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激光器行业现状:政策驱动产业发展 光纤激光器是市场主导产品

一、行业定义及应用

激光器是一种能发射的装置。按分,激光器可分为气体激光器、、和染料激光器4大类。近来还发展了,大功率激光器通常都是脉冲式输出。

激光器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激光光纤通讯、激光空间远距通讯、工业造船、汽车制造、激光雕刻激光打标激光切割、印刷制辊、金属非金属钻孔/切割/焊接(铜焊、淬水、包层以及深度焊接)、军事国防安全、医疗器械仪器设备、大型基础建设,作为其他激光器的泵浦源等等。

二、行业政策

激光器是激光加工设备的心脏,激光器的性能直接影响激光加工设备的品质和使用效果,尤其在超精密加工应用领域。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激光器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预测报告(2023-2030年)》显示,激光产业是国家长期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支持该产业的发展。例如《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方案》等产业政策为激光产业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明确、广阔的市场前景,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

我国激光器行业相关政策

发布时间 发布部门 政策名称 主要内容
2022年6月 工信部 《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 推进重点行业节能提效改造升级。加快一体化压铸成形、无模铸造、超高强钢热成形、精密冷锻、异质材料焊接、轻质高强合金轻量化、激光热处理等先进近净成形工艺技术产业化应用。
2022年5月 工信部等 《关于开展“携手行动“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2022-2025年)的通知》 以数字化为驱动,打通大中小企业数据链﹔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行动,遴选―批智能制造示范工广和典型场景,促进提升产业链整体智能化水平。深入实施中小企业数空化赋能专项行动,开展智能制造进园区活动。
2022年2月 国务院 关于印发“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的通知 聚焦生物育种、耕地质量、智慧农业、农业机械设备、农业绿色投入品等关键领域,加快研发与创新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及产品。
2021年12月 发改委、工信部等八部委 《“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 规划指出大力发展智能制造装备。通过智能车间/工厂建设,带动通用、专用智能制造装备加速研制和迭代升级。通过智能装备包括:激光/电子束高效选区熔化装备、激光选区烧结成形装备等增材制造装备;超快激光等先进激光加工装备。
2021年4月 科技部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方案》 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围绕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2021年3月 国务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运素自标探要》 加快构建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战略科技力量,聚焦量子信息、光子与薇纳电子、网络通信、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现代能源系统等重大创新领域组建―批国家实验室,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形成结构合理、运行高效的实验室体系。
2021年3月 发改委 《关于加快推动制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发改产业(2021]372号)》 制造业智能转型行动。复制推广价值大的智能制造标杆工厂,加快制定分行业智能制造实施路线图,修订完善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
2020年12月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0年版) 机床、工程机械、铁路机车装备等机械设备再制造,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医用成像设备等高端医疗器械及其关键部件再制造,复印机等办公设备再制造
2020年3月 科技部、国家发改委、教育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基金委 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对关键核心技术中的重大科学问题给予长期支持。重点支持人工智能、网络协同制造、3D打印和激光制造、重点基础材料、先进电子材料、结构与功能材料、制造技术与关键部件、云计算和大数据、高性能计算、宽带通信和新型网络、地球观测与导航、光电子器件及集成、生物育种、高端医疗器械、集成电路和微波器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等重大领域,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2017年11月 工信部 高端智能再制造行动计划(2018-2020)年 推动智能再制造成形与加工装备研发与产业化应用,加快研发应用再制造旧件损伤三维反求系统以及等离子、激光、电弧等复合能束能场自动化柔性再制造成形加工装备等。鼓励应用激光、电子束等高技术含量的再制造技术,面向大型机电装备开展专业化、个性化再制造技术服务,培育一批服务型高端智能再制造企业。
2017年2月 发改委 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版) 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高性能激光器、高性能全固态激光器件、光纤激光器件、固态激光材料、稀土激光晶体、激光导引小车(LGV)、激光卫星通信应用系统、高性能的激光手术器、医学激光治疗仪、准分子激光退火设备、半导体激光器件。
2012年2月 工信部 电子基础材料和关键元器件“十二五”规划 重点发展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高功率气体激光器、光纤激光器、紫外激光器,推进高性能的红外焦平面器件、高分辨率砷化铟镓(InGaAs)探测器产业化。
2007年1月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五部委 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 将光集成和光电集成器件、半导体激光器件、光纤激光器件、高性能全固态激光器件、新型多功能激光治疗设备、激光雷达、激光卫星通信系统、大功率光纤激光器、激光精密加工技术和设备、激光切割技术和设备,激光焊接技术和设备、激光热处理和熔覆技术及设备、激光强化技术和装备、激光复合加工技术和装备、激光加工基础装置和系统、激光测量仪器和校准标准仪器等列为重点领域。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三、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1、市场规模

