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半导体设备零部件行业: 国产替代加速 技术创新、产业链协同是发展难点

一、行业发展概述

半导体设备零部件是指在材料、结构、工艺、品质、精度、可靠性及稳定性等性能方面达到了半导体设备及技术要求的零部件。按结构构成来看,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可以分为机械、电气、机电一体、气体/液体/真空系统、仪器仪表和光学等多个领域各类别均是半导体设备组成的重要构件。其中机械类零部件约占半导体设备零部件的 20%-40%;电气零部件约占半导体设备零部件的 10%-20%;机电一体类零部件在设备中起到实现晶园装载、传输、运动控制、温度控制的作用,部分产品包含机械类产品,价值量占比10%-25%。

半导体设备零部件是指在材料、结构、工艺、品质、精度、可靠性及稳定性等性能方面达到了半导体设备及技术要求的零部件。按结构构成来看,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可以分为机械、电气、机电一体、气体/液体/真空系统、仪器仪表和光学等多个领域各类别均是半导体设备组成的重要构件。其中机械类零部件约占半导体设备零部件的 20%-40%;电气零部件约占半导体设备零部件的 10%-20%;机电一体类零部件在设备中起到实现晶园装载、传输、运动控制、温度控制的作用,部分产品包含机械类产品,价值量占比10%-25%。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观研天下整理

相较于一般的机械设备零部件,半导体设备零部件通常有着精度高、批量小、多品种、尺寸特殊、工艺复杂、要求较高等特点,需要兼顾强度、应变、耐腐蚀性、电子特性、电磁特性、材料纯度等复合功能要求,对厂商有着较高的技术挑战。因此也是半导体设备制造环节中难度较大、技术含量较高的环节之一。

从主要材料和使用功能的角度,半导体设备零部件的主要类别包括金属件、硅/碳化硅件、石英件、陶瓷件、真空件和密封件等,不同类型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加工技术难点如下:

不同类型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加工技术难点

种类 技术难点
金属件 难点集中在加工精度,分析检测、焊接及表面处理
硅/碳化硅件 原物料,加工工艺和精度均存在难点
石英件 纯度,加工精度存在难点杂质含量、原材料匹配性、表面颗粒质量、应力质量、加工精度都是关键因素
陶瓷件 难点在 ESC 静电吸盘
真空件 真空泵:气体动力学设计、材料、微米级精密加工、表面处理、精密装配真空规:测量工艺真空、压力测量的要求高,型号多样高真空压力计:测量超高真空工艺环境压力,形制特殊气体流量计:要求响应速度快、精确度高、稳定性好、耐腐蚀性好、使用寿命长真空阀件:材料等级高、耐磨抗腐蚀、不能有颗粒
密封件 材料特殊:需要做成分分析及各种掺杂耐化性:需要应对各种腐蚀性气体及化学品、臭氧等离子体等,耐高温,机械摩擦等形状特殊:模具加工难度较大
过滤件 难点在制作耐腐蚀、高温件的原始辅料
石墨件 石墨基材:参考标准为石墨等级机械精加工表面镀膜/微处理/纯化关键工艺参数:表面最大颗粒度
运动部件 机械臂类:难点在通讯马达类:品质风险
电控部件 射频电源、电路板、电磁阀、控制器,种类多、产品杂,涉及功能各不相同:如正向研发需要结合使用功能
塑料件 缺少图纸、缺少精度数据、表面处理缺乏经验、多为非标准件、结构复杂

资料来源:CIC,中国集成电路,观研天下整理

二、行业发展现状

1、半导体设备市场情况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半导体设备零部件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2024-2031年)》显示,半导体设备零部件是半导体行业的基石,支撑着半导体设备行业发展,是半导体产业链的重要环节,是半导体设备不断向先进制程精进的具体载体,其质量、性能和精度优劣直接决定了半导体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从产业链来看,半导体设备零部件位于半导体设备上游,是半导体设备制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而零部件上游则为铝合金材料以及其他金属/非金属原材料等。在半导体设备的成本构成中,精密零部件的价值占比较高。根据国内外半导体设备厂商公开披露信息,设备成本构成中一般 90%以上为原材料(即不同类型的精密零部件产品),考虑国际半导体设备公司毛利率一般在 40%-45%左右,从而全部精密零部件市场约为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的 50%-55%。

