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特种机器人行业现状 市场规模增速快于全球 军事应用机器人占比超七成

、特种机器人行业相关政策

特种机器人是指应用于专业领域,一般由专业培训的人员操作或使用的,用以辅助或代替人执行任务的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是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一类机器人,在我国国民经济各行业均有应用。随着电力、消防、轨道交通等下游行业不断释放对特种机器人的应用需求,我国对特种机器人行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相继出台多项政策推动行业发展。如《“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行业应用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鼓励产用共同参与特种机器人产业链“揭榜”推进活动,带动机器人企业协同攻关和成果转化。

我国特种机器人行业相关政策

时间 政策 部门 主要内容
2023.01 《“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 工信部等十七部门 到2025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行业应用深度和广度显著提升。鼓励产用共同参与特种机器人产业链“揭榜”推进活动,带动机器人企业协同攻关和成果转化。
2022.06 《“十四五”应急救援力量建设规划》 应急部 开展高智能救援机器人、水下抢险机器人等技术与装备研究开发,建设完善地震和地质灾害救援队伍。
2021.12 《“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 工信部等部门 面向制造业、 采矿业、建筑业、农业等行业,以及家庭服务、公共服务、医疗健康、养老助残、特殊环境作业等领域需求,集聚优势资源,重点推进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重点产品的研制及应用,拓展机器人产品系列,提升性能、质量和安全性,推动产品高端化智能化发展。
2021.12 《关于印发计量发展规划(2021 - 2035年)的通知》 国务院 开展工业机器人机械系统、控制系统、驱动系统等关|键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提升智能工业控制系统整体测量性能。
2021.12 《“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 工信部等部门 研发融合数字孪生、大数据、人工智能、边缘计算、虚拟现实/增强现实(VR/AR) 、5G、北斗、卫星互联网等新技术的智能工控系统、智能工作母机、协作机器人、自适应机器人等新型装备。
2021.0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 目标纲要》 全国人大 加强矿山深部开采与重大灾害防治等领域先进技术装备创新应用,推进危险岗位机器人替代。
2020.09 《关于扩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培育壮大新增长点增长极的指导意见》 发改委 加快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补短板。重点支持工业机器人、建筑、医疗等特种机器人、高端仪器仪表、轨道交通装备、高档五轴数控机床、节能异步牵引电动机、高端医疗 装备和制药装备、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等高端装备生产,实施智能制造、智能建造试点示范。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特种机器人专利申请量

在政策鼓励下,近年来我国特种机器人专利申请量整体呈现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17-2022年我国特种机器人专利申请量由不足100项提升至153项。

在政策鼓励下,近年来我国特种机器人专利申请量整体呈现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17-2022年我国特种机器人专利申请量由不足100项提升至153项。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特种机器人市场规模

随着技术水平提升,我国特种机器人渗透率进一步提高,市场规模快速扩大且增长速度快于全球水平。根据数据,2017-2022年全球特种机器人市场规模由38亿美元增长至101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1.7%。2017-2022年我国特种机器人市场规模由42亿元增长至15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0.7%。

随着技术水平提升,我国特种机器人渗透率进一步提高,市场规模快速扩大且增长速度快于全球水平。根据数据,2017-2022年全球特种机器人市场规模由38亿美元增长至101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1.7%。2017-2022年我国特种机器人市场规模由42亿元增长至153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0.7%。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特种机器人细分市场

按应用领域,特种机器人分为军事应用机器人、极限作业机器人和应急救援机器人三大类。其中军事应用机器人为主流,2021年占比超70%。极限作业机器人和应急救援机器人分别占比23%、6%。

按应用领域,特种机器人分为军事应用机器人、极限作业机器人和应急救援机器人三大类。其中军事应用机器人为主流,2021年占比超70%。极限作业机器人和应急救援机器人分别占比23%、6%。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特种机器人行业竞争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特种机器人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3-2030年)》显示,国际上特种机器人市场主要由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占据,中国等新兴市场也开始崭露头角。各大企业纷纷加大研发投入,以提高特种机器人的性能和功能,以满足市场需求。国内特种机器人企业中规模较大的包括中信重工、亿嘉和、新松机器人、景业智能、晶品科技等。其中中信重工拥有国内领先的特种机器人研发及产业化基地,为我国特种机器人行业龙头企业。