得益于政策利好,以及随着智能设备、消费电子、新能源等领域对激光器的需求不断增长以及医疗、美容仪器设备等新兴应用领域的持续拓展,我国激光器市场规模保持稳定增长。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激光器市场规模为129亿美元,同比增长18.24%。预计2022年,我国激光器市场规模达到147.4亿美元。

得益于政策利好,以及随着智能设备、消费电子、新能源等领域对激光器的需求不断增长以及医疗、美容仪器设备等新兴应用领域的持续拓展,我国激光器市场规模保持稳定增长。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激光器市场规模为129亿美元,同比增长18.24%。预计2022年,我国激光器市场规模达到147.4亿美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企业数量

得益于市场发展向好,近年来我国激光器相关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但近几年增速有所放缓,相关企业成立数量有所减少。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激光器相关企业成立数量为8048家;2021年我国激光器相关企业成立数量为6636家。

得益于市场发展向好,近年来我国激光器相关企业数量不断增加,但近几年增速有所放缓,相关企业成立数量有所减少。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激光器相关企业成立数量为8048家;2021年我国激光器相关企业成立数量为6636家。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三、行业细分市场

目前我国激光器市场主要有气体激光器、、和光纤激光器等几类。其中由于光纤激光器性能优异,适用性较强,近十年市场份额快速提升,并成为市场上的主导产品,占比达51%;其次为半导体激光器、固体激光器、气体激光器,占比分别为17%、16%和16%。

目前我国激光器市场主要有气体激光器、、和光纤激光器等几类。其中由于光纤激光器性能优异,适用性较强,近十年市场份额快速提升,并成为市场上的主导产品,占比达51%;其次为半导体激光器、固体激光器、气体激光器,占比分别为17%、16%和16%。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1、光纤激光器

光纤激光器即利用光纤作为增益介质的激光器。近年来,随着中国制造业逐步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光纤激光器设备在工业领域生产制造的各个环节渗透率不断攀升,使得我国光纤激光器市场规模一直保持增长趋势。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光纤激光器市场规模达108.6亿元,同比增长15.3%。预计2022年我国光纤激光器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至116.2亿元。

光纤激光器即利用光纤作为增益介质的激光器。近年来,随着中国制造业逐步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光纤激光器设备在工业领域生产制造的各个环节渗透率不断攀升,使得我国光纤激光器市场规模一直保持增长趋势。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光纤激光器市场规模达108.6亿元,同比增长15.3%。预计2022年我国光纤激光器市场规模将进一步增长至116.2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目前我国光纤激光器的市场集中度较高,2018-2021 年CR3维持在70%以上,且市场份额前三名均为IPG、锐科激光和创鑫激光,占比分别为28.1%、27.3%、18.3%。而预计随着国产化替代推进,IPG在国内市占率逐年下降。

目前我国光纤激光器的市场集中度较高,2018-2021 年CR3维持在70%以上,且市场份额前三名均为IPG、锐科激光和创鑫激光,占比分别为28.1%、27.3%、18.3%。而预计随着国产化替代推进,IPG在国内市占率逐年下降。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2、半导体激光器

半导体激光器又称为激光二极管,是用半导体材料作为工作物质的激光器,具有体积小、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电光转换效率高、重量轻等特点。根据工作物质不同,半导体激光器可分为砷化镓激光器、硫化镉激光器、磷化铟激光器、硫化锌激光器等。

半导体激光器市场发展时间长,应用领域广泛。近年来,伴随下游市场发展、科技技术进步,半导体激光器市场发展态势较好。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半导体激光器件市场规模达67.24亿美元,同比增长14.2%。估计2021年全球半导体激光器件市场规模将达近80亿美元,同比增长18.17%。

我国半导体激光器市场也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但目前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半导体激光器在市场应用、核心技术、高端产品供应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国内企业应加大技术、产品研发投入,提高创新能力,积极寻求高端半导体激光器国产化替代。

