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消费金融行业发展态势不断向好 银行信用卡是最主要产品

一、行业相关定义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消费金融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3-2030年)》显示,消费金融是一种现代金融服务方式,是指以消费为目的的贷款服务,用来满足用户日常消费的借贷需求。根据是否依托于场景、放贷资金是否会直接划入消费场景中,消费金融业务又可以分为消费贷和现金贷。

消费金融在提高消费者生活水平、支持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推动作用,这一金融服务方式目前在成熟市场和新兴市场均已得到广泛使用。

广义消费金融包括所有以消费为目的的贷款服务,包括住房按揭贷款、汽车消费金融、一般耐用品消费和日常消费小额信贷。

狭义消费金融要在广义消费金融基础上去除住房按揭贷款。

本报告研究范围为狭义消费金融。

二、行业市场发展情况

1、市场规模

近年来,我国消费金融行业保持增长态势,但随着行业发展,金融监管加强,行业增速有所放缓。2018-2022年,我国消费金融行业市场规模从6423.90亿元增长到7590亿元,复合增长率为3.39%。

近年来,我国消费金融行业保持增长态势,但随着行业发展,金融监管加强,行业增速有所放缓。2018-2022年,我国消费金融行业市场规模从6423.90亿元增长到7590亿元,复合增长率为3.39%。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供应情况

近年来,我国消费金融市场整体呈现增长态势。从狭义消费信贷余额规模上看,2022年这一指标已经从2014年的4.2万亿上升到了17万亿,而预计在消费作为推动GDP增长“三驾马车”中的主力驱动这一基本趋势保持不变的前提下,未来几年,我国狭义消费信贷余额规模有望持续增长。

近年来,我国消费金融市场整体呈现增长态势。从狭义消费信贷余额规模上看,2022年这一指标已经从2014年的4.2万亿上升到了17万亿,而预计在消费作为推动GDP增长“三驾马车”中的主力驱动这一基本趋势保持不变的前提下,未来几年,我国狭义消费信贷余额规模有望持续增长。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统计局,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随着传统金融机构的消费金融业务线上化,以及规范政策性文件相继出台,不断利好行业走向合规化、成熟化,不断促进了行业发展,行业规模得到进一步攀升。2022年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放款规模达到21.6万亿元。未来,在金融业务持牌经营基本准则背景下,我国互联网金融平台将向退出市场、转型技术与持牌化三个方向演进,传统金融机构的消费金融业务线上化进程也将进一步加快。

随着传统金融机构的消费金融业务线上化,以及规范政策性文件相继出台,不断利好行业走向合规化、成熟化,不断促进了行业发展,行业规模得到进一步攀升。2022年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放款规模达到21.6万亿元。未来,在金融业务持牌经营基本准则背景下,我国互联网金融平台将向退出市场、转型技术与持牌化三个方向演进,传统金融机构的消费金融业务线上化进程也将进一步加快。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3、需求情况

近年来,伴随着行业发展持续规范以及市场业务模式不断成熟,消费金融发展态势不断向好。从数量来看,服务人次、贷款规模等均实现有效提升。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中国消费金融公司发展报告(2023)》显示,截至2022年末,消费金融公司服务客户人数突破3亿人次,达到3.38亿人次,同比增长18.4%;资产规模及贷款余额双双突破8000亿元,分别达到8844亿元和8349亿元,同比增长均为17.5%,高于经济增速和消费增速。

近年来,伴随着行业发展持续规范以及市场业务模式不断成熟,消费金融发展态势不断向好。从数量来看,服务人次、贷款规模等均实现有效提升。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中国消费金融公司发展报告(2023)》显示,截至2022年末,消费金融公司服务客户人数突破3亿人次,达到3.38亿人次,同比增长18.4%;资产规模及贷款余额双双突破8000亿元,分别达到8844亿元和8349亿元,同比增长均为17.5%,高于经济增速和消费增速。

数据来源:中国银行业协会《中国消费金融公司发展报告》,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行业细分市场分析

