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我国充电桩行业现状及竞争分析 特来电充电桩数量及充电量均较为领先

充电桩行业现状

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高速发展,电动汽车销售量与保有量迅速增长,充电需求快速增长,同时充电桩产业支撑政策不断推出,政府补贴从补车转向补桩,从建设补贴拓展到运营补贴,推动新能源充电桩行业加速发展。

2022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明确到“十四五”末,我国电动汽车充电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形成适度超前、布局均衡、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能够满足超过2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

我国充电桩行业相关政策

时间

政策

部门

主要内容

2022.07

《关于搞活汽车流通扩大汽车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

商务部

支持新能源汽车购买使用。加快推进充电设施建设,提高充电使用便利性。引导充电桩运营企业适当下调充电服务費,降低车辆使用成本。

2022.05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

发改委、国家能源局

明确到“十四五”末,我国电动汽车充电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形成适度超前、布局均衡、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能够满足超过2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

2022.01

《国务院关于印发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通知》

国务院

优化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站,投资建设运菅模式,逐步实现所有小区和经营性停车场充电设施全落实,加快推进高速公路服务区、客运枢纽等区域充电(桩)站建设。

2021.12

《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连接装置第4部分:大功率直流充电接口》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ChaoJi充电技术关键标准获得国家批准,为ChaoJi充电技术的产业化奠定了基础。

2021.10

2030年前碳达蜂行动方案》

国务院

有序推进充电桩、配套电网、加注(气)站、加氯站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水平

2021.05

《关于进一步提升充换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息见(征求意见稿)》

发改委、国家能源局

加快推进居住社区充电设施建设安装,完善居住社区充电桩建设推进机制,推进既有充电桩基础建设,严格落实先建设居住社区配建要求,创新居住社区充电服务商业模式。提升城乡地区充换电保障能力,优化城乡公共充换电网络建设布局。

2021.05

《关于加强县城绿色低敏建设的意见》

住房城乡建设部、科技郞、工业和信息化部等

建设绿色节约型基础设施。加强配电网、储能、电动汽车充电桩等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2021.0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済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近景目标纲要》

国务院

积极扩建新建停车坛、充电桩。

2021.02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敏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

国务院

加强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加氢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2020.01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0-2035年)》

国务院

依托“互联网+”皆慧能源,提升留能化水平,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科字布局充换电基础设施,加强与城乡建设规划、电网规划及物业管理、城市停车等的统筹协调。推动充换电及加氢等基础设施科学布局、加快建设,对作为公共设施的充电桩建设给予财政支持。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充电基础设施补贴政策

补贴种类

地区

补贴标准

投资额补贴

北京市

申请不高于项目总投资30%的市政府固定资产补助资金支持

贵阳市

对完成充电设施建设任务的企业,按照不超过总投资额10%的比例给予建设单位奖励

厦门市

对新建的公用、专用换电设备,给予设备投资额30%的财政资金补贴定额补贴

杭州市

公用和共用充换电设备,按实际投资额的30%给予补贴;个人消费者自用充电桩给予一次性600/桩的充电费补贴

济南市

将按设备投资总造价20%的比例对充电站进行财政补贴,每年列支专项补贴资金500万元

功率补贴

江苏省

省级财政资金对公共领域充电设施建设运营单位按充电桩充电功率给予补贴,交流充电桩400/kW、直流充电桩600/kW

厦门市

补贴交流充电桩150/kW,直流充电桩495/kW

安徽省

规范的公用和专用直流充电桩,按照充电功率给予200/kW的财政资金补贴

武汉市

分散式的公共充电桩,则综合投资成本和充电桩功率进行一次性补贴,其中直流桩和交流桩分别补贴600/kW400/kW

广州市

直流桩120-300/千瓦、交流桩20-60/千瓦、换电设施600-800/千瓦,各区可从优化布局出发对不同片区在上述标准范围内制定差别的补贴标准。

深圳市

直流充电设备给予600/kW补贴,交流充电设备给予300/kW补贴

功率补贴/投资额补贴叠加运营补贴

上海市

设备给予30%补贴,直流充电设施每千瓦补贴上限为600元,交流充电设施每千瓦补贴上限为300元。公交、环卫等行业充换电设施按0.1/千瓦时标准补贴,其他公用充换电设施按0.2/千瓦时标准补贴

