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协作机器人行业销量接近2万台 下游市场渗透加速 存量配置空间大

1、协作机器人属于工业机器人的分支

协作机器人属于工业机器人的分支。区别于传统工业机器人追求“刚度”的特点,协作机器人更多地追求轻量化、柔性及安全协作性,在应用于工业场景中时,打破了传统工业场景的局限,在机器人产品与工人之间无需设置隔离栏进行分离,双方能够在共同空间中进行近距离交互,实现人机共融协同作业,充分发挥机器人的效率及人类的智能。

协作机器人与传统工业机器人对比区分情况

对比

传统工业机器人

协作机器人

结构特点

零部件多,体积大,自重较大

一体化关节,结构简单,自重较小

交互方式

通常采用代码编程,点位示教等;需要操作人员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技术水平

可采用图形化编程,拖拽示教等;使用方法相对简单,大幅降低学习成本

部署成本

围栏半径通常为2-5m,基座直径通常较大,空间要求高,部署成本相对高

无需设置围栏,基座直径通常较小,空间要求不高,部署成本相对低

产品特性

刚度高,重视精度、速度

强调轻量化、柔性、安全性

额定负荷

覆盖广泛,中大负荷通常为20-1000kg

较小,通常为25kg以内

应用场景

主要面向工业场景,主要为完成“人力不可为”或“人力难为”的生产、加工任务,如总装、冲压、切削、打磨、焊接等

可面向与人协作的各类生产及服务场景,主要为完成“人力可为”的生产、加工或服务任务,如喷涂、码垛、包装、涂胶、零售等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按照不同的分类维度,协作机器人包含多种类型:

协作机器人种类

<strong>协作机器人</strong><strong>种类</strong>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协作机器人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研究报告(2023-2030年)》显示,在产业链方面,协作机器人行业上游主要是减速器、控制柜及伺服系统等,下游需求更加多元化,除了能够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外,亦可应用于商业、医疗、教育等消费服务领域。

协作机器人行业产业链图解

<strong>协作机器人行业</strong><strong>产业链图解</strong>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全球协作机器人销量保持高速增长,市场增速高于工业机器人

随着传感器技术、计算能力不断科技进步,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迅速,人机协作共融逐步成为市场趋势,协作机器人应用场景日益丰富,全球协作机器人销量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并且市场增速显著高于工业机器人整体的市场增速。根据数据,2021年全球协作机器人销量达到3.9万台,同比增长约50%,2017-2021年复合增长率约为37%,预计2023年销量将达8万台,市场规模将接近120亿元;2017-2021年协作机器人占工业机器人的比例由2.7%增长至7.5%。

随着传感器技术、计算能力不断科技进步,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迅速,人机协作共融逐步成为市场趋势,协作机器人应用场景日益丰富,全球协作机器人销量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并且市场增速显著高于工业机器人整体的市场增速。根据数据,2021年全球协作机器人销量达到3.9万台,同比增长约50%,2017-2021年复合增长率约为37%,预计2023年销量将达8万台,市场规模将接近120亿元;2017-2021年协作机器人占工业机器人的比例由2.7%增长至7.5%。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协作机器人市场,下游应用渗透加速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协作机器人市场,市场销量约占全球总销量的四成。根据GGII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协作机器人销量18623台,同比增长87.62%,2016-2021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1.94%;市场规模20.39亿元,同比增长76.84%,2016-2021年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1.46%,增长显著。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协作机器人市场,市场销量约占全球总销量的四成。根据GGII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协作机器人销量18623台,同比增长87.62%,2016-2021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1.94%;市场规模20.39亿元,同比增长76.84%,2016-2021年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1.46%,增长显著。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而协作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与下游应用关系较大。在工业领域,协作机器产品主要应用于3C电子、汽车零部件、机械加工等行业,2021年3C电子、汽车零部件行业是协作机器人主要应用领域。根据GGII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协作机器人在3C电子行业市场的应用占比为30.31%,较上一年略有提升;在汽车及其零部件行业市场的应用占比为27.20%,相比于2020年提升明显。