3、固体激光器

固体激光器是目前主流的工业级激光器之一,拥有脉宽窄,多波长,输出能量大,峰值功率高及材料吸收好等特点,并且能做到一般CO2激光器和光纤激光器无法做到的精细微加工和特殊材料加工,已广泛应用于各行业。(WW)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伺服系统行业:工业自动化提供稳增长力 机器人打造新增长极 国产化发展正当时

伺服系统行业:工业自动化提供稳增长力 机器人打造新增长极 国产化发展正当时

近年我国工业自动化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市场规模不断增长。目前我国工业自动化市场已达千亿级,这将给伺服系统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根据数据,2017-2024年,我国工业自动化市场规模由1669亿元增长至301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8.8%。

2025年08月15日
我国滚珠丝杠行业:数控机床及新能源车为市场提供持续可增点 国产进程亟需加速

我国滚珠丝杠行业:数控机床及新能源车为市场提供持续可增点 国产进程亟需加速

当前,我国滚珠丝杠下游应用呈现多点开花态势,已覆盖机床、物流、医疗、包装、半导体、新能源、汽车及机器人等多个领域。其中,2023年机床领域以45%的占比稳居滚珠丝杠第一大应用市场,展现出绝对领先优势。同期,物流、医疗、包装等领域虽然各自占比不足10%,但发展潜力大,为行业增长提供了多元化支撑。

2025年08月13日
我国激光器行业应用场景丰富且仍在持续拓展 光纤激光器已基本实现国产替代

我国激光器行业应用场景丰富且仍在持续拓展 光纤激光器已基本实现国产替代

随着政策推动,我国激光器国产化进程也在不断加速。目前我国光纤激光器已基本实现国产替代,低、中、高端均已超过半数。从细分市场结构看,国产低功率光纤激光器技术成熟、成本较低,国产100W及以下低功率光纤激光器国产化率99.01%,已经基本实现国产替代。

2025年08月13日
电力设备需求升级 我国电磁线行业中高端市场迎良机 长远看企业呈一定集中性

电力设备需求升级 我国电磁线行业中高端市场迎良机 长远看企业呈一定集中性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国不断鼓励并推进以电力设备、工业电机等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电磁线行业作为工业产品的基础产业,其生产规模在短时间内快速扩张。目前我国电磁线年生产能力超过百万吨,约占全球电磁线生产总量的 50%。

2025年08月12日
我国核电机组行业:核准节奏加快 在建、商运规模持续增长

我国核电机组行业:核准节奏加快 在建、商运规模持续增长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核电产业的不断重视,我国核电机组在建数量和装机容量呈现不断增长态势,并且均持续保持世界第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在建核电机组27台,总装机容量3230.9万千瓦,高于在建核电机组数量排名世界第二位的印度和并列排名第三位的俄罗斯、土耳其和埃及,连续第18年位居全球第一位(印度在建7台核电机组

2025年08月12日
我国智能眼镜市场增长势头迅猛 多方跨界玩家积极布局 产品密集发布

我国智能眼镜市场增长势头迅猛 多方跨界玩家积极布局 产品密集发布

自2024年起,我国智能眼镜市场增长势头迅猛,且增速显著领先全球。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智能眼镜出货量突破130万台,2025年第一季度达49.4万台,同比激增116.1%,较全球同期增速(82.3%)高出33.8个百分点。市场热度在“618”期间进一步显现:京东平台AI眼镜的成交量同比增长7倍,AR眼镜用户数增长7

2025年08月11日
我国主动散热材料行业分析:热流密度激增 液冷成为市场发展新方向

我国主动散热材料行业分析:热流密度激增 液冷成为市场发展新方向

近年来,随着5G通信、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普及,电子设备的功率密度不断增加,散热问题逐渐成为制约设备性能的瓶颈。根据相关资料,电子元器件故障发生率随工作温度的升高呈指数增长,温度每升高10°C,系统可靠性降低50%,若电子元器件工作热量未能及时疏导,将发生发烫、卡顿、死机等情形。

2025年08月08日
旺盛需求、资本涌入、技术突破、政策支持 我国陪伴机器人行业风起云涌

旺盛需求、资本涌入、技术突破、政策支持 我国陪伴机器人行业风起云涌

随着大语言模型的突破与迭代,现其已经具备进行多轮高质量对话的能力,而这也推动陪伴机器人从“功能执行”迈向“情感共鸣”的新阶段,相较于人形机器人,陪伴机器人落地更加简单,更有望率先进入家庭场景。

2025年08月08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