我国特种机器人行业代表企业基本情况

企业 基本情况
亿嘉和 亿嘉和主要面向电力、消防、轨道交通等行业领域,提供特种机器人产品及相关服务,主要客户为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大型国有企业。
新松 新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工业机器人、移动机器人、特种机器人三大类核心产品,以及焊接自动化、装配自动化、物流自动化三大应用技术方向,形成半导体装备、协作机器人、智慧城市、智慧康养等N+个战略产业。
景业智能 主要从事特种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要产品包括核工业系列机器人、核工业智能装备、非核专用智能装备等
中信重工 中信重工拥有国内领先的特种机器人研发及产业化基地,为中国特种机器人行业龙头企业,产品包括轮式摆臂清洗机器人、智能消防机器人、煤矿井下巡检机器人、双目视觉选矿特种机器人、磁力爬壁式清洗机器人等。
晶品科技 晶品科技专注于高科技军警特种装备的研发和制造,公司产品包括特种机器人、特种无人机、非致命声光驱散、多光谱融合彩色观瞄等。
达闼科技 达闼发布了最新版旗舰人形服务机器elbu研院0。Cinger2. 0全身的柔性关节从第-代的34个增加到41个,单手抓取负重可以达到5公h/Ringez2. 0允许合作伙伴和第三方工具特种测量仪器装载到头部、肩部和手臂,可以成为各类特种机器人的基础平台。
康拓红外 子公司轩宇智能主营业务是面向于特殊行业、环境和要求的特种机器人及非标定制自动化系统。
华为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机器人的安全防护方法、装置与机器人”专利获授权,可应用于家庭机器人等消费机器人,以及工业机器人、商用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等,可以提高机器人的安全防护能力。
联合光电 在人工智能领域,公司研制有消杀机器人、智能服务机器人、安保巡逻机器人等,已成功应用于医.疗及其他公共场所卫生安全领域。
赛为智能 目前公司的工业巡检机器人适用于冶金、化工、能源、核电、数据中心、轨道交通等应用场景,订单量较稳定。.
朗驰欣创 |朗驰欣创是-家智能巡检机器人研发商,专注于从事特种行业智能巡检机器人的研发与设计,旗下主要产品包括电力巡检机器人、隧道智能巡检机器人、核应急处置机器人等。
国网智能 国网智能公司相继推出包括无人机智能巡检系统、首台变电站巡检机器人、线路除冰机器人、自主型海底探测机器人等在内的多个产品。
盛航股份 |盛航股份是国内领先的电力特种机器人供应商,产品由电力巡检机器人迈向操作机器人,充分融合人工智能、数据分析等机器人相关技术,为电力、数据中心、消防、轨交等行业的客户提供多样化智能产品。
博雅工道 博雅工道作为水下装备行业的领军企业,先后攻克了水下仿生、运动控制、水下通讯、水下协同等多项关键性技术,自主研发了多款国产化的水下机器人设备及关键零配件,拥有以水下机器人、水下无人艇、海洋装备、水中个人运动装备为代表的二十多项产品,可应用于江河湖海等多类场景。
格灵深瞳 机器人感知与控制技术是格灵深瞳的核心技术之一 ,主要应用于轨交运维领域,格灵深瞳专注于人工智能产品及解决方案的研发和销售,不涉及硬件的直接生产,格灵深瞳正在推进高铁检修机器人项目的试点测试工作。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光伏串焊机行业行业将进入稳健增长阶段 多家企业已实现0BB机型量产

我国光伏串焊机行业行业将进入稳健增长阶段 多家企业已实现0BB机型量产

受益于我国光伏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光伏串焊机市场规模实现高速扩容。数据显示,其市场规模从2020年的17.5亿元稳步增长至2023年的45.32亿元,期间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37.33%,行业成长势头显著。展望未来,我国光伏串焊机行业仍具备充足的发展空间,增长动力主要来源于两大核心维度:

