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协作机器人行业销量接近2万台 下游市场渗透加速 存量配置空间大

1、协作机器人属于工业机器人的分支

协作机器人属于工业机器人的分支。区别于传统工业机器人追求“刚度”的特点,协作机器人更多地追求轻量化、柔性及安全协作性,在应用于工业场景中时,打破了传统工业场景的局限,在机器人产品与工人之间无需设置隔离栏进行分离,双方能够在共同空间中进行近距离交互,实现人机共融协同作业,充分发挥机器人的效率及人类的智能。

协作机器人与传统工业机器人对比区分情况

对比

传统工业机器人

协作机器人

结构特点

零部件多,体积大,自重较大

一体化关节,结构简单,自重较小

交互方式

通常采用代码编程,点位示教等;需要操作人员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技术水平

可采用图形化编程,拖拽示教等;使用方法相对简单,大幅降低学习成本

部署成本

围栏半径通常为2-5m,基座直径通常较大,空间要求高,部署成本相对高

无需设置围栏,基座直径通常较小,空间要求不高,部署成本相对低

产品特性

刚度高,重视精度、速度

强调轻量化、柔性、安全性

额定负荷

覆盖广泛,中大负荷通常为20-1000kg

较小,通常为25kg以内

应用场景

主要面向工业场景,主要为完成“人力不可为”或“人力难为”的生产、加工任务,如总装、冲压、切削、打磨、焊接等

可面向与人协作的各类生产及服务场景,主要为完成“人力可为”的生产、加工或服务任务,如喷涂、码垛、包装、涂胶、零售等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按照不同的分类维度,协作机器人包含多种类型:

协作机器人种类

<strong>协作机器人</strong><strong>种类</strong>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协作机器人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研究报告(2023-2030年)》显示,在产业链方面,协作机器人行业上游主要是减速器、控制柜及伺服系统等,下游需求更加多元化,除了能够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外,亦可应用于商业、医疗、教育等消费服务领域。

协作机器人行业产业链图解

<strong>协作机器人行业</strong><strong>产业链图解</strong>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全球协作机器人销量保持高速增长,市场增速高于工业机器人

随着传感器技术、计算能力不断科技进步,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迅速,人机协作共融逐步成为市场趋势,协作机器人应用场景日益丰富,全球协作机器人销量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并且市场增速显著高于工业机器人整体的市场增速。根据数据,2021年全球协作机器人销量达到3.9万台,同比增长约50%,2017-2021年复合增长率约为37%,预计2023年销量将达8万台,市场规模将接近120亿元;2017-2021年协作机器人占工业机器人的比例由2.7%增长至7.5%。

随着传感器技术、计算能力不断科技进步,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迅速,人机协作共融逐步成为市场趋势,协作机器人应用场景日益丰富,全球协作机器人销量持续保持高速增长,并且市场增速显著高于工业机器人整体的市场增速。根据数据,2021年全球协作机器人销量达到3.9万台,同比增长约50%,2017-2021年复合增长率约为37%,预计2023年销量将达8万台,市场规模将接近120亿元;2017-2021年协作机器人占工业机器人的比例由2.7%增长至7.5%。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3、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协作机器人市场,下游应用渗透加速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协作机器人市场,市场销量约占全球总销量的四成。根据GGII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协作机器人销量18623台,同比增长87.62%,2016-2021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1.94%;市场规模20.39亿元,同比增长76.84%,2016-2021年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1.46%,增长显著。

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协作机器人市场,市场销量约占全球总销量的四成。根据GGII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协作机器人销量18623台,同比增长87.62%,2016-2021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1.94%;市场规模20.39亿元,同比增长76.84%,2016-2021年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1.46%,增长显著。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而协作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与下游应用关系较大。在工业领域,协作机器产品主要应用于3C电子、汽车零部件、机械加工等行业,2021年3C电子、汽车零部件行业是协作机器人主要应用领域。根据GGII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协作机器人在3C电子行业市场的应用占比为30.31%,较上一年略有提升;在汽车及其零部件行业市场的应用占比为27.20%,相比于2020年提升明显。

而协作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与下游应用关系较大。在工业领域,协作机器产品主要应用于3C电子、汽车零部件、机械加工等行业,2021年3C电子、汽车零部件行业是协作机器人主要应用领域。根据GGII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协作机器人在3C电子行业市场的应用占比为30.31%,较上一年略有提升;在汽车及其零部件行业市场的应用占比为27.20%,相比于2020年提升明显。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4、我国存在较大的协作机器人存量配置空间

制造业工业机器人人均保有密度(以下简称“工业机器人密度”)指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国制造业的智能化水平。2021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密度为141台/万人,其中,韩国和新加坡的工业机器人密度依旧遥遥领先,分别达到1000台/万人和670台/万人,我国为322台/万人。

目前,我国尚处于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的过渡阶段,《“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指出,到2025年国内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将实现翻番,届时工业机器人密度有望达500台/万人左右。因此,我国现仍存在较大的协作机器人存量配置空间。(WYD)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政策、技术、需求共振 预计2029年我国智能养老设备市场规模将突破3000亿元

政策、技术、需求共振 预计2029年我国智能养老设备市场规模将突破3000亿元

智能养老设备是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为应对老龄化挑战,政府高度重视智慧养老产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重点推进智能养老设备的研发和发展。例如,2025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推进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了改革养老体系的三大核心指标,为居家养老提供了强

2025年07月25日
全球起重机械行业:中国内需低迷但出口积极 本土企业正加速追赶领先欧美品牌

全球起重机械行业:中国内需低迷但出口积极 本土企业正加速追赶领先欧美品牌

起重机械是一类物料搬运机械,其应用场景多元,包括建筑工程、港口码头、制造业、矿山、电力、交通运输和物流等。近年来随着风电、新能源基建、港口物流及大型工业项目需求释放,全球起重机械市场规模相当可观。

2025年07月20日
全球混凝土机械行业:三一重工等中国企业竞争力增强 混凝土泵车出口实现量价齐升

全球混凝土机械行业:三一重工等中国企业竞争力增强 混凝土泵车出口实现量价齐升

混凝土机械是工程机械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近几年来,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稳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放缓导致混凝土机械销售额收缩。2020-2024年,全球混凝土机械销售额由109亿美元下降至64亿美元。

2025年07月19日
我国纺织机械行业恢复性增长 但经济下行压力下转型升级仍为企业“生存刚需”

我国纺织机械行业恢复性增长 但经济下行压力下转型升级仍为企业“生存刚需”

2024年以来,在宏观经济平稳向好的背景下,我国纺织机械行业展现出了恢复性增长态势。尽管受低基数效应减弱的影响,部分指标增速有所放缓,但行业依然保持了稳健的发展步伐。

2025年07月17日
我国消防装备自主研发能力持续提升 行业呈现数字化、集成化发展趋势

我国消防装备自主研发能力持续提升 行业呈现数字化、集成化发展趋势

消防安全保障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城市现代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是国家经济社会发达程度的重要体现。自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消防产业逐渐摆脱旧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并逐步成为一个成熟系统的行业。

2025年07月14日
我国高端螺杆空压机产品国产替代空间较大 行业出口量及贸易顺差额齐升

我国高端螺杆空压机产品国产替代空间较大 行业出口量及贸易顺差额齐升

2018-2023年间,我国螺杆空压机行业呈现稳健发展态势,市场规模和产量分别实现4.9%和4.38%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在当前“双碳”战略目标和节能减排政策持续推进的背景下,叠加下游客户对能效要求的不断提高,行业正加速向节能环保方向转型升级。

2025年07月14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