1、银行信用卡

银行信用卡是我国消费金融最主要的产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我国银行卡累计发卡量不断增长,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日前发布的《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蓝皮书(2023)》显示,截至2022年末,我国银行卡累计发卡量达93亿张,2022年当年新增发卡量0.5亿张。

从市场规模来看,根据测算,我国消费金融行业银行信用卡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3426.51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3870.90亿元,受疫情影响增长有所放缓,但总体上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具体如下:

从市场规模来看,根据测算,我国消费金融行业银行信用卡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3426.51亿元增长至2022年的3870.90亿元,受疫情影响增长有所放缓,但总体上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具体如下: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2、互联网消费金融

随着传统金融机构的消费金融业务线上化,以及规范政策性文件相继出台,不断利好行业走向合规化、成熟化,不断促进了行业发展,行业规模得到进一步攀升。2021年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放款规模达到21.6万亿元。

从市场规模来看,2018-2022年,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规模从2092.26亿元增长至2580.60亿元,增长较为稳定。

未来,在金融业务持牌经营基本准则背景下,中国互联网金融平台未来将向退出市场、转型技术与持牌化三个方向演进,传统金融机构的消费金融业务线上化进程也将进一步加快,届时,中国的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规模主要驱动力将不再是互金平台,而是以传统金融机构为主、持牌化互金机构为辅的持牌金融机构的互联网化。在消费贷平稳增长前提下,预计未来互联网消费金融余额规模将保持增长态势。另一方面,随居民借贷意识的进一步增长,居民借贷次数增加,预计将推动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放款规模增长。

未来,在金融业务持牌经营基本准则背景下,中国互联网金融平台未来将向退出市场、转型技术与持牌化三个方向演进,传统金融机构的消费金融业务线上化进程也将进一步加快,届时,中国的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规模主要驱动力将不再是互金平台,而是以传统金融机构为主、持牌化互金机构为辅的持牌金融机构的互联网化。在消费贷平稳增长前提下,预计未来互联网消费金融余额规模将保持增长态势。另一方面,随居民借贷意识的进一步增长,居民借贷次数增加,预计将推动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放款规模增长。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3、线下消费金融

经过消费金融公司多年来在线下的实践,已构筑起庞大的线下渠道业务网络,通过优质的消费金融服务吸引C端消费者,为线下商户带来强大的业务助推作用。

事实上,像手机店、餐饮店等中小型商户正是国民经济血脉中的“毛细血管”,也是我国当前增加就业、扩大消费、提升经济活力的重要抓手之一。而这些商户在日常经营中直接接触到的消费群体普遍是传统金融机构难以覆盖到的长尾客户,通过小额、分散、周期短的消费金融产品,能够为这类群体提供更多的信贷支付手段,从而进一步提升客户黏性和成交率。在满足其消费需求的同时,也能够帮助商户提升出货量和客单价。

目前,消费金融公司在线下仍普遍采用驻店的模式,消费者在消费金融公司有驻点或是合作的线下门店选购商品后,即可在现场申请额度分期。然而,不仅是消费分期,消费金融公司还积极为合作商户提供促销等各类活动,通过深度联动、引流赋能、更新各种课程帮助线下商户提升技能,包括如何服务客户、提升销售技巧、推送消费金融知识等。以捷信消费金融推出的活动为例,包括了“同城优选”、O2O线下体验官等活动。

从市场规模来看,随着消费金融线下布局,线下消费金融市场规模保持稳定增长,2018-2022年,市场规模从910.27亿元增长至1138.50亿元。具体如下:

从市场规模来看,随着消费金融线下布局,线下消费金融市场规模保持稳定增长,2018-2022年,市场规模从910.27亿元增长至1138.50亿元。具体如下: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WWTQ)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聚焦宠物动保行业:国产宠物驱虫药高歌猛进 猫三联疫苗与外资差距有望缩小