从产业链来看,半导体设备零部件位于半导体设备上游,是半导体设备制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而零部件上游则为铝合金材料以及其他金属/非金属原材料等。在半导体设备的成本构成中,精密零部件的价值占比较高。根据国内外半导体设备厂商公开披露信息,设备成本构成中一般 90%以上为原材料(即不同类型的精密零部件产品),考虑国际半导体设备公司毛利率一般在 40%-45%左右,从而全部精密零部件市场约为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的 50%-55%。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半导体设备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国内政策的大力支持也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未来,中国半导体设备行业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并有望在全球市场上占据更大的份额。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半导体设备行业市场规模为968.4亿元,到2023年这一规模达到2190.24亿元,并占全球市场的份额达到35%。而随着半导体设备产业的不断发展,半导体设备零部件行业也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半导体设备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国内政策的大力支持也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未来,中国半导体设备行业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并有望在全球市场上占据更大的份额。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半导体设备行业市场规模为968.4亿元,到2023年这一规模达到2190.24亿元,并占全球市场的份额达到35%。而随着半导体设备产业的不断发展,半导体设备零部件行业也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1、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市场情况

得益于半导体产业的技术进步、产能扩张以及新兴应用领域的不断涌现,近年我国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市场不断发展,在全球占比不断提升。数据显示,2016-2022年我国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市场规模从30亿美元增长到了132亿美元,占全球比重从16%提升到了26%。估计2023年我国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市场规模在147亿美元,占全球比重在31%左右。

得益于半导体产业的技术进步、产能扩张以及新兴应用领域的不断涌现,近年我国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市场不断发展,在全球占比不断提升。数据显示,2016-2022年我国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市场规模从30亿美元增长到了132亿美元,占全球比重从16%提升到了26%。估计2023年我国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市场规模在147亿美元,占全球比重在31%左右。

数据来源:公开数据整理,观研天下整理

三、行业竞争情况

目前由于具有高度技术壁垒,我国半导体设备零部件整体集中度较为分散,市场主要由美国、日本和欧洲企业主导,而由于国内厂商起步晚,处于追赶态势,半导体零部件国产化水平较低,仍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国产替代趋势明显。一方面由于半导体设备精密零部件种类纷繁复杂,制作工艺差异巨大,因此即使是全球行业领先的头部企业,也只能专注于个别生产工艺,行业相对分散,这也使得国产替代成为可能。

另一方面是近年来随着美国对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封锁愈演愈烈,限制领域涉及半导体行业下游应用及上游制造多个环节,使得国产替代已成为行业内部亟待解决的需求,国内半导体设备厂商进一步加快“去 A 化”步伐。半导体设备及零部件厂商在当前国内半导体产业环境下积极投入研发,充分利用半导体行业在境外封锁环境下的国产替代需求,加快国产替代进程。

虽然目前仍然与国际龙头企业有一定差距,但国产厂商已经在多个领域实现了突破,在一些技术壁垒较低的零部件已经部分实现国产化。例如富创精密、珂玛科技、江丰电子、新莱应材和晶盛机电等厂商已经实现相关零部件产品的量产,并且未来还将进一步拓宽品类、扩大产能、一方面提高成熟制程零部件的使用周期和良率,一方面向先进制程精进。随着国家对产业链安全更加重视,将促进内资半导体精密零部件制造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基于本土优势和成本优势,国内零部件厂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对于国内设备厂商以及海外公司在大陆的产线,一方面,国内零部件厂商靠近终端市场便于零部件返修,且交货周期易于控制;另一方面,国内零部件厂商由于运费成本以及关税等因素影响,成本具有一定优势。因此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产线丰富度提升,未来国内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厂商有望进一步切入国内产线供应链,继续提高半导体设备行业国产替代速度。