而协作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与下游应用关系较大。在工业领域,协作机器产品主要应用于3C电子、汽车零部件、机械加工等行业,2021年3C电子、汽车零部件行业是协作机器人主要应用领域。根据GGII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协作机器人在3C电子行业市场的应用占比为30.31%,较上一年略有提升;在汽车及其零部件行业市场的应用占比为27.20%,相比于2020年提升明显。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我国存在较大的协作机器人存量配置空间

制造业工业机器人人均保有密度(以下简称“工业机器人密度”)指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国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2021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密度为141台/万人,其中,韩国和新加坡的工业机器人密度依旧遥遥领先,分别达到1000台/万人和670台/万人,我国为322台/万人。

目前,我国尚处于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的过渡阶段,《“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指出,到2025年国内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将实现翻番,届时工业机器人密度有望达500台/万人左右。因此,我国现仍存在较大的协作机器人存量配置空间。(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配电变压器行业分析:配电老旧改造、智能化带来新增量 市场空间广阔

我国配电变压器行业分析:配电老旧改造、智能化带来新增量 市场空间广阔

目前,我国部分运行中的变压器已使用多年,其结构设计、能耗水平、元器件质量、绝缘性能等与现行产品相比均有较大差距,设备老旧严重,亟需更新换代。因此,2024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国家数据局发布《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年)》,提出“配电网高质量发展行动”,强调持续深化配电网建设改造,

2025年05月09日
我国机床行业国产化提速 AI深度融合驱动智造进阶 未来中高端设备将成必争之地

我国机床行业国产化提速 AI深度融合驱动智造进阶 未来中高端设备将成必争之地

2024年经济低迷,消费依然不及预期,国家推出一系列政策扶持如设备以旧换新政策,有效拉动了市场信心,缓解了行业下降。2024年10-12月制造业PMI连续三个月保持在临界点以上,设备更新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对机床工具行业产生了明显的拉动效应,主机产品产需两端都呈现增长。另外根据国统局数据显示,规上企业金属切削机床和金属成

2025年05月09日
多重利好因素推动我国冷链设备强劲增长 行业绿色节能发展趋势明显

多重利好因素推动我国冷链设备强劲增长 行业绿色节能发展趋势明显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意识的增强,我国冷链设备行业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冷藏车销量为62956辆,同比增长16.29%,其中第四季度销量高达21575辆,同比增长80.97%。冷库求租量达1759.53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6.51%;冷库出租量为36

2025年05月07日
RV减速器行业现状:下游工业机器人快速发展带动需求迅增 国产化替代进程加速

RV减速器行业现状:下游工业机器人快速发展带动需求迅增 国产化替代进程加速

自“十三五”以来,通过持续创新、深化应用,我国机器人产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产业规模迅速增长。到目前我国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工业机器人产业链,已具备从上游核心零部件到中游本体制造再到下游系统集成的全产业链自主生产能力,并逐渐成为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生产及消费市场。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规上工业机器人产量55.64万台(万套)

2025年05月06日
消防智慧化浪潮下消防机器人行业扩容 本土企业持续创新推动产品升级 国产化程度高

消防智慧化浪潮下消防机器人行业扩容 本土企业持续创新推动产品升级 国产化程度高

与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消防机器人行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近年来,随着消防机器人行业发展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国内知名消防机器人企业不断涌现,持续推出性能更先进、功能更完善的消防机器人产品,从而实现对海外产品的赶超。目前我国消防机器人行业国产化程度高,市场基本被国产厂商占据。其中,中信重工开诚智能装备稳居行

2025年05月02日
中国正迈向教育强国 教育机器人行业极具发展潜力 技术进步带动市场高增

中国正迈向教育强国 教育机器人行业极具发展潜力 技术进步带动市场高增

我国是教育大国,教育经费投入持续增加,为教育机器人行业发展奠基。我国向教育强国迈向,教育机器人市场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增长潜力,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2025年04月29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