江西省

建设补贴按照额定输出功率,对充电基础设施进行一次性补贴,直流充电设施(含交直流一体机)400/kW,交流充电设施200/kW。运营补贴标准为专用充电设施0.15/kWh、公用充电设施0.25/kWh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充电桩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与未来前景调研报告(2022-2029年)》显示,近年来我国充电桩保有量增长较快。2021年我国充电桩保有量为261.7万台,较上年同比增长55.7%。截止到2022年9月底,我国充电桩保有量已达448.8万台,较2015年扩张了68倍。

近年来我国充电桩保有量增长较快。2021年我国充电桩保有量为261.7万台,较上年同比增长55.7%。截止到2022年9月底,我国充电桩保有量已达448.8万台,较2015年扩张了68倍。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从细分市场看,国内公共充电桩保有量已达163.6万台,占比36%,私人充电桩保持更快增长,保有量上升至285.2万台,占比64%。对公共充电桩来说,直流充电桩和交流充电桩两大类型占比结构较为稳定。其中交流充电桩93.1万台,直流充电桩70.4万台,占比分别为68.2%和31.8%。

从细分市场看,国内公共充电桩保有量已达163.6万台,占比36%,私人充电桩保持更快增长,保有量上升至285.2万台,占比64%。对公共充电桩来说,直流充电桩和交流充电桩两大类型占比结构较为稳定。其中交流充电桩93.1万台,直流充电桩70.4万台,占比分别为68.2%和31.8%。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充电桩行业竞争

目前我国正处于充电站基础设施建设的高峰期,相关企业持续涌入,其中设备零部件生产商(装备端)和充电桩运营商(运营端)是充电桩产业链最主要的环节。

充电桩设备端的技术门槛相对较低,产品标准化程度较高,供应商数量多,因此市场竞争较充分。由于设备门槛低,充电桩整机制造商与元器件生产商、中下游的建造运营商有部分重合。比如特锐德虽主要负责充电桩的运营,但也进行充电设备元器件的生产,普天新能源和特斯拉的业务也兼顾了充电桩的整机制造和运营。

充电桩设备商业务布局情况及主要特点

企业

业务布局

业务主要特点

科士达

直流充电模块、一体式直流快速充电桩、分体式直流快速充电桩、壁挂式交流充电桩、立柱式交流充电桩、监控系统等。

深耕公交客运、城投交投、充电运营等行业领域,参与中国铁塔、南方电网、信阳公交、徐州公交、无锡市政、中国能源建设、四川交投等项目。

盛弘股份

直流桩和交流桩、一体式和分体式等多种产品类型。

充电桩模块涵盖15kW20kW30kW40kW等功率等级。第六代充电桩系统采用TCU+CCU系统架构,充电桩内部功能划分更清晰,提升产品的易用性与稳定性。充电系统具备,起火、水浸、倾倒等事故预警功能,能够360度全方位保护车辆与设备安全。

中恒电气

直流快充/液冷超充桩、交流有序充电桩

公司拥有ZHPBTS系列动力电池测试系统、快高压直流电源(HVDC)系统、直流充电桩、交流充电桩,具备一整套涵盖了交流整车充电桩、直流整车充电机、电动汽车充换电站充电管理系统的技术和产品。

易事特

立式、壁挂式、落地式交充电流桩;80kW-360kW直流充电桩;分体式直流充电设备、户外箱式直流充电设备

公司易安A7系列交流桩荣获德国iF设计奖,产品设计能力获得国际认可。公司与国网(宁夏)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南方电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合肥充电公司、广州市公用公交站场管理服务有限公司等众多个充电设施运营方达成合作

