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气象雷达行业:渐渐进入相控阵雷达阶段 双偏振+有源相控阵或为发展主流

一、行业相关概述

气象雷达属于主动式微波大气遥感设备,是专门用于大气探测的雷达,是用于警戒和预报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如台风和暴雨云系)的主要探测工具之一,由天线、发射机、信号处理机、数据处理机、显示器等组件构成。气象雷达多用于气象站,监测并收集云中含水量、降水强度、风场、云和降水粒子相态以及闪电等信息,广泛应用于天气预报以及农业、水文、海洋、航空等领域。

按照波段长短划分,气象雷达主要包括S/C/X波段雷达。S/C波段雷达波长相对较长、探测距离大于400千米,X波段雷达波长相对较短、探测距离在100千米以内。而雷达的波段越长、搜索范围越大、探测精度则会降低,因此在近地层X波段雷达具有更高的监测效应。

按天线扫描方式划分,气象雷达包括机械扫描雷达和相控阵雷达。机械扫描雷达是通过机械台的旋转将一个位置发射的信号波实现多方向、多目标探测,但机械转动效率低、探测区域和探测目标有限、与日趋复杂的电磁场发展方向相悖。

相控阵雷达是由多个小单元天线组成的“阵元”实现多信号波的发射与接收,相比较机械扫描雷达,其反应速度快、更新速率高、多目标追踪能力强、分辨率更高,因此相控阵雷达更具技术优势。

相控阵雷达是由多个小单元天线组成的“阵元”实现多信号波的发射与接收,相比较机械扫描雷达,其反应速度快、更新速率高、多目标追踪能力强、分辨率更高,因此相控阵雷达更具技术优势。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气象雷达产业链结构较为清晰,其上游为零部件供应商,主要为天线、发射机、信号处理机、数据处理机、显示器等;游为气象雷达设备;下游主要应用于气象站检测。

气象雷达产业链结构较为清晰,其上游为零部件供应商,主要为天线、发射机、信号处理机、数据处理机、显示器等;游为气象雷达设备;下游主要应用于气象站检测。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二、行业市场发展情况

1、行业技术快速发展,保有量不断增长

气象雷达作为气象监测的重要手段,在突发性、灾害性的监测、预报和警报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气象雷达可实现“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重要“利器”,在提高强对流天气监测预警能力、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中具有特殊地位。

近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政府对气象雷达扶持政策的相继出台,我国气象雷达行业技术快速发展。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截至2016 年底已经完成了我国 233 部新一代天气雷达建设,基本建成了全国新一代天气雷达网。但其中多为S、C波段天气雷达的部署。2022年我国新增67部天气雷,总保有量达到299部,全国雷达监测覆盖率提升3.3%。重点强化西部易受灾地区和人口聚集地区监测能力,西部地区监测覆盖率提升6.5%。

近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政府对气象雷达扶持政策的相继出台,我国气象雷达行业技术快速发展。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截至2016 年底已经完成了我国 233 部新一代天气雷达建设,基本建成了全国新一代天气雷达网。但其中多为S、C波段天气雷达的部署。2022年我国新增67部天气雷,总保有量达到299部,全国雷达监测覆盖率提升3.3%。重点强化西部易受灾地区和人口聚集地区监测能力,西部地区监测覆盖率提升6.5%。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国内气象雷达网建设在技术可持续发展、雷达探测能力等方面仍存在差距

虽然近年我国气象雷达行业技术不断发展,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气象雷达网建设在技术的可持续发展、雷达探测能力等方面存在差距。数据显示,2013-2021年我国天气雷达观测业务站点数量从212个增长至303个;其中在基于S/C波段的新一代天气雷达的建设方面,2016年已部署233台、截至2023.03.24共部署242台,规模扩张程度有限。

虽然近年我国气象雷达行业技术不断发展,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气象雷达网建设在技术的可持续发展、雷达探测能力等方面存在差距。数据显示,2013-2021年我国天气雷达观测业务站点数量从212个增长至303个;其中在基于S/C波段的新一代天气雷达的建设方面,2016年已部署233台、截至2023.03.24共部署242台,规模扩张程度有限。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另外当前国内部署的S/C波段新一代天气雷达仍多以单偏振+机械式扫描技术为主。而单偏振技术在获取降水粒子的形状、尺寸大小、相态分布、空间取向以及降水类型等方面的信息精确度有限,机械式雷达体扫时间达6分钟、响应速度低效。由此可见,国内目前的气象雷达网探测能力有限,近地面1km高度探测覆盖率为20%左右(2017年美国达35%),对中小尺度天气的检测能力不足、精细化程度不高,不能准确识别降水类型,雷达数据产品不够完善。

对此国家不断国家持续出台政策给予支持,推动行业技术发展,持续深耕完善气象雷达网的建设。例如2017年国家发布气象雷达发展专项规划(2017-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提升天气雷达观测能力使全国近地面1km高度的雷达探测覆盖范围在原有基础上提高约20%,定量估测降水精度提高到80%;2021年中国气象局针对强化气象监测预报预警能力、补短板强弱项明确提出新建86台X波段天气雷达,实现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观测盲区的目标;2022年2月中国气象局发布《中国气象科技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提出对多极化、相控阵技术天气雷达系统的研发;2022年7月,中国气象局计划2022-2024年将聚焦龙卷、雷暴大风、冰雹、短时强降水四类强对流天气开展雷达观测试验。