2025年09月12日
半导体、光伏等领域驱动我国真空泵行业需求增长 高端市场进口替代空间犹存

半导体、光伏等领域驱动我国真空泵行业需求增长 高端市场进口替代空间犹存

当前,我国真空泵下游已形成结构多元、分布广泛的应用体系,覆盖半导体、光伏、锂离子电池、制药、食品、精密制造、化工、面板等众多领域。这些领域共同推动真空泵行业需求增长,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下文将重点围绕半导体、光伏和锂离子电池三大战略新兴领域展开分析。

2025年09月11日
压缩空气储能有望为我国空气压缩机行业带来显著增量 头部企业正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压缩空气储能有望为我国空气压缩机行业带来显著增量 头部企业正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压缩空气储能是目前唯一可对标抽水蓄能的长时储能技术,具有规模大、成本低、寿命长、清洁无污染、安全可靠等优点。然而,受关键技术瓶颈、系统效率及初始投资较高等因素制约,我国压缩空气储能仍处于产业化发展初期,实际装机规模较小。

2025年09月10日
我国移动机器人行业应用边界拓宽、资本热度上涨 高国产化率下马太效应渐显

我国移动机器人行业应用边界拓宽、资本热度上涨 高国产化率下马太效应渐显

近年来,我国移动机器人销量与销售额持续增长,但销售额增速自2022年起逐步放缓,主要因技术进步与规模化生产推动成本下降。与此同时,该市场凭借广阔前景持续吸引资本关注,2025年上半年发生融资事件28起,金额超31亿元。目前,国产移动机器人已占据绝对主导,2023年国产化率超90%。值得一提的是,自2021年起,行业马太

2025年09月10日
国产行星减速器阵营加速追赶国际巨头 人形机器人有望开辟行业新增长曲线

国产行星减速器阵营加速追赶国际巨头 人形机器人有望开辟行业新增长曲线

我国行星减速器行业起步相对较晚,国产厂商在技术积淀与产品经验方面存在不足,导致中高端市场长期由国际品牌主导。2022年,日本新宝、德国威腾斯坦、德国纽卡特占据国内行星减速器市场份额前三名,三者合计占比超过40%。这些企业尤其在高端应用领域展现出明显优势,其在传动精度、长期运行下的精度保持性、产品一致性和可靠性等方面表现

2025年09月09日
空置率高企! 我国冷库行业供需错配问题凸显 租金出现“跳水”

空置率高企! 我国冷库行业供需错配问题凸显 租金出现“跳水”

在政府规划引导与市场需求的双轮驱动下,我国冷库项目建设加速推进,使得冷库总量不断增长。截至2024年,我国冷库总量为2.5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96%,新增库容2491万立方米。截至2025年6月底,我国冷库总容量为2.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6.12%。

2025年09月09日
抽水蓄能开辟我国水泵行业增长新空间 高效节能转型持续推进

抽水蓄能开辟我国水泵行业增长新空间 高效节能转型持续推进

近年来,我国水利建设持续快速发展,完成投资规模屡创新高,为水泵行业注入了强劲发展动力。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水利建设完成投资达10893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2023年进一步增长至11996亿元;2024年完成投资13529亿元,新开工国家水网重大工程41项,实施水利项目达46967个。

2025年09月04日
我国等静压设备行业在固态电池领域应用需求量大 设备与电池厂加速推进研发

我国等静压设备行业在固态电池领域应用需求量大 设备与电池厂加速推进研发

在市场竞争方面,目前,全球等静压设备企业及锂电池、车企等跨界玩家均在加速布局等静压技术路线,聚焦固态电池关键成型环节。等静压设备厂商则依托超高压技术壁垒实现“能力复用”,加速实现向固态电池场景技术转化和设备落地,主要包括海外玩家的瑞典 Quintus以及国内的川西机器、钢研昊普与包头科发。

2025年09月02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