万马股份

公司主力产品60kW120kW180kW240kW360kW直流单桩新系列产品。

有从7kW480kW功率的产品线,包括大功率一体式/分体式直流充电桩、壁挂式交流充电桩、智能交流充电桩等。

奥特迅

已经成功研制了基于电动汽车柔性充电堆的ChaoJi充电系统,将单个充电端口的最大输出能力提升至600kW1000V/600A),理论上可以实现充电10分钟,续驶400公里。现有一体式及分体式直流充电机、专利产品矩阵式柔性充电堆。

目前是深圳最大的公共充电运营商,也是全国唯一拥有成熟的兆瓦级充电堆运行经验的设备供应商。公司产品交付的变电站充电装置市场占有率稳居国网、南网第一。

英可瑞

180KW户外液冷循环一体机、30KW系列液冷汽车充电模块、国网标准化汽车充电模块、超小20KW汽车充电模块

推出“一桩多充”及完善柔性充电系统解决方案,为建设大功率直流充电场站提供优质的建设方案及产品。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充电桩运营商按商业模式分为运营商主导模式、车企主导模式、第三方充电服务平台主导模式三种,运营商主导模式运营管理效率高,为现阶段市场主要运营模式,现阶段公共充电桩运营商集中度较高。

充电桩运营商分类

细分模式

优点

缺点

主要企业

运营商主导

推进行业竞争发展,提升运营管理成效

产品互通性一般

特来电、星星充电、国网电动、南方电网

车企主导

确保了资金投入,提升效率

易生产无序建设,兼容性差

特斯拉、蔚来、小鹏

第三方平台

打破信息桎梏,促进互联互通

各方存在利益冲突

小桔快充、云快充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从充电桩数量看,截止到2022年9月,全国充电运营企业所运营充电桩数量TOP10占总量的85.09%,TOP3市场份额合计51.7%,其中特来电市场份额19.32%,星星充电市场份额19.06%,云快充市场份额13.32%。

从充电桩数量看,截止到2022年9月,全国充电运营企业所运营充电桩数量TOP10占总量的85.09%,TOP3市场份额合计51.7%,其中特来电市场份额19.32%,星星充电市场份额19.06%,云快充市场份额13.32%。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从充电桩充电量看,2022年1-9月,全国公共类充电设施充电量达151.3亿度,TOP3市场份额合计60%,其中特来电充电量43.2亿度,市场份额29%,星星充电充电量32.4亿度,市场份额21%,云快充充电量15.9亿度,市场份额10%,头部聚集效应明显。

从充电桩充电量看,2022年1-9月,全国公共类充电设施充电量达151.3亿度,TOP3市场份额合计60%,其中特来电充电量43.2亿度,市场份额29%,星星充电充电量32.4亿度,市场份额21%,云快充充电量15.9亿度,市场份额10%,头部聚集效应明显。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zlj)

更多好文每日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

【版权提示】观研报告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网站的内容。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kf@chinabaogao.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国光伏组件接线盒行业盈利承压 智能接线盒开辟未来新增长点

我国光伏组件接线盒行业盈利承压 智能接线盒开辟未来新增长点

近年来,随着“双碳”战略推进及《关于促进光伏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的通知》等政策的实施,我国光伏产业发展迅速,新增和累计装机容量不断攀升,为光伏组件及其上游接线盒行业发展带来广阔市场空间。数据显示,2020-2024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从48.2GW激增至277.17GW,累计装机容量从253.6GW跃升至886.6

2025年11月14日
中国通用发动机行业出口量全球领跑 东南亚非洲市场掘金提速 高端竞争短板待突破

中国通用发动机行业出口量全球领跑 东南亚非洲市场掘金提速 高端竞争短板待突破

受益于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中国通用发动机市场显著增长。中国农机补贴推动下,我国农业机械总动力持续增长,从而拉动了通用发动机的配套需求。根据数据,2020-2024年我国农业机械总动力由105622.15万千瓦增长至116230.00万千瓦,预计2025年我国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18940.00万千瓦,同比增长2.3%。2