3、发展逐渐进入相控阵雷达阶段,双偏振+有源相控阵或为行业发展主流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气象雷达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24-2031年)》显示,目前我国布网的气象雷达主要为新一代天气雷达,包括多普勒机械式扫描天气雷达、S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C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组建国内首个超高时空分辨率的X波段双极化(双偏振)有源相控阵雷达天气观测网,标志着我国气象雷达的发展逐渐进入相控阵雷达阶段,而双偏振+有源相控阵或为气象雷达行业发展主流。

据了解,相控阵雷达包括有源和有源两种。其中有源相控阵雷达的每一个T/R模组均可实现发射和接收,从而有效降低雷达的故障率、提升性能,提高雷达工作效率,据相关数据显示,2010-2019年我国有源相控阵雷达占雷达总产值的比例从20%增加至68%,而无源相控阵雷达占比从49%下降至6%。由此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对X波段双极化(双偏振有源相控阵雷达天气观测网建设的落地,近地层气象探测的部署以及“双偏振+有源相控阵”对“单偏振+机械式”技术的替换已悄然而至。预计未来“双偏振+有源相控阵”或为行业发展主流。(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硫化锌行业呈现出积极发展态势 产需规模稳步增长

我国硫化锌行业呈现出积极发展态势 产需规模稳步增长

硫化锌(ZnS)是一种重要的II-VI族半导体材料,由于其纳米尺度下丰富的形貌、优异的物理与化学性质,目前已被广泛地研究。近年来得益于技术进步、应用领域拓展及政策支持等,我国硫化锌行业呈现出积极的发展态势,市场规模逐年增长。据统计,2024年我国硫化锌行业市场规模已达到11.39亿元。

2025年08月16日
三星、LGD等日韩两国企业相继退场 我国液晶面板行业主导产业链优势显著

三星、LGD等日韩两国企业相继退场 我国液晶面板行业主导产业链优势显著

近年来,随着中国大陆地区企业在液晶面板领域的不断投入,以及日韩厂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陆续退出,中国大陆地区在2017年首次成为全球高世代产能最大地区,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根据预测,2024年中国大陆厂商在全球G5及以上LCD产能面积(以下简称“全球LCD产能”)中预计占比达到65.2%;预计2025年整体中国大陆厂商在

2025年08月16日
拿下全球七成份额 我国面板行业产能狂飙 车载、电竞屏、专显打开成长天花板

拿下全球七成份额 我国面板行业产能狂飙 车载、电竞屏、专显打开成长天花板

随着中国大陆高世代线产能持续释放以及韩国龙头厂商三星、LG陆续关停LCD产线,全球LCD产能快速向中国大陆集中,目前中国大陆已经成为全球LCD产业的中心。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显示面板产业市场规模达1.3万亿元,已占据全球半壁江山。两大主流显示技术:液晶显示器市场占比56.25%,有机发光二极管市场占比14.51%。

2025年08月16日
中国显示驱动芯片封测行业高增 中国台湾双寡头主导市场大陆厂商逐渐崛起

中国显示驱动芯片封测行业高增 中国台湾双寡头主导市场大陆厂商逐渐崛起

全球显示驱动芯片封测主流厂商主要分布在韩国、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显示驱动芯片封测韩国厂商主要包括三星、LG,它们采用全产业链整合模式,具备较强的技术与规模优势,但基本不对外服务。中国显示驱动芯片封测市场主要由中国台湾厂商占据,经过系列并购整合后,目前中国台湾仅剩颀邦科技、南茂科技两家规模较大的显示驱动芯片封测厂商,形成

2025年08月16日
伺服系统行业:工业自动化提供稳增长力 机器人打造新增长极 国产化发展正当时

伺服系统行业:工业自动化提供稳增长力 机器人打造新增长极 国产化发展正当时

近年我国工业自动化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市场规模不断增长。目前我国工业自动化市场已达千亿级,这将给伺服系统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根据数据,2017-2024年,我国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由1669亿元增长至301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8.8%。

2025年08月15日
我国滚珠丝杠行业:数控机床及新能源车为市场提供持续可增点 国产进程亟需加速

我国滚珠丝杠行业:数控机床及新能源车为市场提供持续可增点 国产进程亟需加速

当前,我国滚珠丝杠下游应用呈现多点开花态势,已覆盖机床、物流、医疗、包装、半导体、新能源、汽车及机器人等多个领域。其中,2023年机床领域以45%的占比稳居滚珠丝杠第一大应用市场,展现出绝对领先优势。同期,物流、医疗、包装等领域虽然各自占比不足10%,但发展潜力大,为行业增长提供了多元化支撑。

2025年08月13日
我国激光器行业应用场景丰富且仍在持续拓展 光纤激光器已基本实现国产替代

我国激光器行业应用场景丰富且仍在持续拓展 光纤激光器已基本实现国产替代

随着政策推动,我国激光器国产化进程也在不断加速。目前我国光纤激光器已基本实现国产替代,低、中、高端均已超过半数。从细分市场结构看,国产低功率光纤激光器技术成熟、成本较低,国产100W及以下低功率光纤激光器国产化率99.01%,已经基本实现国产替代。

2025年08月13日
电力设备需求升级 我国电磁线行业中高端市场迎良机 长远看企业呈一定集中性

电力设备需求升级 我国电磁线行业中高端市场迎良机 长远看企业呈一定集中性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国不断鼓励并推进以电力设备、工业电机等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电磁线行业作为工业产品的基础产业,其生产规模在短时间内快速扩张。目前我国电磁线年生产能力超过百万吨,约占全球电磁线生产总量的 50%。

2025年08月1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