虽然国内零部件厂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且近年国内厂商经过不断追赶,已经在多个领域实现了突破。但目前我国半导体设备及零部件市场仍存在一些挑战。具体如下:

一是制造工艺及原材料供给受限,赶超难度较大。半导体零部件一般都是多品种、加工精度要求高的产品,对生产这些零部件的原材料及加工装备要求高并且价格昂贵。此外,由于我国工业受长期形成的“重主机、轻配套”的思想影响,对零部件上下游配套领域的投入力度严重不足,导致我国在零部件的原材料和生产装备上就与国外拉开差距。

另外从原材料端来看,高端金属零部件制造原材料如铝合金金属、钨钼金属,以及石英件的上游原材料高纯石英砂原料等,基本被美国、日本公司垄断供应,垄断性原料供应使得下游设备及零部件厂商相对被动。

二是工匠人才供给不足,缺乏有效激励机制。目前我国半导体行业人才缺口达到数十万人。尽管近年来在半导体人才培养上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措施,但大量的半导体人才培养主要聚焦在设计、制造、设备和材料环节,对半导体零部件等基础产业的人才培养仍缺乏重视。

三是产业链各环节脱节严重,难以短期通过行业验证。目前国内半导体零部件上线验证程序复杂、过程漫长,制造厂商、设备厂商和国内半导体零部件厂商的配合度不高,欠缺有效沟通与互动,导致双方对彼此工艺参数与配套匹配性互不掌握,国产替代动力不足。

目前我国半导体设备及零部件市场主要挑战

主要挑战 具体情况
制造工艺及原材料供给受限,赶超难度较大 境外封锁政策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国内半导体零部件厂商从原材料和生产设备等配套环节获得支撑,也影响到其产品的竞争力。半导体零部件一般都是多品种、加工精度要求高的产品,对生产这些零部件的原材料及加工装备要求高并且价格昂贵。此外,由于我国工业受长期形成的“重主机、轻配套”的思想影响,对零部件上下游配套领域的投入力度严重不足,导致我国在零部件的原材料和生产装备上就与国外拉开差距。我国半导体金属零部件加工产线在加工精度、加工稳定性、几何灵活度等方面都落后于国外。原材料端来看,高端金属零部件制造原材料如铝合金金属、钨钼金属,以及石英件的上游原材料高纯石英砂原料等,基本被美国、日本公司垄断供应,垄断性原料供应使得下游设备及零部件厂商相对被动。
工匠人才供给不足,缺乏有效激励机制 目前我国半导体行业人才缺口达到数十万人,尽管近年来在半导体人才培养上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措施,但大量的半导体人才培养主要聚焦在设计、制造、设备和材料环节,对半导体零部件等基础产业的人才培养仍缺乏重视,在基础学科的教育制度改革、专业设置、在职工程教育、技术资格认证等方面缺乏统筹规划和实施力度,零部件职业基础和从业技能课程安排严重不足,同时也缺乏对崇尚求精、求实、求新,精于设计、善于攻坚的工匠精神的引导。此外半导体零部件行业面临严重的人才激励机制不到位问题。尽管目前国内半导体行业人员总体薪酬水平相比之前有大幅提升,但对于零部件企业所需的机械加工、精密仪器仪表、表面处理等行业,从业人员薪酬普遍大幅低于半导体行业平均水平,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导致半导体零部件企业人才流失严重,设备及零部件厂商发展受限。
产业链各环节脱节严重,难以短期通过行业验证 目前国内半导体零部件上线验证程序复杂、过程漫长,制造厂商、设备厂商和国内半导体零部件厂商的配合度不高,欠缺有效沟通与互动,导致双方对彼此工艺参数与配套匹配性互不掌握,国产替代动力不足。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下游扩产潮涌 我国显示面板设备零部件行业百亿市场需求正被点燃