2025年11月13日
周期底部已现 需求驱动锂离子电池制造设备行业蓄力新增长 厂商迎出海新机遇

周期底部已现 需求驱动锂离子电池制造设备行业蓄力新增长 厂商迎出海新机遇

锂离子电池制造设备(锂电设备)是支撑电池生产的核心装备。当前,行业在经历短期调整后,正迎来明确的复苏信号。一方面,下游新能源汽车的全球普及与储能市场的爆发式增长,为锂电池创造了持续旺盛的需求;另一方面,中国作为全球锂电池供应链的核心,其产能出海加速,进一步打开了市场空间。这些因素共同驱动电池厂商开启新一轮扩产,预计将带

2025年11月13日
算力爆发下的关键散热环节 我国AI液冷接头行业迎国产化发展机遇

算力爆发下的关键散热环节 我国AI液冷接头行业迎国产化发展机遇

随着AI算力需求的爆发式增长,高功耗芯片的散热问题日益凸显,传统风冷技术已难以满足高效散热需求,液冷技术因此成为AI数据中心的核心解决方案。AI液冷接头作为液冷系统中的关键连接部件,承担着保障冷却液高效循环、确保系统零泄漏的重要职责,其性能直接关系到整个散热系统的可靠性与能效。

2025年11月13日
下游应用市场驱动升级 我国环氧塑封料(EMC)行业迈向高端化与绿色化

下游应用市场驱动升级 我国环氧塑封料(EMC)行业迈向高端化与绿色化

从宏观政策层面看,在《中国制造2025》及国家“十四五”规划等一系列顶层设计中,半导体产业及其关键材料被明确列为重点发展方向。在中美科技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实现供应链的“自主可控”与“国产替代”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层面的迫切任务。这一导向为国内EMC企业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市场窗口与产品验证机会,使其得以进入此前由国际巨头主

2025年11月11日
千亿规模可期!新能源汽车+AI服务器等新兴领域为我国磁性元件行业带来可观需求

千亿规模可期!新能源汽车+AI服务器等新兴领域为我国磁性元件行业带来可观需求

作为保障电子设备安全稳定工作的重要基础元器件,磁性元件兼具多元应用与定制化属性。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及AI服务器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为磁性元件行业带来了强劲需求与广阔的应用空间。2020-2024年我国磁性元件市场规模从780亿元增至970亿元,2025年有望破千亿元。此外,人形机器人风口将至,有望为行业开辟新增长

2025年11月11日
我国电接触产品行业链条完整 竞争结构趋于稳定

我国电接触产品行业链条完整 竞争结构趋于稳定

近年来,我国电接触产品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电接触产品行业(含银基电接触产品、铜基电接触产品)工业总产值达到195.6亿元,2015-2023年期间年复合增长率为10.98%。估计2024年,我国电接触产品行业(含银基电接触产品、铜基电接触产品)工业总产值将达到205.16

2025年11月10日
我国钽电容行业分析:小众赛道迸发高端需求 多元驱动引领市场稳健增长

我国钽电容行业分析:小众赛道迸发高端需求 多元驱动引领市场稳健增长

在全球电容器市场中,尽管钽电容仅占据约12%的份额,但其凭借高可靠性、高稳定性和体积效率等核心优势,在高端电子领域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当前,在数字化转型、汽车电子化及国防现代化的多重浪潮驱动下,全球钽电容市场正呈现稳步增长态势。然而,这个规模约25亿美元的市场,呈现出极高的集中度,由国际巨头主导竞争格局,而中国本土企

2025年11月06日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二维码
微信扫码咨询客服
QQ客服
电话客服

咨询热线

400-007-6266
010-86223221
返回顶部