聚焦宠物动保行业:国产宠物驱虫药高歌猛进 猫三联疫苗与外资差距有望缩小

近年来,随着宠物主对宠物健康意识的增强,疾病预防保健与治疗的需求日益提升,宠物医疗实现快速增长,成为仅次于宠物食品的第二大细分市场。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宠物医疗消费规模约为840亿元,占比达28%。

2025年08月20日
多方入局 我国环卫无人化行业进入初期探索阶段 小吨位设备有望率先放量

多方入局 我国环卫无人化行业进入初期探索阶段 小吨位设备有望率先放量

我国政府对无人化环卫发展一直保持支持、肯定、引导、鼓励的态度,从国务院到各部门都提出了一系列通知和指导意见,加大人工智能在环卫领域的广泛应用,提升环卫智能化水平。如在住建部印发的《推进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更新工作实施方案》中明确要求包括环卫车辆等设备的更新,鼓励更新购置新能源车辆装置以及智能化、无人化环卫作业机具设备

2025年08月13日
资产运维行业增量由IT和工业设备贡献 第三方服务商乘势而上 智能化趋势显著

资产运维行业增量由IT和工业设备贡献 第三方服务商乘势而上 智能化趋势显著

当前IT 设备、工业设备以及基础设施资产存量约 455万亿元,资产运维市场规模约 2.44 万亿元,预计2035年资产存量约 560 万亿元(增量主要是由工业和 IT 设备贡献),资产运维市场规模约 5.5 万亿元。

2025年08月10日
工业污水处理行业向“资源化利用”变革 产业园处理能力显著提升 竞争格局仍较分散

工业污水处理行业向“资源化利用”变革 产业园处理能力显著提升 竞争格局仍较分散

随着水资源短缺和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工业污水治理政策密集出台。2021年以来,工信部、水利部、发改委等多部门围绕“废水循环利用”“水效提升”“绿色低碳”密集出台政策,明确到2025 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大幅提升,钢铁、化工、有色等重点行业改造升级全面提速,纺织、造纸、食品等高耗水行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较 2020 年提升 5

2025年08月07日
政策孕育节能服务行业新机遇 建筑节能初露苗头 整体市场仍“大而分散”

政策孕育节能服务行业新机遇 建筑节能初露苗头 整体市场仍“大而分散”

2024年,各级主管部门强化顶层设计,健全政策体系,明确绿色发展路径,有效稳定市场预期;实行“两新”政策和节能降碳专项行动,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大力支持设备更新和节能改造,激发重点行业节能需求;深化技术创新,引导推动节能低碳技术不断突破;运用财税政策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这些系统性举措从政策、市场、技术等维度,为节能服务产业

2025年08月05日
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行业呈现复苏态势 市场正进入“全员合规”严监管周期

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行业呈现复苏态势 市场正进入“全员合规”严监管周期

受益于促消费政策的落地显效、资本市场回暖以及技术驱动下,自2023年以来,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呈现持续复苏态势。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交易规模达到33.9万亿元,同比增长7.4%。

2025年07月28日
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监管政策趋严下加速整合与出清 相关机构出海谋增量

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监管政策趋严下加速整合与出清 相关机构出海谋增量

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繁荣、移动支付普及以及跨境交易增加,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发展迅速,并成为现代金融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此同时,第三方支付凭借其便捷、高效、安全的支付体验,使得我国的支付市场成为国际领先的支付市场之一。2020-2024年,我国第三方支付行业在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共同推动下,市场保持良好的发

2025年07月26日
政策推动我国财税数字化改革深入 企业需求爆发 市场竞争格局相对分散

政策推动我国财税数字化改革深入 企业需求爆发 市场竞争格局相对分散

对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是指用信息技术重塑企业,用科技为企业赋能,财税数字化聚焦推动企业财务规范化自动化与税务合规高效。我国中小微企业群体庞大,财税行业合规需求爆发。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全国登记在册企业数量达6122.6万户,同比增长5.1%。此外,截至2024年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超12万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

2025年07月23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