下游扩产潮涌 我国显示面板设备零部件行业百亿市场需求正被点燃

显示面板设备零部件,虽隐匿于终端产品之后,却是支撑中国迈向“显示强国”的战略基石。当前,在京东方、TCL华星、深天马等下游面板产能持续扩张与技术迭代的双重驱动下,这一市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增长机遇。数据显示,仅加工类零部件直接采购规模预计将从2023年的47.8亿元激增至2028年的81.3亿元。

2025年10月02日
我国PECVD设备行业分析:下游需求爆发 拓荆科技为龙头企业且量产规模扩大

我国PECVD设备行业分析:下游需求爆发 拓荆科技为龙头企业且量产规模扩大

作为半导体、光伏与显示面板制造的“镀膜”核心,PECVD(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设备凭借其低温沉积、高膜层质量与卓越的工艺适应性,已成为现代电子产业不可或缺的关键装备。在半导体国产替代浪潮与光伏技术快速迭代的双重驱动下,我国PECVD设备行业下游需求爆发。同时,随着本土产业链协同创新的深化,一个由国产力量主导的PE

2025年10月02日
MLED强势增长 COB封装行业产能随之扩张并加速渗透 面板企业抢食扩大产业格局

MLED强势增长 COB封装行业产能随之扩张并加速渗透 面板企业抢食扩大产业格局

近年来,随着价格下探,小间距LED显示屏替代传统LED显示屏效应显现。2018-2023年全球小间距LED显示屏市场规模由2611百万美元增长至5157百万美元,占LED显示屏的比重由39.92%提升至55.31%。预计2027年全球小间距LED显示屏市场规模达12212百万美元,占LED显示屏的比重达58.74%。L

2025年10月01日
12英寸硅片成全球出货、扩产主力方向 行业国产替代迎关键窗口期

12英寸硅片成全球出货、扩产主力方向 行业国产替代迎关键窗口期

12英寸硅片成全球晶圆厂扩产主力方向。全球市场方面,截至2024年末,全球共有193条12英寸量产晶圆厂,到2026年全球12英寸晶圆厂量产数量将达到230座。预计2024-2026年全球12英寸晶圆厂产能将从834万片/月增长至989万片/月,CAGR达到8.9%。

2025年09月29日
晶圆厂扩张催生大量需求 我国LPCVD设备行业国产化进程加速

晶圆厂扩张催生大量需求 我国LPCVD设备行业国产化进程加速

在“十四五”规划与晶圆厂产能扩张的双重驱动下,中国LPCVD设备市场需求持续释放。面对海外厂商高达95%的市场垄断,国内LPCVD设备商凭借政策支持与技术创新,在成熟制程领域快速放量,并向先进制程延伸,开启国产替代新篇章。

2025年09月29日
市场需求持续疲软 我国激光打印机出货量与进口量整体走低 国产替代则加速

市场需求持续疲软 我国激光打印机出货量与进口量整体走低 国产替代则加速

近年来,我国激光打印机市场需求疲软,出货量持续下滑。行业进出口呈现分化态势:进口量延续下降趋势,出口量则在2022-2024年连续三年下滑后,于2025年1-8月小幅回暖。值得关注的是,国产激光打印机已突破技术门槛,替代进程加快,市场份额实现显著提升。

2025年09月29日
全球SSD主控芯片行业消费爆发 中国独立第三方厂商市场地位显著领先

全球SSD主控芯片行业消费爆发 中国独立第三方厂商市场地位显著领先

生成式 AI 浪潮袭来,数据中心市场需求复苏,全球SSD 主控芯片出货量随之增长。2024 年全球 SSD主控芯片出货量约为 3.885 亿颗,较上年同比增长 8%。预计2025年全球SSD主控芯片出货量超4.5亿颗,增速超15%。

2025年09月28日
价格下探、AI技术发展降低使用门槛 消费级3D打印机行业快速成长 国产垄断地位稳固

价格下探、AI技术发展降低使用门槛 消费级3D打印机行业快速成长 国产垄断地位稳固

根据数据,2024年全球消费级3D打印机出货量突破400万台,预计2029年全球消费级3D打印机出货量将增长至1340万台,2024-2029年CAGR为26.6%。

2025年09月27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