、价格承压回落 出口“量额齐升”逆转贸易格局

我国顺丁橡胶行业:供需矛盾凸显、价格承压回落 出口“量额齐升”逆转贸易格局

自2022年起,我国顺丁橡胶行业进入新一轮扩能周期,2024年产能突破200万吨大关,其中镍系产品以约71%的产能占比稳居主导地位。2025年上半年,顺丁橡胶供需矛盾凸显,价格整体震荡回落。值得关注的是,出口市场表现亮眼,“量额齐升”态势推动我国在2025年1-9月实现从净进口国向净出口国的历史性转变,贸易差额也由逆转

2025年11月03日
下游需求旺盛叠加国内产能萎缩 我国溴素行业进口依赖度不断攀升 价格进入上行通道

下游需求旺盛叠加国内产能萎缩 我国溴素行业进口依赖度不断攀升 价格进入上行通道

近年我国溴素进口依赖度不断攀升。数据显示,2021-2024年我国溴素进口依赖度从47%升至57%。到2025年2月,我国溴素进口依赖度进一步升至66%。

2025年11月01日
我国硫酸铵行业分析:农工需求双驱 自主供应能力强 出口“量额齐升”

我国硫酸铵行业分析:农工需求双驱 自主供应能力强 出口“量额齐升”

我国硫酸铵应用以农业领域为主,且刚需属性较强,近年农作物播种面积稳步增长,为行业需求提供了持续支撑;工业领域应用则呈现多点开花态势,尤其在稀土冶金与锂电回收等领域展现出显著潜力,有望推动需求结构逐步优化。

2025年10月30日
我国电子胶粘剂行业:产业链完整、需求多元 国内企业积极产能布局助力国产替代

我国电子胶粘剂行业:产业链完整、需求多元 国内企业积极产能布局助力国产替代

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等新兴领域快速发展,为电子胶粘剂行业打开新增长曲线。其中,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电子胶粘剂主要用于电池包密封与电芯固定、车载芯片/雷达/中控屏等电子部件粘接、电机控制器绝缘防护,可保障部件稳定运行与整车安全。受益于技术进步推动产品性能提升、消费者认可度提高及国家政策支持,产销量快速攀升,为电子胶粘剂行

2025年10月30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